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陕产具柄重楼根茎的生药学特征。方法:采用形态组织学鉴别方法,研究原植物形态、生药性状和显微特征,用HPLC法测定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总含量。结果:陕产具柄重楼原植物来源清楚。根茎显微特征:横切面有栓化表皮、皮层和显著内皮层、薄壁组织中散布周木式维管束的中柱等结构;生药粉末中含极多单粒淀粉,常见草酸钙针晶,环纹和网纹导管,较少栓化表皮细胞。HPLC法测定4种重楼皂苷的总含量达0.9%以上。结论:陕产具柄重楼来源确定、生药性状稳定,具有特定显微结构,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均达到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该研究阐释了民间将具柄重楼根茎与《药典》所载中药重楼同名等效使用的合理性,为制订具柄重楼质量标准,寻求中药重楼替代资源、有效指导重楼中药材种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陕产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用形态组织学方法研究原植物形态、生药性状和显微特征,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总含量。结果:陕产七叶一枝花生药为其根茎,显微特征为横切面有栓化表皮、外皮层、皮层和内皮层,中柱为薄壁组织中散布周木式维管束等结构;生药粉末中含极多单粒淀粉,常见草酸钙针晶、螺纹、梯纹、网纹和梯-网纹导管。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质量分数达到2%以上。结论:陕产七叶一枝花药用植物分类特征明显,药材性状稳定,显微结构显著;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的总含量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标准,为陕产重楼药材质量标准制订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叶重楼不同部位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积累情况,为多叶重楼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多叶重楼根茎、茎、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HPLC图谱分析方法。结果:多叶重楼根茎、茎、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具有极显著性(P0.01)或显著(P0.05)性差异,重楼皂苷Ⅰ、Ⅶ分别在根茎、叶中含量较高。聚类结果分别将多叶重楼不同部位分为3~4类。不同部位HPLC图谱,茎相似度最高,叶和茎中部分产地相似度较高。结论:大部分多叶重楼样品不同部位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未能达到重楼国家限量标准,但可以选择性对多叶重楼中某一重楼皂苷含量较高的部位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的积累。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根茎,茎,叶中主要活性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建立HPLC图谱,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HPLC图谱分析探讨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积累的差异。结果: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及其总含量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性差异,根茎中只有一个居群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0.60%的限量标准;根茎中重楼皂苷主要以Ⅰ、Ⅶ的形式存在,茎中只检测到重楼皂苷Ⅶ,叶中皂苷活性成分分布不规律;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HPLC色谱图相似度均较高。结论: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除一个居群外均达到国家限量标准,且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差异较小。该研究为多茎滇重楼是否能够替代滇重楼入药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琳  吴钰颖  戴雪雯  李海峰 《中草药》2019,50(13):3178-3186
目的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多茎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根茎中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的含量,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并与滇重楼根茎对照药材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Thermo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量10μL,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同时对不同产地多茎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含量差异进行分析;建立多茎重楼根茎HPLC指纹图谱,并与滇重楼根茎对照药材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多茎重楼根茎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4%~99.34%,RSD≤1.00%;不同产地多茎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的含量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量在1.239%~6.236%,显著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重楼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0.60%,且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多茎重楼和滇重楼对照药材根茎中共有12个共有指纹特征峰,二者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多茎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多茎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较高,不同产地多茎重楼与滇重楼对照药材根茎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评价不同品种重楼的不同组织部位的药用价值。方法:分别提取华重楼、七叶一枝花、球药隔重楼和狭叶重楼的地下根茎、地上茎、叶、种子、果皮和外种皮的重楼皂苷,采用HPLC检测其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结果:4种重楼的地下根茎中重楼皂苷总含量均高于地上部分,其中,七叶一枝花的地下根茎的重楼皂苷总含量最高,为26.34 mg·g~(-1);对于地上不同组织部位而言,七叶一枝花果皮的重楼皂苷Ⅰ含量、种子的重楼皂苷Ⅵ含量、外种皮的重楼皂苷Ⅶ含量分别为10.18,0.84,8.61 mg·g~(-1);球药隔重楼种子的重楼皂苷Ⅱ含量最高,为1.1 mg·g~(-1)。结论:七叶一枝花地下根茎以及整株材料的重楼皂苷总含量最高,可作为后期人工栽培的优良品种;重楼地上茎、果皮和外种皮中的重楼皂苷Ⅰ含量与其地下根茎的含量具正相关性,可通过检测重楼地上部分的重楼皂苷Ⅰ含量初步评价其地下根茎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叶和茎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规律。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叶和茎中主要活性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40 min,30%~60%B;40~50 min,60%~30%B),检测波长203 nm,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HPLC图谱分析探讨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规律。结果: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叶中重楼皂苷Ⅱ,Ⅵ,Ⅶ含量及总含量具有显著差异;除个别居群外,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茎中重楼皂苷Ⅶ含量差异较小。叶中主要检测到重楼皂苷Ⅱ和Ⅶ,茎中只检测到重楼皂苷Ⅶ。多茎滇重楼和滇重楼比较的地上部分叶和茎HPLC图谱相似度均较低,6个居群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质量分数达到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量标准。结论:多茎滇重楼与滇重楼地上部分叶和茎存在一定差异,但多茎滇重楼叶中有效物质成分较高,该研究为多茎滇重楼地上部分叶和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测定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及总皂苷的含量,并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定性分析其甾体皂苷有效成分的差异。结果: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及总皂苷含量差异较小,重楼皂苷Ⅱ、Ⅵ、Ⅶ含量差异较大;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Ⅲ(薯蓣皂苷)、重楼皂苷Ⅴ、重楼皂苷Ⅶ是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Ⅵ、纤细薯蓣皂苷差异较大;根据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正离子模式下液质数据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可将其分为四类。结论: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及总皂苷的含量、甾体皂苷有效成分及化学成分种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滇重楼居群内品质差异及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的积累规律,为该药材的品质评价及优质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滇重楼居群内根茎、茎、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建立各部位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该药材居群内的品质差异及其甾体皂苷类成分的积累规律。结果:滇重楼居群内根茎和叶中总皂苷含量均0.6%,不同部位中重楼皂苷Ⅰ,Ⅱ,Ⅶ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而重楼皂苷Ⅵ含量无显著性差异;UPLC指纹图谱中5个共有峰为根茎、茎、叶共有,各部位共有峰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753。结论:重楼皂苷Ⅰ,Ⅱ,Ⅵ,Ⅶ主要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合成并进行储藏和分配,经茎向下运输,主要在根茎和叶中积累和储存,总皂苷含量在不同部位的积累规律为叶根茎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种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多叶重楼与云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积累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2017,(7)
目的考察多叶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polyphylla与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积累差异。方法 HPLC法测定多叶重楼根、叶、茎中4种重楼皂苷含有量,建立2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对2种植物不同部位中各重楼皂苷的积累差异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居群多叶重楼中各重楼皂苷含有量及其总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根中未检测到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Ⅰ、Ⅱ平均含有量最高;叶中重楼皂苷Ⅶ平均含有量和总含有量最高;茎中仅检测到重楼皂苷Ⅶ,总含有量最低。多叶重楼和云南重楼根的相似度较高,叶和茎较低。根据不同部位重楼皂苷总含有量,样品可分为3类。结论可考虑将多叶重楼作为云南重楼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