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氟钛酸钾在镁熔炼中的除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力学计算,论证了镁熔炼过程中氟钛酸钾(K2TiF6)除铁的可行性;研究了K2TiF6的加入方法、加入量以及熔炼温度和静置时间对镁熔炼过程中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镁液中的MgO含量、提高镁液温度有利于提高K2TiF6的除铁效果。采用K2TiF6除铁时,在780℃,加入含钛量为镁液质量0.3%~0.4%的K2TiF6时,静置20 min,可以将镁的铁含量从0.028%降低到0.004%。  相似文献   

2.
92601 球墨铸铁球化处理后铁水的保温(英)/GFWilford/Foundryman 7/8 ,1992,220~229 生产球铁件通常往铁水中加入镁的中间合金,然后进行孕育处理使其凝固时碳以球状石墨析出。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1、镁在1400℃的铁水中易挥发,因此残留镁量难以控制。2、镁合金的成本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优质的镁合金铸件,适当地选择造型材料有重要的意义。在选择材料时既要考虑到镁铸件的特殊要求,又要考虑到节约经济。由于镁的特殊物理性质,因此必须采取特种型砂。这种型砂应该:  相似文献   

4.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铁水中镁的加入量,和在铸态组织中变成球状石墨时提高镁的吸收率。球化处理时,镁蒸气以高速度穿过铁水层,并在空气中烧掉。因此,常以含镁量为20—39%的镁合金加入铁水中时,其钝镁的吸收率为5~10%。  相似文献   

5.
利用压铸工艺制备了含碳纳米管的ZM5镁基复合材料试样。研究了碳纳米管含量对镁合金熔体的压铸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加入碳纳米管后复合材料的金相组织及晶粒尺寸,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碳纳米管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碳纳米管对压铸母合金成形性能没有影响。当碳纳米管加入量达到1.3%时,ZM5镁基复合材料压铸试样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90MPa。当碳纳米管加入量为1.1%时,压铸镁基复合材料试样具有最大的伸长率,为6.25%。在碳纳米管加入量为1.5%时,压铸镁基复合材料试样的硬度(HV)达到最大值,为95.2。  相似文献   

6.
节能、降耗、减排是硅热法炼镁发展的生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使硅热法炼镁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介绍了白云石、硅铁的质与量,煅白中CaO的水化活性度、炉料的物理性质、球团真空还原时供热与传热速度、镁蒸气的生成与扩散速度的能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条件以及提升装备水平和设备大型化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ZM5镁合金中添加混合稀土RE(富Ce混合稀土),可提高其阻燃温度,当加入量为0.1%时阻燃效果最佳,镁合金起燃温度提高176℃.对该合金表面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当混合稀土的加入量为0.1%时,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致密,无明显的空洞和裂纹.并对氧化膜的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纯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它的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SiC颗粒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纯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其中,10μm SiCp/Mg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室温下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优于纯镁的;纯镁及其Si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内耗-温度曲线在100℃~150℃的温度范围内均出现与位错有关的内耗峰,随后随温度的升高内耗值继续增加,20μm SiCp/Mg基复合材料在200℃~250℃的温度范围内出现与界面滑移有关的内耗峰。  相似文献   

