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会所承重墙体的托换加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5层砖混结构会所需拆除3、4层部分承重墙,改造成大空间的房间。由于承重墙拆除后,圈梁不足以承担楼面荷载,采用了钢柱、钢梁托换3、4层墙体,托换后圈梁通过钢板垫块与托换钢梁有效连接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某底商住宅,建于70年代末,底层为局部框架,2~5层为砖混结构,隔层设圈梁,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无地梁)。由于使用要求改变,须将C轴承重墙拆除,即基本将底层改建成一个营业大厅(图1、2)。1置换方案原C轴墙为承重实砌墙,原局部框架通过构造柱将荷...  相似文献   

3.
某外廊式3层办公楼,在装修改造时要求在三层设一间大会议室,旧房3层均为单间,需要拆除两道承重墙,且承重墙上还有挑梁。要拆除承重墙,需要解决屋面板和挑梁的支撑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筑技术》2001,32(2):129
在砖混结构房屋中,由于起居或商业活动的需要,将底层承重墙拆除,以便扩大使用空间。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陈伯望等人,在承担湖南省农业厅招待所门厅改造工程中,采用夹持法替代常用的支撑法,即在待拆墙体两侧现浇两片钢筋混凝土框架,用钢筋拉接,达到设计强度后将墙体拆除。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在各层设置临时支撑,不影响上面各层房间的使用,施工仅在底层进行,拆墙时框架支模已拆,故施工安全,操作方便,特别适用于房屋层数较多、楼层荷载较大和拆除墙体较长的工程。  相似文献   

5.
某 4层砖混结构办公楼需拆除层 2 ,3部分承重墙 ,改造成为大空间的车间。承重墙顶部的圈梁需加固。由于层 4墙体不拆除 ,层 3梁上部荷载较大 ,采用了圈梁侧做托梁、后拆墙的方案。层 3墙拆除后 ,层 2梁上部荷载较小 ,加固可采用临时硬撑支顶 ,先拆墙、在梁底加大截面的方案 ;为支撑托梁 ,对构造柱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抚顺街电信局招待所由于闲置将其改造为办公楼,需拆除部分承重墙。本文介绍了采用托换法拆除承重墙的设计和施工,详细介绍了构造和施工中的技术措施,为同类工程改造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砌体结构承重墙体的框式托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桂平  黄小许 《建筑技术》2004,35(6):441-442
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墙体改造难度较大,采用框式托换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物上层仍为小房间、下层将小房间打通为大房间的托换改造。该技术的特点是先施工托换框架,待其形成强度后再拆除被托换的承重墙体,达到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初明进  孙志娟 《工业建筑》2005,35(Z1):905-907
以砌体结构承重墙体拆除改造实例探讨了砌体结构拆除承重墙的方法,包括墙体托换的设计方法、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方法以及墙体、基础的加固方法等,为同类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底部框架多层砌体房屋在不同烈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研究了在底部框架内增设消能外包混凝土无粘结钢支撑对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增设消能支撑加固方案和增设抗震墙加固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底层框架砌体房屋的底层增设消能支撑可显著降低底层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控制结构的塑性损伤,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增设消能支撑加固方案与增设抗震墙加固方案相比,结构加固更合理、更易实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3个工程实例,介绍了托换技术在基础加深改造、砌体承重墙拆除改造和剪力墙结构下部墙体置换加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工程大学实验楼是一栋单层砌体结构房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需拆除局部承重墙体并进行加固设计。通过对正常使用荷载下按原图纸设计材质进行加固改造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不改变屋架及顶棚梁原有的受力状况,同时又能满足房屋改造功能的要求,提出了2套托梁换墙加固改造方案。为不破坏原实验室墙体下部管道,建议采用方案2进行托梁拆墙,提出用钢梁承托一层顶楼板及屋架传递荷载,将钢梁支承于两端承重墙上,同时加固承重墙、增设圈梁和钢拉杆,使加固改造后的结构满足设计建筑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城市商业工作有了很大发展,一些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临街多层砖墙承重住宅由于建造年代的历史条件,底层设计未考虑作商店使用,今将底层拆除部分承重墙,改造成为大空间商店,已成为发展商业,改造城市街道景观的迫切需要。本文就近年来的改造实例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用预应力混凝土内框架托换建筑中的承重墙体是一种实用的建筑改造新技术。与钢或普通混凝土托换结构相比较 ,这种托换结构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形成主动受力结构 ,同时对欲拆除墙体实现卸载 ,特别是用于结构整体性能较差的多层砌体结构建筑中预制楼板下承重墙的托换时 ,具有受力合理、与原结构连接紧密、整体抗震性能和防火性能较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现以工程实例阐述这种托换技术  相似文献   

