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正>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中药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剂,是我国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创新[1]。中药注射剂已逐渐成为中药治疗危重急症、疑难病症的重要武器[2]。在取得显著疗效的同时,由于物质基础不明,作用机制不清,且成分复杂,质量控制方法有限,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也呈上升趋势。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葛根素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通知,2006年7月国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CMI)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出有效成分或物质,经纯化后研制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中药注射剂具有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质量相对可控、给药使用方便、可定位或定向给药的特点,在临床上、尤其是在抢救危急重症的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中药剂型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对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系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技与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以及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中药注射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能较好地发挥中药治疗急病重症的作用.但是,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使用不当会发生主药结构发生变化、细菌内毒素增加、药品溶解度降低、不溶性微粒增加、抗原性物质增加,易发生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品种增多和应用逐渐广泛,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4.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复方中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剂称为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有效克服了中药起效缓慢的弊端,且药物作用明确.因此,在我国肿瘤、心血管疾病,抗病毒等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CMI)是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纯化、精制有效成分后制成供注入人体的无菌制剂,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1]。药物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甚至毒性。为了使中药注射剂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下面对其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CMI)是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纯化、精制有效成分后制成供注入人体的无菌制剂,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1]。药物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甚至毒性。为了使中药注射剂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下面对其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和争议日渐增多,究其成因,除了不合理使用等人为因素和研制技术限制性因素外,缺乏中药注射剂中医证候关联性的循证依据,使中药注射剂使用的中医学属性或理念渐失亦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应着力研究复方主要活性物质或成分群与原方中医药特性的相关性,或建立适合中药新活性物质和成分群的新的中医理论及法则。可先行从中药注射剂与证候关联性评价等研究着手,分析出某一种中药注射剂所主病证中不同中医证候与疗效的关系度,进而明确此中药注射剂的最对应之中医证候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结合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药物生产工艺的优点,是对中药传统给药方式的一种变革。但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会因多种原因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包括药物自身原因、注射剂不合理使用原因及患者自身原因,同时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包括规范管理中药材种植采收及加工炮制等。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医药创新剂型,其突破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弥补了传统制剂和西药注射剂的不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使得中药注射剂遭受空前的信任危机。笔者认为中药注射剂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分析方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0.
查阅近年来关于中医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相关文献,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注射剂、中药单体及穴位用药5个方面进行综述,力求为中医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药复方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核心之一。近年来中药复方研究出现了一些新概念、新方法和新规定,提出中药复方是一个天然组合化学库,其治疗疾病机理为多靶作用机理,中药二类新药要求以提取有效部位或有效部位群为基础,中药注射剂要求采用指纹图谱来进行质量控制,中药药效学研究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促进了中药复方研究和中药复方药的发展,引起中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ADR监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2月报告的29例严重ADR病例,按ADR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本组资料中,引起严重ADR的前两位药品是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呼吸系统损害较多见;静脉给药是引起严重ADR最多的给药途径;多见于并用3种或以上药品的病例.结论:重视ADR监测工作,特别是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监测;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中药注射剂(如双黄连、鱼腥草等)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接连发生,使得对其安全性引起关注。为此,2008年国家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等文件,逐步推进并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本文调查统计某医院急  相似文献   

14.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以及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方法 以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中有关中药注射剂致死的病例报道为基础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致死病例报道涉及17种中药注射剂,以葛根素、双黄连、复方丹参、清开灵、柴胡、鱼腥草、茵栀黄等报道频率较高;严重过敏是中药注射剂致死的最主要原因,给药方法不合理、抢救时机与措施不当也与死亡有关.结论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应引起医药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要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其生产、储运、临床使用的每一个环节,生产企业及各级医疗机构亦应做好自身的工作。建议以下几方面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管理:一、从源头抓起,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与监督;二、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管理;三、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管理;四、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以期提高中药注射剂疗效并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最低,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代亚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4):468-469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1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时间、注射方式与发生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男女比例差异不显著,与年龄有一定关联,药品不良反应在超过60岁患者中易于发生,出现时间大部分在给药1小时左右。结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严格掌握药用药指征以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并加强监控中药注射剂制药质量,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3~2006 年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胜 《广西医学》2007,29(9):1400-1402
目的 评估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3~2006 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4年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年增长率为81.5%、13.4%和75.7%;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DDDs 4年中排序稳居首位,单品种用药金额排序血塞通最高.结论 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中医药防治疑难杂症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其既保留了中医药特色,又具有西药注射剂起效快等特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已显现相当重要的作用。中药注射剂是当代中药剂型的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它尚未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中药注射剂主要有中药溶液型注射剂(含水针和静脉注射剂)、注射用粉针和冻干制品、注射用混悬剂和注射用乳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