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砾岩油藏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铸体薄片、X衍射、岩石物性、扫描电镜和压汞资料对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储集层孔隙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储集层分为4大类(Ⅰ~Ⅳ)。分析了每一类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驱油效率。Ⅰ类储集层为大孔、中喉孔隙结构,孔喉分布相对均匀,连通性好,水驱油效率最高,平均为52%;剩余油主要以油斑形式赋存在孔隙壁上。Ⅱ类储集层为中大孔、中细喉孔隙结构,孔喉分布不均匀,局部发育大孔道,并存在微裂缝;水驱油过程中水窜严重,导致驱油效率较低,平均为42%;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细小孔道中。Ⅲ类储集层为中孔、中细喉孔隙结构,孔喉分布相对均匀,连通性好,水驱波及系数相对较高,水驱油效率高,平均50%;剩余油富集于小孔道及盲孔。Ⅳ类储集层为细孔、细喉孔隙结构,孔喉发育极差,次生孔隙和微裂缝发育,水驱波及效率低,驱油效率很低,平均为35%;剩余油主要以段塞形式分布在孔隙中。  相似文献   

2.
储集层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临南油田主要含油层系为沙河街组 ,属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亚相内的储集层孔隙结构较均质 ,驱油效率与岩石物性具有一致性。三角洲平原亚相内的储集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较强 ,驱油效率与岩石物性之间相关性不好 ,且反映出负相关的统计特征。研究表明 ,临南油田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当孔隙结构较均质且物性好时 ,驱油效率高 ,而当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时 ,即使渗透率高 ,驱油效率也低。并从地质特征及渗流理论等方面对上述现象给予了定量表征。图 2参 16(蔡忠摘 )  相似文献   

3.
油层岩石的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尤富  鲍颖 《河南石油》1999,13(1):23-25
根据岩石的毛管压力曲线资料,在矩法确定的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值基础上,提出了孔隙结构特征值函数的方法。室内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孔隙结构特征值函数与水驱油效率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利用孔隙结构特征值函数可以预测油藏的水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4.
5.
根据岩石的毛管压力曲线资料.在矩法确定的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值基础上,提出了孔隙结构特征值函数的方法.室内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孔隙结构特征值函数与水驱油效率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利用孔隙结构特征值函数可以预测油藏的水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孔隙结构参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给出了各参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歪度是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孔隙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7.
盘河断块区馆三段储集层为辫状河流相沉积,从岩性、沉积构造、砂体形态和非均质性质等方面对河流相沉积的性质作了论述.沉积构造有层理、层面构造,砂体形态以箱形及钟形为主.对各小层沉积微相及平面分布进行了研究,主要发育河床滞留沉积和心滩微相.储集性能与沉积微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心滩主体砂体厚度大、物性好、含油饱和度高,其次为心滩边缘,废弃河道较差,储层的含油性还受构造及成岩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港东二区七断块微生物驱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介绍了港东油田二区七断块油藏地质、流体特征和开采特点。针对油藏和地层流体特征筛选出了 4个以原油为碳源的未经任何改造的复合菌种及其营养剂类型和浓度。利用地层原油对菌种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项目有 :①菌种代谢性能 ,包括产气、产酸和表面活性剂 ;②原油粘度和组分变化 ;③模拟油藏条件 ,利用人造岩心进行菌液驱油物理模拟实验。根据室内实验结果编制了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方案 (在 4个井组分 3个段塞注入菌液 3 0 0m3 ) ,方案于 1 997年 5月至 7月实施。方案实施后 1 8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 :菌浓度较试验前升高了 1至 2个数量级 ,原油性质得到改善 ,初步取得了增油降水的效果。图 3表 3 (冯庆贤摘 )  相似文献   

9.
双河油田砂岩油藏不同孔隙结构水驱油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约友 《河南石油》1998,12(A05):27-30
针对砂砾岩油藏地质 特点,引用喉孔平均半径比R,定量化研究微观孔隙结构和水驱油效率关系,归纳出双河油储层不同岩性,  相似文献   

