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散系数值在脑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学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扩散系数值对脑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学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脑星形细胞肿瘤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别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区、瘤周T1WI正常表现白质区(瘤周白质区)、瘤体镜面对侧正常白质区及瘤周镜面对侧正常白质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指数扩散系数(EDC)值,并计算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区、瘤周白质区的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和相对指数扩散系数(rEDC)值。分析各测量区的扩散系数值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的关系。结果56例脑星形细胞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低级星形细胞瘤35例(Ⅰ、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8例(Ⅲ级),胶质母细胞瘤13例(Ⅳ级)。低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分别为(1.44±0.26)×10^-3、(0.98±0.22)×10^-3和(0.83±0.15)×10^-3mm^2/s,rADC值分别为(1.91±0.39)%、(1.34±0.33)%和(1.06±0.20)%,EDC值分别为0.26±0.11、0.39±0.09和0.44±0.07,rEDC值分别为(0.55±0.20)%、(0.81±0.19)%和(0.98±0.16)%,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189、31.756、19.623和24.760,P值均为0.000)。高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9±0.19)×10^-3mm^2/s和(1.17±0.28)%,明显低于低级星形细胞瘤(t值分别为8.332和7.620,P值均为0.000),EDC值和rEDC值分别为0.42±0.08和(0.91±0.18)%,明显高于低级星形细胞瘤(t值分别为-6.082和-6.776,P值均为0.000)。以低级星形细胞瘤实质部分的rADC值的下限(1.52%)作为判断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阈值的准确性为89.3%。结论肿瘤实质部分的扩散系数值对脑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准确性较高,尤以rADC值为佳。  相似文献   

2.
ADC值和rADC值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DC值和rADC值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除常规MR I检查外,还做了DW I扫描,着重对肿瘤瘤体及瘤周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低级星形细胞瘤瘤体的ADC值和rADC值明显高于高级星形细胞瘤(P<0.01),且前者瘤周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也高于后者(P<0.05);星形细胞瘤瘤体的ADC值和rADC值与肿瘤的恶性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845和-0.648,P值均<0.01);瘤周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也与肿瘤的恶性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07和-0.477,P值均<0.05)。结论ADC值和rADC值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各向异性分数(FA)在星形细胞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星形细胞瘤.根据分级将其分为良性组(Ⅰ+Ⅱ级)15例与恶性组(Ⅲ+Ⅳ级)17例.对照术前T2WI与增强T1WI,在DTI上测量肿瘤实质区、肿瘤坏死区、水肿区.DTI测量参数包括:ADC与FA.比较不同区域的DTI参数问的差异以及与良性与恶性组间的差异.获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单因素方差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肿瘤实质、中心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在ADC图上为高信号,FA图上为低信号.2组间肿瘤实质区[分别为(1363.21±361.02)×10-6mm2/s和(1053.72 ±212.81)x 10-6mm2/s,F=9.06,P=0.005]与瘤周水肿区[分别为(1535.50±163.21)×10-6mm2/s和(1785.00 ±124.65)×10-6mm2/s,F=22.79,P=0.000]的ADC值则有统计学意义.2组问中心坏死区的ADC值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995.30±497.51)× 106mm2/s和(1630.22±633.43)×10-6mm2/s,F=0.27,P=0.61].FA值则仅在瘤周水肿区(分别为0.17±0.04和0.12 ±0.02,F=17.79,P=0.000)具有差异.结论 ADC、FA值可用来鉴别星形细胞瘤的良恶性,ADC值有较好的鉴别能力.瘤周水肿在DTI鉴别良恶性星形细胞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瘤周水肿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脑内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82例脑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I扫描和DWI检查,对照分析病变的实质部分、周围水肿区的ADC值、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相对指数表观扩散系数(rEADC)值。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淋巴瘤的瘤周水肿ADC值、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的EADC值、rE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瘤周水肿区ADC值有助于高级别胶质瘤与其他脑内肿瘤鉴别,也可有助于胶质瘤分级。  相似文献   

5.
