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远期总胆管拔除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近3年来发生远期总胆管拔除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5例,现就如何防治该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1例,女4例。年龄42~62岁。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例;合并阻塞性黄疸1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例;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经T管逆行性胆系造影,T管长臂在腹腔内盘圈1例,显示正常胆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施行T形管胆道造影的312例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了引起胆道T管造影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对策。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312例,其中男102例,女210例,年龄20~72岁。为胆总管、肝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胆管炎及胆道损伤,均行胆管T形管引流术治疗的患者。2.造影方法:本组病例使用日本岛津1000mA X线诊断机进行造影,造影程序、方法原则按相关操作常规进行。3.结果:312例T形管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肝管残留结石16例、肝管狭窄2例。术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共38例,发生率为12.2%。其中…  相似文献   

3.
改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约占胆石症的20.1%[1]。易引发胆道梗阻、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相应并发症。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关于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国内目前均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或/和十二指肠镜的术式。我院外科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自制长臂取石钳、硬鞘弯头胆道检查镜、冲洗导入鞘成功施行了22例改良腹腔镜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7例,女15例。年龄34~76岁,平均54岁。病史3个月~4年,全部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胆道梗阻症状,1例合并急性胆…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1年6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拔T管后胆漏病人3例,均采用胆道镜介导置导丝入胆总管,再顺导丝置入导尿管,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例1男,65岁,因胆总管结石伴低蛋白血症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42 d拔T管出现胆漏,从窦道置入胆道镜,发现窦道近腹膜处一缺损,0·2 cm×0·3 cm,将胆道镜置入胆总管,发现胆总管残石,网篮取出结石后,再次置入胆道镜于胆总管,通过操作孔置入一导丝于胆总管,退出胆道镜,再顺导丝置入导尿管(尖端开口)至胆总管而获成功。例2女,68岁,糖尿病史20年,因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  相似文献   

5.
术后T管造影漏诊胆道残石2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术后T管造影漏诊胆道残余结石导致再手术治疗的病例临床上时有发生。我院自1988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21例,同期行术后T形管造影阴性患者有232例,漏诊率为9.0%。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5.6岁,肥胖型12型,消瘦型6例,一般型3例。首次手术原因:胆囊、胆总管结石6例,肝总管结石3例,左肝管结石8例,右肝管结石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2例,合并急性胆管炎8例。20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例加做肝左外叶切除术。术后2~4周行T型管造影均为阴有5例再做B超复查发现残石,后经纤维胆…  相似文献   

6.
纤维胆道镜取石352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我们经开腹手术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 3 5 2例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86例 ,女 2 66例 ,男女之比为 1∶3 ;年龄 18~ 82岁 ,平均年龄男为 4 2岁 ,女为 5 8岁。2 .结石分布情况 :本组 18例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未发现结石 ;4 4例肝胆管结石胆囊无结石 ;2 90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其中 68例术前未明确胆总管结石。3 .手术方法 :2 84例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 ,为首次胆道手术 ;68例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为二次或二次以上胆道手术 ;全部病例均…  相似文献   

7.
延迟拔T型引流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2月诊治 2例T管引流1月以上 ,拔管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病例 ,现报告如下。[例 1]男 ,6 2岁 ,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准备术后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术后 32天当地医院因不了解病史 ,拔T型引流管后 ,立即出现剧烈腹痛 ,呈持续性疼痛 ,渐发展至全腹 ,急诊来院行“T管窦道胆道镜检查” ,发现T管窦道未形成。在全麻下行胆总管T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术中见T管窦道未形成 ,周围无大网膜 ,T管出腹壁处位近膜白线 ,与胆总管垂直 ,为方便术后胆道镜取石 ,二次手术时将大网膜缝合…  相似文献   

8.
胆道结石取石术后胆道逆行感染,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率均较高。不同的手术方式其发生率也不同,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很大关系。我院从1995年1月~2001年12月根据病情共对86例胆道结石病人在清除结石、解除狭窄后行胆道空肠Roux鄄Y吻合术,并对本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86例。其中男40例,女46例,男女比例1:1.15。年龄13岁~76岁,平均49岁。其中单纯胆总管结石21例;肝胆管结石1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52例;胆总管囊肿合并胆总管结石1例。其中有8例合并胆道蛔虫。64例行胆总管空肠侧侧吻合;19例行左右肝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8-02间接受双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36例急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成功完成手术。疼痛、寒战高热及黄疸均于术后2~7 d内逐渐消失。术后发生胆漏3例(8.33%),均经术中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后愈合。术后4~6周经T管造影,33例顺利拔管。3例结石残留的患者于术后6~8周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成功取石。术后随访1~3 a,未发现胆管结石复发。结论双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管炎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临床经验。方法80例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分离胆囊管至胆总管汇合处,剪开胆囊管前壁,扩张器适当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明确胆道结石分布,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后再造影确认结石取净,夹闭胆囊管并切除胆囊。术后不常规放T管。结果6例胆道探查阴性。术中证实74例胆道有结石,0.6~1.0cm18例,<0.5cm56例。31例胆道内1枚结石,43例有2枚以上。18例需用等离子碎石器碎石。67例行胆囊管扩张。胆囊管开口变异6例。胆囊管损伤2例,处理后无术后胆漏。5例可疑肝内胆道结石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行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2例左肝管结石行胆道镜取石治愈,3例未发现结石。本组手术时间(168±34)min,出血量(50±8)ml,术后腹腔引流量(30±17)ml。62例术后3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1999至2004年,我科对100例T管造影认为无残石的病人,拔管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检查仍发现残石10例(10%),均经胆道镜一次取出,降低了术后胆道残石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胆总管结石100例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18-85岁。均行常规术中经胆道检查,采用经胆总管前壁纵行切开入路,切口长10~15mm,同时放置T管引流。其中胆囊、胆总管结石8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10例,胆总管残留结石6例,左右肝胆管残石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31例复发性胆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中2例因腹腔粘连致密,胆道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严重而中转开腹。29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因胆总管结石大,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1例肝内胆管结石较多,胆道镜和取石钳取石困难,剑突下切口延长至3~4 cm,直视下用取石钳联合胆道镜取石。行胆总管一期缝合5例,24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手术时间平均170 min。术后均无腹腔出血和肠漏等并发症发生。3例出现少量胆漏,未出现腹膜炎和腹内感染征象,腹腔引流管分别于术后第6,9,10天拔除。2例剑突下切口感染均是切口延长者,通过局部换药愈合。胆总管一期缝合5例,术后5~7 d出院。24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的患者中,10例于术后7 d带T管出院,14例于术后14 d夹闭T管后带管出院。术中19例结石取净,10例胆道残余结石患者于术后2个月经胆道镜取出。结论: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安全,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胆管炎症严重及肝内外结石较多、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者需慎重选择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3.
T管拔除后胆漏九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胆总管探查术后置放T管,其目的是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内压,防止术后胆漏,从而有利于胆道切口的愈合,是普外科的一项基本技术。临床因拔除T管或T管自行脱管导致胆汁性腹膜炎者,时有发生。本文就9例因拔除T管或其自行脱管所致腹膜炎作一分析,旨在提高认识,以利防范和治收稿日期:2000-02-21作者简介:潘永海(1954-),男,浙江永嘉人,副主任医师。疗。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1岁。胆道结石6例,胆管炎2例,胆道肿瘤1例。有合并症7例,其中肝硬化2例,糖尿病2例,心脏病1例,精神病1例,轻型胰腺炎1例。9例中7例拔T管时间在术…  相似文献   

