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于2010年5月收治1例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儿,男,9岁,4年前家长发现小孩有自发或轻微外伤即见渗血不止的征象。近几个月来病情加重,遂来本院就诊。查体:皮肤多处瘀斑,双膝关节肿胀明显,下肢肌肉萎缩且不对称。实验室检查:CT、踟值明显延长。凝血活酶生成与纠正试验提示凝血因子Ⅷ缺乏。膝关节X线片示:关节面欠光整。关节构成骨骨小梁结构模糊,关节间隙变窄,股骨现血肿,负重关节如髁间窝增宽,关节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图1)。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2010年5月收治1例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儿,男,9岁,4年前家长发现小孩有自发或轻微外伤即见渗血不止的征象.近几个月来病情加重,遂来本院就诊.查体:皮肤多处瘀斑,双膝关节肿胀明显,下肢肌肉萎缩且不对称.实验室检查:CT、KPTT值明显延长,凝血活酶生成与纠正试验提示凝血因子Ⅷ缺乏.膝关节X线片示:关节面欠光整,关节构成骨骨小梁结构模糊,关节间隙变窄,股骨现血肿,负重关节如髁间窝增宽,关节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图1).  相似文献   

3.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友病性关节病是指并发于血友病且以关节血肿及强直为主的关节病,好发于活动较多和承受重力的关节,最常受累的是膝、肘和踝关节。关节出血是本病常见的特征性出血表现和最常见的致残原因,尤多见于重型患者。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报道国内较少,我院1998年5月-2003年3月收治4例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永廉 《中国骨伤》1993,6(2):44-44
患者,女,53岁。3年前出现双下肢麻木,感觉减退,两足逐渐肿胀,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约有14万血友病患者.未经规范治疗的患者可由轻微外伤导致出血或自发性出血,最终发展为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变,逐渐丧失工作、生活能力.近年来,随着凝血因子补充替代治疗的广泛应用,饱受终末期血友病性关节炎、关节挛缩畸形、血友病性假瘤折磨的血友病患者也可以像普通患者一样接受骨科手术,但围手术期处理仍然极具挑战性.本文对血...  相似文献   

6.
7.
正跖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跖筋膜良性成纤维细胞增生性病变,以青少年和中年居多。由于此病相对罕见,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诊断及治疗认识不足而导致误诊误治。现报道1例双足对称性跖纤维瘤病,并针对此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1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发现双足底肿物7年伴行走疼痛不适,半年入院。查体:双足底中心偏内侧各见一隆起性肿物,呈梭形,大小为4 cm×1 cm,可触及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介绍52岁女性患者,维吾尔族,主因全身多关节疼痛15年,右髋关节疼痛加重1年入院。患者诉15年前开始出现腰部疼痛,并逐渐蔓延至后背部疼痛,相继出现双肩、双髋关节、双膝关节疼痛,间断口服止疼药对症治疗,疼痛可忍受。近1年来,患者右髋关节疼痛明显加重,并有活动受限,活动及休息时均有疼痛,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既往体健,有小便颜色变黑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非近亲结婚。查体:双眼巩膜见褐色斑,双耳廓颜色为泛蓝(见图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8岁,因"下腹部发胀不适1个月余"于2008年7月30日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B超检查显示:下腹部实性占位;行MRI检查示(图1、2):盆腔占位病变,来源于后腹膜可能性大,初步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08年8月7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肠系膜肿物切除+小肠部分切除术,于下腹部见肿块位于回肠系膜内,大小约12 cm×10 cm×10 cm,表面光滑,有较完整包膜,血运丰富,与肠管、后腹膜粘连.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合并肥大性骨关节病1例郑建伟,侯延寿,姜曰读,王军病人男,55岁。全身关节肿痛3个月,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查体:双侧腕、膝、踝关节肿大并压痛,有杵状指、趾,但活动尚好。血沉75mm/1h.X线食管钡餐造影见食管胸中段有5cm长向心性狭窄,粘膜...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5岁,主诉右足踝疼痛3年,长时行走、跑跳时右踝内下方明显酸痛不适,易扭伤,症状反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查体可见:右内踝尖下方可及一质硬肿块,距下关节活动度下降。X线及CT提示:跟骨载距突及距骨内结节骨性增生突起(图1)。诊断为右足跟距骨性融合(未完全,以下简称骨桥),此为跗骨间融合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予以手术切除骨桥,术中注意保护胫后肌腱和踇长屈肌腱(图2A、2B)。骨桥完全切除后(图2C),填塞自体脂肪组织,缝合切后并予以石膏托固定制动3个月,之后积极功能锻炼。患者恢复良好,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报告1例左股骨旁Nora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Nora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本例患者男性,41岁,病理检查提示左大腿骨、软骨及纤维组织,于骨骼肌内穿插生长,骨组织周围可见骨母细胞及破骨样巨细胞,软骨组织有异型,诊断为Nora病,又称为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检索2009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期间报道的Nora病患者共计82例,其中,发生在手、足等短管状骨及其附近的有54例,余各部位均有发生的报道。在X线或CT上表现为不均匀高密度影,在MRI上T1为等、低信号,T2及压脂像为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可有强化。Nora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膜外增生性病变,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复发率较高,一般无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性,70岁,因全身多关节疼痛20年,左膝加重1年入院。患者自述近20年来相继出现背痛、僵硬感和驼背,双膝、双髋、双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需拄拐行走。1年前患者感左膝关节疼痛加重,活动明显受限,口服西乐葆等消炎镇痛药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珍菊降压片,血压控制尚可。体格检查发现全身皮肤及巩膜可见黄褐色素沉着(图1),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1岁,因左侧大腿远端摔伤后出现一软组织肿物10年余,于2012年1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骑自行车时摔伤左侧大腿远端,摔伤2个月后发现左侧大腿远端前方一组织肿物,约花生粒大小,质硬,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局部无红肿,屈膝时有酸痛,压痛不明显,发病至今未行特殊治疗,今为求手术切除肿物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3岁。3年前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感觉减退,两足逐渐肿胀,活动受限。1991年5月左足跟部肿胀,溃烂,两个月后右足皮肤也出现溃烂,久治不愈,1991年8月来院就诊,右足肿胀,右足背及左跟部各有2×3cm及2×2cm大之溃烂区,周围之软组织为紫红色。化验:血糖380mg%,尿糖(卅).X线:右拇第一,二趾骨之远端骨质破坏,吸收,趾间关节消失。右跟骨有园形骨质破坏,左足第二趾骨吸收,直径约2~3mm。临床诊断:(1)糖尿病;(2)糖尿病性骨关节病,(3)糖尿病性皮肤溃疡。  相似文献   

