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智能感知作为普适计算的关键技术要求精确、高效、无冲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脑-机接口与上下文感知结合的智能感知架构,对上下文信息和用户脑电信号表征意图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普适计算感知效率.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了智能管道的产生背景,对智能管道的多维感知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从终端入手研究了基于终端可实现的智能管道感知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指出基于终端的感知技术解决方案将助推智能管道的实现,最后分析了基于终端的智能管道感知技术解决方案在实现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智能管道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实际部署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针对未来通信系统的节能问题,文章介绍了具有自管理、自配置、自优化以及自愈能力的绿色自组织网络及其相应的关键支撑技术,如融合网络架构下的业务预测与感知、新型无线网络架构下的智能资源分配、异构网络间的绿色协作和动态智能组网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联合考虑能耗及负载均衡的动态扇区、小区关断方法,从而在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条件下有效降低网络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当前电磁频谱感知网中存在的资源异构性、多节点协同、感知资源管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感知资源管理方法,在传统物联网架构基础上建立资源调度层,利用语义本体技术构建本体知识库和感知资源池,实现对电磁频谱感知网感知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任务资源的统一分配与调度。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满足对多节点、多任务电磁频谱感知网的资源管理、任务协同管理需求,具有较好的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张园  赵慧玲 《电信科学》2013,29(9):60-62
重点论述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智能管道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指出"感知、控制、开放"的智能管道能力将成为运营商网络能力提升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感知是智能管道的基础、控制是智能管道的核心、开放是智能管道差异化服务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基于智能电视终端视频质量监测系统描述了4K超高清智能用户视频QoE感知的技术原理、技术实现及详细架构流程设计。针对4K电视业务的网络环境,给出了4K超高清智能用户QoE感知系统的改进方案,使4K新型视频业务能够实现高效精准的用户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7.
首先简要分析了电信服务业竞争环境和客户感知价值管理的定义,提出智能技术是解决客户感知价值管理的有效利器,并介绍了智能技术在电信客户感知价值管理中的一些应用;然后阐述了如何利用智能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客户感知分析;最后探讨了如何实施提升客户感知价值的智能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复杂虚拟环境,提出了同时具有自主学习和局域情境感知功能的智能虚拟主体系统架构,介绍了相关工作及进展,讨论了系统架构和各主要功能模块,通过IVA原型系统自主学习和局域情境感知功能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验证了该架构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通信感知一体化是基于软硬件资源共享或信息共享实现通信与感知功能协同的新型信息处理技术,是6G潜在使能关键技术之一。首先从通感融合的可行性出发,探讨了通信感知一体化工作模式以及应用场景;然后围绕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重点分析了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系统架构以及空口融合、网络融合、硬件架构与设计等核心使能技术,并给出了技术研究建议;最后,介绍了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应用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赵重明  元渊 《激光杂志》2023,(11):152-156
为了提升信号智能感知安全性,降低感知能耗,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通信系统信号智能感知方法。在数据区块内存储光通信系统历史信号感知记录与交互数据,数据传输共识机制单元利用基于信誉度的主从多链共识机制,解决数据层内数据存储的一致性问题。计算感知频段的直接信誉度与次用户推荐信誉度,信号智能感知单元依据合约层封装的两个信誉度,得到感知频段的综合信誉值,根据综合信誉值实现光通信系统信号智能感知。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智能感知光通信系统信号,在不同网络攻击下,信号智能感知安全性较高、能量消耗较低。  相似文献   

11.
WRAN系统频谱感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EEE802.22WRAN系统使用动态频谱接入.它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频谱感知是WRAN系统的关键技术.文章首先对WRAN系统和频谱感知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从三个方面对频谱感知进行了研究,包括频谱感知要求,频谱感知功能和频谱感知方案.  相似文献   

12.
