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及自上颌窦自然开口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的疗效比较。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对70例单纯上颌窦黏膜囊肿的患者行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和自上颌窦自然开口摘除囊肿,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 35例经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患者经术后随访1~3年,残留及复发4例,出现并发症6例。35例经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患者经术后随访1~3年,均无残留、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能有效减少手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保留上颌窦正常黏膜纤毛运动功能,最大程度的保护鼻腔、鼻窦正常生理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之一。但其治疗,尤其是较大型颌骨囊肿,仍存在许多问题。多年来我们采用明胶海棉加抗菌素粉剂充填骨创腔治疗颌骨囊肿,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①本组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4~57岁。②根据X线片表现:囊肿为1~6×4 cm~2,或同时波及上腭、鼻腔和上颌窦。③手术方法:病人在全麻或局麻下行囊肿摘除或刮除术,术中保留创腔周围的粘膜组织,将囊肿已波及的根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上颌窦窦口球囊扩张术联合电子喉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疗效。方法:对26例确诊为上颌窦囊肿的住院患者,经鼻内镜行上颌窦自然口球囊扩张后,应用电子喉镜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口插入上颌窦,应用活检钳摘除上颌窦囊肿;术后随访6~12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6例上颌窦囊肿均被成功摘除,术后未出现鼻腔出血、鼻腔粘连、鼻泪管损伤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囊肿复发,再次经上颌窦自然口插入电子喉镜摘除后痊愈。结论:球囊扩张术联合电子喉镜治疗上颌窦囊肿,手术保留了上颌窦完整解剖生理结构,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手术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1~2005年收住我院的上颌窦囊肿39例进行鼻内镜手术,30例为经下鼻道开窗囊肿摘除,9例为经上颌窦窦口开窗行囊肿摘除。结果:39例均行鼻内镜手术,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可靠,损伤小,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行鼻腔外侧壁开窗治疗上颌骨囊肿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上颌骨囊肿,根据囊肿的位置、大小及累及上颌窦的范围,在鼻内镜下行鼻腔外侧壁开窗,使囊肿腔与上颌窦、鼻腔引流通畅。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囊肿术腔黏膜于术后3个月上皮化,囊肿均无复发,术腔与鼻窦腔开窗口通畅。结论经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开窗治疗上颌骨囊肿,符合微创手术的特征,满足鼻腔、鼻窦生理功能,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吴家森  谭汉提  殷海  刘柏松  何引  郑文 《重庆医学》2013,(27):3302-3305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开窗治疗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的手术进路及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行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囊肿"开窗术"。手术切除大部分囊肿壁,保留部分外侧或后壁、下壁囊肿壁,使囊肿与上颌窦融合为一个腔,常规于下鼻道开窗,以便术后引流及观察。结果术中暴露囊肿充分,囊肿壁大部切除。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无鼻泪管损伤和下鼻甲坏死;15例患者囊肿术腔黏膜均于术后2~3个月上皮化;1例开窗口闭合,但囊肿明显缩小。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简便、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便于观察术腔情况。  相似文献   

7.
带蒂颊脂垫填塞上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文海  陈关福 《浙江医学》2002,24(2):114-115
上颌骨囊肿行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后易引起骨腔积液,可致创口感染或口腔上颌窦瘘。我们在对带蒂颊脂垫进行较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犤1~3犦,自1995年10月~1999年10月用带蒂颊脂垫组织瓣填充上颌骨囊肿术后骨腔3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12岁~56岁,平均年龄(38±10)岁。骨腔最大4.0cm×5.0cm,最小2.0cm×2.5cm;位于右侧上颌骨17例,左侧上颌骨15例,其中5例术中囊腔与上颌窦相通。病理分类:含牙囊肿20例,角化囊肿4例,根尖囊肿8…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鼻道开窗术摘除上颌窦囊肿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窦囊肿的传统手法是克-鲁氏进路或者经中鼻道上颌窦口盲取。我们利用鼻内镜,借鉴上颌窦根治术中的下鼻道开窗方法,摘除上颌窦囊肿19例,效果尚好,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9.