脑星形细胞瘤表观扩散系数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估表观扩散系数(ADC)鉴别星形细胞瘤不同肿瘤组织及与细胞密度、病理分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采用Siemens1.5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对48例星形细胞瘤术前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中Ⅰ、Ⅱ级23例,Ⅲ、Ⅳ级25例。分别计算不同肿瘤组织的ADC值。病理标本行HE染色,采用ImageJ1.33j分析每一标本的肿瘤细胞密度。用SPSS11.0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 星形细胞瘤不同肿瘤组织间及与正常脑实质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强化的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区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与强化肿瘤实质ADC值呈负相关,rs=-0.641(P〈0.001);强化肿瘤实质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呈负相关,r=-0.643(P〈0.001)。结论 星形细胞瘤ADC值能鉴别不同肿瘤组织,有助于评价肿瘤细胞密度及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WI在幕上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在治疗前行常规MRI及DWI检查的幕上脑肿瘤共45例,其中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18例,脑转移瘤27例.以瘤周1 cm为界线,将瘤周水肿区划分为近瘤区及远瘤区,分别测量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区的ADC值,并计算rADC值.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近瘤区rADC值明显低于脑转移瘤近瘤区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远瘤区rADC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近瘤区rADC值有助于幕上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结核瘤、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脑结核瘤、15例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21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术前或接受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WI。测量并计算3种疾病瘤体、瘤周围水肿带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ADC值的比值(rADC值)。结果脑结核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0.2)×10^-3mm^2·s^-1和1.6±0.3,高级星形细胞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1±0.1,转移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0±0.2。3种疾病瘤体平均ADC值(F=33.57,P〈0.01)之间和rADC值(F=33.2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结核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8±0.1)×10^-3mm^2·s^-1和2.5±0.2,脑高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4±0.2)×10^-3mm^2·s^-1和1.8±0.3,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9±0.2)×10^-3mm^2·s^-1和2.3±0.5。3种疾病瘤周围水肿带平均ADC值(F=23.17,P〈0.01)之间和rADC值(F=5.94,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RI、DWI检测方法,根据病灶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和rADC值可帮助鉴别脑结核瘤、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用于辅助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高级别胶质瘤.方法:收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PCNSL及20例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Ⅲ~Ⅳ级)患者,进行磁共振DWI检查,分别记录肿瘤实质区域、瘤周水肿区域的ADC值,利用t检验进行2种肿瘤实质及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FA值和ADC值在颅脑恶性星形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恶性星形细胞瘤患者14例,术前行常规MRI平扫、DTI检查、增强扫描及1H-MRS检查,工作站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图(FA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ADC图),定义肿瘤实质区为最高Cho/Cr和Cho/NAA比值、异常强化、T2WI信号异常区;定义瘤体边缘为Cho/Cr和Cho/NAA比值异常、无强化、T2WI信号异常区;定义瘤周水肿区为正常MRS表现、无强化、T2WI信号异常区;定义正常白质区为正常MRS表现、无强化、T2WI信号正常区(肿瘤同侧或对侧);分别测量上述区域的FA1—4值、ADC1—4值,分析比较上述4个区FA值、ADC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肿瘤实质区、瘤体边缘、瘤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平均FA值为FA1:0.1822±0.0583,FA2:0.2947±0.0786,FA3:0.1769±0.0942,FA4:0.6668±0.0817。肿瘤实质区、瘤体边缘、瘤周水肿区与正常自质区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0),瘤体边缘与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肿瘤实质区与瘤周水肿区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ADC值为ADC1:11.132±4.101,ADC2:11.175±2.983,ADCB:14.939±2.857,ADCA:7.265±0.914(单位10^-3mm^2/s)。瘤体实质部、肿瘤边缘及瘤周水肿区与正常脑白质区ADC值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瘤体实质部、肿瘤边缘与瘤周水肿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而瘤体实质部与肿瘤边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A值和ADC值对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浸润范围的划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DWI在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及其瘤周水肿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DWI在颅内肿瘤及其瘤周水肿中的诊断价值和病理生理机制。