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著作中虽无慢性心力衰竭病名,但是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于"喘证""水肿""心胀""心痹""心水"等疾病范畴。通过对古代的文献研究,认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即正虚为本,瘀水为标;虚以气(阳)虚为主,阴阳并损,标以瘀水痰湿为标,并可以累及它脏。故在临床治疗心衰时,应以扶正为主,消补兼施为原则。  相似文献   

2.
古代医家对肝阳上亢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久远,早在<内经>中已有"阴虚而阳盛"、"肝气上从"等论述.继<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又从不同侧面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并为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病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温病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对温病认识的深入,金元医家对温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更加全面。通过总结金元医家对温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展示这一时期温病理论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浅谈古代医家对痔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痔是一个古老的病名,是中国医学最早记载的疾病之一。“痔”首见于《山海经》,《山海经·南山经》云:“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壮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在《山海经·西山经》中也记载有:“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有鸟焉,其壮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痔”病名的文字记载。在中医古籍文献中,痔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把人体孔窍中有小肉突出的疾病都统称为痔,如宋代医家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有:“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峙。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独于肛门边也,有鼻…  相似文献   

5.
古代医家以古代医书为依据,分别从肝失调达、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心不行血、肺气不固五大方面,以五脏理论为基础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进行总结,并明确其主要发病机理,阐述现代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的中医思想,从而指导临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浅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围性面瘫(以下简称面瘫),通常指茎乳突孔内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此病起病急,往往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不能作蹙额、皱眉、示齿、鼓腮等动作,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漱口时漏水,口角歪向健侧。针灸治疗此病有较好的效果,但有些面瘫还是令针灸医生感到棘手。如何提高针灸治疗该病的疗效,笔者近几年着重对此进行了研究,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1 明确病因病机  《内经》云:“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由此可见,本…  相似文献   

7.
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作、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本病以青少年居多,无性别、年龄、地域差异,可常年性发病,亦可呈季节性发作。其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细胞增多性鼻炎等疾病。鼻鼽一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其后,《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如《素问·脉解》:“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胀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  相似文献   

8.
岭南医家对鼠疫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楷体近年中医界和历史学界致力于鼠疫流行史的研究,成绩卓著.然而,对鼠疫病因病机的研究和介绍缺如.经整理研究发现,岭南医家认为鼠疫的病因有"地气"说、"热毒"说、"污秽"说、"平日喜食热毒肥腻煎炒而致"说、"天地间别有一种疵疠之气"说、"蕴积之热,禀天令五运六气之淫所发"说、"伏气"说.鼠疫的发病机理有热毒迫血成瘀、毒热由少阳直入少阴厥阴、湿热之毒入少阳、痰瘀与疫毒交结、心经受毒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瘟疫理论.  相似文献   