陈雪松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61-161,164
目的探讨对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术进行改良,以尽量减少上颌窦正常黏膜功能的干扰与破坏。方法对29例(32侧)单纯上颌窦黏膜囊肿患者行改良下鼻道开窗术摘除囊肿,并行黏膜瓣复位。结果随访半年以上未见上颌窦囊肿复发症状,其中15例一年后复查CT未见复发。结论改良下鼻道开窗术能有效治疗上颌窦囊肿,而且能减少对上颌窦正常黏膜纤毛运动功能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黄业武 《海南医学》2009,20(11):63-65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术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Calf-well-Luc operaton)切除上颌窦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上颌窦囊肿的55例患者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术,50例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Calf-well-Lucoperaton),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鼻内镜下手术组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显著优于上颌窦根治术(Calf-well-Lucoperaton)组。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术与上颌窦根治术有着相同疗效,但术后并发症少,是代替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一种理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无覆盖颊脂垫在口腔局部黏膜缺损即刻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口腔局部黏膜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采用带蒂无覆盖颊脂垫组织修复50例口腔局部黏膜不同部位缺损,其中颊部缺损20例,软腭及上后牙槽区缺损18例,磨牙后区缺损5例,口腔上颌窦瘘5例,咽侧缺损2例。结果: 创口2~3周均I期愈合,转移修复无覆盖颊脂垫全部成活,4~6周完全上皮化。结论: 颊脂垫组织位于口内,解剖恒定,易于切取,供区隐蔽,不影响美观及功能,是口腔局部黏膜缺损即刻修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探讨几年来口腔科拔牙导致上颌窦瘘的原因及修补方法 ,旨在防止口腔上颌窦瘘的发生及提高疗效 .[病例报告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口腔科拔牙过程中发生的 2 1例上颌窦瘘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2 1例上颌窦瘘中 ,拔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根时发生者 14例 ,拔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侧根时发生者 3例 ,拔上颌第二磨牙腭侧根时发生者 2例 ,拔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时发生者及拔上颌第二前磨牙时发生者各 1例 .对 13例患者用颊侧粘骨膜滑行瓣修补 ,6例用隔间牙槽切开术修补 ,2例用带蒂腭侧粘骨膜瓣修补 .[讨论 ]口腔上颌窦瘘是拔上颌后牙时常见的并发症 ,所以拔上颌后牙时应注意控制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才能降低瘘的发生 ,若一旦发生 ,可以根据瘘孔大小及周围组织情况 ,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修补 ,以利于日后的义齿修复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覆盖带蒂颊脂垫组织瓣在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口腔组织病变切除或扩大切除术后,用无覆盖带蒂颊脂垫移植修复口腔黏膜缺损,对其愈后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3例,12例4~6周后颊脂垫完全上皮化,6个月后与正常黏膜类似,1例远端部分感染、坏死。其中1例轻度张口受限,1例中度张口受限,1例面颊凹陷。结论带蒂颊脂垫瓣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较强,成活率较高,供区和受区切口隐蔽、美观。但带蒂颊脂垫瓣修复口腔组织有其局限性,对于较大的组织缺损不宜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采用颊脂垫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颊脂垫转移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术后转归及对颊、腭部缺损的适应证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30例颊脂垫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缺损范围包括后颊和腭部,其中缺损最小面积为2.0 cm×2.5 cm,最大面积为5.0 cm×4.5 cm.研究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采用颊脂垫转移瓣进行修复的过程和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术后7d颊脂垫瓣出现明显的水肿,表面覆盖有伪膜,伪膜在14 d内完全消失.2~3周后,颊脂垫瓣水肿逐渐消退,其表面逐渐上皮化,2个月后再生的黏膜呈粉红色,质地光滑,类似正常口腔黏膜.