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快感缺乏为主要表现的常见情感障碍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针刺治疗抑郁具有独特的疗效,然而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从针刺调控神经核团功能、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等角度为切入点,归纳总结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性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且易产生耐药性。针灸凭借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检索了近10年中英文文献,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总结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临床研究从普通针刺、电针、针药结合、灸法等疗法方面评价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研究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神经突触可塑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及微RNA等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存在如评价标准不统一,假针刺对照设置,针刺防治抑郁症复发率等问题,研究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最为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精神心理疾患,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发病率及自杀率逐年增高而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针刺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主要涉及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免疫炎症的变化进而影响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故本研究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的调节机制,探讨针刺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细胞免疫炎症变化的影响。旨在为针刺治疗抑郁症实验研究提供科研思路及方向,为临床应用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其机制研究不断深入。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对近年来针刺调控ERK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分别从ERK信号通路的生理机制、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针刺激活ERK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包括增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促进神经营养因子释放、抑制神经元凋亡)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NO)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信使分子,参与了包括抑郁症在内的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目前由NO相关通路介导的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晰,且研究的信号通路多单一,容易导致多通路、多机制之间的交互联系被忽略。针刺作为传统治疗方法,可多层次、多靶点治疗抑郁症,亦发挥了中医整体观念,达到“调神”的目的。鉴于此,笔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揭示抑郁症的潜在病理机制,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抑郁症及其对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明确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抗抑郁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学机制.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针刺组针刺内关、太冲、三阴交等穴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帕氟西汀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并检测血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结果:针刺治疗抑郁症愈显率约73%,且不良反应小;两组血浆皮质醇和ACTH浓度,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其含量随临床症状的缓解趋于正常.结论:针刺对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是状态依赖性的,即随着针刺疗效的出现,患者的HPA轴功能也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症(PSD)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与生活,目前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临床观察发现针刺能促进卒中后抑郁症相关症状的改善。故从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两个方面分析针刺促进卒中后抑郁症相关症状的可能改善机制,探讨确立外周-中枢皮层反射区联系途径理论的可能,分析针刺对卒中后抑郁症预后的调控机制,为提高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提供有力的生理学证据支持,进一步促进针刺疗法在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进展,总结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方法及思路。从机制研究及动物实验方面进行综述。综述文献得知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更加可靠、不良反应小,通过总结探讨,旨在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必要参考和理论依据,探索更安全可行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整理近10年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的相关研究,从神经可塑性、神经内分泌轴、脑肠轴系统3个角度,归纳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为科研及临床应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是现代最为常见的精神心理疾患,其高发病率及高自杀率已得到社会广泛关注。针刺治疗抑郁症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从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研究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从分子学角度探究针刺的作用机理。故对近10年来针刺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实验研究提供科研思路及方向,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德国针灸治抑郁症1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太冲、丘墟、间使、神门、人中."为主穴,应用辨证施治以观察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毫针并施以相应的针刺手法治疗不同证型抑郁症患者128例.结果: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91.41%.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和气郁化火型-"实证"的总有效率为95.59%,治疗心脾两虚型、忧郁伤神型和阴虚火旺型-"虚证"的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针刺对抑郁症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抑郁症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明确针剌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途径。方法:将48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针刺治疗,药物治疗。根据二组疗前疗后HADM评分确定疗效。结果:针刺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近5年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进行概括归纳,发现针刺可通过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单胺类递质等的表达,有效增强突触传递和可塑;能够通过调控半胱氨酸蛋白酶-3、B淋巴细胞瘤-2家族的表达,有效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增加、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来调控中枢炎性反应的发生;通过调控相关激素水平的表达,良性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减轻海马神经元等的受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及信号通路的表达等途径来治疗抑郁症。研究表明,针刺对于抑郁症的干预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综合调控的特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加强针刺治疗疾病的临床应用;拓展穴位选用范围,加强体穴的应用频次;也应拓展对针刺穴位的研究,探索最佳针刺腧穴及操作的定量参数;同时要更加深入地探索针刺各机制间的相互关联性,加快基础机制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检索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报道,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除毫针针刺外,多配合电针、中药、西药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神经可塑性、脑-肠轴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等发挥抗抑郁的作用。当前,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多局限于临床观察,缺乏远期随访,二者亦存在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等问题,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及改进,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邓小林  李航森  崔艳 《新中医》2005,37(12):79-81
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优势、中医基础理论指导性原则、动物实验及其在临床中具体运用4方面,对近5年来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研究进行综述,认为遵循中医基础理论进行针刺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针刺治疗抑郁症前后脑电图的变化来研究针刺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可靠更客观的依据。方法:以6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针刺治疗组和西药组,治疗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取穴百会、神庭、本神(双)、风池(双)、内关(双)、神门(双)、三阴交(双)、太冲(双)。西药组口服百忧解胶囊。以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变化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为评定指标,进行组间与组内、疗前与疗后的对比观察,来研究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和百忧解组各自治疗前后脑电图比较和HAMD量表评分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而两组组间治疗前后评分差异、两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治疗组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陈喆思  张虹  童国军  李怡 《河南中医》2013,33(6):983-984
脑功能成像技术应用于抑郁症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不同脑区存在功能性改变,以额叶为主.本文从脑功能影像学角度,通过针刺对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影像学的改变,探讨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中枢机制,肯定了针刺对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的调节作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灸百会和足三里穴对抑郁模型小鼠和大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针灸对应激抑郁模型行为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强迫游泳试验和大鼠慢性应激模型。采用针刺和艾灸动物百会穴和足三里穴,对比了针刺组,艾灸组,针刺中药并用组和盐酸氯丙咪嗪组实验动物行为学改变方面的差异。结果:针灸治疗抑郁症有应用前景,并为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发病机制,揭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采用给予孤养大鼠以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的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检测应激后造成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ocorticalaxis HPA)的变化,同时观察针刺干预效应及不同针法的疗效比较。结果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药物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手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药物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百会、太冲具有较明显的抗抑郁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对HPA轴的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20.
姜默琳  张捷 《北京中医药》2021,40(5):519-520
针灸大家王乐亭创立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情志病,在改善抑郁症患者情绪、缓解躯体症状、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对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名老中医传统经验提供证据支持,为进一步推广该法和提高抑郁症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