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双艳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344-134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血糖控制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6年8月,对1039例受检孕妇行糖尿病筛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53例。将诊断GDM接受规范化治疗后血糖控制满意的32例作为观察组,另21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GDM(36周后确诊的或不配合治疗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GDM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和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王丽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73-5475
目的:探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4例GDM孕妇根据治疗后血糖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84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组20例,并设健康孕妇87例为对照组,对各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控制GDM孕妇的血糖对妊娠有较大影响,应及时进行筛查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与母婴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确诊的118例GDM患者,根据血糖水平控制满意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72例)和控制不良组(46例),并以12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比较3个组别的母婴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控制不良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控制组(P<0.05)。结论:应重视GDM对母婴妊娠的危害,早期诊断和治疗,良好控制血糖水平,能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7例和正常孕妇50例(对照组)临床资料资料,依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n=53)和血糖控制不佳组(n=54)。比较3组孕妇血糖水平、体质指数、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后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血糖控制不佳组孕妇血糖水平及体质指数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和对照组(P0.05);剖宫产和自然分娩比例3组无差异(P0.05),血糖控制不佳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酮症酸中毒、羊水过多、产褥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和对照组,其新生儿血糖值(2.43±0.76mmol/L)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和对照组,血清胰岛素(264.78±57.38 mmol/L)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和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与对照组妊娠不良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可改善母婴结局,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林小凤 《现代保健》2014,(10):105-107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6例GDM孕妇,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A组,26例)和血糖控制不满意组(B组,20例),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感染、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也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控制血糖对于改善孕妇分娩结局,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重视血糖筛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例GDM孕妇和30例健康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孕妇妊高征、羊水过多、真菌性阴道炎、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GDM严重影响母儿预后,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及孕期血糖控制、加强围产期GDM孕妇的管理、严密控制血糖、适时终止妊娠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朱明  温兰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03-250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诊断,及时治疗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0月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62例(GDM组)与随机选择同期住院中非妊娠期糖尿病、无内外科并发症的孕妇162例(对照组),就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围产儿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GDM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母儿合并症羊水过多、羊水过少、阴道炎、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酮症酸中毒、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胎、新生儿死亡、早产儿、巨大儿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筛查、诊断,及时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李胜梅  李卉  易宏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22-1722,172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健康孕妇各85例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剖宫产、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应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并控制血糖,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母儿保健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妊娠妇女通过OGTT试验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共计纳入妊娠期糖尿病(GDM)组患者4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HT)组61例、GDM并发HT组53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5例,比较各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GDM并发HT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及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及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组的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高于健康对照组以及单纯妊娠期糖尿病或单纯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在临床诊治中应注意监测并及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积极控制血糖对母婴并发症及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住院分娩213例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妊娠产妇213例作对照组相比较,两组在母婴并发症及分娩方式的情况。结果:GDM组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巨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2011年12月实施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时筛查、积极控制孕妇血糖,可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使之接近正常妊娠妇女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GDM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83例)和控制不良组(57例),比较两组母婴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控制不良组的妊高症、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和产后出血等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控制良好组(χ^2值分别为4.690、5.682、4.688和5.682,P〈0.05);而控制不良组的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和高胆红素血症等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控制良好组(χ^2值分别为5.882、5.682、5.882、6.992和9.399,P〈0.05)。结论应高度重视GDM对妊娠的危害,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妊娠期血糖水平,可有效降低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慧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3):491-493
