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在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坚骨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疼痛评分(VAS)、股胫角、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及生命质量评分(SF-36),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S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股胫角降低,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F-36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予以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膝关节内侧间隙,降低股胫角,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坚骨胶囊与胫骨高位截骨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1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0例给予坚骨胶囊与胫骨高位截骨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关节功能、疼痛、膝关节内翻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2个月后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HSS评分与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 05),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内翻角度、VAS评分、Lequesne评分、WOMCA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 05),研究组患者的内翻角度、VAS评分、Lequesne评分、WOMC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步速、步长、步频均明显增高(P均0. 05),双支撑相明显降低(P 0. 05),研究组患者的步速、步长、步频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双支撑相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坚骨胶囊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以及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行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患者(共78膝),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观察患者的随访愈合情况,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股胫角、膝关节内侧间隙、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3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3.5个月,X线检查均为骨性愈合;术后未见感染性关节炎、皮肤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患者术后的股胫角、膝关节内侧间隙、HS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行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临床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祛风补肾方联合理筋手法对膝骨性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8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风补肾方(黄芪、何首乌、桂枝、赤芍、麻黄、附子、桑寄生、秦艽、独活、川芎、当归、川牛膝、甘草片、细辛),水煎服,1 d 1剂,早晚分服。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祛风补肾方联合理筋手法可改善胫骨高危截骨术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屈伸不利、屈曲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在孟州市复兴医院接受治疗的 40 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 者接受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 20 例患者则给予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截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 节功能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股胫角(FTA)矫正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 HSS 评分、疼痛评 分以及 FTA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的 HSS 评分均较术前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 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疼痛评分和 FTA 均明显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降幅 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 其可促进患者疼痛症状以及膝内翻或外翻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6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行手术治疗(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纳入本研究。男性2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65±2.5)岁。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股骨胫骨角(FTA)。结果:60例患者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HSS膝关节评分、股骨胫骨角(FTA)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关节肿胀积分、骨摩擦音个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2%(60/63),高于对照组的82. 5%(52/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HSS评分、关节肿胀积分、骨摩擦音关节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S评分中疼痛评分、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积分、骨摩擦音关节个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小针刀配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关节肿胀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关节肿胀积分、骨摩擦音个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2%(60/63),高于对照组的82. 5%(52/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HSS评分、关节肿胀积分、骨摩擦音关节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S评分中疼痛评分、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积分、骨摩擦音关节个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小针刀配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关节肿胀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围手术期中医辨证分型,为膝关节骨关节炎行胫骨高位截骨术围手术期中医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取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60例(60侧)接受胫骨高位截骨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对上述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分类并记录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周的证型。结果: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周中医证型发生变化。结论:膝骨关节炎证型在胫骨高位截骨术手术前后发生改变,需临床医师依据证型施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6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导板组(各30例),对照组行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ing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 OWHTO)治疗,导板组行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内侧OWHT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P物质(Substance P,S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PGE2))、前交叉韧带(ACL)形态和功能指标(ACL长度、体部宽度、胫骨前移量)、膝关节功能(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Knee Score, K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髋膝踝角(Hip-Knee-Ank...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镜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合并内侧间室狭窄的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20例采用针刀镜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伴有内侧间室狭窄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前后常规拍摄双膝关节负重正侧位X线片和下肢全长X线片,记录手术前后股胫角、胫股关节间隙角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的改变,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0例均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5个月。VAS评分末次随访结果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末次随访结果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股胫角、胫股关节间隙角末次随访结果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镜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改善患肢力线,缓解疼痛症状,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关节内合并其他病变情况,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是治疗伴有内侧间室狭窄的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痛舒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组36例口服自拟方骨痛舒汤,观察2组中医证候、关节功能及血清IL-1β水平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骨痛舒汤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改善中医证候、关节功能及血清IL-1β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P<0.01)。结论:骨痛舒汤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腓骨截骨与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药物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5例,采用腓骨截骨与关节镜下清理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JOA评分进行综合分析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个月。25例患者的术后股-胫角、胫股关节间隙角、下肢力线到髌骨中线的距离均有不同程度减小;膝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减轻。膝关节JOA评分由术前68~78(74±2.5)分提高到80~89(84±3)分。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腓骨截骨与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延缓膝骨性关节炎进展等优点,为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老年女性多见,早期表现为内侧股胫间隙变窄,由此导致了膝内侧间室局部高应力负荷,从而出现疼痛症状。早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其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和关节镜清理术,由于关节镜清理术不能矫正下肢力线,效果局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开放楔形截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手术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22例,均行关节镜镜检清理,胫骨平台内侧楔形高位截骨,联合平台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记录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末次随访行X线片测量膝关节内外间室高度比、胫股角(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2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楔形截骨窗均骨性愈合;术后2周、末次随访VAS评分(2.73±0.69)和(1.14±0.55)分均低于术前(7.5±0.5)分(P0.05),且术后末次随访较术后2周变化明显(P0.05);HSS膝关节评分(73.32±3.82)和(82.95±3.10)分均高于术前(50.45±7.70)分(P0.05),且术后末次随访较术后2周变化明显(P0.05);末次随访膝关节内外间室高度比(0.81±0.05)高于术前(0.38±0.04)(P0.05),术后2周(0.38±0.04)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末次随访FTA(174.41±0.89)°和(174.59±0.89)°均小于术前(184.91±1.86)°(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末次随访MPTA(87.55±1.56)°和(87.82±1.50)°均大于术前(80.91±1.16)°(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4个月出现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其余无感染发生。结论:胫骨高位开放楔形截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手术效果满意,手术安全,术后可直接将膝关节负重中心转移至外侧间室,有效改善内侧间室异常负重,明显减轻内侧膝关节疼痛,且锁定钢板支撑效果良好,同种异体骨填塞骨性愈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郑市中医院收治的15例(18膝)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术后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指标。对患者术前和术后2 d、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系统(HS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进行评分。结果:15例患者住院天数为1~8 d,平均时间(6.1±2.5)d;术中无出血倾向、无伤口感染、神经损伤、预后延迟等。与术前相比较,术后2 d的VAS、HSS及KSS的临床评分明显改善,术后2个月的VAS、HSS及KSS临床评分、功能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下地行走,住院天数平均为2.8 d,患者膝关节内侧的疼痛感消失或好转;术后2 d膝关节负重位X线片进行复查发现,膝关节内侧间隙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腓骨截骨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降低,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骨痛宁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阻、气血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个临床试验中心的44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6例(骨痛宁膏组)和对照组112例(骨通贴膏组),疗程1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膝关节疼痛指数,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同时作安全性评价指标的检测。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都较明显(P<0.05),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膝关节疼痛指数,中医症候积分都明显下降(P<0.01)。(2)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中医症候积分亦有显著差异(P<0.05),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痛宁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阻、气血瘀滞证)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筋代骨”六步手法推拿治疗早期骨性膝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医院治疗的KOA患者72例,随机分为手法组和冲击波组,各36例,分别采用“以筋代骨”六步手法推拿、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周、1个月及治疗后半年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2组VAS、JOA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1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及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及中医证候积分低(P<0.05),JOA评分高(P<0.05)。结论“以筋代骨”六步手法推拿可减轻早期KOA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远期效果优于体外冲击波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壮骨通络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K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6例(59膝),其中单膝置换33例,Ⅰ期双膝置换13例;选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6膝,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后稳定型假体53膝。Depuy假体40膝,爱康4膝,威高9膝。半年后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HSS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股胫角。结果患者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膝前痛,对症处理后缓解。HSS评分较术前增加明显(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较好选择,术中截骨、软组织平衡、术后功能锻炼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