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自1985.1~1993.1,共98例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化疗组(A组),单纯放疗组(B组),综合治疗组(C组),A组30例,B组32例,C组36 例,结果A、B、C三组的1、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A组0,0,3.2个月;B组25% 、9.4% 、6.5个月;C组30.5% 、19.4% 、9.6个月B、C两组1、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A组,A、B、C三组单发转移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为3.4,7.2,10.8个月。多发转移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5.8、8.4个月。肺内原发灶控制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4,7,12个月,肺内原发灶未控制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5.8,9.2个月。如何提高肺部原发灶控制率,提高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疗效,仍需进一步探讨,结论 在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中,放疗+ 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只要病人条件允许,全脑预防照射是有积极意义的,可否提高生存率,应作随机分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日本横浜市立大学医学部第二外科的科学家对大肠癌肺转移切除病人的疗效进行了探讨。对象:6年间(1992年~1997年)施行42例大肠癌肺转移切除手术,治疗方针是瘤径<3cm的单发性转移灶行肺叶切除;而>3cm者则行淋巴结清扫的肺叶切除术;伴有其他脏器复发或多发性肺转移者,则行部分切除术。结果:累积5年生存率高达63.7%,按肺转移个数 1、2、3和 4个分别为73.5%、 66.7%、 22.2%和22. 2%;按组织类型高、中分化者分别为81. 6%和28. 5%;按DFI小于2年和大于2年者分别为4…  相似文献   

3.
日本久留米大学医学部外科医务人员对大肠癌肺转移病人的肺切除疗效进行了探讨。对象和方法:分析大肠癌肺转移43例肺切除的生存率和复发形式。结果:肺切除病人5年生存率为45.7%,与同期的37例非切除的单发性肺转移病人生存率4.2%相比有显著意义,尤其单发性转移或瘤径小于3cm的生存率偏高,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41例脏器转移中最多为肺22例(54%),其次顺位为脑(17%)、局部(15%)和肝(10%)。对肺转移22例中无肺外病灶者7例行再切除手术,再切除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和29%…  相似文献   

4.
肺癌脑转移不同放射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治疗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176例有病理学证实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4组:单纯全脑放疗组(WBRT)、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WBRT+SRS),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SRT)。SRS治疗组,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8Gy~20Gy,总剂量20Gy~32Gy;SRT治疗组,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2Gy~5Gy,总剂量25Gy~60Gy;WBRT组,1.8Gy~2Gy/次,总剂量30Gy~40Gy。[结果]4组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7.1%、87.7%、86.5%、78%;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0、11.0、11.5、10.0个月;局部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33、8.33、9.33、7.67个月;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期分别为4.11、8.57、9.03、6.12个月。单纯全脑放疗组死于脑转移的占57.6%,较其他3组高。而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的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率为12.2%,较其它组高。[结论]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是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多发脑转移,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SRT)在提高生存率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Ⅱ期乳腺癌的术后放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根治术后提高肿瘤剂量及胸壁照射对Ⅱ期乳癌生存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比分析1980年1月至1986年底收治的Ⅱ期乳癌术后行放疗者248例(放疗组)与术后未行放疗者103例(手术组)。248例中DT≥50Gy者51例,淋巴引流区伴胸壁照射84例。结果放疗组中DT≥50Gy者与手术组相比,其中腋淋巴转移≥4个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5.5%与33.3%,复发率分别为6.9%与33.3%,P<0.05。放疗组中淋巴引流区伴胸壁照射84例与手术组相比,其中腋淋巴转移≥4个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1.4%与33.3%,复发率分别为4.5%与33.3%,P<0.05。放疗组与手术组锁骨上区转移率分别为2.8%与7.8%,P<0.05。结论术后提高肿瘤剂量达50Gy以上,并常规行胸壁放疗,可提高Ⅱ期乳癌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全肺切除治疗肺癌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肺吕的手术疗效,对61例全肺切除术治疗的肺患者进行了分析,占同期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18.2%,其中心包内处理血管38例,占62.3%。。手术死亡率1.6%,术后并发症6.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29.1%、10.3%,9列未分化小细胞肺癌无1例生存3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双原发性肺癌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8年~1990年我院收治肺癌10633例,发现双原发肺癌31例,发生率为0.3%。12例同期发生,19例非同期发生,间隔时间1~15年。组织学不同类型11例,同类型12例。第一原发癌以手术治疗为主(26/31)。第二原发癌手术12例,放疗17例,化疗2例。中位生存期手术为16.5月,放疗为13月,化疗为9月。3及5年生存率手术组分别为33%,13%,放疗组为6%,0%。本文讨论了双原发肺癌的发生率,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不同处理方法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的最佳处理方法,收集了1986年12月至1991年12月105例资料完整的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病例资料。15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颈部复发率,局部控制率,5a生存率分别为6.7%,93.4%,53.3%,术后病理诊断阳性率为40.0%。27例行化学治疗,总有效率及5a生存率分别为37.0%,33.3%。手术治疗与化学治疗的5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63例继续观察,6个月内颈残留灶完全消退患者与未消退者5a生存率分别为42.5%和13.0%,差异有显著性,P<0.05。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应密切随访观察,如未消退则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首选手术治疗,能完全消退者则不影响其5a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的预后因素及提高生存质量的可能性。方法:1990 年3月~1995 年3 月间对65 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行单纯放疗及手术切除加放疗。放疗( 全脑) 分为2 组:常规放疗剂量22 ~40 Gy/2 .2 ~4w ,后缩野追加15 ~20 Gy/1 .5 ~2w ;全脑快速照射剂量18 ~24 Gy/11 ~15w ,后缩野追加15 ~20 Gy/15 ~20w 。结果:手术切除加放疗的中位生存期95 个月和1 年生存率623 % ,显著优于单放组的55 个月和145 % ( P< 005) 。全脑快速照射能迅速缓解症状,未能提高生存率。结论:肺癌脑转移采用手术加放疗的疗效比单纯放疗好。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0月~1993年10月,我院收治经CT或MRI证实的可供分析的脑转移瘤54例。临床分析发现: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多,其次为乳腺癌、胃肠道肿瘤、食管癌、鼻咽癌。临床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偏瘫、共济失调、癫痫样抽搐等。转移灶部位主要在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单发与多发比为1:2。接受放疗、化疗、放化综合治疗、手术治疗的病例数分别为28、11、11、4例,各种治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0、2.5、9.0、7.0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14.3%、0%、36.4%、25%。放疗剂量低于40Gy者,预后最差。不论有无颅外肿瘤病灶,放化综合治疗均优于单一治疗。死亡原因分析,脑转移和其它器官转移仍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残端复发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和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残端复发的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材料与方法从1970年2月至1993年初,39例肺癌根治术后残端复发的病人入组分析。中位年龄59岁,术后至复发时间3~50月,始发复发症状至确诊时间0~20月。伴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残端复发有组织学诊断28例。8例加腔内放疗8~30Gy/1~3次,2例加化疗,6例单纯腔内放疗12~30Gy/2~3次。单纯外照射剂量为45~70Gy,加腔内放疗者为20~60Gy。结果症状缓解率达90%左右,5年生存率23.0±7.5%。单纯残端复发者5年生存率38.1±11.0%,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无3年存活(P<0.003)。始发复发症状至确诊时间<2月与≥2月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3.7±12.0%与12.6±8.2%(P>0.1045)。在6例行单纯腔内放疗中,2例长期生存。Cox回归分析仅残端复发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残端复发的重要手段,尤其单纯残端复发者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肺癌脑转移的放射治疗赵朝晨姚宏民辽宁省肿瘤医院(沈阳110042)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易发生脑转移,我院放疗科91年6月~95年6月放疗肺癌脑转移26例占同期肺癌放疗的6.2%(26/419),分析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性别与年龄:男性22例占84...  相似文献   

