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肛门直肠肌鞘部分切除预防巨结肠根治术后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肌鞘部分切除对预防巨结肠根治术后继发巨结肠性肠炎的作用。方法对37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行肛门根治术的同时行直肠后壁肌鞘切除。结果本组36例,获随访35例,随访时间4~24个月,仅1例患儿于术后1个月有一次肠炎病史,术后肠炎发生率为2.7%,比术前明显减少。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显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前的肛管静息压力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手术后肛管静息压力比手术前明显减低(p<0.01),术后6个月内患儿的肛管静息压力有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肛门直肠肌鞘部分切除术安全易行,可以有效地预防术后继发巨结肠性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大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在应用各方血综合治疗基础上着重加强提高患儿免疫力方面的治疗。结果62例先大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14例患儿均获治愈。结论住综合治疗基础上着重加强提高患儿免疫力方面的治疗,可减少先大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和结肠切端缩口缝合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130例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130例中98例行经肛门根治术,32例因长段型和直肠乙状结肠呈直筒状行腹腔镜协助经肛门根治术,其中15例因近端结肠切端扩张与肛门口径大小不符行结肠切端缩口缝合后再行肛门结肠吻合.130例术后电话和信件获访90例,远期并发症3例,其中污粪2例,便秘合并小肠结肠炎1例.对术后恢复时间达3年以上的56例患儿进行排便功能评分,评分为正常组有23例,优组31例,良组2例,无差组病例.行结肠切端缩口缝合术的15例患儿全部获访,排便功能评分正常组6例,优组9例,无并发症.结论 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长期肛门排便功能恢复满意.扩张但功能良好的近端结肠切端管径大于肛门口径时,可行结肠切端缩口缝合术.结肠切端缩口缝合术疗效确切,可与腹腔镜技术协同成为经肛门巨结肠手术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小儿肛肠外科常见疾病,规范化的诊疗可以减少HSCR的误诊与误治,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再次手术的概率.然而,我国大陆地区HSCR的诊疗策略经过数十年发展与演变仍未统一,一些诊疗的关键标准仍欠规范.近年来国内关于HSCR的临床研究和指南针对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iatrogenic rectovaginal fistula after pull-through in Hirschsprung’s disease (HD)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s and efficacies of reoperatio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7 to December 2020 , retrospective review was conducted for clinical data of 6 HD children with iatrogenic rectovaginal fistula after pull-through.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repairing rectovaginal fistula included transabdominal and transanal Soave , transperineal or transanal surgery. Results A total of six girls were include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as vaginal excretion. Injuries occurred in initial surgery (n =4) and during redo pull-through (n =2). The reasons for re-operation were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hemorrhage and aganglionic segment residue. Rectovaginal fistula with anastomotic retraction and stenosis were successfully repaired by transabdominal and transanal Soave procedure in single time(n =4). The remaining two cases underwent simple local repair of rectovaginal fistula , including fistula closure after anal repair twice (n =1) and failed closure after five local (perineal/anal) repairs (n =1). Conclusion Rectovaginal fistula after pull-through in HD is a serious iatrogenic injury. It should be separated close to rectal submucosa/rectal wall to avoid vaginal injury. Transabdominal and transanal Soave procedure has a high success rate for repairing rectovaginal fistula and managing anastomotic retraction and stenosis. © 2022,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采用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临床资料,术式为单孔腹腔镜辅助下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男21例,女17例;平均手术年龄(7...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消化道畸形之一,其手术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有少数患者因术后中远期并发症而接受再次手术.本文回顾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病因、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再次手术技巧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直肠肛管向量测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评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方法:利用直肛管向量测压技术,对4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及21例正常儿进行肛门括约肌功能的评估。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将患儿分为污便组、便秘组和排便功能良好组。巨结肠患儿术后肛管静息压力及向量容积均显著低于正常儿(P<0.01),污便组的静息压力及向量容积明显低于排便功能良好组,对称指数无明显变化,14.3%恢复了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肛管最大压力及向量容积下降。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是评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较客观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后肠管脱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9年10月至2002年12月5例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后肠管脱垂病例。结果其中3例经非手术治疗,2例经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术中将被切除肠管的系膜充分游离并将腹腔内已游离的肠管全部从肛门拖出并切除,是预防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后肠管脱垂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婴儿期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患者术后非计划再入院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外科2011年10月至2020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至6月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理分型、手术方式、再入院原因、再入院时间等。