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解决当前频谱利用率低下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无线电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频谱感知作为实现认知无线电的首要任务,主要涉及物理层的信号检测与处理以及链路层的控制与优化。文中对频谱感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和分析了检测算法的性能、协作融合算法以及感知机制的参数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颖的基于预应变技术的光纤光栅应变温度传感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报道了采用预应变技术制作的一种结构简便而新颖实用的光纤光栅传感探头及其对温度和应变的响应特性。该方法能使一根光纤光栅产生两个以上的反射峰 ,因此能解决温度和应变测量时存在的交叉敏感问题。在测量范围内 ,应变和温度响应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mpressed sensing (CS) scheme to reconstruct and estimate the signals. In this scheme, the framework of CS is used to break the Nyquist sampling limit, making it possible to reconstruct and estimate signals via fewer measurements than that is required traditionally. However, th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CS are normally 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hard (NP-hard) in mathematics, which makes difficulties in obtaining real-time analysis-results. Therefore, a new compressed sensing scheme based on back propagation (BP)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under an assumption that every sub-band is the same. In this new scheme, BP neural network is added into detection process, replacing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By doing this, heavy calculation cost in reconstruction is moved into pre-training period, which can be done before the real-time analysis, bringing about a sharp reduction in time consuming. For simplify, 1-bit quantification is taken on compressed signals.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the proposed scheme: compared with normal CS-based scheme, the proposed one presents a much shorter response time as well as a better robustness performance to noise via fewer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5.
频谱感知为未获得频谱授权的次用户提供频谱空穴,并监测主用户以防止对其造成干扰。然而频谱感知会带来时间和能量消耗,采用准确、主动的频谱预测技术可以改善频谱感知过程。文中通过研究感知门限对平均感知时间和频谱利用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感知门限的频谱预测-感知机制,并利用频谱预测结果按照空闲概率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感知。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机制能够减少感知时间并提高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由于频谱感知中信道稀疏度动态变化,导致分布式频谱感知网络中节点间信息传输频繁,消耗感知网络通信带宽。为了缓解网络通信带宽压力,提出分布式的1 bit压缩频谱感知算法。各节点对感知数据进行压缩采样并1 bit量化,然后融合节点采用JSM-2模型对数据进行融合,最后通过BIHT算法重构信号频谱,实现频谱感知。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和较少的采样数目下,分布式的1 bit压缩频谱感知算法能具有较好的频谱检测性能,是一种可实用的频谱感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的以理想信道感知为条件的机会频谱共享容量分析基础上,重点讨论非理想感知对机会频谱共享中次用户信道容量的影响。关注两条不同传输途径的信道,一条是从次用户发送端到次用户接收端的无线信道,另一条是次用户发送端到主用户接收端的无线信道。以主用户接收端功率受限作为约束条件,得到了关于非理想信道信号噪声比条件下机会频谱共享的次用户信道容量的关系表达式。首先分析次用户发送端到主用户接收端信道和次用户发送端到次用户接收端信道为非对称时次用户的信道容量,其次分别探讨不同衰落信道模型下两条信道上感知(包括信道估计和预测)误差为对称和非对称结果时,次用户信道容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首先,提出噪声方差未知情况下基于t分布的Anderson-Darling的认知无线电频谱盲检测方法,通过计算接收到信道采样样本均值和方差比的分布函数与f分布函数之间的Anderson-darling距离,实现频谱检测.其次,提了基于特征函数的频谱盲检测算法,通过计算接收到的样本经验特征函数与已知特征函数的距离,判决信道中是否存在信号传输.最后,给出了衰落信道下,所提2种基于拟合优度的频谱盲检测算法的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下界.理论和仿真表明,噪声方差未知情况下,所提2种频谱盲检测算法比传统的噪声方差已知时的能量检测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在低信噪比和小样本条件下,性能提高表现的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9.
马彬  王宏明  谢显中 《电子学报》2000,48(12):2338-2344
宽带压缩频谱检测存在信号稀疏度未知和次用户检测开销过大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高效的协作宽带压缩频谱检测方案.首先,推导了一种基于学习的稀疏度自适应预测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宽带频谱筛选算法.最后,提出一种协作宽带压缩频谱检测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现有预测模型,并且所提检测方案也有效地降低了次用户采样率和频谱重构时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5G通信能量有效性差,造成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开展基于协同感知的5G通信能量有效性优化算法研究。通过基于协同感知的5G通信能量传输模式构建、计算5G通信能量感知时间,为5G通信能量有效性计算提出一种全新的优化算法。通过实验证明,算法优化后的5G通信能量与优化前的5G通信能量传输相比有效性更高,更符合5G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