14.
旧房改造中托梁换柱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梅  邵界立 《住宅科技》2001,(10):24-25,44
1 引言托梁换柱技术 ,可以根据需要 ,将底层至屋面相应位置的承重砖墙拆除 ,使每层都获得大空间平面 ,如住宅楼、办公楼、教室等 ;也可将底层或底层至中间某层的承重砖墙拆除 ,上面的不动 ,如临街一楼的门面等。近年来武汉市的一些砖混结构房屋的改建及扩建改造中 ,利用托梁换柱技术拆除原承重墙 ,将原来砖混结构改造成局部框架结构 ,以满足大空间平面尺寸的建筑功能 ,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2 采用托梁换柱的技术要点2 .1 必须对地基基础进行复核和加固处理由于墙拆除后上部荷载由柱承担 ,柱传下的是集中力 ,地基反力变为非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5.
旧砖混建筑改造中托换技术方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欣 《江苏建筑》2009,(3):11-13
房屋功能的变化,往往要求对原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其中大部分是对砖混结构房屋进行扩大空间改造.改造过程中,由于要拆除部分承重墙墙体,原结构荷载传递路线和结构受力将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施工技术与安全问题显得较为突出.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砖混房屋底层扩大空间改造中的3种改造方案,即:双梁托换、单梁托换、型钢框式托换方案,对比分析了这3个设计方案的特点、适用条件、应注意的问题等,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可供类似改造加固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91年首次对某4层砖混结构办公楼成功进行了底层承重墙托换,此后又先后对临街两幢6层砖混住宅底层墙体作了托换。从目前看,无论是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还是在施工的方便性及造价的经济性方面,效果均较好。为此,现介绍某办公楼底层墙体托换实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某工程基坑设计采用2道环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受施工条件影响,该工程南区和北区施工进度相差较多。业主要求南区酒店(即先施工区域)提前营业,但因酒店部分核心筒结构与内支撑碰撞,阻挡了酒店核心筒结构向上施工。因此,为解决碰撞问题,保证酒店结构的正常施工,需提前拆除南区内支撑。经过分析研究和模拟验算后,在环形内支撑上增设后置钢拱脚以平衡南区内支撑提前拆除的基坑应力,实现了南区内支撑的提前拆除,为南区酒店提前营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某钢筋混凝土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的底层角柱受到重型卡车的猛烈撞击,损毁严重。由于结构的整体作用,上部结构暂时没有损坏。在迅速设置了临时支撑后,我们在柱两侧增设钢柱,并应用后锚固技术制作转换节点,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增设的钢柱上。确认转换支承体系达到承载能力后,将损坏的柱拆除,并原样恢复。从开始制作转换结构到其达到承载能力,使房屋脱离危险状态,仅用14天时间,在此期间上部结构未产生任何裂缝。该方法可作为底层托换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托换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结构转变加固技术。将这种技术应用于砌体结构加固改造工程,只需要拆除部分柱体或承重墙,可以极少地扰动其余结构部分,且改造期间可以保证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论文以某3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的加固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托换技术加固改造的相关设计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探讨了砌体结构托换施工时的施工顺序及要点,以期为同类工程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平顶山市某商厦原为3层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3756m^2.建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该工程改造时因使用功能的变化.需拆除18道承重墙.变为梁——柱承重结构。该工程需要拆除的墙体为三七墙.要求托换的组合梁跨度为6.8m.组合柱高度为6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