材料和方法:分析ADC值在高级别胶质瘤和颅内单发转移瘤的病灶实质及水肿带中的改变(36例)。感兴趣区取病灶实质部分(病灶强化部分)及病灶周围水肿带(将水肿带三等份,分别作为近瘤周区、居中及远瘤周区水肿带),分别测定前述感兴趣区ADC值,测定对侧正常颞叶脑皮质ADC值作为参照值,测定相对ADC值(rADC值)作为分析指标。结果:转移瘤病灶实质及水肿带的ADC值均高于胶质瘤,即在DWI图上前者与后者相比为稍低信号,两者水肿带间ADC值有显著差异。胶质瘤居中水肿带ADC值最低,低于近瘤周区及远瘤周区水肿带,有统计学差异。转移瘤居中水肿带ADC值稍低于近瘤周区及远瘤周区水肿带,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转移瘤病灶实质及水肿带ADC值均高于胶质瘤。胶质瘤水肿带成因除血管源性水肿之外,尚有部分原因为瘤细胞的浸润所致,肿瘤细胞阻碍了水分子的运动,此点有助于术前在DWI上鉴别两种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和单发脑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5例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和16例单发脑转移瘤,术前行DTI扫描,测定瘤周脑实质区及对侧正常脑实质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重建白质纤维示踪图,观察病灶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果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脑转移瘤瘤周实质区的FA值分别为0.227±0.05、0.169±0.07,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DTI白质纤维示踪图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病灶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论瘤周实质区FA值有助于高级别脑星形细胞瘤与转移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相对各向异性(rFA)值和相对表观系数(rADC)值在评价脑胶质瘤病理等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7 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DTI 检查.在FA 图上,感兴趣区分别设定在瘤体实质部(FA1)、瘤体边缘(FA2),周围水肿(FA3),以及对侧半球皮质脊髓束(FAc),测量出FA1、FA2、FA3及FAc 值;在相同层面ADC 图上同位置,测量出ADC1、ADC2 、ADC3及ADCc 值,计算出相对FA值(rFA1-3)和相对ADC 值(rADC1-3), rFA、rADC 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之间关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7例胶质瘤患者,其中低级别胶质瘤(WHO grade I~ II )14 例,高级别胶质瘤(WHO grade III~IV)13例.肿瘤实质部rFA1值与肿瘤级别无显著相关性(r=0.328,P>0.05),肿瘤边缘的rFA2值高级别胶质瘤高于低级别(t=2.453,P<0.05),水肿区高级别胶质瘤的rFA3值低于低级别(t=2.318, P<0.05);肿瘤实质部rADC1值、肿瘤边缘rADC2值与肿瘤恶性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93、-0.404, P值均<0.05),水肿区高级别胶质瘤的rADC3值高于低级别(t=4.715, P<0.01).结论 胶质瘤边缘的rFA2值、水肿区rFA3值及胶质瘤瘤体部、边缘、水肿区的rADC值在胶质瘤的术前病理分级诊断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ADC值在星形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近似弥散系数(ADC)在鉴别星形细胞肿瘤、瘤周水肿及正常组织中的作用 ,以及对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评估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采用GE1.5T超导MR成像系统 ,对17例1~2级星形细胞肿瘤及13例3~4级星形细胞肿瘤进行了常规MRI及EPI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敏感系数(b值) :b=0s/mm2 及b=1000s/mm2,测量了病变感兴趣区的ADC值。结果 :肿瘤组织的ADC值(1.23±0.52mm2/s)及瘤周水肿(1.40±0.40mm2/s)与正常组织(0.76±0.09mm2/s)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而肿瘤组织与瘤周水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与3~4级星形细胞肿瘤之间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C值有助于鉴别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 ,但不能用于鉴别肿瘤组织与瘤周水肿 ,对于单个病例ADC值有部分重叠。结合常规MRI则ADC值在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星形胶质细胞瘤瘤周水肿相关因素的CT研究(附12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影响星形细胞瘤瘤财水肿的因素,研究CT对星形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120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的瘤周水肿与肿瘤恶性程度、部位和大小的关系。结果 Ⅰ级星形细胞瘤的瘤周水肿轻,Ⅱ~Ⅳ级瘤周水肿明显;位于皮髓交界区的肿瘤,瘤周水肿最明显;肿瘤越大,水肿越明显。结论 Ⅱ以上的瘤周水肿,97.4%为Ⅱ~Ⅳ级星形细胞瘤;肿瘤直径大于5.7cm,多为Ⅱ~Ⅳ级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15.
脑星形细胞瘤的MR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爽  祁吉  倪红艳  李鹏 《放射学实践》2004,19(10):701-705
目的 :研究MR灌注成像的扫描技术、后处理技术及其评价脑星形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包括星形细胞瘤 40例、转移瘤 3 0例、正常对照组 3 0例 ,均行MR平扫及灌注检查。结果 :不同部位的正常脑血流灌注量不一致。正常人脑灰、白质相对血容量rCBV(relativecerebralbloodvolume)值为 1.5 6± 0 .3 9。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rCBV值显著高于正常脑实质者 (P <0 .0 1) ,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但IV级星形细胞瘤的rCBV值变化较大。星形细胞瘤与转移瘤病变本身的rCBV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二者的rCBV值均高于正常脑实质。