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船舶燃机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数据通信需求,设计了一种多通道CAN总线通讯模块。该方案采用M模块标准设计,使用4片独立的CAN控制器和CAN隔离收发器实现CAN节点电路、4通道CAN通讯控制和信号电气隔离。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以及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实现了M模块接口和4通道CAN总线接口的转换;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CAN总线通信程序设计。经测试和应用结果表明,本模块能够实现4通道CAN总线大量数据通信,满足了设计需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I2C总线技术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在硬件系统设计中使用I^2C总线技术的优点,对其总线技术标准和电气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Atmel公司I^2C总线方式的E^2PROM(AT24C256),讲述了其技术特性、芯片的基本操作以及读写逻辑,给出了该芯片的应用实例,包括硬件设计及C语言的软件实现,I^2C总线提供了简单的硬件接口,简化了电路的设计,在实际的应用中受到电子工程师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I2C总线技术及其应用实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硬件系统设计中使用I2C总线技术的优点,并对其总线技术标准和电气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EPSON公司I2C总线方式的RX-8025,讲述了其技术特性和芯片的基本操作。给出了该芯片的应用实例,包括硬件设计及C语言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4.
航空总线接口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现场可编程门列阵设计ARINC429,MIL-STD-1553B航空总线接口通信系统,实现总线设备之间的互联。介绍该系统的硬件结构、总线协议的模块划分及其内部结构。在Quartusll中利用VHDL语言进行编程,并用专门的综合工具Synplifypr08.1对设计进行优化,通过将程序下载到硬件中,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BU-64843的MIL-STD-1553B 总线远程终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MIL-STD-1553B总线协议在某航空机载设备中的使用方法,提升1553B总线远程终端的性能,通过分析1553B总线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采用DSP作为处理器,以BU-64843作为协议芯片实现远程终端(RT)的方案,并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详细设计。相比传统以BU-61580为协议芯片的RT,简化了硬件设计,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对设计的RT进行了1553B总线消息的接收、发送测试,结果表明其能够可靠地实现总线数据的传输,在高性能嵌入式设备的研制中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LIN总线在车身网络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FPGA技术设计LIN总线控制器的方案,应用IP(Intellectual Property)功能软核设计方法,实现多条LIN总线控制器在一片芯片内集成,可减少车身网络LIN控制器的硬件数目,降低功耗。介绍了基于Spartan3S400芯片的LIN总线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并对总线控制器系统功能进行仿真实验与分析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其功能核满足车载LIN总线通信要求,与传统的MCU设计方式相比,在系统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改善,在未来绿色、节能、环保车型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CAN总线以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及独特的设计,在现场总线应用方面,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利用MCS51单片机(AT89S52)和CAN控制器芯片SJA1000,实现CAN总线智能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PID控制节点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已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本所集成的LONWORKS现场总线网络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节点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网络通信的实现.最后,给出了本节点的应用事例。  相似文献   

9.
基金会现场总线高速硬件调度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志家  王宏  宋岩 《计算机工程》2012,38(5):230-232,246
针对软件调度方式效率低、抖动大等缺陷,提出一种通用的硬件调度方法,以实时操作系统任务调度和基金会现场总线通信调度器2种应用为例,给出其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并将硬件与软件调度方式分别在现场总线应用上进行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硬件调度方法可在绝对完成时间和抖动方面获得较大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和FPGA的通用总线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在不改变硬件设计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升级实现对各种不同总线接口时序的控制,从而实现了通用总线控制器,并成功应用到通用编程器中,极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也大大缩减了开发人员的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了方便外部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串口通信,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PCI总线串口卡设计。利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6SQ240实现了串口和PCI总线的连接。介绍了用FPGA实现PCI接口、UART的方法,将PCI接口、UART的核心功能集中在FPGA上,使整个设计紧凑、小巧。该设计符合PCI 2.2规范,传输速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测试设备、工厂自动化、有线通信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基于SoPC的1553B-PCI桥接通信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Altera SoPC技术的总线桥接通信模块设计方法,完成1553B总线到PCI总线的桥接功能。在Altera FPGA平台上,自主设计了1553B总线控制模块,由Altera提供的IP核生成PCI总线控制模块,通过NiosII处理器完成总线数据交互。整个系统仅由一块FPGA和1553B总线的通信驱动电路组成,实现了系统的最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PCI总线接口的FPGA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FPGA实现PCI接口设计的方法。通过分析PCI总线接口控制器基本功能,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完成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及时序仿真测试,重点从总体设计、内部通信、外部通信、总线状态机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经验证可满足PCI规范的时序要求,完成了PCI总线接口的FPGA实现。  相似文献   

14.
1553B总线在军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目前针对1553B总线设备的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使计算机与1553B总线设备的数据通信更加方便,提高总线设备检测效率,基于ARM和FPGA设计了一种1553B总线设备检测系统。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详细介绍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法。设计时采用了模块化的方法,对ARM模块、FPGA模块及接口连接部分进行分别设计。ARM模块实现了USB和以太网双接口。用FPGA设计1553B协议IP核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同时,也对外围电路和电源模块进行了优化设计。完成设计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实现了接收与发送功能,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在电路板上进行了实际调试,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ARM嵌入式单片机和FPGA逻辑电路组成的系统平台是实现仪器仪表便携式、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法。系统设计的核心为ARM对FPGA进行管理控制。通过分析ARM的外围总线和与GPIO研究,设计出FPGA通过数据总线交换数据、GPIO完成状态传递的直接连接方式,有效利用了ARM处理器的地址资源,简化了接口电路;通过研究Windows CE系统驱动程序原理和编程,设计了简化的Windows CE对数据总线和GPIO驱动过程,节省了系统资源,完成了ARM+FPG A系统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数据异或校验加速卡的设计方案。该方法将PCI总线接口和控制逻辑集成于一片FPGA中,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可移植性。最后给出了异或校验模块的设计方案和控制逻辑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FPGA的通信卡设计原理。通信卡实现了4路ISDNU接口、4路RS232串口、2路音频接口及1路PCI总线之间的通信,该卡以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MPC860为核心进行设计,利用FPGA的可编程性灵活实现了各接口之间的数据通信。本文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构架,并对串口传输功能和数字交换网络功能的FPGA实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AMBA总线接口是USB OTG IP核中用于与外部MCU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在完成USB OTG IP核系统框架设计并充分分析AMBA总线规范的基础上,提出AMBA总线控制状态机的实现方法,完成AMBA总线接口的设计,通过基于Xilinx FPGA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正确性,可用于包含USB功能的SoC开发中。  相似文献   

19.
测试总线是测试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准确传输信号的关键。详细介绍了LVDS与BLVDS技术,在此基础上论述了BLVDS总线布置设计、PCB布线设计、数据格式设计及通信背板设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BLVDS总线设计,采用Verilog HDL实现FPGA内部逻辑电路设计,FPGA完成BLVDS总线上数据的接收、发送,以及数据的缓存。实验结果表明,该总线通信速度快、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