13.
46例乳癌脑转移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乳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分析46例乳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总的1年生存率为30%,2年生存率为13%。单纯放疗全脑照射40Gy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19%和6.3%。放疗加化疗(CAF)或(CMF)的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58%和25%。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对乳癌脑转移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强调手术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我们共治疗食管贲门癌3467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占同期手术病例的5.24%(181/3467)。手术切除率90%,并发症发生率6.8%(11/181),手术死亡率1.1%(2/181)。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5%、39.6%、27.5%、12.3%,综合治疗远期生存率,3、5、10年为42.3%、30.6%、13.1%。本文提示: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尽早治疗及术后放疗、化疗的配合。  相似文献   

15.
98例晚期上颌窦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晚期上颌窦癌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1983-1989年我院收治98例晚期上颌窦癌采用单纯放疗,术前放疗和术后放疗,单纯放疗中10例先行开窗引流。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38.8%和30.6%。单纯放疗,开窗+放疗,术前和术后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6.9%,50%,55.5%和22.2%。失败原因主要是局部未控或复发。结论:对晚期上颌窦癌行术前放疗和开窗引流术加放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脑转移瘤传统治疗首选放射治疗或单纯进行静脉化疗,也有作者采用单纯介入治疗,笔者在放疗的同时联合介入治疗,探讨同时应用两种疗法的疗效,生存率、并发症等。方法:本组32例脑转移瘤,放疗采用双侧野全脑放疗,剂量24~40Gy/3~5周,对多发灶部位缩野,局部加量至50~70Gy。在放疗进行至2~5周时进行介入治疗,导管插至颈内动脉C2水平,沿导管缓慢注入化疗药物威猛(VM26)及长春地辛(VDS),每3~4周插管灌注化疗一次,2次一疗程。结果:按国家客观疗效标准,CR3例,PR6例,MR11例,总有效率为66.7%,生存半年30例,占93.75%,生存一年22例,占68.75%,生存2年以上12例,占37.5%。结论:本组放疗加介入治疗,中位存活8.2个月,结论:放疗+介入治疗疗效有相加或协同作用,而并发症或副作用未见比单放或单独介入治疗有增加。放疗联合介入治疗是脑转移瘤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报告16例(1979~1992年)男10例,女6例。肿瘤位于直肠中偏下9例,低位7例。肿瘤均未超过肠管半圈,按Dukes改良法分期:A33例,B期9例,C14例。腺癌12例,绒毛状腺瘤癌变4例。术后感染等并发症6例。16例全部得到随访。1994年1月以前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非癌,和同期Mile's手术相比,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8.7%,79.4%,50.0%,53.7%,33.3%,23.3%。二组生存率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附4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6年以来,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肝转移者共45例,占同期手术的7.7%。其中16例于切除原发灶后3个月内行根治性切除,占35.6%。1、3、5年生存率为84.5%、50%和33.3%。15例同期或分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门静脉化疗,1、3、5年生存率为80%、33.3%和0.14例因原发灶未能切除,术后给予静脉或口服化疗,1年生存率仅11%。  相似文献   

19.
1978年3月至1988年3月我院共收治宫颈腺癌患者50例,Ⅰ期18例,Ⅱ期30例,Ⅲ期2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6.7%、0。采用放疗与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48.3%,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70.6%,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病理分级,有无盆腔淋巴转移均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放疗交替化疗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月至1993年5月,我科收治32例食管癌手术后病理证实食管残端癌残留和/或区淋巴结癌转移的病员,采用术后放疗交替化疗方式治疗,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13%,56.25%和15.62%,与我科同期采用单纯术后放疗的食管癌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