结果资料完整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共326例,男271例(83.1%),女55例(16.9%),手术时平均月龄(2.53±1.32)个月。其中51例出院后非计划再次入院,再入院率15.64%,再入院总次数为64次,其中10例多次入院。出院后再入院时间分布情况:1个月内再入院28例(54.9%);1个月至1年再入院12例(23.5%),1至3年再入院11例(21.57%)。再入院主要原因分布情况:巨结肠术后小肠炎56例次(87.5%)、肠梗阻6例次(9.4%),电解质紊乱2例次(3.1%)。其中2例(0.6%)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3个月因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术,1例术后3年因巨结肠复发行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及结肠翻转术。按入院时间划分,2017年及之前手术248例保留肌鞘较长,再入院45例(18.1%);2018年至2020年78例保留短肌鞘,再入院6例(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13,P=0.027)。结论小肠结肠炎和肠梗阻是导致巨结肠手术后再次入院的主要原因,再次入院时间大多在术后1个月内。术后增加随访频率可能会减少术后早期再入院的发生。此外,术中保留肌鞘较短可减少术后小肠结肠炎和肠梗阻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1.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心形吻合术(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治疗的有效术式。方法 15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采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心形吻合手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心形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出一种先天性无肛合并直肠舟状窝瘘的简便有效的新术式。方法 经会阴肛门成形后在直肠盲袋前壁找到内瘘口,使之形成一粘膜袖后结扎,纵行缝合瘘口处肌层,将直肠前壁游离下拖与会阴皮肤缝合。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随访,17例痊愈出院无瘘复发现象,1例瘘复发者术后1年行直肠内瘘修补术。全部患儿排便功能良好。结论 该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可使先天性无肛并直肠舟状窝瘘患者在新生儿或小婴儿期一次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3.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外口和吻合口狭窄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1992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49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中获访43例,其中尿道外口狭窄或闭锁行尿道外口成形12例(6例同时有吻合口狭窄),9例治愈;26例单纯吻合口狭窄行狭窄段削开、切除吻合或Ⅰ期尿道重建,16例治愈;新尿道全部瘢痕狭窄行广泛切除I期尿道重建3例,1例治愈;尿道造瘘Ⅱ期尿道重建,2例治愈;一次手术总治愈率65%(28/43)。结论 尿道狭窄是尿道下裂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关键在于预防,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手术操作娴熟,减少术中出血,对合准确,及时清除尿道分泌物,使用生物反应小的缝线及导尿管是降低尿道狭窄发生的关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原因及修补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各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发生原因及修补方法。方法 小尿瘘采用结扎法,切开缝合法,皮瓣覆盖法修复,大尿瘘采用Thiersch法或重新行尿道成形术。结果 123例尿道下裂术后29例出现尿瘘(23.58%)。尿瘘发生后立即修复的成功率(3/9,33.33%)远低于尿瘘发生半年后修复的成功率(14/17,82.35%)。3例半年内自行愈合。结论 尿瘘的发生与尿道成形材料,局部血运及创面感染有关,与术式本身关系不大。瘘口大小、术式选择、修补时间是尿瘘修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经肛管结肠拖下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经肛管肌鞘内结肠拖下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肛管拖下术病例,在肛门上及直肠下段粘膜下分离,直肠壁有病变无法粘膜下游离者,亦应紧贴肠壁外解剖减少损伤的可能。拖下手术同时可行内括约肌重建。结果 所有病例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效果良好。新生儿巨结肠手术可在60分钟左右完成。结论 该术式损伤小、近期效果好,适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及某些肛门直肠畸形患儿。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腹腔镜手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对胃粘膜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对胃粘膜pH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下行巨结肠根治术的婴幼儿40例,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30min和放气后30min抽取胃液行胃粘膜PCO2测定(PiCO2),同时监测动脉血PaCO2、PaO2和pH,应用Henderson—Hasseibach公式,计算pHi。结果PiCO2在气腹期间比气腹前升高,放气后30min也较气腹前升高(P〈0.05);pHi在气腹中、放气后均显著低于气腹前水平(P〈0.05);PiO2在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动脉血的PaCO2在气腹期间、放气后30min均比气腹前高(P〈0.01),pH均比气腹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婴幼儿腹腔镜手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下胃粘膜有缺血低灌注现象。  相似文献   

17.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associated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手术方案具有短期内残肝体积迅速增大的特点,在预估残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不足的成人肝肿瘤手术中已获得推广。儿童肝脏肿瘤往往体积相对较大,尤其是肝母细胞瘤常侵犯多个肝段,或占据肝脏中央解剖部位,存在根治性肝切除术导致FLR不足的情况,有实施这一术式的价值。目前ALPPS在儿童肝脏肿瘤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一般认为,术前评估FLR30%的病例可考虑实施本术式;术前应对患儿肝体积、肝功能以及肿瘤的可切除性进行精准评估;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以7~14 d为宜。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肝功能不足、出血和胆漏。关于儿童肝肿瘤中该术式的临床疗效评估尚待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超声手术刀配合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12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型107例,长段型9例,短段型12例,在腹腔镜下用超声手术刀游离切断结肠系膜,肛门入路分离直肠粘膜,行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结果 118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系膜游离、7例在腹部加做4~5cm切口完成手术。术后1例腹膜后血肿、5例肛门部肠管脱垂,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短期随访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超声手术刀与腹腔镜配合,是目前各种先天性巨结肠微创手术中适应证最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