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纯支架取栓与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solitaire with inter-mediate catheter,SWIM)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的安全性、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机械取栓的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108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支架取栓组和SWIM取栓组,对两组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血管成功再通情况、90d 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毕SWIM取栓组改良脑梗死溶栓量表(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 TICI)评分≥2b,90d mRS≤2分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术后24h NIHSS评分低于单纯支架取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据90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62例,预后不良组(mRS>2分)46例,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有更低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再通术中应用Embotrap Ⅱ取栓支架的近期疗效,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患者31例,均于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再通术,术中首选应用Embotrap Ⅱ取栓支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双支架(Embotrap+Solitaire)“Y”补救、抽吸术。记录1次再通率、最终再通率、穿刺至再通时间及术后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随防至2022年1月,记录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2分]。结果 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及CT检查,31例中30例(96.8%)血流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mTICI)≥2b级],1例(3.2%)mTICI 2a级,穿刺至开通时间(50.5±25.0)min。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采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建立急救流程与绿色通道,积极快速进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血压的监测与管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同时加强康复护理。结果2例取栓未成功,术中行DynaCT检查,明显再灌注出血,结束手术。其余34例取栓成功,造影显示血管再通,取栓术后3 d复查SWI提示再灌注微出血16例。出院后1~3个月随访mRs,显示0分11例、1分14例、2分5例、3分3例、5分1例、6分2例。结论T6SS配合做好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患者的护理,能最大程度为患者赢得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通过实施康复护理可减轻残障程度,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中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中护理配合方法与观察要点。结果:25例患者取栓均获得成功,术中5例发生剧烈呕吐,经及时处理后手术顺利完成。5例患者术后即刻一般情况和肢体肌力较术前有改善。25例手术中医护配合良好,术中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中严密的护理观察与密切配合,特别是对术中"三个节点"的密切观察,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夹层的病理改变是动脉血流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造成血管内膜及中层分离.动脉夹层造成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1].带膜支架在颅内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的应用中正日益显示出其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至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采用桥接模式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3例资料,均为基底动脉闭塞,分析血管开通情况、并发症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情况。 结果3例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均成功再通,第1例静脉溶栓症状好转,4 h后症状加重并进入昏迷,考虑血管再闭塞,紧急启动机械取栓,术后第1天患者清醒;另2例患者静脉溶栓同时联合机械取栓,术后5~7 d复查颅脑CT及CT血管造影(CTA)均显示基底动脉通畅,未见梗死灶扩大,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3例患者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16~27分,出院时mRS评分为3分1例,2分2例;3个月后mRS评分为2分1例,1分2例,BI评分均为95~100分。 结论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可选择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醒后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及支架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选取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例醒后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和支架取栓术后血管开通情况、并发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评估术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 结果3例醒后卒中患者均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证实为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2例为心源性脑梗死,1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时均有意识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3~25分。支架取栓术中闭塞血管均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评分≥2b级,术后复查头颅CT未发生颅内出血,梗死灶无扩大,术后30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入院时降低10~20分。术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例为3分,2例为2分;Barthel指数评分1例为80分,2例为95分。 结论支架取栓治疗醒后卒中患者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于洋  项广宇  李涛 《临床医学》2020,40(2):30-32
目的分析Solitaire支架取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3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同意行机械取栓患者168例作为观察组,不同意机械取栓患者13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取Solitaire支架取栓、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及mRS评分。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100%,168/168)明显高于对照组(44. 70%,59/132,P 0. 05);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2分比例明显高度对照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血管再通率较高,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陈俊武 《临床医学》2020,40(3):53-54
目的 比较对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分别采取单纯支架取栓以及桥接支架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治疗的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共89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桥接取栓组42例以及单纯取栓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血管开通时间、取栓次数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桥接取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4. 29%(27/42),明显高于单纯取栓组的36. 17%(1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单纯支架取栓与桥接支架取栓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可实现闭塞血管再通,其中,桥接支架取栓患者预后更佳,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行血管内自膨式支架置放术,术中选用保护装置27例,行球囊预扩22例,行后扩5例。结果全部患者操作顺利,共置放支架42枚,影像学评价残余狭窄<20%。临床治愈29例,好转6例。随访1~36个月,症状无复发,无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再狭窄有待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急性缺血性卒中如今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常见原因,静脉溶栓对大血管闭塞尤其是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再通率低,治疗效果有限。血管内机械再通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现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和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际上大型的多中心血管内机械再通试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覆膜支架应用为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效果良好。自2005年11月以来,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例患者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行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手术采用自膨式支架植入方法,术后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4例均为60岁以上曾患有脑卒中或反复一过性脑缺血的男性病人,其中3例合并严重冠心病,共成功植入支架4个,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发作事件,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心血管开通无明显狭窄,结论:经皮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支架安置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 ,使主动脉壁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 ,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 ,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这类病人常因夹层隔膜阻塞主动脉分支开口引起肢体或重要器官急性缺血 ,或因高压动脉血使主动脉破裂而致病人死亡。本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行夹层动脉瘤切除并人造血管置换术 ,或夹层动脉瘤开窗减压术 ,但手术复杂 ,创伤大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近来临床上通过介入手段试行了血管内支架安置术 ,此方法无创、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深为医生和病人所接受。我院2 0 0 0年 4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评价带膜支架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带膜支架治疗的经过及临床疗效。结果5例患者带膜支架置放过程顺利,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未发生与带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半年均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载瘤动脉正常通畅,随访1~3年,未见症状复发。结论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接受治疗的5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经过血管内治疗后,参考北美颈动脉外科学会(NASCET)制定的标准,对全部患者术前、术后管腔狭窄情况进行评估、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再狭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全部颈动脉狭窄患者均采用脑保护装置和/或颈动脉球囊扩张术并置入颈动脉支架,其中有15例患者行支架置入行后扩张,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颈动脉支架。全部患者的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3.14±6.1)%,手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3.6±5.1)%。28例患者颈动脉狭窄部位血管恢复正常管径及形态。在术中18例患者出现心率、血压下降,其中2例发生持续性低血压,2例患者发生脑梗塞,1例患者出现脑过度灌注,并发症发生率为8.92%,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内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本组全部患者随访3-48个月,其中术前所有TIA患者临床症状消失;5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均无出现脑缺血症状。结论: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能够有效改善管腔狭窄情况及缓解患者症状,治疗效果肯定,并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安全性,操作相对简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总结2例颈部按摩相关的颈动脉夹层所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及诊疗预后。方法:回 顾性分析 2 例接受颈部按摩后出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 习。结果: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前均接受过颈部按摩,病例1予血管内治疗(左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处 血栓抽吸术及左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处理,临床症状完全缓解,NIHSS评分由入院12分改善至出院时0 分。病例2发病后先接受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后予血管内治疗(右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处 理,临床症状完全缓解,NIHSS评分由5分改善至出院时的0分。随访3月,2例患者均无新发临床症状。结 论:颈部按摩可引起颈动脉夹层、闭塞,导致严重的脑梗死。对于该类患者,可采取血管内治疗(支架植入、 抗栓等)方案,及时处理夹层导致的闭塞血管,从而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19例,其中观察组60例,给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一年随访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共置入63枚支架,手术成功率达100%。治疗后观察组病变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行NIHSS评分随访,观察组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5.00%,病死率5.00%;对照组复发率达22.03%,病死率为18.64%,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复发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朱斌  王永霞  柳茵  任明 《临床荟萃》2009,24(24):2170-2170
患者,男,47岁,主因"突发胸痛3天"于2009年5月20日收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查体:血压140/90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精神差,呼吸平稳;能平卧,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界不大,心论7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