16.
正血管周细胞瘤(Perivascular neoplasms),又称血管外皮瘤,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间叶组织血管源性肿瘤,好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后腹膜。发生于肢体软组织者更为少见。本科2014年3月收治1例大腿血管周细胞瘤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案报告患者,女,41岁,15年前无意间发现左大腿内侧肿物,约黄豆大小,无明显疼痛症状,不影响生活,患者未予治疗。肿物逐渐增大,现约鸡蛋大小。既  相似文献   

17.
<正>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低但危险性大,多由高处坠落及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所致[1]。髋关节后脱位较常见,而髋关节前脱位占比不到10%[2]。根据脱位位置不同,髋关节前脱位又分为闭孔脱位和耻骨脱位。针对不合并骨折的创伤性髋关节闭孔脱位的文献研究均为个案报道,而且多为非近期的临床资料[3-4]。笔者回顾性分析于2020-12-30诊治的1例创伤性髋关节闭孔脱位,并通过文献回顾总结诊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例胰腺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以往文献,总结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胰腺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及总结。结果该例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术前行CT检查发现胰腺占位,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学诊断为胰腺Castleman病。术后1个月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已获访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经查阅文献,共检索出胰腺Castleman病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为46岁;临床表现仅为腹部疼痛7例,腹痛伴发热1例,腹痛伴面部、双下肢水肿1例,腹痛伴乏力1例,腹胀1例,背部疼痛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吞咽困难1例,发热、乏力、体质量下降1例,无明显临床表现17例;肿瘤位于胰腺头部9例,胰腺颈部3例,胰腺体、尾部16例,胰周4例;肿瘤直径最小1.5 cm,最大7.2 cm;病理学分型为透明血管型(hyaline vascular,HV)19例,浆细胞型(plasma cell,PC)4例,混合型(mixed/HV-PC,MV)4例,未给出明确病理分型5例。结论胰腺Castleman病是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通常无特异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也无特异性,目前仅能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胰腺Castleman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骨巨细胞瘤是常见于长骨干骺端的一种原发交界性肿瘤,常见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主要表现为侵袭性及溶骨性。骨巨细胞瘤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钩骨发生则极其罕见,主要以病灶清除、植骨、骨水泥填充髓腔为主要治疗方式。钩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临床工作中漏诊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常与组织学分级不匹配,  相似文献   

20.
Kimura病是一种罕见的主要发生在亚裔未成年人及年轻男性的先天性疾患^[1-3],主要涉及到皮下组织的炎症,起初在头颈部,往往伴有淋巴结病和(或)唾液腺的扩大。目前有报道的惟一全身表现是肾脏受累引起肾病综合征^[2,4-5],双侧受累少见^[3]。近日收治Kimura病患者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