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洗脱支架(Firebird^TM)介入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8月-2006年10月住院的冠心病主干病变患者1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植入Firebird^TM支架,术后随访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在左主干狭窄18例中,开13狭窄2例,干段狭窄2例,分叉部狭窄14例。植入Firebird^TM支架均获得成功,住院期间死亡1例。随访(6±3)个月发现复发心绞痛2例。结论 Firebird^TM支架对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患者近期疗效明显,能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经选择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共有48例经选择的冠心病患者,年龄39~81岁,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左主干狭窄均≥75%)行介入治疗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结果48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共置入药物洗脱支架75枚(51 Cypher,18 Taxus,6 Firebird)。其中左主干开口部狭窄5例(10.4%,5/48),体部狭窄6例(12.5%,6/48),远端分叉部位狭窄37例(77.1%,37/48)。3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中,主支支架加边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0例,双支架术27例,最后成功对吻球囊扩张30例(81.1%,30/37)。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住院及6个月随访期间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43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2例患者再狭窄(均为分叉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率89.6%,再狭窄率4.7%。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Partner支架)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入选42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选择Partner支架完成左主干介入治疗。术后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和住院随访,观察即刻及近期疗效,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42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全部成功置入支架。其中,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14例患者中,采用直接支架置入术4例,行球囊预扩张后置入支架10例;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28例患者中,采用主支支架加边支架术8例,经典Crush技术17例,Mini-Crush技术3例。42例患者,术中1例未完成最后对吻技术,术后3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2.4%)。结论国产Partner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刘伶  林英忠  王风  徐广马  袁军  黄宗燕 《内科》2010,5(5):498-499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择期行PCI的2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单支架12例,双支架16例。术后每2周或1个月门诊复查1次,8~12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 28例PCI均取得成功,16例置入双支架的患者均成功进行球囊对吻扩张。所有病例术后达TIMI3级血流,住院期间无严重不良心脏事件,术后随访20~30个月,6个月内有4例再次出现心绞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显示支架内再狭窄3例(10.71%),随访期内死亡1例。结论经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PCI即刻成功率高,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的近期、中期疗效.方法 经SYNTAX评分选择后,对19例中危、低危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患者行介入治疗,观察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情况以及12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TIMI血流3级,住院期间无MACE事件发生,随访3个月~18个月,未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心绞痛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6%~11%,平均9.4%.3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有心绞痛发作,但经冠脉造影检查支架内血流通畅,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经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6例冠心病患者经介入治疗置入Firebird支架297枚。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以及部分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来评价支架置入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7.7%,术后住院期间死亡2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0.9%;临床随访201例患者,随访时间5~51个月,2例死于癌症,无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无再次靶病变血管重建。对其中3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未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Firebird支架,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价格较低,具有较高的效果/费用比,比较适合我国冠心病患者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完成的6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全部成功置入支架,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冠脉造影随访28例(43.1%),其中2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率7.1%;3年电话随访54例(83.1%),其中8例患者心绞痛复发(14.8%);2例(3.7%)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余均无症状生存,3年生存率为100%。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经选择的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安全可行的,有较理想的近期和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FirebirdTM)]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7例冠心病患者的53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介入治疗,共置入FirebirdTM68枚。结果46例介入治疗成功,失败1例。分叉病变部位:左主干远端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叉病变2处,前降支和对角支分叉病变23处,回旋支和钝缘支分叉病变17处,左心室后侧支和后降支11处。术中发生边支血管闭塞4例,边支血管狭窄加重6例,边支血管发生慢血流3例。住院期间发生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心绞痛5例,1例于术后2天死于心源性休克。随访6个月,7例复发心绞痛而再次住院治疗,无其余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DE(SFirebirdTM)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在冠心病小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8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小血管病变组102例,大血管病变组80例,均置入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比较观察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在1~12个月随访期间的心绞痛、猝死、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 大血管病变组和小血管病变组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共发现203处靶病变,共置入支架273枚.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入选182例患者进行出院后第1、3、6、12个月门诊随访发现,小血管病变组8例心绞痛复发,其中1例为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组5例复发心绞痛.于术后第6~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小血管病变组2例分别为右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支架内远段再狭窄达75%~80%,大血管病变组1例为左前降支支架近端再狭窄75%.两组心绞痛复发、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及靶病变血运重建主要MACE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迟发性支架内血栓、无心肌梗死及猝死.结论 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应用于冠心病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安全、有效,疗效不逊于用于冠心病大血管病变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疗效。方法解放军总医院2001年12月~2006年8月接受PCI的77例左主干病变的病例资料,2006年8月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包括造影及电话随访。结果即刻成功率100%,无严重术中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随访0.5~54(12.95±10.31)个月,其中1例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CT检查,支架内无狭窄;20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例术后30天出现支架内亚急性血栓;10例分别在1~12个月造影时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其中4例发生在左主干支架内,其余再狭窄均发生在分叉远端,并分别进行了处理。其余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1例复发心绞痛,接受药物治疗。结论对经过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是可行和安全的,并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7例左主干狭窄≥50%的冠心病ULMCA患者给予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27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左主干体部狭窄20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7例。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有2例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2个月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ULMCA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国产BuMA支架和进口XienceⅤ支架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置入BuMA支架(36例)或Xience V支架(45例)的患者,随访1年,观察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情况,比较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重建等主要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vs 6.7%,P=1.00)。两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vs 6.7%,P=1.00)。两组患者支架内径的晚期丢失及支架内面积的晚期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4,P=0.833)。结论在血管内超声的指导下,国产BuMA支架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拥有与Xience V支架相似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裸支架治疗后再狭窄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到2004年间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18例患者的病变情况及其远期疗效。结果(1)9例双支架置入患者中,药物支架V型支架术的6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了再狭窄,再狭窄均发生在前降支和回旋支血管开口处;裸支架T支架术的2例患者发生了再狭窄,其中1例弥漫性再狭窄,另外1例发生了回旋支开口的再狭窄。(2)9例置入单个支架的患者中,5例患者支架跨过了回旋支开口,即采取了Cross-over技术,复查时只有1例左主干支架发生了再狭窄;3例左主干体部支架的患者中1例发生了弥漫性再狭窄。(3)对两例V支架的患者进行了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在开口处没有完全膨胀,亦没有完全贴壁。结论(1)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特别是双支架置入方法)的再狭窄率很高。(2)在左主干分叉病变治疗中,支架跨过回旋支患者的远期预后良好,即支架可以安全地跨过回旋支。  相似文献   

14.
