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启斌 《广东牙病防治》2011,19(10):539-540
目的研究金合金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收集68例68颗患牙,均为磨牙邻面缺损,牙体预备后铸造金合金嵌体修复。12~36个月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68颗患牙最短观察时间为12个月,最长观察时间36个月。成功62颗,失败6颗,其中修复体脱落1颗,继发龋损3颗,食物嵌塞2颗。结论使用金合金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儿童第一恒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早期修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锈钢预成冠及复合树脂嵌体早期修复儿童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 6 12岁儿童 5 6颗大面积缺损的第一恒磨牙 ,分别进行不锈钢预成冠和复合树脂嵌体修复 ,定期复查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经术后 12个月的临床观察 ,除一例嵌体修复出现牙体部分折裂外 ,其余不锈钢预成冠和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固位良好 ,第一恒磨牙咬合关系及邻接关系恢复良好。结论 :儿童第一恒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早期修复有利于正常恒牙牙合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无饰瓷氧化锆嵌体与铸造金合金嵌体治疗活髓磨牙Ⅱ类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因龋损或折裂导致的活髓磨牙Ⅱ类洞缺损患牙共60颗,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30颗,分别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无饰瓷氧化锆嵌体修复和金合金嵌体修复,修复后12个月复诊,参照美国公众健康服务修正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修复后12个月,A组有29颗患牙复诊,总成功率为93.53%,B组有28颗患牙复诊,总成功率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P<0.05).美观性评价A组有19颗患牙达到A级,B组没有患牙达到A级,A组的术后美观性评价明显优于B组.结论 对于修复活髓磨牙Ⅱ类洞牙体缺损,使用无饰瓷氧化锆嵌体的美观性和总成功率优于金合金嵌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铸瓷嵌体修复短冠磨牙牙体缺损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采取铸瓷嵌体修复的短磨牙139例患者的168颗患牙,应用美国健康协会修正标准,评价其粘接后,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6个月及修复后12个月时的形态、边缘适合性、颜色、周围龋和磨损程度及折裂情况。结果 修复后3个月内有3个嵌体出现裂纹和折裂的情况,进行了重新制作。3~6个月间有1个嵌体脱落。12月内有4颗患牙出现龈缘炎。其余均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在边缘适合性、形态、颜色、周围龋和磨损程度及折裂等性能方面,在戴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较即刻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利用铸瓷嵌体修复短冠磨牙牙体缺损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
儿童乳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不同修复方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乳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不同修复方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80例患儿乳磨牙大面积缺损400颗患牙,随机分成4组,作铸瓷嵌体、树脂嵌体、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银汞合金充填修复,并经1-2年临床疗效的追踪观察。结果:在牙体完整性方面,4种修复方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修复体情况、边缘密合性、继发龋、磨耗情况、邻接关系等方面,嵌体修复均优于充填修复。结论:综合性能从高到低可排序为铸瓷嵌体和树脂嵌体〉复合树脂充填〉银汞合金充填。嵌体修复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种材料修复无髓年轻第一恒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275颗无髓并大面积牙体组织缺损的年轻第一恒磨牙分为3组,1组(93颗)采用树脂充填;2组(90颗)采用E-max高嵌体修复;3组(92颗)采用VITA enamic高嵌体修复;在修复后按照改良USPHS标准评价各组修复效果.结果:6个月随访:3组修复体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铸造合金嵌体修复乳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金属精密铸造法对乳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18例24颗患牙行嵌体或高嵌体修复,追踪观察半年至2年。结果 修复体边缘密合,未发现松动、脱落,亦无继发龋坏。结论 该方法对保存患牙,维持乳牙列的完整,提高其咀嚼功能及促进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树脂嵌体修复儿童第一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树脂嵌体用于修复儿童第一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技术,修复儿童第一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28例,随访观察18个月以上。采用USPHS评价标准,分别从边缘着色、边缘密合度、解剖形态、基牙继发龋、修复体折裂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观察18个月以上,除一例出现牙体部分折裂外,其余27例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第一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能有效恢复年轻恒牙牙体外形和邻接关系,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周铸民  丁桂聪  陈晶  宋宁  王骥 《口腔医学》2012,32(7):409-411
[摘要] 目的 观察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儿童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儿童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分别采用复合树脂嵌体技术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复合树脂嵌体技术组75颗,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78颗,1年后复诊检查,评价标准采用改良USPHS评价标准。结果 复合树脂嵌体技术组的临床成功率在固位情况、边缘密合度、继发龋、牙龈指数指标上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组,并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色泽协调性和磨耗程度指标上,临床成功率虽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术组临床效果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牙体严重缺损磨牙LAVA全瓷高嵌体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56颗牙体严重缺损磨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采取LAVA全瓷高嵌体修复,修复后随访24个月,按照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SPHS)标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6颗患牙修复24个月后仅1例不合格,其余病例患牙均使用良好。结论:LAVA全瓷高嵌体修复是解决磨牙严重缺损修复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口腔医学》2014,(7):547-548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儿童乳牙反的患病情况。方法以个别正常为标准,对1 750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本区乳牙反的患病率为12.46%,5岁组男女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年龄组男女间及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乳牙反的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结论乳牙反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应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Comparison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wear of composi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vitro wear data were determined for nine experimental composites and compared with two-year clinical data. The in vitro tests included single-pass wear and two-body abrasion. The in vivo data were obtained between 1978 and 1980 for 54 class 2 posterior composite restorations in 25 patients.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data were found with values of alpha less than 0.08.  相似文献   

14.
15.
氟在釉质牙磷灰石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化物在口腔预防医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促进牙体硬组织生物矿化、减少龋病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过多的氟化物摄取则会引起牙体组织的病理改变。本文对氟在牙釉质发育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其对釉质牙磷灰石晶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细胞内多基因表达异常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关键基因的探索,近年来发现的Numb蛋白在肿瘤形成、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17.
18.
19.
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骨生长代谢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假手术组(Sham)-A,单纯去势组(OVX)-B,去势雌激素治疗组-C;去势辛伐他汀治疗组-D。术后第30天,C组以体质量每100g每天给0.1mg尼尔雌醇灌胃,每周1次,持续12周。D组以辛伐他汀5mg/(kg·d)灌胃,连续服用1周,停2周,再服用1周,间断持续12周。用药12周后,所有大鼠被处死采取胫骨标本,处死前第12和第4天进行四环素双标记。标本行不脱钙骨切片,硝酸银和VonKossa染色,骨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各治疗方法对胫骨近心端干骺的作用效果。结果:单纯去势组(OVX)-B与对照假手术组(Sham)-A相比,其胫骨有明显的骨质疏松表现。与OVX相比,雌激素组、辛伐他汀组去势大鼠胫骨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Tb.Ar、Tb.N,Tb.Sp有明显差异(P<0.01)。辛伐他汀组的动态骨形成参数%L.Pm、MAR、BFR/BV、%O.Pm及荧光双标间隔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骨吸收参数Oc.N、%E.Pm低于单纯去势组,但高于雌激素组和假手术组(P<0.01),雌激素组骨吸收参数Oc.N、%E.Pm相对单纯去势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大鼠去势后骨转换,促进骨的生长,并能抑制骨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小喜 《口腔医学》2007,27(5):275-276
目的了解江苏省无锡市银行系统职工的龋病流行学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627名银行职工的患龋情况,并按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30岁年龄组患龋率为29.79%,龋均为0.79;30~40岁组患龋率为30.87%,龋均为1.23;40~50岁组患龋率为60.75%,龋均为1.43;经统计学分析,40~50岁年龄组患龋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龋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结论应重视中老年人的龋病并尽早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