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杜庆娟  闫伟  张哲一 《吉林医学》2009,30(24):3129-3130
目的:观察益脑增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痰瘀阻窍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取口服给药的方法,以口服益脑增智胶囊为治疗组,口服西药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为对照组,进行随机、双盲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为期12周(3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给药后可以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与阳性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显著改善中医临床证候。结论:益脑增智胶囊对痰瘀阻窍型血管性痴呆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管叶明  唐巍  汪青松 《安徽医学》2009,30(4):452-453
目的评价针灸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8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欣络舒;针灸组在口服欣络舒同时针刺百会、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穴,艾灸神阙穴。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疗效。结果12周末针灸组和对照组患者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12周末针灸组患者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穴和艾灸神阙穴可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祛痰逐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祛痰逐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吡拉西坦注射液与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痰逐瘀方药,3周为1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检查( minimum mental 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scale,ADL)评分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CDR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有效率81.0%,对照组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祛痰逐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智汤对多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认知功能及症状与对MID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去脱落病例,分为治疗组(口服益智汤)和对照组(口服都可喜),分别观察治疗90天后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an-Machine System Engineering,MMSE)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1、治疗组MMSE评分及中医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运用益智汤治疗MID(肾精亏虚、痰瘀阻络型)有效;2、益智汤有改善MID患者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次5~10mg,1天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黄饮子胶囊,每次2g,1天2次口服。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Blessed行为量表(BBS评分)评价患者行为能力,采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75.44%,对照组为58.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升高[观察组MMSE总分:(22.40±3.99)分比(16.60±3.89)分,记忆力:(4.66±1.49)分比(3.11±0.89)分,定向力:(8.07±2.22)分比(6.57±2.01)分,计算力和注意力:(3.26±1.05)分比(1.91±0.78)分,语言理解:(6.94±1.80)分比(5.06±1.60)分;对照组MMSE总分:(19.88±3.95)分比(16.52±3.38)分,记忆力:(3.95±1.24)分比(3.12±0.95)分,定向力:(7.44±2.15)分比(6.55±1.97)分,计算力和注意力:(2.67±0.88)分比(1.88±0.89)分,语言理解:(6.04±1.70)分比(5.01±1.61)分;P<0.05,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观察组BBS总分:(14.47±3.69)分比(19.67±4.25)分,日常生活能力:(6.27±3.31)分比(8.98±3.42)分,习惯:(4.25±1.96)分比(6.51±2.24)分,个性:(3.12±1.61)分比(4.73±1.82)分,中医症状积分:(12.10±3.48)分比(20.03±4.72)分;对照组BBS总分:(16.81±3.28)分比(19.72±3.98)分,日常生活能力:(7.67±3.21)分比(8.84±3.02)分,习惯:(4.89±1.95)分比(6.76±2.05)分,个性:(3.92±1.02)分比(4.86±1.42)分,中医症状积分:(17.01±4.37)分比(19.92±4.64)分,P<0.05,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地黄饮子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能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患者认知能力,改善其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者,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痰瘀痹阻型应用传统治疗方法与双合汤配合针灸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80例确诊痰瘀痹阻型RA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服用双合汤配合针灸,对照组采取口服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和20例复发或加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合汤配合针灸治疗痰瘀痹阻型RA疗效明显且预后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加服清脂汤,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服血脂康胶囊,观察清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痰瘀阻络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7例(占17.5%),显效20例(占50%),有效10例(占2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92.5%(37/40);对照组临床治愈2例(占5%),显效15例(占37.5%),有效12例(占30%),无效11例(占27.5%),总有效率72.5%(29/40);2组临床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11,P<0.05)。2组患者治疗后TG、TC、HDL-C、LDL-C指标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脂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脂汤对高脂血症(痰瘀阻络型)临床症状及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脉安胶囊对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88例经确诊的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服脑脉安胶囊,对照组加服尼莫地平+阿斯匹林。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ESS)及ET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疗后ESS显著改善,ET水平明显降低,并优于对照组(P&lt;0.001)。结论脑脉安胶囊对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对照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MMSE、NPI、AD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有所提高,中医症候积分评分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NP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能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痰浊阻窍型)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赵东凯  王檀   《中国医学工程》2011,(8):83-83,85
