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猪》2017,(3)
为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湘沙猪配套系母系猪肉质的影响,试验选择生长发育正常、体重35 kg左右的湘沙猪配套系母系猪48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分前期(体重为35~65 kg)和后期(体重65~90 kg)两个阶段。试验前期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3%、14.53%、15.03%、15.53%,试验后期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03%、13.53%、14.03%、14.53%。试验期104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3头猪(1公2母)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湘沙猪配套系母系猪的L、a、b、熟肉率、贮存损失、失水率、肉色、大理石纹等肉品质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等肌肉成分指标无显著影响;前期饲喂粗蛋白质水平14.53%的饲粮、后期饲喂粗蛋白质水平13.53%的饲粮,湘沙猪配套系母系猪背最长肌中丝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缬氨酸、风味氨基酸显著提高,硬脂酸、花生酸显著降低,而亚油酸、γ-亚麻酸、二高-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提高,同时矿物元素锌含量显著提高。说明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湘沙猪配套系母系猪肉品质有影响,而中等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前期为14.53%、后期13.53%)可获得较好的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湘沙猪配套系的生产性能表现,本试验选择体重28 kg左右、 生长发育正常的湘沙猪配套系母系母本、 父母代猪及商品猪各30头,在相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前、 后期消化能和粗蛋白分别为12.66 MJ、15.04%和12.66 MJ、13.03%),饲养107天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全期日增重为726.45 g,比父母代猪(巴沙猪)和母系母本(沙子岭猪)分别高出21.34%(<0.05)和47.16%(<0.05);全期料重比为3.32,比父母代猪和母系母本分别低9.78%和27.19%;屠宰率为71.2%,比父母代猪和母系母本分别高出2.3个百分点(>0.05)和4.4个百分点(<0.05);瘦肉率为59.6%,比父母代猪和母系母本分别高出13.96%(<0.05)和47.16%(<0.05).试验结果表明选育的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综合了各杂交亲本的优点,具有生长速度快、 饲料转化效率高、 瘦肉率高、 胴体品质优良等特点,值得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杜长大、湘沙猪配套系各30头,按品种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比例一致,2个组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饲粮,试验期127 d。结果表明:杜长大、湘沙猪配套系全期日增重分别为676.37 g、623.52 g,差异不显著(P>0.05);全期料重比分别为2.82、3.01;瘦肉率分别为69.16%、63.8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杜长大、湘沙猪配套系的脂率分别为12.02%、14.80%,皮率分别为5.89%、8.05%,脂率和皮率两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后腿比率、骨率等其他胴体品质性状,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一头增重75 kg的湘沙猪配套系比杜长大多收入108.75元,经济效益显著。综上所述,选育的湘沙猪配套系综合了沙子岭猪和引进品种的优点,具有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适中、肉质优良、市场售价高、饲养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择均重32.43 kg的沙子岭猪与均重34.84 kg的巴沙猪各12头,按品种组合分成沙子岭猪组和巴沙猪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比例一致。两个处理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试验期104 d。结果表明:与沙子岭猪相比,巴沙猪的全期日增重提高了31.17%(P0.01)、料重比降低了25.49%,眼肌面积、瘦肉率分别提高了50.36%(P0.05)、21.71%(P0.05),脂率降低了30.42%(P0.05),胴体斜长和直长分别提高了25.52%(P0.01)、28.07%(P0.01),肉色和大理石纹均处于正常范围。说明湘沙猪配套系父母代巴沙猪,既保持了沙子岭猪肉质好的优点,又提高了日增重、饲料报酬、瘦肉率。巴克夏猪作为母系父本与沙子岭猪配套生产巴沙优质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杜长大、湘沙猪配套系各30头,按品种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比例一致,2个组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试验期127天。结果表明:湘沙猪配套系组背最长肌的L_1~*比杜长大组的显著提高了2.63%(P0.05),肉色等级、大理石纹评分优于杜长大组,花生酸、γ-亚麻酸含量比杜长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21.43%(P0.05)、10.00%(P0.05),而湘沙猪配套系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杜长大组显著降低了4.36%(P0.05),镁元素含量比杜长大组显著提高了4.21%(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表明,湘沙猪配套系背最长肌的L_1~*、花生酸、γ-亚麻酸、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杜长大猪,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杜长大猪。湘沙猪配套系在肉质上总体优于杜长大猪,适合开发作为优质猪肉。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择胎次相近的湘沙配套系母猪27头,随机分成9组.妊娠期和哺乳期分别饲喂3种不同营养水平(高、中、 低)的日粮,试验为期1年.结果表明: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喂不同能量蛋白水平饲粮对试验猪总产仔数、 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高低组和高高组初生个体重显著高于中低组(P<0.05);中中组的21日龄窝重(52.88 kg)显著高于低中组、 中低组、 中高组及高高组(P<0.05),低高组的21日龄窝重(50.21 kg)显著高于低中组、 中高组及高高组(P<0.05);21日龄个体重高低组最高达5.35 kg;中中组35日龄断奶窝重最高达78.48 kg,显著高于低中组、中低组、 中高组和高高组(P<0.05);35日龄个体重高高组最高达8.24 kg,显著高于低低组和中低组(P<0.05).中中组每窝仔猪毛收入为4774.47元,分别比其他8组提高了1004.70、1372.47、522.30、1457.67、1778.88、788.07、1110.33和1442.37元.若从经济效益考虑,湘沙配套系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均应采用中能中蛋白饲粮,即消化能分别为11.70 MJ/kg和12.92 MJ/kg、 粗蛋白分别为13.00%和16.63%.  相似文献   

7.
