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56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并设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血清C反应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26 mg/L、32 mg/L、59 mg/L,均较对照的5 mg/L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有96%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降至正常.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可作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疗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杨玉  伍开棉 《新医学》2000,31(7):412-412
目的:探讨有机碗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56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并设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观察分析C反应蛋平均含量分别为26mg/L、32mg/L、59mg/L,均较对照的5mg/L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不96%患者务 C反应蛋白浓度降至正常。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可作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断参考指标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合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的变化以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A级合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患者动态监测胆碱酯酶的变化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并与对照组52例比较。结果 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A级合并农药中毒组血清胆碱酯酶明显低于非肝硬化组,经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比非肝硬化组慢,且二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的快慢与肝功能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的作用。方法 选取AOPP患者 10 7例 ,治疗组72例 ,对照组 35例 ,分别留取置管后 1、2 4、4 8、72h的胃肠引流液及相同时间内的静脉血 ,做血清有机磷含量测定和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 治疗组血清中有机磷农药含量下降明显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变化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显著加快血清中有机磷农药的清除速度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血胆碱酯酶(ChE)和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可从细胞学指标方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更好地估计患者的预后,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治疗。1999年6月至2002年5月,我院对9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测定了血清CPK和血ChE,并与患  相似文献   

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并对其中25例患者作了动态观察。结果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R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毒后血清CRP开始升高,中毒后第3日达高峰,至中毒后第12日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血清CRP可作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机体组织细胞损伤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2000年3月-200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早期多次定量输注外源性胆碱酯酶(ChE)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入选标准及中毒诊断:有明确的有机磷农药服毒史;有典型毒蕈碱样(M)及烟碱样(N)症状,或伴有昏迷、呼吸衰竭;口服中毒后2 h内入院行洗胃治疗;入院时ChE活性<1 kU/L.  相似文献   

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血胆碱酯酶(ChE)常作为有机磷中毒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和判断预后的较为特异性指标,假性胆碱酯酶(PChE)与全血ChE在有机磷中毒中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收集我院急诊科2008-01~2010-12 AOPP患者共68例,全部患者抽取静脉血测血清ChE活性,分析AOPP患者血清PChE活性变化规律及出院时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胆碱酯酶(ChE)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I)工时 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AOPI患者,根据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并以25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采用试纸法和速率法分别检验ChE和CPK活性,并观察患者心脏功能改变。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OPI患者血清CPK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均<0.01),且与中毒程度呈平行关系。血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下降程度有时与中毒程度不相平行。结论:AOPI患者血清CPK升高越显著,提示中毒程度越重,其预后不良,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便携式有机磷快速检测仪(简称检测仪)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农药(包括有机磷与非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用检测仪进行检测,其中确诊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66例患者为检测组;2005年3月~2006年2月间收治的确诊为AOPP患者60例为埘照组.明确检测仪快速准确诊断情况,通过t检验将两组的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力在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和出院时的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检测仪町以帮助医生快速明确毒物性质(是否为有机磷中毒);两组轻度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性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组中重度患者血清ChE活力在48 h,72 h,96 h,120 h及出院时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仪可以帮助医生快速明确毒物性质;洗胃是否彻底以及是否需要再次洗胃有了客观依据;监测下洗胃疗效优于对照组;故该检测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董勇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Z1):20-21
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spoisoning,AOPP)是临床最常见的中毒,病死率在10%以上。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和血清胆碱酯酶(ChE)结合成磷酰化ChE,导致ChE活力下降或消失,引起乙酰胆碱(Ach)大量积聚,作用于胆碱能受体引起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系列毒蕈碱样(M样)、烟碱样(N样)和  相似文献   

12.
有机磷杀虫剂引起低温反应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常出现低温反应。有机磷杀虫剂引起的低温反应与体内胆碱酯酶(ChE)活性降低和精氨酸升压素(AVP)释放有关。此外,环境温度、毒剂剂量和作用时间、性别差异和有机磷杀虫剂耐受性也可影响有机磷中毒引起低温反应。本文综述了有机磷杀虫剂引起低温反应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期望为预防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且为临床治疗有机磷中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监测对中毒病人病情评估及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11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血清淀粉酶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正常淀粉酶组(A,n=78)、中度增高淀粉酶组(B,n=25)和高淀粉酶组(C,n=13),对比分析三组病人的白细胞升高率,低血压、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11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8例血清淀粉酶升高,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为32.8%。A、B、C三组并发症(白细胞升高、低血压、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发生率呈递增态势;A组死亡率为1.3%,B组死亡率为12.0%,C组死亡率为53.8%。结论:血清淀粉酶水平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呈平行关系。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时应重视对血清淀粉酶的监测,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危重病例,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HP+HD组(治疗组)72例和非HP+HD组(对照组)68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大量清水彻底洗胃、促排泄、阿托品、胆碱酯酶复合剂、输液、呼吸机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HP联合HD治疗.观察2组患者意识障碍的改善时间、阿托品用量、血清胆碱脂酶(ChE)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死亡、中间综合征、迟发性神经损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阿托品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病死率和中间综合征、迟发性神经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意识障碍的改善时间、ChE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结论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采用HP联合HD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胃肠引流液pH监测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监护效果,对94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洗胃后均行持续胃肠负压引流和定时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对照组于首次洗胃后按常规每4h反复洗胃2次;治疗组于每次洗胃后每小时监测胃肠引流液pH并结合病情及时调整洗胃时间和次数。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人均洗胃次数增加,反复洗胃间隔时间不同,反跳减少,血清中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增快。证明采用胃肠引流液pH值监测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能加快胃内残留毒物的清除,减少反跳。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灌流抢救92例重度有机磷中毒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灌流(HDP)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184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HDP组和对照组。HDP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HDP治疗。通过观察阿托品用量、清醒时间、病死率、胆碱酯酶活力(ChE)4项指标来判断HDP的疗效。结果 HDP组病死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9.56%(P<0.01)。HDP组的阿托品用量及清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7天后HDP组的ChE明显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17.
有机磷中毒急救技术的临床应用(附3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灵阁  韩学华 《临床荟萃》1993,8(6):273-274
1989年4月~1992年10月南阳地区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有机磷中毒急救新技术[解磷注射液、全血胆碱酯酶(ChE)测定C纸片法)、有机磷检测管]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3126例,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126例符合卫生部1974年制定的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男1304例,女1822例,年龄1~76岁,经口中毒1627例,经皮肤中毒1449例,轻、中、重度中毒依次为51.3例、146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79倒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昏迷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应用总量降低(P〈0.05),治愈率提高(P〈0.05)。结论:血液灌流能迅速缓解症状,减少阿托品用量,提高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淀粉酶(AMS)、血糖(BS)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AOPP患者250例(中毒组)按照临床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并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在AOPP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静脉血3 mL分别检测ChE、AMS、BS及CK-MB。结果:中毒组血清AMS、CK-MB及B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血清AMS、CK-MB及BS水平递升(P0.05),且不同程度中毒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ChE下降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AOPP患者血清ChE、BS、AMS及CK-MB对判断AOPP严重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多种油脂肪乳(SMOF)辅助治疗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核因子-κB(NF-κB)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脂肪乳组31例和SMOF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脂肪乳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