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下切牙的特点,为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提供参考。方法对126例年龄11~18岁正畸治疗前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模型进行测量,分析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下切牙牙量和缺失情况。结果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10.32%下切牙缺失,下颌中切牙牙冠近远中宽度平均为5.21mm,下颌侧切牙牙冠近远中宽度平均为5.76mm,与文献正常值比较显示下切牙偏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下切牙牙冠的近远中径较正常人小,且多发下切牙缺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替牙早期及替牙晚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行口外颈牵引治疗的疗效,探讨合适的矫治时机。方法:样本包括11例替牙早期患者及15例替牙晚期患者,均为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ANB≥5°,分别予以口外颈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摄取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及统计学分析。2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之间采用团体t检验。结果:2组上颌骨生长均受到了抑制,SNA角、上颌骨长度(A-Ptm)及ANB角均有减小。U1-SN角减小,上前牙前突得到改善。2组比较,替牙晚期组变化更明显,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上颌第1恒磨牙远移距离在2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替牙晚期对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行口外颈牵引治疗较为合适,有利于恒牙期的二期矫正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改良式下颌唇挡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名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行改良式下颌唇挡结合上颌活动矫治器联合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盖覆[牙合]关系正常,面型改善,侧貌协调。结论改良式下颌唇挡可作用于双颌,破除不良唇习惯,协调上下颌功能,提高了正畸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唇挡作用于下颌牙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分析唇挡对下颌牙列及骨骼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戴用唇挡时间1年,唇挡的位置位于距下前牙2mm,牙冠中点到牙龈缘4mm处,唇挡的远中插入下颌第一磨牙颊面管的圆管中,治疗开始之前以及1年后各拍头颅侧位片、下颌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由于前牙唇倾以及(牙合)向的抬高,使下颌牙弓长度明显增加,双侧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以及第一恒磨牙之间的宽度明显增加.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伴有下前牙轻度拥挤的患者,在第一阶段非常适合使用下颌唇挡,不但可以加大牙弓的宽度,而且可以整平Spee's曲线以及打开咬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唇挡作用于下颌牙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分析唇挡对下颌牙列及骨骼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戴用唇挡时间1年,唇挡的位置位于距下前牙2mm,牙冠中点到牙龈缘4mm处,唇挡的远中插入下颌第一磨牙颊面管的圆管中,治疗开始之前以及1年后各拍头颅侧位片、下颌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由于前牙唇倾以及(牙合)向的抬高,使下颌牙弓长度明显增加,双侧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以及第一恒磨牙之间的宽度明显增加.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伴有下前牙轻度拥挤的患者,在第一阶段非常适合使用下颌唇挡,不但可以加大牙弓的宽度,而且可以整平Spee's曲线以及打开咬合.  相似文献   

6.
徐春华  胡小坤  陈文静 《口腔医学》2011,(10):586-587,591
目的研究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27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应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后磨牙调整为中性关系或轻度近中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下颌关系及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疗效显著,能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唇挡作用于下颌牙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 ,分析唇挡对下颌牙列及骨骼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5例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患者 ,戴用唇挡时间 1年 ,唇挡的位置位于距下前牙 2mm ,牙冠中点到牙龈缘 4mm处 ,唇挡的远中插入下颌第一磨牙颊面管的圆管中 ,治疗开始之前以及 1年后各拍头颅侧位片、下颌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前牙唇倾以及牙合向的抬高 ,使下颌牙弓长度明显增加 ,双侧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以及第一恒磨牙之间的宽度明显增加。结论 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伴有下前牙轻度拥挤的患者 ,在第一阶段非常适合使用下颌唇挡 ,不但可以加大牙弓的宽度 ,而且可以整平Spee’s曲线以及打开咬合。  相似文献   

8.
盛海静 《口腔医学》2012,32(6):357-358
目的评价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AngleⅡ类Ⅰ分类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0~14岁,均为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X线头影测量显示主要为下颌后缩及轻微的上颌前突,ANB>5°,左手腕片显示为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所有病例均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平均疗程7~8个月,X线头影测量结果分析:SNB增大;ANB减小明显,Go-Co增大,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表明Twin-block矫治器能促进下颌生长。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AngleⅡ类Ⅰ分类错可取得明显的骨骼改变,是一种疗效肯定的矫治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使用磁力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前后牙颌骨结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磁力Twin-block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对15例覆盖大于10 mm.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分别观测颌骨、牙齿结构的变化,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磁力Twin-block治疗前后SNB增加了(1.97 ±1.01)°,ANB减少了(1.94±0.72)°,MP-FH增加了(4.80 ±1.37)°,P<0.001,对下颌骨的矢状向、垂直向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力Twin-block矫治器对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进行治疗,能够促进颌骨特别是下颌骨的改建及侧貌改善.  相似文献   

