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2001年全国档案局馆长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国家档案馆尤其是副省级市以上档案馆可以尝试建立档案馆特藏室,将特别珍贵、重要档案集中保管,采用先进设施、设备,对重点档案实施特殊保管和提供利用。”自此,我国档案馆特藏建设浮出水面,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林莉 《山西档案》2004,(6):29-30
2001年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馆长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国家档案馆,尤其是副省级市以上档案馆可以尝试建立“档案特藏室”,将特别珍贵、重要档案集中保管,采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对重点档案实施特殊保管和提供利用。建立特藏档案室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三条“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要求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3.
2001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各级档案馆尤其是副省级以上档案馆尝试建立特藏档案室的要求后,全国的各级综合性档案馆先后建立了特藏档案室。谈起特藏档案室,就要涉及特藏和特藏档案,那么什么是特藏和特藏档案呢?特藏,是指特别、特殊的收藏和保管。特藏档案是指那些具有特殊价值且特别珍贵而需采取独特保护措施的档案。  相似文献   

4.
刘翔 《兰台世界》2016,(1):56-58
特藏室主要对珍贵档案进行保管和展示,其建设对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水利行业档案特藏室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水利行业档案特藏室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对特藏室档案的入选、管理及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我国特藏档案的选择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丽 《中国档案》2007,(9):51-52
特藏,指特别、特殊的收藏和保管。特藏档案,顾名思义,指具有特殊价值且特别珍贵,需根据其载体形式和介质采取独特的保护措施加以集中保管的档案。特藏  相似文献   

6.
来自特藏室建设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任仲 《中国档案》2003,(6):36-40
在我国3885个各级各类档案馆中,仅国家综合档案馆就保存有1.3亿卷件档案,尽管近些年来,随着新建、改建、扩建档案馆数量的不断增加,目标管理考评工作的推动和促进,各级财政部门对全国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大力支持,档案的保管、保护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与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要求还有差距,尤其是那些珍贵、重要的档案,并没有“享受”到其应有的保管环境和保护措施。因此,国家档案局有关部门在2001年对建立特藏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其目的是想在档案馆建立一种保护那些重要档案的形式和方法。目前,档案馆建立特藏室的工作正在一些地区展开。本文正是据此展开了调查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特藏室建设是近年来各级综合档案馆针对新时期档案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吸收、借鉴国际发达国家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和国内相关行业的成熟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对馆藏珍贵特色档案的保管与保护,推动馆务建设向纵深发展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档案工作应对时代变革、夯实业务基础、实现工作创新的有益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保管和保护手段得到了极大改善,馆藏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成效显著,为档案特藏室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工作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1年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提出了建设档案特藏室的任务,要求各级档案馆尤其是副省级以上档案馆尝试建立档案特藏室。我们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档案工作会上提出了在省档案馆建立档案特藏室的工作任务。从今年4月份开始着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特藏室,布置了特藏及特色档案陈列室,浓缩了档案精华,展现了特藏魅力,保证了档案珍品得到安全有效保管。现将我馆特藏室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一、加强特藏档案理论研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去年年底,局党组在研究省馆工作计划时,就对特藏室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开展这项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张奎明 《山东档案》2004,(6):4-6,10
2001年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提出了建设档案特藏室的任务,要求各级档案馆尤其是副省级以上档案馆尝试建立档案特藏室.我们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档案工作会上提出了在省档案馆建立档案特藏室的工作任务.从今年4月份开始着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特藏室,布置了特藏及特色档案陈列室,浓缩了档案精华,展现了特藏魅力,保证了档案珍品得到安全有效保管.现将我馆特藏室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24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山东济南召开国家档案馆特藏室建设座谈会,总结交流副省级以上国家档案馆特藏室建设试点工作经验,至此,国家档案馆特藏室建设初具规模,在珍贵档案的保管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可喜步伐。为解决新时期珍贵档案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由此,特藏室建设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特藏珍贵档案管理新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24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山东济南召开国家档案馆特藏室建设座谈会,总结交流副省级以上国家档案馆特藏室建设试点工作经验。至此,国家档案馆特藏室建设初具规模,在珍贵档案的保管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可喜步伐,为解决新时期珍贵档案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由此,特藏室建设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特藏档案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与经济价值,随着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特藏档案的开发工作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梳理分析数字人文的相关理念与技术环境为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带来的契机以及数字人文视域下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的可行性,探讨包含数据关联、统一平台与产业驱动的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集中保管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各个中央政权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档案的中央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卷帙浩繁,共收藏有1354个全宗(保管单位),231万余卷,2.2亿页,并藏有图书资料20余万册[1].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就着手建立特藏档案库,集中保管有特色的珍贵历史档案,达到集馆藏精华,展馆藏珍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春节后上班第二天,襄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黎专程来到市档案局(馆)看望局(馆)干部并检查工作。马黎部长饶有兴趣地察看了市档案馆珍贵档案特藏室、接待室、名人档案陈列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档案库房,详细询问了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情况,听取了市档案局(馆)负责同志关于市档案馆功能建设情况的介绍。马黎对市档案馆认真履行档案保管利用职责,为后人积累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并主动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经济建设、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表示满意,对档案干部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给予赞赏。马黎对市档…  相似文献   

15.
我国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成效显著,但仍然有很多课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提出当前我国档案保护领域亟待研究的四项重大课题:珍贵特藏档案的单元环境研究、档案库房空气治理研究、珍贵特藏档案入库前的虫霉检测和珍贵特藏档案抢救的工程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楚焰辉 《浙江档案》2003,(10):26-27
一、特藏室建设的由来和现状特藏室最初是一种“舶来品”。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档案工作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看到这样一幕:美国人把他们的国宝——《独立宣言》放在一个专门的装置里,抽掉其中的空气,充入氮气然后将这一装置放在国家档案馆展览大厅的一个可以升降的展览台上,供来人参观。待升降机降入地下层后,专门装置里的《独立宣言》也就进入了收藏室。美国档案工作者对珍贵档案是以如此精良而独特的方式保管着,给当时中国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愈来愈多独特的档案保管方式,激起了人们对新型保管模式的尝试。在一些省市档案馆中渐渐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由保山市档案局主办、龙陵县档案局承办的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档案特藏展览在龙陵县档案馆建成,面向社会开放,龙陵县抗战文化又增加一新的亮点。"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档案特藏展览"是由国家档案局确定的2016年度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之一,建设内容包括挖掘和鉴定修复、仿真复制珍贵抗战档案,建立特藏档案全文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一、领导重视档案保管工作,是做好档案保管工作的重要条件   不论是声像档案、实物档案,还是文书档案、资料,它的形成都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对其保管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它的寿命.众所周知,档案越是久远,越能显示出它的珍贵和价值.但越是久远,保存的难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19.
南阳市档案馆2004年5月建立了展藏相结合的特藏库,当时除把馆藏清代、民国、革命历史档案共16个全宗的档案全部移人特藏库外,还把馆藏部分建国前形成的、相对珍贵的资料也移入了特藏库.  相似文献   

20.
冯蓉 《陕西档案》2002,(5):18-20
民国档案鉴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等级鉴定、划控鉴定、复份鉴定、特藏鉴定、真伪鉴定以及存毁鉴定等方面的内容。依据《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对于永久保存的档案实行分级保管,民国档案属于永久性保存的档案,理当实施分级保管,于是等级鉴定便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