9.
SiCp/AZ61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半固态搅拌法制备了SiCp/AZ61镁基复合材料。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SiC颗粒加入量、搅拌温度、搅拌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对SiCp/AZ61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颗粒加入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其次是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在试验条件下,SiCp/AZ61镁基复合材料的半固态搅拌工艺方案可优化为:SiC颗粒加入量为6%,搅拌温度为595℃,搅拌时间为5min。断口分析显示,增强颗粒加入量为6%的SiCp镁基复合材料室温断口形貌呈脆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利用SEM,EPMA,XRD和DSC,对Mg-Zn-Ca系镁基固溶体400℃时的溶解度以及镁基固溶体与化合物之间的平衡相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g-Zn系中加入Ca后,T1和T2相在400℃时依然是富Mg角的主要三元化合物,但只有T1相与镁基固溶体相平衡,且α-Mg+T1两相区明显缩小.400℃时,Mg-Zn-Ca系低Ca侧存在一个可与镁基固溶体相平衡的液相区,其含Ca量小于8.4%(原子分数);但Zn/Ca值小于1.7的三元合金中不会有液相存在.Mg-Zn-Ca系低Ca侧400℃等温截面相图中存在着4个三相区:α-Mg+Mg2Ca+T1,α-Mg+T1+Liq,Liq+T1+T2和Liq+T2+Mg2Zn3.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铅的深度除铋,对钙、镁添加量以及锑处理和温度对铅中除铋深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除铋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当钙、镁添加量分别达到0.112%和0.395%时,在330℃时不用添加锑就可以使产品的含铋量降低到0.001%。维持镁加入量为0.155%,当钙添加量低于0.09%(包晶反应点的浓度),随后采用锑处理可以很容易使铋含量降到0.001%;但当钙添加量大于0.09%时,锑处理对除铋的作用效果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2.
以低品位菱镁矿与天然硅石为原料,利用固相反应烧结制备镁橄榄石.通过添加氧化铬,分析氧化铬对镁橄榄石材料相组成、晶胞参数、微观结构及常温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用X'pert plus软件对烧后镁橄榄石试样的晶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晶相晶胞参数进行表征和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活性氧化镁粉与硅石经1500℃高温煅烧可以制备出镁橄榄石材料.氧化铬加入导致镁橄榄石相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的增大.Cr3+的电场作用,减弱镁橄榄石中Mg-O的键力,导致镁橄榄石中顽火辉石相的增多.适量氧化铬促进镁橄榄石烧结,提高镁橄榄石的致密度和常温强度,确定氧化铬最佳加入量为(0.8~1.2)%.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亚共晶Al-8%Si合金自生Mg2Si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8%Si合金中加入6%镁时,共晶Mg2Si组织呈完整发达的古汉字状、树枝状、五星花瓣状等;加入2%镁时,Mg2Si量极少,呈零星颗粒状、鱼骨状或树枝状;加入4%镁时,共晶Mg2Si组织形貌呈纤维状、树枝状,这种显微组织即为亚共晶Al-8%Si合金自生Mg2Si增强相的理想组织。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原铁液含硫量和镁加入量对含砷、锡、铅、钛球墨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墨铸铁中有砷、锡、铅、钛等微量元素共存时,镁的合适加入量范围缩小;硫加剧微量元素对力学性能的有害影响,镁不能完全中和与消除硫对力学性能的危害作用;降低镁的加入量有利于生成铁素体;异形石墨严重损害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镁对锑变质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铸造铝硅合金中镁对锑变质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加入锑后再加入镁,其变质能力激剧增强。文中所示锑、镁含量与力学性能关系表明,对于共晶合金,含(质量分数)02%Sb、06%Mg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高。还就镁对锑的激化机制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铸造》1958,(4)
本文叙述了在压力下加入镁处理球墨铸铁的特点、原理、及操作情况.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主要能稳定球墨铸铁的质量.所得的结果是:加入0.2%镁可获得完全球化的球墨铸铁,回收率最高的可达87%.本文还介绍了一些操作时的控制方法,给生产提供了条件.所介绍的设备尚存在一些缺点,有待今后改进,还有一些问题尚需今后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动半固态加工在镁基复合材料成形中的应用,采用液态浸渗法制备出体积分数为10%的Al2O3sf/AZ91D-Y镁基复合材料,并采用等径道角挤压对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形变诱导。再对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二次重熔,并采用等温压缩实验对镁基复合材料在半固态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550℃和560℃时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组织的球化,在560℃比550℃时,更加能促进晶粒的结晶球化;在相同的应变速率下,压缩变形时的峰值应力随着加热温度升高而降低;在相同的加热温度下,应变速率越大,峰值应力越大。  相似文献   

18.
用普通冲天炉大量制造球墨铸铁而又不采取任何去硫的办法时,常发生的问题是:1.用镁处理后,铁水温度降低50—100℃左右,有时球化质量不稳定;2.消耗很多我国暂时还不能大量供应的镁,增加成本;3.硫化镁渣不易漂浮出来,易成夹渣。  相似文献   

19.
MgH2的制备及对高氯酸铵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氢化法制备氢化镁(MgH2),运用XRD、SEM、ICP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热分析法(DSC)研究氢化镁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5%MgH2可分别使AP的低温和高温放热分解峰温降低35.0和44.2 ℃,使AP的DSC表观分解热由0.44增加到1.20 kJ·g-1,表现出对AP热分解过程具有显著的增强促进作用。随着加入量增加,氢化镁对AP热分解的催化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但当氢化镁含量达到30%时,催化促进作用开始下降。氢化镁对AP热分解的催化促进作用明显强于纯镁粉。探讨了氢化镁增强促进AP热分解过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渣中镁的回收电解槽送来的粗镁,要在坩埚内升温到680~710℃,加入精炼剂搅拌精炼。精炼剂使粗镁中的污染物直接溶于其中,或是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造渣。一些附有电解质、表面张力大的侯珠随着精炼的进行夹杂在杂质和电解质组成的渣中,无法上浮汇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