9.
古代医家对妇科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肿瘤包括卵巢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子宫体癌、子宫颈癌、外阴及阴道癌等.研究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有助于借鉴古代,继承古代,启迪现代. 1 病名辨析 欲研究古代医家对妇科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当先对病名进行辨析考证,明确古代文献中那些病名等同于,或相当于、近似于当今所言之妇科肿瘤,由此方可进一步研究其认识,而不至于南辕北辙,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10.
对慢性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孙方军(河北省中医药研究所050031)马淑华(石家庄市第四医院050011)孟庆生(河北省中医药研究所050031)祖国医学中并无肝炎一名,根据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性肝炎)的临床过程和证候,一般多将本病隶属于祖国医学“肝...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整理颇俱代表的古代妇科论著与现代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进展情况,认识到气血虚弱而乳不通、气血盛而不通为缺乳主要病因,亦与情志等因素有关。并从辨证论治、针药并用、针灸推拿等方面综述了中医对产后缺乳的治疗,说明中医药防治产后缺乳方法丰富多样,简单易行,应用广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献数据分析的古代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古人对周围性面瘫这一病症的认识,探求古人治疗该病的常用有效方法,剖析古人治疗该病的选经用穴及刺灸法规律,为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提供古代文献学支持。方法选取自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古医籍,运用人工与计算机结合的方法检索其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文献条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录入,设计数据库提取程序对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综合,探讨古人对针灸治疗该病的规律。结果共检索得涉及周围性面瘫的针灸处方文献194条,统计出治疗该病的用穴频次、经穴关联、针灸治法为规律及古人对该病病程疗程的认识。结论古人治疗该病以取阳经穴位(尤其以阳明、少阳、督脉)为主,治疗方法针灸并用,且多用局部或穴位敷贴疗法,对病程也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明"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求于本"就是首先弄清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病因和机制。在医学实践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关系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只有针对病因和病机的治疗才能根治疾病,就是所谓的治病求本,斩草除根。在东西方古代的传统医学中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病因病机学理论体系,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应该对于这些理论进行"去伪存真"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面瘫亦称口眼歪斜 ,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突然、变化急骤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给病人造成沉重的心里负担。如何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本病 ,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迫切关心的问题。1 病因病机1. 1 祖国医学认为正气不足 ,脉络空虚。卫外不固 ,风邪乘虚入中经络 ,气血痹阻 ,面部足阳明经筋失于濡养而致肌肉纵缓不收。《诸病源候论·偏风僻》说 :“偏风口是体虚受风 ,风入于夹口之筋也 ,其筋偏急不调 ,故令口僻也”。本病初起邪实 ,日久则正虚 ,阴血不足 ,血虚生风 ,而致面部麻木 ,筋肉惕 ,甚则面肌抽搐 ,气血日虚 ,面…  相似文献   

15.
孟河医家是中国一大地方区域性医学流派,历时三百余年,名扬海内外,以费、马、巢、丁四家为代表,均主张和法缓治,用药轻灵。其中费家为孟河医家的开创和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尤以费伯雄为最。《清史稿》有云:“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最著”。费伯雄主张和缓醇正,师古不泥,白创新方,擅治虚劳等慢性病。查阅文献中各家论述多从费伯雄学术思想、临床医案、治法方药、学术传承、流派影响等各方面来阐述,而在病因病机上少有精辟而系统的研究。孟河医派费伯雄对各种病证的病因病机多有独到见解,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丁键红  叶平 《吉林中医药》2010,30(8):645-646
古代医家对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大多归于体质因素、内伤七情、生活所伤、感受外邪,从而影响肾、天癸、冲任、胞宫及胞脉胞络的正常功能或脏腑气血失于和畅,致使不孕,常概括为肾虚、肝郁、血瘀、痰湿、邪侵。医家历来重视对此的研究,论述丰富,认为不孕症以肾虚为本,郁、瘀、痰、邪为标,虚实夹杂常可见于疾病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献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以腰背、四肢疼痛为主,从轻度的间断疼痛以后发展为持续性骨痛;久坐、久站等长时间固定姿势时加剧.根据骨质疏松症身长缩短、驼背、不能负重等临床表现,结合历代医籍"腰腿痛"、"骨缩"、"年老"、"衰老"等病证的记载,我们认为,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发展大约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周围性面瘫是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所致。风邪入中是导致周围性面瘫的重要因素,不论中药还是针灸治疗均以祛风为原则,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病程等加减运用中药及选择穴位,达到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的目的。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尽早地消除患者的痛苦,并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寐,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健康[1].不寐的病因病机有许多,历代医家对不寐病机的研究也有许多的不同的见解.中医对于不寐的病因病机研究历经几千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20.
浅谈对冠心病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袁灿宇 《河南中医》2004,24(3):60-61
在祖国医学文献里对冠心病虽无病名记载 ,但早有证候明确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胸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说 :“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金匮要略》也说 :“胸痛彻背 ,背痛彻心”。其所描述的症状类似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笔者通过临床体会和病象上的观察 ,认为冠心病相当于祖国医学中的厥心痛、胸痹、真心痛等。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互相为用、相互制约 ,病理上互相影响 ,某脏病变都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