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告开胸手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103例开胸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的103例开胸手术患者中,有37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35.92%。引起开胸手术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高龄、严重基础病和机械通气等。结论该医院开胸手术患者医院获得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直接与病人本身状况和呼吸道侵入性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侵入性操作实施告知的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的368名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8项侵入性操作的7个项目告知实施情况。结果:告知度90%以上1项,80%-90%2项,79%以下4项。结论:提高护士对侵入性操作的护理告知知识和技巧是提高护理告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中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通过调查了解医院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频率,结合实际建立操作中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结果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频率较高,医院感染率为18.8%,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61.0%。针对侵入性操作种类,加强无菌操作技术和各种插管留置过程中消毒护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急诊科危重病人多数要实施侵入性操作,因此医院感染率较高,重点要加强无菌操作和消毒护理工作,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术前留置导尿管是临床上手术病人最常见的一种基本护理操作,因为留置导尿能使膀胱空虚,有利于手术操作和观察术中尿量,尤其多用于妇科手术。但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不仅造成膀胱尿道黏膜的损伤,也为细菌的逆行感染打开了门户[1]。  相似文献   

5.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12月32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结果:326例中3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43%;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伤口、上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主要为年龄、疾病、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结论:提高医务人员主动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 规范操作规程,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加强病室环境和物品管理,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控,是减少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7052-7052
目的了解焦作市医院感染现患水平,分析相关因素以加强控制。方法对5家医院2009-11-13全部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查率99.05%,现患率5.03%,其他科室(主要为老年病科)感染现患率显著高于内、外、妇、儿科(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他依次为泌尿道、手术切口、胃肠道、皮肤软组织等。侵入性操作致感染占40.45%。结论医院感染率与不同科室、感染部位分布、侵入性诊疗操作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侵入性导管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其感染特点,为制订预防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科室563例次留置侵入性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3例次留置侵入性导管中,发生导管感染106例次,发生率为18.8%。各管道感染发生率以尿管居高,发生率为24.5%;其次是硬膜外引流管,发生率为16.9%。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球菌。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侵入性操作感染危害性的认识,操作时遵守各种导管的护理操作规程和加强各种管道护理,对降低侵入性导管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侵入性操作时护士行为与患者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明确相关因素,改善服务行为。方法视侵入性护理操作为紧张性生活事件,测量120例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的应激反应,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侵入性操作时护士行为与患者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结果120例应激反应中有焦虑114例和恐惧6例。Logis- 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应激反应与护士对操作的解释、护士的语气语调、护士的操作技术、护士的动作等具有相关性。与护士的服饰仪表、护士的承诺不相关。结论侵入性操作时护士的行为与患者的应激反应是相关的,临床护士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在语言、动作、表情上展示护士的职业风采,提高服务品位。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室侵入性操作的感染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枫  彭懿 《华西医学》2010,(11):2090-2091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ICU)内各种侵入性操作与相关感染的关系及护理干预。方法对2008年7月-2009年6月ICU收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ICU内侵入性操作与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479例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83例次,医院感染率17.33%,其中与侵入性相关感染74例次,占89.16%。各侵入性操作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气管插管/切开(未使用呼吸机)为14.81%;使用呼吸机为33.65%;留置导尿管为7.69%,留置胃管为7.14%;动静脉置管为0.94%。侵入性操作越多,感染率相应增高。结论对危重患者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加强对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管内导管等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切断感染链是控制因侵入性操作而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制定急诊危重患者因侵入性操作而发生感染的消毒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3~12月急诊危重并接受侵入操作的患者746例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试图探讨并初步建立本病患者侵入性操作的消毒防控流程。结果在423例患者中,104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4.59%;在所有侵入性操作发生感染的患者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肠道方面的感染;而所有感染的患者中,侵入性操作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气管插管术、留置导尿术、插管洗胃术;急诊危重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12%,其中使用频率最多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其次为大环内酯类。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实施侵入性操作时,重点要针对侵入性操作种类情况,尤其是加强各种插管留置和无菌操作过程的消毒护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提高医院急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眼科患者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眼科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感染发生情况分为对照组(未感染组)44例和观察组(感染组)3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80例眼科手术患者中有36例术后发生感染(45.00%),其中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33.7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史、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侵入性操作、接触性检查、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5岁、有糖尿病史、侵入性操作、术中玻璃体溢出、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是眼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近半数眼科手术患者术后存在感染风险,其中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其发生率与年龄、糖尿病史、侵入性操作、术中玻璃体溢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相关,应高度重视相关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以保障眼科手术术后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92例骨科住院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特点.