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勇毅 《治淮》2012,(10):18-19
山东省自2009年启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省政府以227号令印发了《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规范性文件,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纳入了对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发  相似文献   

2.
肥城市以实行用水总量控制、遏制用水浪费和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三条红线"为重点,逐步探索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总量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依据,基于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通过对全省及各市(州)、各行业用水现状分析,需水分析,节水潜力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十二五"末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总量指标为128.60亿m3,其中地表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102.10亿m3、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26.50亿m3。  相似文献   

4.
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4,(12):62-64
当前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面临着供需矛盾突出、无序开发利用严重、用水效率偏低、水污染日趋严重、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根据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流域生态安全的要求,从水量管理、用水效率以及纳污控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和科学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来管理水资源、控制新增用水、严格论证水资源取水许可,通过技术手段、行政管理、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纳污控制监管、防污与治污相结合等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关系的基础上,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面分析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现状用水总量折算方法;从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分析了水资源论证中建设项目用水工艺参数的选取和自身用水效率;从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方面分析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生态用水量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影响问题。探讨新时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相关问题,对于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宽城县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契机,结合自身县情和水资源现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项目带动等手段,创新改进水资源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关系的基础上,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河流纳污能力、建设项目取退水影响、影响补偿、自来水厂水资源论证、论证专题的设立和评审、报告书编制收费标准8个方面分析了水资源论证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四个具体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对应水资源开发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对应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对应入湖排污总量控制红线;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三条红线制度的利用,关系到开发利用取水、用水、排水三大环节。三条红线对应的具体水资源管理领域,涉及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三大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贾永志  游洋 《江苏水利》2012,(10):51-51
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我省加快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已完成划定工作。一是明确用水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窦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省政府以《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即到201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560亿立方米以内;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580亿立方米以内;到203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存600亿立方米以内。  相似文献   

10.
取水、用水和排水是水的社会循环的3个关键环节,管好这3个环节,促进水的良性社会循环,是实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就"取水"环节的监管,从水资源有限性、水的适应性、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地下水超采限制、生态用水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谈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4月12日,吉林省召开了水政水资源工作会议,规划用水"三条红线"并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一是研究起草《吉林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加快水量分配,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考核制度,编制完成  相似文献   

12.
自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汶上县水利局通过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用水效率控制,强化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等措施,积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了全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陈红卫 《水利发展研究》2010,10(2):56-58,65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论证长效管理机制是推动水资源论证制度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结合多年来水资源论证、评审和管理的工作实践,提出了提升水资源论证的法律效力、扩大水资源论证的适用范围、完善水资源论证的技术规范、统一水资源论证的收费标准、明确水资源论证的开展时间和加强水资源论证的监督管理等健全水资源论证长效管理机制的对策,以更好地服务于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入河排污总量,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水资源执法是落实"三条红线"目标任务的重要手段。目前辽宁省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地下水盗采等问题比较突出,水环境较差。通过采取水资源考核评价体系、水资源监控体系、水资源法规体系和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辽宁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5.
《山西水利》2013,(8):13-13
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在取水环节,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要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国务院发布的文件提出了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的六项措施,这些措施相辅相成,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工程技术等多种手段,严控总量,管住增量,优化存量,切实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6.
《山西水利》2012,(8):3-I0001
<正>近日,水利部印发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落实措施要求,明确责任分工,举水利全行业之力,推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思路、工作原则、主要目标等总体要求,对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7.
余杭区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县(区、市),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抓手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在分析现状情况及在用水水平、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实现下达的目标指标,围绕落实"三条红线、四项制度",从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基础能力建设等4个方面给出了余杭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并进一步分析了措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河北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积极开展水生态治理修复,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动水资源管理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拥有足够的水资源是澳大利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频繁发生的大面积、长历时的干旱,使该国将注意力集中到水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上来.为此,澳大利亚制定了"未来之水"规划,以期通过该规划解决用水短缺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简要介绍了该规划的目标、内容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策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讨论了我国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问题,认为城市供水将是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将迅速增加,水资源短缺将促进高效用水和部分农业用水向城市转移,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供水安全、水源地安全和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将日益重要.将全国分为六大区,根据各分区自然条件、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讨论了各分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提出了解决各分区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