星形细胞瘤“邻近水肿区”的rCBV值显著高于转移瘤周围“邻近水肿区”的rCBV值 (P <0 .0 1) ,而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远离水肿区”的rCBV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MR灌注成像可精确提示正常脑实质及病变的血流状态 ,并能鉴别颅内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相对ADC(rADC)值在脑脓肿、高级别胶质瘤、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5例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灶行DWI,分别测量并计算病变环内坏死区、近远侧周围水肿ADC值及相对ADC值(rADC值),同时以29例健康人脑脊液的rADC值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脓肿、高级别胶质瘤、脑转移瘤环内坏死区及正常人脑脊液的rADC 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F=146,P<0.05);3种疾病近侧周围水肿rADC值之间亦有统计学意义(F=17.8,P<0.05),远侧周围水肿的rADC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F=1.808,P>0.05),3种疾病近远侧水肿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多数脑脓肿DWI环内呈高信号,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瘤DWI环内呈低信号;高级别胶质瘤近侧周围水肿rADC值低于远侧,而转移瘤相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3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分别计算邻近、远离水肿区的ADC值。术后进行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分析其表达程度与邻近、远离水肿区ADC值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星形细胞瘤MMP-9表达与邻近、远离水肿区的ADC值及病理分级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邻近、远离水肿区的ADC值与MMP-9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s=0.750、0.800(P〈0.001)。结论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ADC值与MMP-9表达显著相关,测定瘤周水肿的ADC值,有助于预测星形细胞瘤的MMP-9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弥散加权成像中定量ADC在鉴别诊断不同病理亚型良、恶性脑膜瘤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141例,男女比例为1:2.7;均为手术病理证实.扫描仪为CE 1.5T.弥散加权扫描b值为1000s/mm<'2>.rADC为病灶实质部分ADC比对侧正常白质ADC.结果:t检验良性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rADC两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实质rADC都要比其他病理亚型高(P<0.01),间变型脑膜瘤rADC比纤维型、上皮型、血管瘤型低(P<0.05).而纤维型、上皮型和非典型脑膜瘤之间rADC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间变型脑膜瘤瘤周水肿rADC大于纤维型脑膜瘤(P<0.05).其他病理亚型脑膜瘤瘤周水肿rAD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瘤实质rADC可以在鉴别良性和恶性脑膜瘤以及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中发挥重要作用,瘤周水肿rADC在鉴别间变型脑膜瘤有重要意义.DWI对脑膜瘤术前评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DSC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淋巴瘤动态对比磁敏感增强(DSC)灌注成像的特点。资料与方法采用平面回波(EPI)序列对9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术前行DSC灌注成像,获得相对脑血容量(rCBV)图、相对脑血流量(rCBF)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和时间-信号曲线,并计算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和MTT比值,结合病理特征与14例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作对照。结果颅内原发淋巴瘤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为1.71±0.59,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为5.17±1.7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病例肿瘤实质MTT比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颅内原发性淋巴瘤肿瘤实质时间-信号曲线首过期后曲线超过基线水平,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时间-信号曲线回复基线前可出现一个小的再下降波形,且首过期后曲线均未超过基线水平。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瘤细胞密集,核大浓染,胞质少,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排列,肿瘤血管内皮增生少见。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可见大量肿瘤血管。结论颅内原发淋巴瘤DSC灌注成像呈相对低灌注,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且时间-信号曲线有别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是由两者不同的病理学基础决定,DSC灌注成像有助于提高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最小表观弥散系数对颅内少突胶质肿瘤分级及分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4个病理证实为少突胶质肿瘤的病人(男性13人,女性11人,平均年龄45岁),包括4个Ⅲ级(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oligoastrocytomas,OA),6个Ⅲ级(间变型)少突胶质瘤(oligodendrogliomas,OD),2个Ⅱ级少突星形细胞瘤和12个Ⅱ级少突胶质瘤共4组.在肿瘤实质部分测定最小表观弥散系数(min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 Cmin)值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并计算其相对值(relative ADCmin).比较不同分级及病理分型组间平均rADCmin值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分型少突胶质肿瘤平均rADCmin分别为Ⅲ级OA0.95±0.05,Ⅲ级OD1.11±0.30,Ⅱ级OA1.69±0.59,Ⅱ级OD1.45±0.41,与肿瘤分级及恶性程度呈负相关(P=0.004).rADCmin在两种级别少突胶质肿瘤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4), 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rADCmin在Ⅲ级OA与Ⅱ级OD,Ⅱ级OA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27,P=0.029).但Ⅲ级OD与Ⅱ级OD,Ⅱ级OA其平均rADCmin无显著性差异(P=0.067~0.081);当分界值rADCmin=1.03时鉴别Ⅱ级少突胶质肿瘤与Ⅲ级OA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100%,但鉴别两种级别的少突胶质肿瘤敏感度仅60%,特异度100%.结论:rADCmin可以为少突胶质肿瘤分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选择最适分界值rADCmin=1.03,可以鉴别Ⅲ级少突星形细胞瘤和Ⅱ级少突胶质肿瘤;但由于Ⅲ级OD其rADCmin与其余各组的交叉重叠,单独应用rADCmin鉴别两种级别肿瘤价值有限,rADCmin小于1.03可排除Ⅱ级少突胶质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