结果 骨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者115例,感染率为12.89%.感染的部位以手术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常见.感染的革兰阴性菌(59.09%)以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为主,革兰阳性菌(40.9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年龄和是否有基础疾病是骨科患者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P<0.05).结论 骨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较常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循无菌技术,规范侵入性操作,提高机体抵抗力,是控制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病区感染性疾病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并发感染为依据,将622例老年住院患者分为感染组60例和未感染组56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数量、使用激素和免疫制剂情况等数据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病区感染性疾病相关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住院时间过长、使用抗生素2次、侵入性操作、使用激素和免疫制剂均是老年病区患者院内并发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因素(P0.05);而侵入性操作和使用抗生素2次是老年病区患者并发感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病区感染性疾病护理策略的制定,应当从减少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使用次数入手,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侵入性操作时护士行为与患者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侵入性操作时护士行为与患者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明确相关因素,改善服务行为。方法 视侵入性护理操作为紧张性生活事件,测量120例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的应激反应,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侵入性操作时护士行为与患者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应激反应中有焦虑114例和恐惧6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应激反应与护士对操作的解释、护士的语气语调、护士的操作技术、护士的动作等具有相关性。与护士的服饰仪表、护士的承诺不相关。结论 侵入性操作时护士的行为与患者的应激反应是相关的,临床护士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在语言、动作、表情上展示护士的职业风采,提高服务品位。  相似文献   

15.
蒋婉英 《护理与康复》2003,2(5):265-266
目的:分析侵入性操作致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探讨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医生填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2002年1月~2002年10月11907名住院病人共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3973例次,发生医院内感染195例次。感染率为4.91%,其中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的感染率分别高达100%、90.14%,进行这些侵入性操作的病人主要为ICU的危重抢救病人。2002年11月~2003年3月5083名住院病人共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2017例次,发生医院内感染66例次,感染率为3.27%。结论:严格实施预防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侵入性操作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医院感染监测结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状况,找出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度本医院全部出院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医院全年住院病人4682例,感染率为3.3%。在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构成比为66%;其次是泌尿道感染构成比为24.8%;手术切口感染构成比为4.8%。致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是侵入性诊疗操作,放疗、化疗和使用免疫制剂。结论本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高危因素为侵入性操作和放化疗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分析2005年10月~2008年9月本院骨科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本院骨科3025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158例(5.22%);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为主(40.51%),其次为呼吸道和泌尿道,其中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与侵入性操作有相关性。引起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1.43%),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等。结论骨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致,重视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范侵入性操作,可降低骨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颅脑损伤是危重病人生命的急危重症,而手术治疗过程中,因手术、出血、侵入性操作多、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病人昏迷、陪伴人员多等易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危重病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与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内60例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深部真菌感染除了与患者的年龄和原发病有关外,还与长期住院、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大型手术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和全肠外营养的广泛开展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检测,及早治疗,可以改善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接受不同侵入性操作的重症患者预防性输注血浆与术后出血率之间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调查国内6家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接受不同侵入性操作的ICU患者的信息,患者的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接受侵入性操作;术前72 h内检测INR≥1.5。排除标准为病例记录不完整的患者。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依据其血浆输注情况,分为预防性输注血浆组及未预防性输注血浆组。结果变量是不同侵入性操作后48 h内与侵入性操作相关的出血发生。结果 本研究共有407例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排除45例符合排除标准的患者,最终纳入362例患者。预防性血浆输注在不同类型侵入性操作的比例分别为中心静脉置管术(46/146,31.5%)、胸腔穿刺术(13/37,35.1%)、支气管镜检查(8/31,25.8%)、气管插管(9/38,23.7%)、动脉导管插入术(9/50,18.0%),其他侵入性检查(13/60,21.7%);出血率结果显示,不同侵入性操作接受血浆输注组与未接受血浆输注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在预防性输注血浆组中,动脉导管插入术出血率(4/9,44.4%)最高,但均为潜在出血,其次为气管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