14.
何剑峰  唐勇 《腹部外科》2006,19(2):112-113
目的探讨在不扩张胆总管探查术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5年3月将胆囊管瓣用于不扩张胆总管行探查术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均痊愈。发生结石残留1例,术后50 d经T型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术后3 d发生胆汁漏1例,经T型管行胆道冲洗引流治愈。结论在不扩张胆总管探查术中可运用邻近的胆囊管瓣行胆总管成型,使胆总管局限性增粗,置入相对大号T型管,可减少术后胆管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纤维胆道镜取石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胆道镜取石是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有效手段。1997~2004年,我科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残余结石80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17~71岁,平均42.6岁。结石分布于左肝管20例,右肝管13例,左右肝管11例,胆总管21例,同时合并肝  相似文献   

16.
胆道镜联合取石钳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自 1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2月共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35例 ,其中 2 5例采用纤维胆道镜联合常规开腹取石钳取石 ,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女性 2 0例 ,男性 5例 ,年龄 2 7~83岁。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 2 3例 ,单纯胆管结石 2例。本组患者均于术前行B超、ERCP、CT或MRI胆道成像检查 ,其中胆总管结石 2 2例 ,左肝管结石 2例 ,右肝管结石 1例。2 .手术方法 :腹腔镜下切开胆总管后 ,纤维胆道镜从剑突下主操作套管进入腹腔 ,再通过切开的胆总管口进入胆总管 ,若发现结…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 1998年 3月起 ,术中应用OlympusCHFP10型胆镜对 7例病人进行了经胆囊管胆管探查。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男 2例 ,女 5例 ,年龄最小 4 8岁 ,最大 79岁。 7例都做B超 ,均显示胆囊结石、胆囊炎 ,其中伴有胆总管结石 2例 ;6例做MRCP示胆囊结石 ,其中 5例同时显示胆总管结石 ,都小于 8mm。1.2 方法 开腹术中按常规胆囊切除 ,保留至少 1cm长的胆囊管 ,使用胆管探条逐步扩张使其能顺利通过F16号探条。再置纤维胆道镜检查 ,先探查肝内胆管 ,后探查胆总管 ,遇见结石 ,可用网篮套取出或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8.
正我院普外科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共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347例,其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5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9例,男17例,女42例,年龄23~71岁,平均45岁,术前均经腹部B超或CT检查证实为胆囊炎、胆囊结石,无明确胆总管结石的证据,均为择期手术病例。其中有黄疸病史或轻度黄疸而B超或CT检查未提示胆总管扩张3例,有胰腺炎病史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下端医源性损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 994年 7月至 1 999年 1 2月共行胆道探查 80 0例 ,其中胆总管下端医源性损伤 7例 ,发生率 0 .88% ,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45岁。原发病 :肝内外胆管结石 1例 ,胆总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 3例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总管下端器质性狭窄2例 ,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1例。1 .2 手术方式及结果 行单纯修补、T管支撑引流2例 ,术后 50天夹管 ,90天拔管痊愈 ;Oddi括约肌成形术 2例 ,其中 1例术后半年行十二指肠镜下Oddi括约肌成形术 ;胆总管空肠 Roux- Y型吻合 2例 ;胆总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主动中转开腹并免置"T"管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17例LC主动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中转后使用胆道镜经胆囊管或胆囊管胆总管联合切开探查取石术。结果:根据主动中转的评分方法,6~7分为相对中转指征,≥8分为绝对中转指征。阳性发现63例(53.8%),其中胆总管输入性结石58例,右肝管结石2例,肝门部结石1例,胆囊管结石嵌顿2例,均未放置"T"管,术后无结石残留和胆道狭窄。结论:LC术中适时主动中转开腹手术,联合使用胆道镜检查或取石,不放置"T"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