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在通有稳定性的方法体系下(Usco方法),本文引入向量参变量并利用集值映射方法定义广义最大元,刻画了集族最大元特有属性,讨论了最大元映射和向量参数扰动时,向量参变量的集族最大元的通有稳定性。发现了集合族公共元具有良好的性质,其交运算具有通有稳定性,并发现了向量参变量的集族最大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四油缸液压调节机构对油缸受撞击时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 利用电阻式位移传感器测量了各活塞杆的位移—时程曲线, 使用MATLAB软件得到了速度和加速度的时程曲线, 获得了各活塞杆的最大位移、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随落锤下落高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任一油缸受撞击时, 其他3个油缸的反应时间一致; 随着落锤下落高度的增加, 各油缸的最大响应速度和最大加速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带准备时间的两台同类机已知工件最大加工时间的半在线排序问题,目标函数极小化最大机器完工时间和极小化最大工件完工时间.对此问题给出了竞争比为√2的近似算法,并证明了不存在竞争比小于1+√3/2的近似算法.  相似文献   

4.
带准备时间的两台同类机半在线排序的近似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带准备时间的两台同类机已知工件最大加工时间的半在线排序问题,分别讨论了极小化最大机器完工时间和极小化最大工件完工时间这两个目标函数,对这两个目标函数给出了竞争比为3/2的近似算法,并证明了不存在竞争比小于√2的近似算法  相似文献   

5.
对楔横轧42Cr Mo/Q235层合轴进行轧制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成形角、展宽角、断面收缩率、轧制温度对界面最大剪切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成形角、轧制温度对最大剪切应变影响不大,断面收缩率、展宽角对最大剪切应变影响较大;展宽角越大,界面两侧最大剪切应变差值越大;断面收缩率越大,界面两侧最大剪切应变差值越小.同时,在最大剪切应变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仍然有界面的结合与分离,因此,界面是否结合仅考虑最大剪应变是不充分的,还需综合考虑其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楔横轧层合模具设计和揭示界面结合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设λ(G)表示G的棱连通度,图G称为临界h棱连通的,如果λ(G)=h而且对任何x∈V(G),λ(G-x)≤h-1,具有最大棱数的临界h棱连通图称为最大临界h棱连通图.本文首先证明对h≥3的临界h棱连通图的若干性质,然后证明最大临界3棱连通图的每个顶点都与3度点相邻,并由此给出了此类图的结构刻划和最大棱数.  相似文献   

