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PS\PBA\P(BA-AA)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利用质量分析法研究了反应过程的表观动力学,测得了三步反应的聚合动力学曲线,探讨了初始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对各步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速率R∝[E][I];在交联PS种子乳液存在下,以EGDM为交联剂,丙烯酸丁酯乳液聚合的反应的动力学曲线与经典乳液聚合有所差异。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合成的聚合物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粒径均匀。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酸丁酯为种子,分步加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多步乳液聚合,使形成多层核壳结构的ACR树脂,研究了聚合反应过程的表观动力学,表明PBA种子乳液聚合反应速率与乳化剂浓度的0.89次方成正比。PSt为壳的聚合反应速率与乳化剂浓度的0.5次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PMMA—MAA/PS复合乳胶粒的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了具有微空形态的PMMA-MAA/PS复合乳液;认为种子聚合物的分子量是影响其迁移性及复合乳胶粒形态的重要因素;讨论了交联剂,乳化剂对第二阶段聚合地点及粒子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PMMA/PBA乳胶IPN阻尼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其中包括:PMMA/PBA和P(MMA-co-PM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PMMA/PBA乳胶双向互穿聚合物网络(LBIPN)以及PMMA/PBA界面交联互穿聚合物网络(ICLIPN)。动态力学谱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1)PMMA/PBA互穿聚合物网络的两组分相容性和阻尼性能可通过MMA和PMA共聚来改善;(2)双向互穿技术是一种行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PBA(EGDMA)/PMMA复合聚合物的合成过程乳胶特性变化进行了考察,发现BA(EGDMA)聚合过程中,随反应进行,乳胶的粘度逐渐升高,电导率迅速减小后基本不变,pH下降,表面张力有一突变点,乳胶微球粒径开始增加很快而后变化较小;以交联PBA为种子的MMA半连续聚合,随聚合进行,乳液pH逐渐减少,粘度逐渐增大,电导率升高,表面张力出现一最低点。复合乳胶微球的粒径初期增加较少,后期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6.
聚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反应共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有机过氧化物和交联剂作用下,聚苯乙烯(PS)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HAAKE流变仪的密炼室中进行反应共混。可以达到增韧PS的目的。共混时加入适量的苯乙烯(St)单体,并采用两次共混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共混物强度。文中研究了过氧化物的种类、过氧化物和交联剂的浓度、苯乙烯单体、两产共混的温度、第一次共混时PS/PE的比例等因素对反应加工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共混物冲击强度及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S/P(BA-BOA)核壳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BOA)为活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P(BA-BOA)核壳型复合乳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乳液粒子的微观形态,探讨了聚合方式等对微观结构的影响,对乳液的稳定性以及乳液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聚合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PS/P(BA—BOA)核壳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BOA)为活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P(BA-BOA)核壳型复合乳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乳液粒子的微观形态,探讨了聚合方式等对微观结构的影响,对乳液的稳定性以及乳液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聚合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AAS/PA-6合金的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应挤出法制备了一系列的尼龙6/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共聚物(PA6/AAS)合金的相容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所得合金的微观形态,结合合金的力学性能,对所选用及所制备相容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以SEBS与MAH的接枝物作为相容剂(SEBS是苯乙烯,丁二烯的三嵌段共聚物),或以SEBS的MAH接枝物与SMA(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作为复合相容剂,既可得到以粘度较高的AAS为连续相且冲击强度很高的AAS/PA6合金,也可以得到以PA6为连续相高冲击强度的PA6/AAS合金。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含氢聚硅氧烷(PHMS)与丙烯酸丁酯(BA)进行乳液共聚,制得一种新型的PHMS/BA复合聚合物乳液。对聚合反应机理、产物的结构作了考察;并详细讨论了PHMS浓度对该复合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乳液的粒径、流变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中发生了硅氢加成反应及双键自加成反应;随PHMS浓度增加,聚合反应速率减慢,乳液粒径增大,乳液粘度和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在合成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BMAPEG)的基础上,通过BMAPEG与甲基丙烯酸盐(MAAM)共聚,制备了离子导电率(σ)在30℃时为4.0×10-6S/cm的单离子传导的AB交联型聚醚类固体电解质(ABCPE)。研究了影响ABCPE离子导电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用甲基丙烯酰氯与聚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可以合成所期望结构的BMAPEG。ABCPE的σ随PEG链段长度和共聚单体浓度的增加出现最大值;降低BMAPEG的双键官能度,或升高温度,σ升高。  相似文献   

