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为缓解弃风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基于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技术,对输出功率为100 MW的蓄热式AA-CAES概念电站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计算与经济性分析。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电站年发电量约为1亿k W·h,弃风电量回收率约为62.64%,储能密度可达8.23 MJ/m3,蓄热效率为46.5%;经济性分析显示,该电站容量成本约为4,704.5元/k W;电站年运行成本约为4,402万元;电站年总效益可达27,232万元,年财务收益约2,573万元,年均利润率为2.34%。分析了储能购电价格变动对年运行费用及度电成本影响;得到了不同购电价格下,成本回收年限与释能电价的变化情况,为电站上网电价的定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双轴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因其低的介电损耗和高的击穿强度等优点被用作电容器的电介质材料,但介电储能密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因此采用紫外辐照对BOPP进行改性,对紫外辐照前后的试样进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紫外辐照时间的增加,BOPP的介电常数和储能密度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介电损耗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经过紫外辐照48 h后,介电常数由2.21增加到2.98,储能密度由2.10 J/cm~3提升到2.85 J/cm~3。采用红外光谱表征BOPP薄膜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紫外辐照使薄膜内部生成了羰基。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具有优良储能性能的PbZrO3反铁电薄膜,采用微波照射技术在LaNiO3电极薄膜上制备了PbZrO3薄膜,并研究了PbZrO3薄膜的微结构、电学性能和储能性能随微波照射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微波照射在750℃下只需要180 s就可以获得晶粒大小均匀且微结构致密的钙钛矿相PbZrO3薄膜;在1 640 kV/cm电场下PbZrO3薄膜的储能密度可达27.3 J/cm3,储能效率可达59%,表现出良好的储能性能.因此,在结晶过程中使用微波照射技术可以有效获得具有优良储能性能的PbZrO3反铁电薄膜.  相似文献   

4.
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粉煤灰、矿渣、硅灰掺合料对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合料单掺效果不及复掺;用堆积密度为503kg/m^3,筒压强度为3.08MPa的页岩陶粒,复合掺入20%的磨细粉煤灰和20%的磨细矿渣,可配制出塌落度267mm、扩展度650mm,28d强度为28.8MPa,表观密度为1804kg/m^3的免振捣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轻集料的物理力学对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柠檬酸废水厌氧产沼气的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柠檬酸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厌氧(UASB)进行处理可产生大量的沼气,其沼气产率很高(达0.6m^3/kgCOD去除),沼气中甲烷含量为70%(体积),沼气的热值在30MJ/m^3以上,厌氧产出的沼气直接用于沼气锅炉和直燃机燃烧,每年可为厂内生产节省300余万元的蒸汽。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联合完成的"面向新能源发电的超导储能—限流系统研制和并网运行"课题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技术中心组织的验收。据悉,该课题研制的1MVA/1 MJ超导储能—限流系统样机兼具储能和限流两种功能。自2017年1月6日11时49分起,该样机在玉门低窝铺风电场10kV电网系  相似文献   

7.
B4C粉末的气流粉碎及烧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气流粉碎对B4C粗粉(比表面积为0.52m^2/g,中位粒度为20.4μm)进行粉碎实验,研究了气流粉碎次数对粉末性能、压坏密度和烧结密度的影响及成形压力和烧结温度对B4C烧结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粉碎次数达到3次后,可获得中位粒度小于1μm的B4C超细粉末;经过4次气液粉碎的B4C超细粉末,其比表面积为2.53m^2/g,中位粒度为0.56μm;该粉末于2250℃无压烧结1h,其烧结密度为2.07g/cm^3,达到理论密度的82.5%,平均晶粒粒度为50μm。可见,气流粉碎能改善B4C的烧结性。  相似文献   

