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享兵  黄成红  李具中 《炼钢》2008,24(3):17-20
武钢二炼钢吹氩站改造后,钢水吹氩精炼更能满足生产需要.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吹氩站具有以下多种功能:钢包CAS吹氩、微调钢水中Si、Mn、Ti、Nb、微调钢水温度、喂铝线微调Als、喂炭线微调C、真空钢水调温取样、出钢前透气砖试吹氩气提高钢包底吹氩成功率,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缩减了工序时间.  相似文献   

2.
李道明 《山西冶金》2007,30(4):55-56
就吹氩技术在不同的钢水炉外精炼工艺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不同的钢水炉外精炼方法吹氩的作用和目的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引进钢包底吹氩气控制系统,实现压力与流量的双重控制。利用智能吹氩系统对吹氩工艺进行优化,根据精炼不同时间段的精炼目的,选择4种不同的吹氩模式,制定了吹氩标准化操作的模式,指导钢水吹氩操作。  相似文献   

4.
范英俊  杨明生 《钢铁》2001,36(4):20-22
钢包底吹氩是一种操作简单、精炼效果明显的炉外业炼装置。新兴铸管炼钢厂为改善钢水精炼效果,采用钢包底吹氩代替顶吹,即用狭缝式透气砖代替吹氩棒,生产实践证明,底吹氩能改善和提高钢水的内在质量,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和气体含量,吹氩后钢质的力学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利用1:4水力学模拟试验研究了钢包透气砖最佳安装位置、CAS罩的最佳浸入深度,获得了钢包吹氩精炼过程的最佳吹气量,对不同渣层厚度选择合适的排渣气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提高钢水成分和温度的均匀性,而且对提高钢水洁净度和加强吹氩精炼冶金效果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超低碳钢的生产实践,结合超低碳IF钢在RH-TB真空处理过程中的脱碳机理,分析了钢水温降、吹氧升温参数、钢包底吹氩流量和钢水取样器等工艺因素对RH精炼钢水脱碳效果的影响。实践表明,采取控制出钢温度、优化吹氧参数、RH处理过程钢包底吹氩和改进取样器措施后,RH-TB精炼时间缩短了5 min,精炼结束钢水碳含量0.002 0%以下的比例由71%提高至95%。  相似文献   

7.
贾焕美 《天津冶金》2013,(6):56-57,60
对钢包到精炼位后底吹氩系统不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别对钢包本体的底吹氩系统和精炼处理位的底吹氩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提高了钢包底吹的一次吹开率,减少了钢水折包次数,促进了精炼和连铸的顺利生产,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针对宝钢300 t LF精炼过程进行了水力模型试验,得到了钢水混匀时间和吹氩量等关系式,为LF实际过程的吹氩流量和吹氩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殷享兵  黄成红 《柳钢科技》2007,(F09):158-162
二炼钢厂吹氩站改造后。钢水吹氩精炼更加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经过1年多的开发,吹氩站具有以下多种功能:钢包CAS吹氩、微调钢水中[Si]、[Mn]、[Ti]、[Nb]、微调钢水温度、喂铝线微调[Als]、喂碳线微调[C]、出钢前试气提高钢包底吹氩成功率,节约了生产成本缩减工序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炼钢和连铸工艺对钢水温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研,初步确定了钢水从出钢至精炼吹氩3min温降水平,探讨了相关因素对钢水出钢至精炼吹氩3min温降以及对铸机浇钢中大包内钢水温降的影响。其结果至生产中依据已知因素变化而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温度制度的稳定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在钢液浇注过程中从模底吹氩清洗钢液,是炉外精炼新方法之一,它可以除去有害气体,促使非金属夹杂物上浮。同时,对钢锭的结晶过程也能起到良好的影响。 1982年4~8月,用自行研制的喷嘴吹氩装置,在陕西重型机器厂铸钢车间进行了模底吹氩试验,试验锭重7~20t。经39次试验的结果表明:模内钢水含氢量可减少20%;钢锭合格率可提高5.4%。为了搞清吹氩对钢锭结构、偏析、夹杂、气体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对吹氩和不吹氩的1t锭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对转炉钢在精炼站和LF钢包炉的底吹氩气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吹氩强度与吹氩时间的确定原则,以指导现场对吹氩搅拌强度、搅拌时间的合理控制,提高钢水质量。  相似文献   