10.
熊莉  陈晓峰  段义峰 《口腔医学》2012,(11):690-692
目的分析双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1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Ⅰ期Twin-block功能矫治和Ⅱ期固定矫治,并行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经Ⅰ期和Ⅱ期矫治后,患者通过头影测量分析SNB角增大,ANB角减小,前牙覆盖减小。结论对于生长期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采用双期矫治有明显效果,对于牙型和面型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J形钩在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错中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效果及可靠性。方法对27例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替牙晚期或恒牙初期的安氏Ⅱ类错患者在使用固定矫治器不拔牙矫治时,采用J形钩推磨牙向后开展牙弓间隙。结果27例患者每侧平均推出磨牙间隙4.75mm,为前牙拥挤解除和排齐提供了足够的间隙。结论采用固定矫治器并配合J形钩局部开展推磨牙向后是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错患者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应用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患者32例,定量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石膏模型的尖牙间宽度、第一磨牙间宽度,测量结果行t检验。结果上颌尖牙间宽度、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分别增加3.49 mm和3.04 mm。上颌第一磨牙的轴倾度减少3.77°。下牙弓的拥挤改善,前牙覆减少3.37 mm、覆盖减少4.42 mm。磨牙关系由安氏Ⅱ类转为安氏Ⅰ类。结论摆式矫治器可用于治疗轻、中度安氏Ⅱ类错,且避免拔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东籍患者安氏Ⅱ1类错与安氏Ⅰ类错畸形三维立体空间的颅颌面结构特点。方法从门诊随机抽出广东籍安氏Ⅰ类错、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各60例,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利用三维X线头影测量系统进行测量,并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广东籍患者安氏Ⅱ1类错与安氏Ⅰ类错畸形相比较,上颌长度明显增加,上颌较前突,覆盖增大;下颌在长、宽、高三方面均明显减小;覆加深。结论与广东籍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相比,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上颌长度增加,下颌的长、宽、高均明显减小,上下颌明显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Bionato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骨性错的效果。方法:对12例患儿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Bionator矫治器对上颌骨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②使用Bionator矫治器可使下颌体及下颌升支长度明显增长,使下颌生长方向有利于软硬组织侧貌面型的改善;③Bionator矫治器可减少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患者的上前牙唇向倾斜,上下前后牙槽高度均增加。结论:Bionator矫治器对安氏II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骨性错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唇挡作用于下颌牙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牙He模型,分析唇挡对下颌牙列及骨骼的影响。方法 选择25例安氏Ⅱ类I分类错He患者,戴用唇挡时间1年,唇挡的位置位于距下前牙2mm,牙冠中点到牙龈缘4mm处,唇挡的远中插入下颌第一磨牙颊面管的圆管中,治疗开始之前以及1年后各拍头颅侧位片、下颌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前牙唇倾以及He向的抬高,使下颌牙弓长度明显增加,双侧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以及第一恒磨牙之间的宽度明显增加。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错He伴有下前牙轻度拥挤的患者,在第一阶段非常适合使用下颌唇挡,不但可以加大牙弓的宽度,而且可以整平spee’s曲线以及打开咬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新型组合式矫治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方法:采用由口外弓、下颌唇挡及上颌斜面导板组成的矫治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66例(男3 0例,女3 6例) ,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66例患者的覆牙合、覆盖及颌关系调整时间为3~13个月,平均7.6个月。治疗后覆牙合平均减小2 .5mm ,覆盖减小4.3mm ,SNB角增加1.8°,ANB角减小1.9°,U 1 NA角减小8.8°,L1 NB角增加6.4°,IMPA角增加5 .7°,Z角增加4.5°,Wits值减小1.6,ANS Me增加4.0mm。结论:该组合式矫治装置对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具有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新型组合式矫治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方法采用由口外弓、下颌唇挡及上颌斜面导板组成的矫治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66例(男30例, 女36例),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66例患者的覆牙合、覆盖及颌关系调整时间为3~13个月,平均7.6个月.治疗后覆牙合平均减小2.5 mm,覆盖减小4.3 mm,SNB角增加1.8°,ANB角减小1.9°,U1-NA角减小8.8°,L1-NB角增加6.4°,IMPA角增加5.7°,Z角增加4.5°,Wits值减小1.6,ANS-Me增加4.0 mm.结论该组合式矫治装置对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具有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新型组合式矫治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方法:采用由口外弓、下颌唇挡及上颌斜面导板组成的矫治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66例(男30例, 女36例),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66例患者的覆牙合、覆盖及颌关系调整时间为3~13个月,平均7.6个月.治疗后覆牙合平均减小2.5 mm,覆盖减小4.3 mm,SNB角增加1.8°,ANB角减小1.9°,U1-NA角减小8.8°,L1-NB角增加6.4°,IMPA角增加5.7°,Z角增加4.5°,Wits值减小1.6,ANS-Me增加4.0 mm.结论:该组合式矫治装置对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具有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非拔牙矫治的效果。方法从烟台市口腔医院2005—2007年就诊的正畸患者中选取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9例,采用唇倾上前牙、扩大牙弓、上颌平导或斜导的方法,促进下颌前移,并通过Ⅱ类牵引使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Ⅰ类。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头影测量指标:矫治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变化差异无统计意义,下颌骨矢状方向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平均增加2.3°,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3.1°,上、下切牙唇倾度增加显著。模型测量指标:矫治前后覆明显减小,上、下颌尖牙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下颌磨牙增加相对较小,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磨牙关系均由Ⅱ类变为Ⅰ类。结论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可以通过唇倾上前牙、扩大牙弓、上颌平导或斜导的方法,促进下颌前移,并通过Ⅱ类牵引使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Ⅰ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Van-BeekActivator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7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用Van-BeekActivator矫治器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片进行测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各项指标测量值,治疗后均得到显著好转,外观容貌得到改善。结论Van-BeekActivator矫治器对抑制上颌骨的发育,促进下颌骨向前、向上旋转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