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2015年7月以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通过开展专项检查,含铝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含铝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专项检查也发现个别食品生产经营者存在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行为,危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不法企业追求暴利,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非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让消费者陷入了极度的不安,对食品安全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食品安全法,并于2011年重新修订了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以期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食品安全应从食品添加剂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食品添加剂及非法食品添加物入手,分析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出现的苏丹红、吊白块、孔雀石绿、硫磺熏制的粉丝、蜜饯、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以及超标准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时有发生,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非常担忧,影响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政府部门要加强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尽快制定完善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标准,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所使用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学习.通过行业协会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来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合理选购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颜色、香味与口味等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或者天然的添加物质。食品添加剂能够提升食品各方面的性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食用者的人身安全带来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要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和监督。食品安全企业需要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为重点,食品监管部门也要制定符合食品安全状况的添加剂种类和标准,让食品生产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本文分析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食品添加剂是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品质,以及防腐保鲜,延长食品的贮存期。对食品工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产生很深的误解,同时,也有一些企业违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实际上,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由于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引起的,没有一起是由于食品添加剂引起的。只要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是安全的。本文列举并分析了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和根源,详尽介绍了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法规和标准要求,对食品行业如何科学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安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郑晔  王皓  刘震华 《食品工业》2012,(7):113-115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阐述了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要求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以帮助企业规避在使用食品添加剂过程中存在的理解误区,有利于从根源上防范由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杜瑞红  崔贺  王莉娜 《啤酒科技》2010,(8):22-23,28
2009年随着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出台,各大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火锅飘香剂、一滴香等问题,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办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办各成员单位积极采取行动,查处违法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据介绍,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全国385家食品用香精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9.
2009年随着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出台,各大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食品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产业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并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同时由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了出来。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超范围、超限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危害食品安全,或在食品生产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严格控制使用量,才能使食品添加剂在发挥最大功效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本文综述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及原则,并对食品添加剂在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餐饮业食品与食品工业的食品分类有很大区别,在对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本身进行研究的同时,对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并且对其在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全方位应用于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充分发挥食品添加剂应有的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以及加工助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各种食品添加剂及加工助剂的用途也逐渐被人们所掌握。在使用时人们不仅专注于食品添加剂及加工助剂的一般功能,同时还关注它们的营养功能。缺钙是中国人的普遍现象,所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及加工助剂使用的钙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不同的钙盐有着不同的作用以及应用范围,有必要对GB2760-2011中规定的几种作为食品添加剂或加工助剂的无机钙盐进行一番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近年来,由食品添加荆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导致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刺充满恐慌.实际上,在正常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公众健康是没有危害的,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于添加剂的非规范使用造成的,这也是国家整顿食品添加剂行业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它的使用直接关系着食品的性能与安全,因而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尤其是2015年5月24日正式实施的GB 2760-2014标准,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相关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的重视。本文分别从概念、分类、编码、使用品种、范围和限量等方面对欧盟与中国食品添加剂的法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足。欧盟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配套制度体系十分完善,其统一的食品添加剂清单、详细的添加剂清单编码、监管程序以及较为健全的监督机制,保障了食品的安全供应,从而保护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以及其他合法利益。这对于我国的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使用直接关系着食品的性能与安全,因而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体制在整个社会法制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规定,只有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价和公布的食品添加剂才能生产和在食品中使用。本文综述了美国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美国十分重视对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并形成了严格、规范、有效的监管,其中有些经验对我国完善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和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韦银 《食品与机械》2016,32(2):226-228
大数据下计算机技术在食品企业管理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数据技术在发达国家食品企业管理中已得到普遍应用。文章针对目前计算机数据技术在中国食品企业管理运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指出有必要采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推动计算机数据技术的应用,鼓励与食品企业管理相关的计算机数据产业的发展,加强对中小食品企业的相关宣传和教育等措施以促进其进一步推广,充分发挥大数据下计算机技术在食品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云南省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添加使用状况及残留情况, 为有效开展居民健康饮食指导、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根据云南当地居民饮食习惯, 随机抽取全省共1255份样品, 按国家统一的方法进行检测, 并分析含铝添加剂铝残留情况。结果 不同食品类别食品添加剂铝残留量的检出情况不同, 油炸面制品超标率最高为62.1%, 地方特色食品乳扇铝残留量也较高, 超过0.1 g/kg的样品达50.8%; 其次为小麦粉及其制品、膨化食品, 超过0.02 g/kg的样品为34.4%和34.1%; 海蜇铝的残留量超标率为38.5%; 铝残留量较低的食品为焙烤食品和粉丝、粉条, 超标率分别为2.40%、7.14%。结论 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普遍, 超标和非法添加现象不容忽视, 应加强对百姓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对标准的变化加强宣贯, 对不法商贩加大打击力度。改进工艺, 对于乳扇等地方食品加强标准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江苏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质量及存在的风险点。方法对江苏省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进行风险监测,通过对江苏省2017-2018年食品添加剂抽样检查结果的汇总,分析近2年江苏省范围内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水平,总结食品添加剂的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监督防控措施。结果 2017~2018年江苏省共完成173批次食品添加剂的风险监测,抽检的食品添加剂样品涉及3类:单一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及复配食品添加剂,其中溶剂残留检出9批次,塑化剂检出23批次,铝含量超过100 mg/kg检出6批次,检出未标识添加剂5批次。结论当前江苏省食品添加剂存在的风险点主要是溶剂残留、塑化剂残留、高铝成分检出及未如实标注添加剂成分等情况。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应加强对该类风险点的防控,同时监管部门需增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制定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相关风险点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is review compares the regulations, definitions and approval processes for substances intentionally added to or unintentionally present in human food in the following specific countries/jurisdictions: Argentina, Australia, Brazil, Canada,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Japan, Mexico, New Zea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includes direct food additives, food ingredients, flavouring agents, food enzymes and/or processing aids, food contact materials, novel foods, and nanoscale materials for food applications.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of each target jurisdiction/country uses its own regulatory framework and although the definitions, regulations and approval processes may vary among all target countries, in general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all cases, the main purpose of each authority is to establish a regulatory framework and maintain/enforce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at food consumed and sold within its respective countries is safe. There is a move towards harmonisation of food regulations, as illustrated by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nd by Mercosur. The European Union has also established regulations, which are applicable for all member states, to establish a common authorisation procedure for direct food additives, flavourings and enzymes. Although the path for approval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food additives varies from jurisdiction to jurisdiction, there are many commonalities in terms of the data requirement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of use of food additives, including the use of positive lists of approved substances, pre-market approval, and a separ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policy decisions. The principles applied are largely reflective of the early work by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 committees and JECFA assessments of the safety of food additives for human and animal fo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