目的 改善妊娠期糖尿病(GDM)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母婴预后。方法 选择1997年1月~2004年6月在我院系统产前检查并分娩、符合GDM和FGR诊断标准的孕妇23例为FOR组,同期符合GDM诊断标准而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的孕妇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GDM的发病孕周、脐血流S/D比值、孕期血糖控制情况、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 FGR组:1.确诊为GDM的孕周早于对照组、胎盘病理检查异常和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2.出现脐血流S/D比值升高早于对照组(P〈0.01),孕期血糖控制欠佳、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和早产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3.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和脱水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1);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重视GD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合并症的发生是改善GDM并发FGR的母婴预后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及同期健康孕妇的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糖、血脂水平,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Hcy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9年8月间门诊确诊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对血Hcy及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Hcy水平,并分析血Hcy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孕妇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Hcy水平显著增高(17.67±3.45 vs 12.34±2.98,P<0.05)。观察组患者血FPG、TC、TG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增高的同型半胱氨酸与FPG、TC、TG具有明确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Hcy水平明显升高,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密切相关。提示血Hcy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一个监测指标,且干预血糖、血脂等相关因素可能降低患者血Hcy水平,减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住孕产妇与外来流动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围产结局的差异,为加强外来流动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产检和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户籍和常住地,分为外来流动孕产妇(105例)、常住孕产妇(107例),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方法分析孕产妇围产结局。结果外来流动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早产发生率大于常住户籍(χ2=10.04,P=0.01),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大于常住孕产妇(χ2=4.69,P=0.03),巨大儿的发生率大于常住孕产妇(P=0.03),外来流动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产后42天空腹血糖高于常住孕产妇(t=2.34,P=0.02),OGTT的1小时血糖值高于常住孕产妇(t=2.86,P=0.01)。结论外来流动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围产病率较常住孕产妇高,应进一步强化对外来流动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个性化行为干预联合处理对患者依从性及孕期体重与血糖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G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GDM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个性化行为干预,重点做好患者的心理、营养、运动、血糖及回访等干预,测定干预前后患者孕期体重、血糖指标,调查患者对干预满意率,并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孕期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对干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并且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妇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0月在该院检查并分娩的GDM患者40例(GDM组),并以同期40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组)为对照,详细记录两组分娩前血HCY、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肌酐等数据。比较两组血HCY水平,并分析其与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GDM组血浆HCY水平及TG、LDL-C、FPG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两组间血TC、HDL-C、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LDL-C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HCY代谢异常,提示监测HCY水平对GDM患者病情的观察有一定指导意义;通过改善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血浆HCY浓度,减少血管病变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指标特点,并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于本院就诊并定期进行检查的314例孕妇为观察对象,依据糖代谢检查结果将其分为Ⅰ组(健康孕妇107例)、Ⅱ组(单纯GDM,175例)、Ⅲ组(GDM合并高血压,32例),检测3组孕妇的临床指标,包括高血压病史、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检测血清TNF-α、CRP及IL-6水平变化。结果 3组孕妇的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的FPG、孕前BMI、HbA1c、胰岛素、血清TNF-α、CRP及IL-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组上述指标水平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CRP及IL-6与GDM合并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TNF-α、CRP及IL-6对GDM并高血压的预测切点分别为122.93 pg/ml、6.88 mg/L及294.56 pg/m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0.637与0.850。结论 GDM患者的血糖、孕前体质量指数及胰岛素与HbA1c水平的升高会增加合并高血压的风险,检测血清TNF-α、CRP及IL-6对预测GDM合并高血压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3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82例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分娩后的血糖、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改变。结果:分娩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SAS得分和SDS得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和早产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更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开展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2654例行产前检查者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并对其产妇住院分娩情况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糖筛查阳性者278例,阳性率达10·47%,确诊为GDM58例,占2·19%,诊断为糖耐量受损(GIGT)62例,占2·34%;OGTT异常为120例(GDM+GIGT),占4·52%,OGTT异常120例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36例、胎盘早剥18例、巨大胎儿26例、妊高征14例、产后出血10例、新生儿低血糖18例、新生儿窒息8例、早产4例、死胎6例。结论:开展孕妇糖筛查可预防糖尿病所致的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母婴安全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者并发症较多,对诊断为GDM者经过控制饮食及降糖治疗可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GDM),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对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11例孕妇的体重指数(BMI)变化与GDM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将111例妊娠24至28周的孕妇以OGTT空腹血糖≥5.1 mmol/L,1h血糖≥10.0 mmol/L,2 h血糖≥8.5 mmol/L符合两项或以上为诊断标准分为55例病例组与56例健康孕妇为对照进行分析,对两组孕妇的孕前体重、孕前BMI及OGTT检测时体重、BM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孕妇的孕前体重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血糖异常时的体重及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及BMI的增加是提示GDM发病风险的重要指标,为产科及围产期保健医生早期发现GDM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