10.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孔隙类型多样,水驱采出程度差异较大,其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基于孔喉频度分布曲线定性分类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通过数字岩心技术建立了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的方法,明确了中东某地区孔隙型碳酸盐岩孔喉特征,并开展水驱油室内物理实验,阐明了不同类型岩心采出程度差异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可分为偏粗单峰型、偏细单峰型Ⅰ、偏细单峰型Ⅱ、偏粗双峰型及多峰型,储集性能与岩心均质性无显著关系,非单峰型的单相渗流能力优于单峰型,且单峰型随岩心均质性增强,单相渗流能力变差。(2)非单峰型的平均配位数和平均孔喉比均高于单峰型,且单峰型随着岩心均质性的增强,平均配位数和平均孔喉比降低。所有类型随喉道半径增加,孔喉比上限呈下降趋势;随孔隙半径增加,配位数上限呈指数型上升。(3)宏观上,岩心均质性为驱油效率主控因素;微观上,非单峰型在大孔喉处的高连通性以及小孔喉处的大孔喉比是导致其驱油效率显著低于单峰型的根本原因,且孔喉尺寸是单峰型驱油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探讨了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过程中,润湿性不同,驱替机理不同。水湿储层表现为驱替机理和剥蚀机理;油湿储层表现为驱替机理和油沿孔道壁流动机理。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开发中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物性、孔隙结构、注入量、注水速度、润湿性等。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开发效果对注水速度较为敏感。针对不同的储层,采取合适的注水速度,才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界面张力实验,筛选了能把油水界面张力降到10-1~10-4 mN/m数量级的单一碱、油砂清洗剂RS1、RS2及复配洗油体系,测定了洗油体系在不同界面张力条件下的洗油效率。结果表明,在10-1~10-2 mN/m界面张力范围内,各种洗油体系洗油效率均小于90%。当界面张力达到10-3 mN/m的超低值时,油砂清洗剂RS1(质量分数1.2%)的最高洗油效率为95.5%。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至10-4 mN/m数量级时,碱(质量分数2.0%,m(NaOH)∶m(Na2CO3)=1∶1)/RS1(质量分数0.6%)复合洗油体系最高洗油效率为96.8%,略低于油砂清洗剂RS1(质量分数1.8%)的洗油效率,但复合洗油体系成本更低,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非均质注水开发油藏提高水驱油效率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范  侯平舒  张士建  高玉香  谢权 《钻采工艺》2003,26(6):48-49,65
以过渡带隔相注水工艺、实行微破裂压力注水及调剖、调驱等多种工艺结合进行合理注水,可以达到对非均质油藏系统开发,使低渗层水驱动用程度及驱油效率得以提高,对应油井地层压力上升、产能增加;这一水驱油工艺在桥口油田应用,实现了油田连续6年控水稳油,证实可以有效减缓油田自然递减,保持油田持续稳产高产,为同类油藏的控水稳油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复杂断块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发育带有隔夹层的复杂断块底水油藏。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隔夹层控制着底水锥进速度及单井水淹时间,如何利用隔层控制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对延长单井见水时间及提高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至关重要。在精细刻画油藏隔夹层分布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底水油藏见水时间公式,研究了隔夹层对油藏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油井隔层半径为150 m时,既可以有效传导底水能量,又能够延长油井见水时间,此时计算油井见水时间为2 a;南堡凹陷堡古2油藏应用针对性的控水稳油对策,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油藏描述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王端平  柳强 《石油学报》2000,21(6):111-116
通过对胜利油区多个复杂断块油田的精细油藏描述实践,紧密围绕复杂断块油田的地质特点,运用现代油藏描述技术,针对复杂断块油田开发中后期进人高含水产量递减这一突出矛盾,为了提高采收率、挖潜剩余油,探索出了一套适宜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储层单元的细分对比、自然断块的划分、徽型构造、与地层单元和断块划分紧密结合的沉积微相分析、储层非均质、储层空间封闭单元、精细油藏类型、流体模型、储量复算、油藏地质模型等及其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油藏描述采用的技术路线,提出了自然断块、储层空间封闭单元、精细油藏类型等关健概念,并从理论到实践阐明了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三工河组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三工河组储层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及管束状为主,主要是Ⅱ类较大喉道,其次是Ⅲ类中喉。储层评价结果为三工河组储层很好,Ⅰ、Ⅱ、Ⅲ类都发育。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成岩作用中的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对储层中含有硬盐的凝析气田进行了孔隙含盐量与原油采收率影响关系的研究,论述了该储层的淡水驱替、毛管油驱替、聚合物驱替对原油采收率增值的影响,为同类油气藏的开发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原油组分、孔隙结构对自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吸是裂缝性油藏采油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现象。自吸过程取决于许多复杂的因素相互作用。主要研究了原油组成,孔隙结构对自吸的影响。研究中使用的多孔介质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砂岩和石灰岩。研究结果表明,原油组分、孔隙结构对自吸速度及最终采收率有较强影响。对砂岩体系,在不同束缚水饱和度条件下,自吸最终采收率变化不大,而对石灰岩体系,最终采收率与束缚水饱和度有限大关系。原油组分对自吸的影响表现为润湿性改变而产生的毛管力变化。  相似文献   

19.
靖安油田长6、长2油层驱油效率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靖安油田长6、长2油层砂岩模型的水驱油实验表明,长6、长2油层虽然在物性上差异较大,但它们的最终驱油效率相差不大;实验还表明无水期结束之后的继续水驱油,长6油层的驱油效率有较大提高(25.79%),而长2油层的驱油效率则提高较小(4.32%)。影响靖安油田长6、长2油层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储层的孔隙结构、润湿性和注入水加压方式。  相似文献   

20.
高浓度、大段塞聚合物驱油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根据目前大庆油田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一种新的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在室内两维纵向非均质岩心上,进行了一元驱注入时机、聚合物段塞和相对分子质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聚合物浓度越高,采收率越大,产出液处理量越小,经济上越合算;越早转注一元驱,采收率越大,经济效益越好;随着聚合物段塞的增大,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加,但聚合物段塞增大到一定值后,采收率增加的速率开始变缓;企业总利润开始随着聚合物段塞的增大而增加,但聚合物段塞增大到一定值后,企业总利润开始下降;企业最大总利润所对应的聚合物段塞随着油价的增加而增大,较为合理的段塞大小为0.8~1.0PV左右:相对分子质量越高。驱油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