杜仲灵芝散对湘沙猪配套系肥育性能及肉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灵芝与杜仲灵芝散对湘沙猪配套系肥育猪肥育性能与肉质的影响,试验选用42头、体重55 kg左右的湘沙猪配套系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加入1%灵芝粉和1%杜仲灵芝散的饲粮。试验期63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4头进行屠宰及肉质测定。结果表明,在饲粮中单独添加1%灵芝粉对湘沙猪配套系肥育性能没有影响,而添加1%杜仲灵芝散有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的趋势。大理石纹,试验2组比试验1组提高12.33%(P0.05);粗蛋白质,试验1组比对照组提高8.51%(P0.05);苯丙氨酸,试验1组比对照组提高17.5%(P0.05)。钾元素,试验1组比对照组提高4.76%(P0.05);镁元素,试验1组比试验2组提高9.44%(P0.05)。日增重、屠宰率、瘦肉率、肌肉p H、L*、a*、b*、失水率、贮存损失、熟肉率等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灵芝粉能提高湘沙猪配套系肌肉中的粗蛋白质、苯丙氨酸和钾元素含量;添加杜仲灵芝散,有提高湘沙猪配套系日增重和肌肉大理石纹、降低料重比的趋势;饲粮中添加杜仲灵芝散提高湘沙猪配套系的肥育性能和肉质改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灵芝粉。  相似文献   

8.
为测定湘沙猪配套系父系猪肥育和胴体性状,试验选择生长发育正常、体重30 kg左右、系谱档案完整的新美系大约克和巴克夏猪各16头,公母各半,按品种分2栏饲养。试验期间,各组猪饲喂相同营养水平饲粮(前期消化能13.33 MJ/kg,粗蛋白质16.54%;后期消化能13.53 MJ/kg,粗蛋白质15.14%),肥育试验结束后,每组分别选择6头猪(3公3母)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全期,大约克猪日增重显著高于巴克夏猪84.17 g(P0.05),料重比均低于巴克夏猪。大约克猪屠宰率和胴体直长均高于巴克夏猪,屠宰率比巴克夏猪高2.55个百分点(P0.05),胴体直长比巴克夏猪高3.59%(P0.01)。巴克夏猪3点平均膘厚显著高于大约克猪0.48 cm(P0.05),脂率和皮率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1);巴克夏猪眼肌面积显著低于大约克猪7.34 cm~2(P0.05);瘦肉率极显著低于大约克猪7.49个百分点(P0.01)。综上所述:在该试验条件下,大约克猪生长速度较快,体型长,瘦肉率高,适合作为湘沙猪配套系终端父本;巴克夏猪生长速度较慢,但其脂率较高,适合作为湘沙猪配套系母系父本培育。  相似文献   

9.