结论 颊脂垫瓣由于制取较为方便,操作相对安全,切口隐蔽,术后并发症较少,因而成为了修复口腔恶性肿瘤的首要方式,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带蒂颊脂垫修复口腔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带蒂颊脂垫修复腭部、颊部、磨牙区的组织缺损,以及用于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结果 共治疗患者32例,术后3~4周颊脂垫表面完全上皮化,两个月后其表面与正常口腔粘膜基本相同,所有颊脂垫均得到成活,成功率达100%。结论 颊脂垫在口腔颌面部占有重要的解剖位置,移植后成活率高,临床上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是口腔内组织缺损后进行修复时不可多得的良好供区,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带蒂颊脂垫覆盖腭裂松弛切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带蒂颊脂垫在腭裂修补术中,即刻充填覆盖裂隙两端松弛切口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5例Ⅱ°~Ⅲ°腭裂患者,应用腭裂常规术式进行修补,术中即刻游离两侧颊脂垫组织充填覆盖于双侧松弛切口骨组织与黏膜组织暴露面中.结果25例转移之颊脂垫组织全部成活.术后腭部外形良好,无1例并发症出现.临床观察移位颊脂垫组织一周内开始上皮化,6周后完全上皮化.结论带蒂颊脂垫覆盖腭裂松弛切口消除了口鼻面间的死腔,降低了感染的机率,减轻术后的疼痛、出血及口腔内不适感,大大降低了疤痕组织的生成和孪缩,从而为上颌骨正常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的应用解剖及颊脂垫移植修复口腔内恶性肿瘤切除软组织缺损的愈合过程。方法:在尸体和活体观察的基础上总结颊脂垫组织瓣的解剖特点,并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12例,还对颊脂垫移植后的愈合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口腔内颊脂垫移植后6~8周完全上皮化,随访3个月至8年6个月,效果良好。结论:该组织瓣解剖恒定,易于切取,供区与受区邻近.可在同一切口内完成手术,供区隐蔽,不影响外观及功能,为修复口腔内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游离前臂皮瓣、颊脂垫移植双重修复上颌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用颊脂垫、前臂皮瓣双重修复上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颊脂垫与前臂皮瓣联合修复6例上颌缺损,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及语音、吞咽、呼吸功能恢复情况,以此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上颌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语音、吞咽、呼吸功能的改变。结论: 颊脂垫加前臂皮瓣修复上颌缺损是一种较满意修复上颌的手术方法,可很好地解决患者术后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和螺旋CT分析上颌根尖周囊肿的三维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锥形束CT或螺旋CT影像的上颌根尖周囊肿患者67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包括病变大小、形态、膨隆情况、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根据病变累及牙的范围分为三型:(1)单牙型:病变仅累及1枚病原牙的根周骨质;(2)邻牙受累型:病变除累及1枚病原牙的根周骨质外,向近中和/或远中累及1枚邻牙牙根;(3)多牙型:病变累及≥4枚相邻牙位的根周骨质。另外,根据矢状位图像囊肿与牙根长轴的关系分为向心(病原牙牙根长轴指向病变中心)、偏腭(囊肿主体位于病原牙根的腭侧)及偏唇颊(囊肿主体位于病原牙根的唇颊侧)三种。结果: 共纳入67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龄13~77岁,其中46例(68.7%)位于上颌前部,65例(97.0%)为类圆形或椭圆形,43例(64.2%)唇颊侧骨板膨隆,37例(55.2%)腭侧骨板膨隆,27例(40.3%)累及鼻底,26例(38.8%)突入上颌窦,9例(13.4%)可见牙根吸收。近远中最大径为(20.89±8.11) mm,唇(颊)腭向最大径为(16.70±5.88) mm。4例患者的病原牙已拔除,其余63例患者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单牙型14例、邻牙受累型26例、多牙型23例,根据病变与牙长轴关系分为向心46例、偏腭15例、偏唇颊2例。结论: 根尖周囊肿以上颌前部多见,多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少数病变尺寸较大。根据病变与病原牙的近远中向累及范围分为单牙型、邻牙受累型和多牙型。矢状面上,病变与病原牙长轴多为向心关系,少数偏腭或偏唇颊。  相似文献   

20.
丰景 《中原医刊》2007,34(15):12-13
目的 评价颊脂垫修复口腔内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4例口腔不同部位肿瘤切除后,应用颊脂垫修复软组织缺损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中颊脂垫完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颊脂垫修复口腔内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