8.
集料组成对次轻混凝土宏观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集料组成对次轻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整集料组成配制出了密度在2200kg/m^3左右,强度大于60MPa的次轻混凝土。结果表明,集料组成能明显地影响次轻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9.
在同一印刷条件下,对同一原稿使用定量分别为100g/m^2,157g/m^2,230g/m^2的纸进行印刷,用X—Rite密度计对其密度、网点进行测量,观察比较3种纸张对3原色油墨Y、M、C再现的色强度、色效率、色纯度以及印刷相对反差K值,得到以下结论:一般情况下定量高的纸张印刷适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离子液体的热物理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子液体作为化学反应及分离工程等方面的绿色溶剂,其热物理性质对其工业应用及设计至关重要,综述了近年关于离子液体的热物理性质等的研究测定情况.影响离子液体熔点的主要因素是离子电荷的分布和非对称性;多数离子液体的密度比水大,在1~1.6 g/cm3之间;多数离子液体是黏稠液体,黏度比有机溶剂高2~3个数量级;测定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和热容的文献不多,几种咪唑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和热容值分别在20~60 mN/m和1.3~1.8 J/(g·K)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低温地热水资源夏季供冷能效,结合地热冬季用水源热泵,提出了地热能液体除湿、热泵供冷的联合运行空调系统。通过编制水—水热泵模拟程序,计算得出了热泵在制取高温冷冻水工况下的运行参数,同时对地热能液体除湿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整个系统能效及运行经济性做出了判定,指出地热能液体除湿与热泵空调联合系统将是目前低温地热供冷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来实现能量的贮存和利用,有助于开发环保节能型复合材料.通过将相变材料与建筑材料基体复合,可以制成相变储能建筑材料.本文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发展过程、相变蓄能围护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用混凝土、石膏板、保温隔热材料及砂浆等建筑材料与相变材料复合制成的相变储能建筑材料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提出几种地板辐射供冷与独立新风相结合的夏季空调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分析及经济评价.地板辐射供冷夏季用于空调,冬季用于供热,既可减少夏季空调设备投资,又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新风的除湿可以为冷冻法除湿、太阳能固体除湿或太阳能液体除湿.其中太阳能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由于利用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建筑节能有着深远的意...  相似文献   

14.
蓄能型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蓄能型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作为一种绿色空调系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该系统循环进行了模拟优化,一系列的优化思想,使该循环在众多方面达到了最优化。优化结果得出了针对设计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案,为今后的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建立打下了基础,同时,优化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绿色空调系统在总体性能上比现今受到关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与压缩式空调系统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氯化钙和氯化锌组成的混合工质(摩尔比为1:1)作为除湿系统的除湿剂,并对影响液体除湿特性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空调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机械通风干燥的方法,对水份为17%左右的危险水份玉米,直接入仓进行生产性安全储藏试验,经过7个多月的间歇通风储存,离心风机通风162小时(单位风量为126米~3/时·吨),排风扇通风264小时(单位风量为45~3/时·吨),玉米水份降至13.5%以下,安全地渡过了江西的梅雨季节和炎热的夏季,初步探讨了危险水份玉米储藏的特点,取得了安全储藏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搭建了叉流再生器性能实验平台,选用Celdek规整填料作为热质传递介质,LiCl溶液作为再生剂,并以再生量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实验研究了在小型化条件下溶液流量、溶液入口温度,空气流量、空气入口温度等四个因素对叉流再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型化条件下,溶液再生量随溶液流量、溶液入口温度、空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空气入口温度对溶液再生量影响甚微。同时,还拟合出适用于小型化的传质系数关联式,并利用热湿传递理论模型将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误差控制在±9%范围内,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溶液除湿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一实例的理论计算分析,说明在高湿环境中应用溶液除湿空调比应用表冷器冷却除湿空调在节能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华北电厂源对北京及周边地区SO_2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M5、Models-3/CMAQ耦合模型系统,模拟了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4省市电厂源排放对北京及周边地区SO2质量浓度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电厂源对华北地区SO2年均贡献质量浓度高值多出现在电厂密集、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地区,且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北京城区、北京全市1月月均贡献质量浓度分别为7.63和7.13μg/m3,4月分别为5.54和5.37μg/m3,7月分别为3.02和3.68μg/m3,10月分别为7.49和7.53μg/m3,年均贡献质量浓度分别为5.92和5.93μg/m3,其中日均最大贡献质量浓度出现在1月,为30.1和19.1μg/m3,分别占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20.1%和12.7%.研究表明,华北地区电厂源排放对北京市SO2空气质量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能够促使和加剧北京市的大气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0.
基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冷凝热和太阳能作为溶液再生过程热源的利用,构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冷凝热分段利用复合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并采用ε-NTU模型对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室内显热负荷比、室外空气状态及新风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与未利用冷凝热的传统溶液除湿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得到系统节能的特性,即使在使用电加热辅助溶液再生时,系统性能仍然优于未利用冷凝热的溶液除湿系统,尤其在ta、RH较小时,系统性能提升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