背景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在冠脉病变患者中风险最高,预后最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故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金标准。但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进步,药物洗脱支架(DES)能显著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风险和再介入的比例,因此也成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治疗方法之一,而冠脉搭桥作为左主干病变治疗金标准的的地位正日益受到挑战。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2月到200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9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组),23例患者接受了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后6月到3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平均随访(16.4±8.8)个月,DES组与CABG组的MACCE发生率分别为11.5%及13.0%,P>0.05;(3)DES组与CABG组术后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8.8%及85.0%,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对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有着与冠脉搭桥相似的近、远期疗效,但对于左主干累及分叉病变者,DES组因较高的血运重建率而疗效略差于CABG。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治疗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近中期疗效。方法:73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弥漫性长病变≥60mm,在PCI治疗过程中置入Cypher支架。结果:73例患者PCI治疗均获得成功。共置入Cypher支架209枚,术后5例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1例术后3d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行急诊PCI、冠状动脉内rt-PA溶栓治疗痊愈,1例术后发生假性动脉瘤,其他患者住院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43例(58.9%)患者术后6~9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4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行外科搭桥术。结论:Cypher支架治疗冠心病弥漫长病变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雷帕霉素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我们对于有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病人进行了评估,他们于2003年2月至2008年6月期间在云南省接受治疗,其中46例置入了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北京乐普Partner),67例病人接受了进口雷帕霉素支架(美国心扉,cypher)。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即刻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患者不良心性事件发生情况(MACCEs)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以及再次血运重建。当患者出院后每月门诊随访,最少持续6个月,记录患者不良心血管、脑血管事件(MACCEs)发生情况,包括心绞痛复发、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以及脑卒中、脑出血等;接受药物支架治疗的患者如果临床无心肌缺血证据或无心绞痛复发,均在术后6~9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1)2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cypher组与partner组术后12个月的MACCES发生率分别为6%及6.5%,P0.05;(3)平均随访18个月,cypher组与partner组无MACCES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冠状动脉造影随访cypher组与partner组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雷帕霉素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Endeavor支架治疗选择性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共84例经选择的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年龄37~78岁,平均(59.6±14)岁,其中男性60例(71%),有糖尿病者24(29%),左主干狭窄均≥75%,均接受Endeavor支架治疗,随访12个月,随访终点指标:不良心脏事件(MACE)率、靶血管重建(TVR)率,支架血栓发生率。结果:84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植入Endeavor支架148枚。其中左主干开口部狭窄8例(10.4%,8/84),体部狭窄12例(12.5%,12/84),远端分叉部位狭窄64例(76.2%,64/84)。64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均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12个月MACE率为7.1%,TVR率为7.1%,支架血栓发生率为0%。结论:Endeavor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7例206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203只支架,其中置入左前降支103只,右冠状动脉57只,左回旋支42只,左主干1只。结果 157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效果良好。其中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置入支架后,病情迅速缓解。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全部置入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支架(Partner)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2例左主干病变的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及参考血管直径,分别于球囊扩张后采用单枚支架置入、T支架置入、V支架置入及stepcrush支架置入术,观察术后即刻造影效果及1-2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62例患者共置入102枚支架。34例末端分叉病变中1例行“T支架术”,2例行“V支架术”,31例行stepcrush支架置入术,均完成“Last Kissing balloon”,手术成功率100%。无与手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无死亡,1例发生急性心梗,共3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均发生于末端分叉病例。结论Partner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双支架技术是增加再狭窄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途径植入Firebird药物支架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经桡动脉途径植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血管再狭窄率.结果 共植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113枚.86例患者住院期间无血栓形成和临床随访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安全有效,国产药物支架近期能够有效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