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之间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收治的需要手术治疗的20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接受责任护士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在责任护士心理干预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的过程中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分别比较各时间点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状况,以此评价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及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前1天及手术结束时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由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心理因素引起的体征波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455例择期手术患者资料,据是否进行术前访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术前访视,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为90.87%,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也增强了患者对于手术护士的信任和依赖,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对实施常规术前访视和金达标理论术前访视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及生命体征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SAS得分及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焦虑及抑郁状况明显改善,相关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开展术前访视对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4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观察组148例。对照组实施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术前访视,比较两组围术期的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前即刻心率和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访视前1d的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即刻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86%(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开展术前访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5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0例,观察组行术前访视,对照组行术前常规准备,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率75.54±8.5次/min,对照组心率92.05±10.5次/min,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择期手术患者行术前访视利于术中患者保持生命体征平稳,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入住医院的100例需行手术的外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手术室护士给予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在外科手术管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了解与认识,以便于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手术,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术前进行访视(术前评估、访视患者、拟定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其收缩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术前访视结合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选择2016年收治的100例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上,实施术前访视结合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手术室的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提高手术和成功率,促进患者手术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进术前术后访视管理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手术室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改进的术前术后访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比较差异不显著,观察组进手术室后焦虑评分较术前1d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前1日的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进入手术室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手术室患者的术前术后访视管理,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专人访视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高年资主管护理师进行术前术后专人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术前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术后专人访视可缓解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深化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联合穴位干预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孕产妇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80例。2组均按照常规进行入院后宣教,包括入院介绍、住院环境、责任医生及护士、病房作息时间、注意事项等,同时,由接受过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的资深护士积极与孕产妇及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由责任护士给观察组孕产妇予穴位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后7、21、42天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心理支持的同时配合中医穴位干预能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章晓玲 《西部中医药》2013,(12):134-135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住手外1病区,对照组患者入住手外2病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分别在入院第4天比较2组患者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明显减轻手外伤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通络开痹片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络开痹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和肿胀度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4周,两组踝关节活动度(背伸、跖屈)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4周,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其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开痹片可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综合护理模式对肛瘘术后患者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肛瘘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并调查护理满意度,探讨在肛瘘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各症状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得分术后6小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及72小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尿路刺激征、尿潴留、导尿、排便异常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自护能力,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013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2012年患者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3年患者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躯体化、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偏执、人际敏感项目改善明显(P0.05);2)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舒适护理措施。观察2组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总满意率观察组为85.00%,对照组为5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肺炎、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创口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为7.50%,对照组为3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满意率,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利培酮片治疗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头颅CT或MRI检查,有手术指征者进行手术,无手术指征者进行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血府逐瘀汤,水煎分服,每日1剂。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87%,对照组为79.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BPR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ADL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利培酮片治疗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后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2组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及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于术后第7天给予高压氧(HBO)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21天。观察2组不同时间点(24h、7d、14d、21d)血浆NO和ET水平。结果:24小时及微创术后7天,2组NO、E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值术后第14天、21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值术后第14天、21天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治疗可调节脑出血微创术后血浆NO、ET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手术患者200例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中医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辨证论治配合心理干预对中晚期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辨证论治配合心理干预对中晚期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3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辨证治疗加心理干预)和对照组(辨证治疗组),并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和心理干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用于评价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在功能状况、临床症状、社会家庭和医患关系各维度积分没有明显变化,而在情感状况、生理机能评分方面有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除临床症状和生理机能没有明显改变外,其他各维度积分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辨证治疗加心理干预可以更好地维持或提高中晚期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