目的观察助阳通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肺肾亏虚,寒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内服助阳通痹汤,对照组口服百令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结论助阳通痹汤具有较好的通经助阳,除湿通痹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补肾祛痰化瘀复方治疗肾虚痰瘀型老年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祛痰化瘀复方对肾虚痰瘀型老年痴呆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4例以中药补肾祛痰化瘀复方,对照组13例以脑复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MSE、ADL、ADAS—cog量表的评分情况,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补肾祛痰化瘀复方治疗AD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V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片,治疗组采用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结果治疗组MMSE、ADL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两项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麻通络胶囊治疗VD具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毒通脉胶囊对UA热毒痰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性床研究指导原则》,将90例UA热毒痰瘀型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解毒通脉胶囊,对照组用通心络胶囊,用药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脉胶囊治疗UA热毒痰瘀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气补肾痰瘀活化方治疗U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纳入的64例UA患者按标准对照1∶1比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以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为治疗药,治疗组加服益气补肾痰瘀活化方汤药,按疗程服用.结果 临床主症与兼症积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心电图改善对照组65.62%,治疗组87.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CRP值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益气补肾痰瘀活化方治疗U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型与现代神经量表MMSE及CDR之间的相关性,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将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共计1031例进行临床调查问卷,填写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学研究病例调查表,调查表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后,采用one-way MANOVA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中医证型进行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证型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痰浊阻窍证、肾精亏虚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火热内盛证及瘀血阻窍证,各证型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虚证是影响MMSE-R得分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其他各证型进行两两对比时有显著差异性(P0.007)。结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证型分布中以痰浊阻窍证为多,而气血亏虚是影响MMSER及CDR评分的重要影响因素;CDR与MMSE-R联合应用可以对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分期做出较好的评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熄风汤治疗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2012年3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48例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左旋多巴+普拉克索)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痰熄风汤)24例。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UP-DRS)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采用Webster氏10项计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24例治疗组患者中治愈7例、显效7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88%;24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6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5例,有效率79%。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Webster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中医证候进步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单纯西药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自拟化痰熄风汤治疗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患者,效果更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项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和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出血管性痴呆患者68例,随机分成电项针治疗组和脑复康治疗组各34例,经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电项针治疗组患者34例,显效8例(23.5%),有效20例(588%),无效4例(11.8%),恶化2例(5.9%).总有效率为82.4%。脑复康治疗组患者34例,显效6侈t。(17.6%),有效15例(41.2%),无效9例(26.5%),恶化4例(11.8%),总有效率为61.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纽治疗后HDS、MMSE与ADL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项针治疗组HDS、MMSE评分改善优于脑复康治疗组(P〈0.05)。结论:电项针疗法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3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康胶囊0.8 g,3次/d,连续服用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4周。采用MMSE智能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及视空间能力等变化;用Bless-Roth行为量表(BR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日常习惯及个性改变。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及视空间能力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及视空间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日常习惯及个性改变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日常习惯及个性改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降脂逐瘀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颈总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斑块最大面积(Smax)。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内膜中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变薄、斑块面积缩小(P〈0.05);TC、TG显著下降(P〈0.05),且优于对照组。结论:降脂逐瘀汤具有降脂、稳定及消退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尼麦角林与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宏华 《四川医学》2009,30(9):1395-1396
目的对比观察尼麦角林与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9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和吡拉西坦组,每组各49例,对比观察两组的MMSE、WMS、CGI、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WMS评分均明显升高,SI、ADL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尼麦角林组治疗后MMSE、WMS、SLADL评分均优于吡拉西坦组治疗后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麦角林组总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吡拉西坦组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吡拉西坦与尼麦角林均能有效治疗VD,且尼麦角林的疗效要优于吡拉西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