13.
骆忠汉 《炼钢》1997,13(4):57-58,60
武钢二炼钢提高钢包底吹氩吹成率的实践1前言武钢二炼钢厂是一个转炉全连铸炼钢厂,要求100%的钢水经过炉外精炼后再进行连铸烧钢,以保证浇铸顺利和铸坯质量。目前有78%的钢水是通过吹氩处理后再连铸浇钢的。与顶吹氩相比,底吹氩具有吹氩量大,有利于夹杂物的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210 t钢包吹氩站热状态实验数据和实际生产工艺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吹氩站钢水终点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钢水到站温度和总调温废钢用量以及吹氩精炼时间.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通过对现场实际生产数据进行筛选,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而利用SPSS软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210 t钢包钢水吹氩站终点温度预报模型.之后通过随机抽取的100组实际生产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在对吹氩站钢水终点温度预报时,预报误差在±10℃内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说明此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最后,建立吹氩站钢水终点温度预报仿真系统,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钢水化学加热综合精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ANS-OB钢水化学加热综合精炼技术是炉外精练的一种新工艺,是在非真空状态下,经钢包底部透气砖吹氩搅拌钢水,使钢包钢水上面浮渣由中间排到边部,降浸渍罩实现浸渍罩内钢水与大气和渣层隔绝,为加铝吹氧提温或加废钢降温...  相似文献   

16.
郭宏海  宋波  刘西峰  赵沛 《特殊钢》2010,31(1):33-35
进行了60 t转炉(钢水温度1653℃)-LF精炼(渣碱度2.5~3.0、喂Al线、吹氩)和铁水预处理([S]≤0.010%)-60 t转炉(钢水温度1670℃,出钢过程加80~100 kg精炼渣)-钢包喂A1线、吹氩≥8 min两种工艺冶炼耐候钢SPA-H(%:≤0.12C、0.30~1.25Cr、0.25~0.55Cu)的试验。62炉生产结果表明,有LF精炼炉次吹氩前[O]37.7×10-6,喂丝量25 kg,平均[S]0.014%,无LF精炼吹氩前[O]53.3×10-6,喂丝量33.9 kg,平均[S]0.017%,两种工艺生产的耐候钢力学性能和夹杂物级别均达到要求,但无LF工艺有利于提高生产率,降低物料消耗。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85年“中日技术交流”新日铁资料报道:CAS 和 CAB 钢包精炼法实施起来无需装配大规模的设备,成本低,操作简便。CAS 法(密封吹氩调正成份)主要以调正钢水成份降低铁合金消耗为目的。CAB 法(封顶吹氩)的主要目的是使用合成渣净化钢水,可以节省铁合金。CAS 法和 CAB 法特性之间的比较列于  相似文献   

18.
LF精炼底吹氩控制系统是通过建立动静态模型,查找最优参数,手自动控制,保证氩气流量通过PID控制按照设定值平稳的从吹氩口吹入钢包,通过调整氩气搅拌强度降低硫等有害元素、降低夹杂物、均匀温度,达到最优合金比,提高钢水纯净度,保持钢水温度、成分。  相似文献   

19.
武汉钢铁 (集团 )公司二炼钢厂以独创的底吹氩透气砖外装、热换技术为保障 ,全面推行钢包全底吹工艺 ,使底吹氩成功率达到 98% ,把该厂的纯净钢冶炼水平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钢包底吹氩 ,是在转炉出钢后 ,通过高压氩气从钢包底部进行喷吹 ,促使包内钢液翻腾 ,从而去除钢中的气、夹杂物 ,对增强精炼过程中钢水的二次化学反应以及均匀钢水温度和成分有直接作用。此前 ,该厂由于底吹氩透气砖的寿命和钢包寿命不能同步 ,一旦出现砖堵 ,只能将钢包冷却更换 ,耗时很长 ,常常造成钢包周转不灵。因此 ,在此之前 ,底吹氩工艺只能重点保证对钢水质量有特…  相似文献   

20.
栗红  常桂华  孙群  陈本文  王荣 《钢铁》2007,42(10):36-38,50
研究了LD-LF-CC和LD-ANS-OB-CC两条工艺路线对管线钢洁净度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工业试验和金相、化学等分析手段,对冶炼过程钢水中氧、氮含量和夹杂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钢水经过LF炉和ANS-OB两种精炼工艺处理后钢水洁净度是一致的,采用LD-AND-OB-CC工艺生产某些钢种可降低成本.提出了精炼过程中吹氩工艺是去除夹杂物的主要因素.精炼处理时间40 min,钢中氧、氮和夹杂物基本达到最好水平,继续延长精炼时间钢水中夹杂物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