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渗透油田在世界上储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我国也广泛分布,其中鄂尔多斯南部中生界是低渗透油田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对于这类非常规储层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需要有一套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利于总结这类油田的研究成果,指导油田下一步调整挖潜。本文以张天渠油田为例,提出低渗透油田7类10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可供低渗透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时参考,为国内外开发同类性质的油田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东部地区已开发油田多处于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为确定挖潜稳产措施,总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油田开发所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方法研究项目组,剖析了我国13个改善开发效果显著的油藏,综合分析了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实例,并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方法、注水砂岩油田高含水期调整方法及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方法研究,包括油田开发分析、注水驱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油田高含水期调整原则和方法等研究,该套方法已在  相似文献   

3.
杨强 《石化技术》2023,(4):74-76+79
针对注水开发油田剩余油的挖潜问题,首先对注水开发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对剩余油的挖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推动我国注水开发油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对于注水开发油田而言,其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呈现出窄条带状以及孤岛状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进行剩余油挖潜的过程中,需要从重复压裂技术、压裂配套技术角度出发,分别采取多项有效措施,进而使得剩余油挖潜效果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很多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 ,随着油田井网的不断加密 ,原油采出程度和综合含水越来越高 ,地下可动剩余油已高度分散 ,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必须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扶余油田扶 73块的解剖研究认为 ,高含水期地下剩余油纵  相似文献   

5.
前沿技术在我国各种类型的油田开发中,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地质储量要占储量的三分之一.尤其是胜利(东辛、临盘油田)、长庆.江苏、江汉等油田所占的比例还略高一筹。 在这些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精确认识油藏构造特点、断层、断距、油水关系,弄清储油层产状和剩余的分布规律.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和增产增注措施.是提高采收率、降本增效的关键。而开发工程师和地质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6.
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分布具有含油气多、油气藏类型多、分布区域广以及"上气下油、海相含气为主、陆相油气兼有"的特点,在已探明的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的比例很高,约占全国储量的2/3以上,开发潜力巨大。低渗透油藏由于自身特殊的储层特性,即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在生产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增产增注措施来保证油藏的开发效率以及油井的产量。相当于高渗透油田的开发来说,低渗透更容易堵塞,增大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难度。为了最大限度的开发油田的潜能,获得更高的油气产能,提高油田的采收效率,在油田开发中不断研究增产增注的工艺技术,并在油田中不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剩余油分布研究是断块油田调整挖潜的基础,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后,开发效果的好坏与对地下剩余油分布的了解十分密切,小断块油田的复杂性又给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根据台兴油田的地质特点,采用油层精细对比,开发综合分析、油藏工程方法等手段,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并应用小层剩余可采储量表述油藏潜力分布状况,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提高油田开发效率、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工作.在求取L油田剩余油饱和度的基础上,研究了L油田三叠系剩余油的纵向和横向分布规律,并提出了调整井的有利井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部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技术难度也很大。根据我国油田特点,提高采收率的重点是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搞好以剩余油分布为中心的油藏描述、优化井网井距、调整注采系统、推广水动力学采油、大力开展深度调剖堵水;在有选择的推广聚合物驱油基础上,开发新型廉价高效化学驱油剂,发展复合驱技术,作为我国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储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本情况我国石油工业改制重组后,中石化股份公司所管辖的油气田,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几个老油区。这些油田截止2001年底已累计生产原油95563万吨;原油生产能力为3708万吨/年,2001年实际产油3791万吨。从总的开发情况看,目前,老油田已经整体进入高含水、高采出开发  相似文献   

11.
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较为零散,通过单一手段研究剩余油分布,很难准确描述剩余油分布。利用多种手段监测剩余油分布,寻找潜力油层,调整开发方案,指导油田开发实践,进而提高油田采收率已势在必行。2004年以来,马岭油田充分利用动态分析方法、剩余油测试技术、数值模拟技术及检查井、观察井研究等相结合方法.通过反复对比、分析、论证,实现剩余油分布描述从定性分析向定量的转化,进而指导油田开发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增加地质储量230×10^4t,可采储量75×10^4t,提高采收率0.5%。探索出了符合马岭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的科学方法,并对开发同类油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提高油田开发效率、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工作。在求取L油田剩余油饱和度的基础上.研究了L油田三叠系剩余油的纵向和横向分布规律,并提出了调整井的有利井位。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油田在国内外广泛分布,对于这类非常规储层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需要有一套规范的评价指标,以利于总结这类油田的研究成果,指导同类型油田下一步挖潜。以张天渠油田长:油藏为例,提出低渗透油田7类10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可供低渗透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时参考,为开发同类型油田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的油田开发中后期需要做好综合治理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整个油田开发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油田开发整体治理的地质基础,以及我国现阶段油田开发中后期整体治理技术情况,进一步提出油田开发中后期综合治理技术,以期为我国的油田开发工作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5.
深度开发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4,自引:8,他引:76  
本文从我国陆相油藏的具体地质条件出发,回顾了老油田的开发历程和发展的阶段性,提出当前高含水老油田已进入深度开发的新阶段。分析了这个阶段地下剩余油分布的总格局和总特点,指出油层内剩余油已呈高度分散状态,但仍有相对富集的部位;分析了新阶段油田开发在工作目标、挖潜对象、研究深度以及技术措施等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文中还进一步根据我国储层的非均质特征和构造的复杂性,着重分析了剩余油分布的规律,提出要发展精细  相似文献   

16.
双河油田437断块Ⅱ1-2层系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方向带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成为保证高含水期油田稳产的一项关键工作。根据双河油田437断块的构造、物性特征和注水开发现状,分析影响该断块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综合研究其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为制定油藏下一步开发方案,提高油藏挖掘潜力提供必要的依据和保证。  相似文献   

17.
钟市油田储层非均质严重,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十分复杂,在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基础上,应用剩余油一体化系统软件及油藏数值模拟对该油田平面及纵向剩余油进行了定量计算,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指导了钟市油田开发调整部署。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对我国海上已开发油田和国内陆上油田开发状况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我国海上已开发油田的实际生产指标,与油田开发方案及渤海周边陆上相似油田的开发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海上已开发油田的潜力,并提出了几点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兴斌  卢广利  马哲 《石化技术》2020,(3):283-283,286
我国非常注重油田的开发和油田资源,但是我国目前对油田进行开发时依然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相比较而言,油田开发的初期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在油田开发全程的中期和后期的原油开采工作就开始变得困难起来,所以,要想增强油田的开发力度,就应该改善油田开发全程的中期和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本文重点研究了油田开发中后期采油工程技术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惠州油田群作为中国南海首批对外合作开发的油田,尽管在开发初期多数油田属边际油田,但在中外双方共同努力下,通过3~8年的开发生产已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积累了一套具有海上油田特色的开发经验.从油田开发和油藏管理的角度,在展示惠州油田群的油田分布特点、开发地质特征、开发现状和开发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开发策略和开发技术要素的剖析,探讨了惠州油田群的开发技术特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