湘沙猪配套系是由湘潭市家畜育种站等单位经过十多年的持续选育,培育而成的优质瘦肉型猪配套系。湘沙猪配套系由三个专门化品系组成,其中,XS1系以新美系大约克猪为育种素材,XS2系以新美系巴克夏猪为育种素材,XS3系以原产湖南湘潭的地方品种沙子岭猪为育种素材,分别选育配套系终端父本、母系父本和母系母本。湘沙猪配套系结合了引进猪种生长快、瘦肉率高和沙子岭猪产仔多、肉质好的优点。父母代猪腹部以上被毛以黑色为主,四肢大多为白色;母猪繁殖性能好,经产母猪总产仔数12.4头,产活仔数11.9头。商品代猪全身被毛白色,具有体型外貌一致性好、生长较快、瘦肉率较高、肉质佳风味好等综合优势。本文研究了湘沙猪配套系父母代猪、商品代猪从初生至商品代猪达100 kg育肥期间不同日龄体重,利用3种模型拟合生长曲线,以期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指导生产,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为湘沙猪配套系持续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湘沙猪配套系以地方良种沙子岭猪和引进品种巴克夏、大白猪为育种素材,经过5个世代的持续选育,分别育成XS1系(终端父本)、XS2系(母系父本)、XS3系(母系母本)3个专门化品系。各专门化品系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育种目标,遗传稳定。XS1系初产总仔数10.7头,产活仔数10.3头;经产总产仔数11.8头,产活仔数11.4头;公猪达100 kg日龄165.4 d,背膘厚9.9 mm;母猪达100 kg日龄166.5 d,背膘厚10.8 mm。XS2系初产总仔数10.0头,产活仔数9.5头;经产总产仔数10.2头,产活仔数9.8头;公猪达100 kg日龄168.8 d,背膘厚12.5 mm;母猪达100 kg日龄169.7 d,背膘厚13.5 mm。XS3系初产总仔数10.2头,产活仔数9.4头;经产总产仔数11.1头,产活仔数10.3头;公猪达50 kg日龄193.9 d,背膘厚15.6 mm;母猪达50 kg日龄185.7 d,背膘厚17.9 mm。配套系父母代总产仔数12.4头,产活仔数11.9头。配套系商品猪30~100 kg期间平均日增重832.44 g,料重比3.16;100.6 kg屠宰,屠宰率73.0%,胴体瘦肉率58.2%,系水力93.26%,肌内脂肪含量2.9%,肉质优良,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湘沙猪配套系肉质的营养特征,选择体重28 kg左右、生长发育正常的配套系母本、父母代猪及商品猪各30头,分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3组饲喂相同饲粮,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6头屠宰,测定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含量并建立湘沙猪配套系的氨基酸模式。结果表明:湘沙猪配套系母本、父母代猪、商品猪鲜肉样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3.46%、23.47%、23.12%,背最长肌脂肪酸均以油酸含量最多,分别为40.92%、39.40%、41.41%,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中含有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48.26%、47.50%、48.25%,氨基酸的结构与组成比例较为合理,是理想的膳食肉类蛋白质来源。湘沙猪配套系母本、父母代猪、商品猪可消化氨基酸模式分别为赖氨酸100、100、100,苏氨酸41、42、42,缬氨酸48、50、49,异亮氨酸41、42、43,亮氨酸69、75、72,蛋氨酸31、32、33,组氨酸62、60、61,苯丙氨酸34、36、39,精氨酸55、64、54,色氨酸15、15、15,苯丙氨酸+酪氨酸65、67、72。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评价棉籽浓缩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其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1:将12头生长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玉米基础饲粮和棉籽浓缩蛋白饲粮。采用全收粪尿法和套算法测定棉籽浓缩蛋白的消化能和代谢能。试验2:将12头生长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无氮饲粮和棉籽浓缩蛋白饲粮。采用指示剂法和直接法测定棉籽浓缩蛋白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试验3:将192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棉籽浓缩蛋白水平为0、2%、4%和6%(等量替代大豆浓缩蛋白)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风干基础下棉籽浓缩蛋白消化能、代谢能和总能消化率分别为16.51 MJ/kg、15.38 MJ/kg和89.78%。2)棉籽浓缩蛋白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89%和75%~94%。3)不同添加水平的棉籽浓缩蛋白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棉籽浓缩蛋白在断奶仔猪饲粮中可以完全...  相似文献   

13.