7.
以P123为模板、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负载TiO2的介孔吸附剂,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透射电镜(TEM)以及氮吸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PS1孔径为5.23nm,比表面积为798.97m2/g,样品PS2的孔径为4.90nm,比表面积为866.64m2/g.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显示,PS1对亚甲基蓝(MB)和罗丹明B(R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79mg/g和17.56mg/g,PS2对MB和R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05mg/g和20.05mg/g;PS1和PS2对RB的最大光降解量均为25.2mg/g左右,到达最大光降解量的时间分别为50min和120min;PS1和PS2对MB的降解在25min内均达到最大,最大光降解量均稳定在24.9mg/g左右.结果表明,PS1和PS2均对MB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图的特征值分布的研究中,用Ramsey定理得到了图的第t个最大特征值极限点的下界和第t个最小特征值极限点的上界,给出了第t个最小特征值集合的最大元,并讨论了图的特征值极限点集合间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9.
改进的K最短路径算法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的K最短路径算法是最短路径算法中一个重要分支,它在交通网络的实时路径选择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将经典的K最短路径算法应用于通信网络中,我们对经典的K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了改进.在求解K最大期望容量路径算法时,先对其进行权重转换,然后使用MPS算法;在求解K最大容量路径算法时,选取每个弧段源点,终点和弧段对应3个容量值最大的来进行标号;在求解K最大期望容量路径时,建立一系列的子网络,在每个子网络中先求出K最大可靠路径,对其容量进行排序,选出最小的,将大于该最小容量的所有弧集构成的网络定义为它的子网络,以此类推直到源点到目标点没有路径为止,对每个子网络中选取的K最大期望容量路径进行统一排序得到原网络中的K最大期望路径.通过网络通信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个考虑热阻、热漏和内不可逆性且热源和工质之间满足牛顿传热规律的不可逆Braysson热机模型。导出了该模型下输出功率、效率和生态学目标函数的表达式。计算了最大输出功率、最大效率和最大生态学目标函数及它们对应的参数值并通过图来反映它们的变化情况。讨论了热漏、内不可逆性对该热机各种性能参数的影响同时给出了一些重要参数的优化范围。所得结果对实际Braysson热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60~2014年云贵地区49个站点的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季尺度和年尺度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旱涝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1960~2014年云贵地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上升速率冬季秋季春季夏季,1997年出现了气温突变现象.(2)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秋季降水量下降最快,冬季最慢,且降水呈现14a和28a的周期变化.(3)1960~2014年云贵地区呈现偏旱的趋势,且夏秋两季干旱趋势较为明显.(4)从空间尺度分析,云贵地区整体上趋于干旱(SPI倾向率小于0),在云南与贵州交界处,偏旱现象较为严重,仅在云南省北部出现偏湿现象.因此近55a云贵地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常规自动站资料对台风“麦德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对其在浙江中南部和西部造成的暴雨成因作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副高外围气流为麦德姆移动路径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2)暴雨区上空较强的水汽通量、高温高湿的湿能量积聚、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以及持续长时间的上升运动都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3)根据湿位涡分析,本次过程是一次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均存在、以对流不稳定为主的台风暴雨过程.暴雨区发生在MPV1负值中心附近,尤其700 hPa的MPV1值指示效果最好,且降水强度与该值有正相关性,中低层深厚的MPV1负值区配合其高层正值区有利于暴雨发生,此外MPV2表征的大气斜压性也与降水强弱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扼要对比介绍了天山南、北坡的自然地理概况,着重分析了天山北坡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产汇流的关系.通过对天山北坡山区分段、分流域的研究论证,总结出天山北坡是新疆重要的径流形成区,北坡降水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河流长度与水量亦由西向东明显递减以及中山带是重要的径流形成区等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灾害等级法、多项式拟合、距平分析、小波分析、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对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地区清代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及其致灾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看,洪涝灾害可划分为5个阶段,1644—1690,1801—1840及1881—1912年为洪涝灾害高频期,1691—1800和1841—1880年为洪涝灾害低频期,研究区清代洪涝灾害发生频次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灾害等级以中度洪涝和大洪涝为主,洪涝灾害发生存在3,8,17以及61 a左右的准周期;从空间分布看,洪涝灾害发生频次较高的县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中部和西南部,清涧河流域中下游与延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县市洪涝灾害发生频次最高;研究区大洪涝及特大洪涝在气候转型期发生频次相对较高,在气候偏湿条件下,降水量明显增加也会增加大洪涝及特大洪涝的发生频次;交叉小波变化显示,洪涝灾害等级序列在2~5,9~12及56~70 a周期尺度上与厄尔尼诺事件序列存在显著相关性,在8~14 a周期尺度上与太阳黑子数序列相关性明显。3个洪涝灾害高频期受夏季风的影响,1881—1912年研究区洪灾频次显著增加与该阶段夏季风活动加强有关,使得研究区降水量较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1988年8月8日杭州遭到的7号强台风暴雨(简称8807号台风暴雨)给杭州市造成的灾害特点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杭州市的防灾抗灾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城市的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市政建设、防灾抗灾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东南沿海其它城市的防灾抗灾对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2014年8月19日08:00至20日08:00温州市大暴雨过程做技术总结. 通过对500 hPa环流分析,利用欧洲中心850 hPa和1 000 hPa细网格风场产品以及雷达拼图、实况雨量分析发现,该次过程为高空槽和低层偏南风急流控制下的系统性强降水,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该次降水过程分为19日白天和夜间2个时段,19日白天的暴雨过程由低层850 hPa中尺度辐合线所造成,辐合线上,有较强的风速辐合.19日夜间的暴雨过程由1 000 hPa风向和风速的辐合造成.该次降水过程降水时段集中、雨强强、累计降水量大.通过分析各家模式降水产品,总体来说,各家对于此次降水强度和落区的把握均较差,即使中尺度系统的位置预报正确,但对极端短时强降水(如3 h降水≥100 mm)的预报尚有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5-2017年14个自动气象站和2015-2017年66个自动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对浙西北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浙西北雨量分布呈西南、东北多,中部、东部少的特征,有2个暴雨中心,一个是位于清凉峰到大明山一带的梅汛期暴雨中心,另一个为天目山北部市岭一带的台风暴雨中心;暴雨存在明显的月、日变化特征,7-8月暴雨最多,春雨期暴雨主要出现在日落后,梅雨期主要出现在早晨前后,其次是午后,盛夏时主要出现在午后;6月前暴雨集中在西部、南部,7月出现明显转折,西南暴雨迅速减少,东北部天目山市岭一带暴雨明显增多。市岭地形为东北-西南河谷型,受狭管效应和地形抬升的影响,当台风位于天目山东南部时,天目山一带吹东北风对降水增幅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北太平洋海温与青岛汛期降水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北太平洋前一年6月至当年8月的海温与青岛汛期6月至8月降水间的相关关系,并对1月和4月海温与降水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汛期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主要表现为1年和半年的时滞,另外也出现同期相关的特性;青岛汛期降水与北太平洋1月和4月海温有明显正相关;1月和4月的几个关键海区与汛期降水有较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 究中尺度城市对降水 的影响,本文利用一个三维数值棋式,对 下垫面 在气旋暴雨过程中的作用进行 了数值棋拟.较详细地研 究了下垫 面性质不均匀造成的边界层结 构特征和局地环流.棋式结果揭示出中尺度城市可 引起不稳定层结、风场和垂 直环流的变 化,从而影 响降水分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浙江省1980—2020年8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浙江省不同时期水域系统时空格局、水面率、转换趋势、景观格局等特征,揭示了水域系统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浙江省水域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河流、滩地面积缩减,湖泊、水库坑塘、滩涂面积增加。水域系统转移集中于河流、湖泊和沿海一侧。(2)浙江省水域景观格局MPS、NP、LST、FRA、CCONTAG指数上升,PD、ED、LPI、COHESION、AI指数下降,突出反映了水域景观破碎化、离散化、复杂化。(3)不同地级市水域系统面积存在差异,杭州市的河流、水库坑塘面积最大,嘉兴市和湖州市的湖泊面积最大,宁波市的滩涂面积最大,绍兴市的滩地面积最大。各流域水域系统大多以水库坑塘为主,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他地类面积变化较小。(4)浙江省水域系统与人为活动(GDP、农林牧渔总产值、人口密度)关系密切,自然因素对水域影响较为稳定,年均降水量的影响大于年均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