12.
BAPU/HA聚合物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成云  王迎军 《材料导报》2000,(Z10):294-295
采用不同工艺制备出两条聚氮酯弹性体(BAPU)/羟基磷灰石(HA)聚合物生物复合材料(简称BAPU/HA),采用SEM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以及HA在BAPU/HA中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3.
PES与热致液晶高分子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ES与热致液晶聚合物(LCP)HBA/PET(60/40)共混物的转矩流变和剪切流变性能。加入2%~5%HBA/PET(60/40)可使PES熔体在低剪切速率下的表观粘度下降2~4倍。共混物的粘流活化能也低于纯PES的活化能。加入少量LCP(5%以下)可望大大改善PES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4.
聚醚砜微孔膜制备中非溶剂添加剂作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DMAc为溶剂,研究了3种非溶剂加剂(NSA)-EgOH,DeOH和BuOH在水和NSA中凝胶对于板微孔膜性能的影响,利用浊点法得到PES/DMAc/NSA和PES/DMCs/NSA/H2O体系25℃的相图,并以邻近比α值来表征膜溶液组成点靠近相分离的程度,添加了NSA的铸膜液在水中凝胶制备微孔膜,以EgOH为非溶剂添加物,在相同聚合物浓度,相同凝胶条件下,仅仅改变铸膜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以十二烷在磺酸锂为乳化剂的聚丙烯酸乙酯乳液,对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所得的PEA/DSLi膜的离子导电性能作了比较,考察了电解液含量,种类,浓度及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结构复合乳液的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步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经过制种、合成核和合成壳3个步骤,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PS)/聚甲基现烯酸甲酯(PMMA)复合乳液,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形成的复合孔液粒子的大小的影响。用透射电镜考察了复合乳液的形貌,发现乳液粒子的粒径在纳米级,预计在某些领域会有特殊用途。  相似文献   

17.
对所合成的PHB/PET/HQ-TPA三元液晶共聚酯样品进行了热失重曲线测试。采用Freeman和Canrdl的微商法对TG曲线所得到的主要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共聚芳酯样品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第三单体(HQ-TPA)加入量的提高,共聚芳酯的热稳定性提高。由微商法求出热分解反应级数n=1~3,反应活化能E=167~293kJ/mol。  相似文献   

18.
PMMA,SAN改性PVC/CPE共混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刚性聚合物对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冲击断面形貌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对PVC/CPE=100/10,100/15体系,SAN对PVC/CPE=100/10体系都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和一定的增强作用;初步的测定显示,刚性聚合物能改善共混熔体的流变性,促进PVC/CPE共混体系中CPE网络结构的形成和分散性。  相似文献   

19.
PBA/αMS-AN核壳乳液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用石油化工副产物α-甲基苯乙烯(αMS)代替通常使用的苯乙烯(St)或甲基丙烯醚甲酯,利用其成本低,本身不易均聚,但易与丙烯腈(AN)共聚的原理用其共聚物作为壳层,采用分段乳液聚合法,得到了具有PBA/αMS-AN核壳结构的高分子复合乳液。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配方及加科方式,通过红外分析法(IR)、透射电镜法(TEM)、差热分析法(DSC)等手段,对该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了该共聚物为核壳型结构。  相似文献   

20.
橡胶增韧AS树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BR、EVA、MBS和CPE单独或联合增韧AS树脂,研究表明,MBS/NBR和MBS/CPE对AS树脂有协同增韧效应,EVA可作为AS/NBR体系的相容剂,NBR中AN含量将影响增韧效果,并用TEM和SEM观察了共混物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