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70 kg左右猪180头,分9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试验设计3个粗蛋白水平(15.5%、12.5%、11.5%)和3个能量水平(13.81、13.39和12.97 M J/kg),以研究不同能蛋水平对猪生长性能影响。结果:能量对日增重无影响,蛋白对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随能量的降低呈线性增加,而随蛋白的降低而降低;料重比随能量的将低而增高,蛋白对其影响不显著;背膘厚随能量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养分消化率,以CP12.5%、能量13.39 M J/kg的日粮水平较好。由此可得出,以能量13.39 M J/kg、粗蛋白12.5%的日粮饲喂猪能获较好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宁乡猪肥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宁乡猪早熟、易肥、蓄脂力强的种质特性和耐粗饲传统观念,结合猪遗传资源调查,设计每kg含13.16~13.33MJ消化能和以3个百分点为递增梯度粗蛋白8.39%~17.04%的4个日粮,探讨高能日粮蛋白水平提高宁乡猪的性能效应。结果表明,35~60kg体重阶段日增重可达700g以上,日粮蛋白水平对重要性状的最大效应分别为14.03%的试验Ⅱ组日增重达48.74g和17.04%的试验Ⅰ组6-7肋间膘厚、均膘厚、肥膘率分别降低4.75mm、2.61mm、2.66个百分点和瘦肉率提高1.61个百分点。同时表明,14%以上的日粮蛋白水平有利于促进宁乡猪母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湘沙猪配套系是利用我国地方品种沙子岭猪和国外引进猪种为育种素材,采用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优质猪配套系,湘沙猪配套系由三个专门化品系组成(终端父本XS1,母系父本XS2,母系母本XS3)。  相似文献   

16.
四川黑猪适宜能量蛋白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96头70日龄四川黑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饲养于同一个圈,在生长猪(25~60kg)和育肥猪(60~100kg)阶段分别随机饲喂3种日粮(3个能量水平、2个蛋白水平),以便探明生长肥育阶段四川黑猪的适宜能量和蛋白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四川黑猪在生长猪和育肥猪阶段,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日粮营养水平分别为消化能3.2Mcal/kg、粗蛋白15%和消化能3.3Mcal/kg、粗蛋白14%。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鲁农2号配套系生长肥育猪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保持消化能/粗蛋白质比不变的基础上,设为高能量粗蛋白质、中能量粗蛋白质和低能量粗蛋白质3个处理组。选取健康、初始体重(49.58±1.49)kg的鲁农2号配套系生长肥育猪108头(公母各半)随机分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圈)9头猪。试验分为50~80 kg和80~100 kg两个阶段。结果表明,试验全期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对猪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但50~80 kg低营养水平组日增重和粗蛋白质日摄入量显著低于高、中营养水平组。养分表观消化率,50~80 kg以低营养水平组最高,与中营养水平组相比,其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6.97%、8.53%、10.48%和6.45%,差异显著。饲粮营养水平对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80~100 kg不同营养水平组养分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其中,高营养水平组养分表观消化率最高,其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中、低营养组提高5.49%和7.17%(P〈0.05);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4.48%和6.07%(P〈0.05);钙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2.76%和27.93%(P〈0.05);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8.77%(P〈0.05)和17.44%;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比中营养水平组提高8.56%(P〈0.05)。综合考虑,在50~80 kg阶段,鲁农2号配套系生长猪适宜的消化能为12.98 MJ/kg、粗蛋白质为14.56%;80~100 kg阶段,鲁农2号配套系肥育猪适宜的消化能为12.98 MJ/kg、粗蛋白质为12.40%。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对海南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初始体重为(15.88±1.82)kg健康海南猪36头,随机分为3组,即试验Ⅰ组(CP为16.5%)、试验Ⅱ组(CP为18.5%)和试验Ⅲ组(CP为20.5%),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①日粮中蛋白质的添加水平对海南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试验Ⅱ组(18.5%)生产性能最佳;②日粮中蛋白质的添加水平对血液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着日粮中蛋白质水平的提高,海南猪血液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也升高。提示,在海南猪生长前期饲喂蛋白质水平以18.5%日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桂科母系猪能量、蛋白的最适需要量,试验采用两因素(蛋白3水平×能量2水平)完全交叉试验设计,将桂科母系猪48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结果表明:在40~70 kg阶段,当能量与蛋白分别为12.55 MJ/kg和13.40%时,桂科母系猪在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等各方面均表现较好,因此,这一阶段桂科后备母猪最适宜的能量与蛋白为12.55 MJ/kg和13.40%。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麻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约35 kg猪2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在等能等氮条件下,大麻籽粕添加水平为35~60 kg(0,4%、8%、12%);60~110 kg(0、8%、12%、6%)。结果表明:(1)大麻籽粕的不同添加水平均未显著影响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P>0.05);(2)不同添加水平的大麻籽粕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不显著(P>0.05);(3)肌肉、肝、血清和血浆中均未检出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和大麻酚。大麻籽粕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可部分替代豆粕,安全地应用于生长肥育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