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益肾汤联合艾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氨茶碱缓释片口服,0.1 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肺活血益肾汤和穴位艾灸。2组均连续治疗12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15%,对照组为87.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活血益肾汤联合艾灸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李献超 《新中医》2019,51(2):120-122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益肾方治疗肺脾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肺健脾益肾方口服;疗程均为2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BODE指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月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 (用力肺活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月后,研究组BODE指数、6 min步行距离(6MWT)积分、功能性呼吸困难(MMRC)积分和体质量指数(BMI)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西药联合补肺健脾益肾方可有效控制肺脾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补肺活血汤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0例,采用数字编号后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活血汤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数据的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间的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VC/FEV_1指标相比较(P 0.05)。治疗后,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VC[(2.55±0.41)L]和FEV_1[(3.74±0.34)L]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 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肺活血汤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治疗6月后,评价2组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及急性加重次数。结果:2组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CAT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月间、治疗3~6月间,急性加重次数均较治疗前3月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3~6月间,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方,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2.26%,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阳化痰中药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中民 《国医论坛》2019,34(3):17-19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03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补肺汤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经治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占FVC百分比值(FEV_1/FVC)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肺汤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缓解症状体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尤志新  李慧娇 《新中医》2019,51(7):126-129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活血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 s呼气容积(FEV_1)、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VC/FEV_1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FVC、FEV_1、FEV_1%、FVC/FEV_1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FEV_1指标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噻托溴铵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5,(8):1012-1013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汤结合艾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同时应用补肺益肾汤结合大椎、肺俞隔姜灸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和FEV1/FVC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益肾汤结合艾灸对COPD稳定期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刘树明  刘豪 《新中医》2018,50(5):58-61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治疗1年。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1年急性发作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症状、活动、COPD对社会活动及心理的影响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7.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健康状况[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价]、动脉血气分析及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2.34%,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FEV_1%、FVC及FEV_1/FV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GRQ及CAT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氧分压[p(O2)]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p(CO_2)]下降(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及喘息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显著,健康状况及肺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平喘方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热性哮喘(轻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5 mg、异丙托溴铵250μg雾化吸入,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平喘方颗粒,1剂/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麻杏石甘汤颗粒,1剂/d。2组均治疗5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方治疗小儿热性哮喘(轻度)能够改善病情程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怡肾抗凝散穴位贴敷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联合激素口服及环磷酰胺(C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怡肾抗凝散穴位贴敷双侧肾俞、膀胱俞及膏肓俞。2组总疗程均为半年,治疗期间均未采用其他针对本病的治疗措施。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半年时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8.4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lb、TC、TG、Plt及Fib治疗前后组内比较,2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lb、TC、TG、Plt及Fib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比较,TC、TG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Plt、Fib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比较,Alb、TC、TG、Plt及Fib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怡肾抗凝散穴位贴敷能够改善患者的高凝倾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加用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3%,对照组为88.3%,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径(LVDD)值治疗后2组均明显上升(P0.05),而左室收缩末径(LVSD)值2组均明显下降(P0.05);LVEF、LVDD和LVSD值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积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生活质量评分和6分钟步行试验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能缓解临床症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的症状总评分、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及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指标,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症状总评分和ACT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和FEV1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无不良反应发生,无脱落病例。结论: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能够提升患者的肺功能,且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肾壮督颗粒治疗女性阳虚寒瘀型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女性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口服益肾壮督颗粒,10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次,2次/d。2组均于治疗20天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7%,对照组为71.43%,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治疗后2组证候量化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2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壮督颗粒对女性阳虚寒瘀型慢性腰肌劳损有明显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参蛤散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加味参蛤散,1剂/d。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73%,对照组为86.84%。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呼气流速(PEF)、最大呼吸中期流量(MM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观察组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参蛤散能够较好地改善缓解期慢阻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致康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致康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55%,对照组为7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观察组分别为(23.5±2.7)ng/L、(31.6±1.3)ng/L、(3.2±0.9)mg/L,对照组分别为(47.2±5.8)ng/L、(47.3±4.5)ng/L、(5.1±1.2)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观察组分别为(3.0±0.8)g/L、(209.7±45.3)×10~9/L、(9.0±1.4)f L,对照组分别为(4.1±0.3)g/L、(236.1±39.5)×10~9/L、(12.1±1.2)f 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ax)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白蛋白水平观察组为(31.4±2.1)g/L,对照组为(28.1±2.0)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为(82.3±9.2)分,对照组为(76.4±7.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康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改善患者血凝状态,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镇肝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2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益肾镇肝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于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hs-CRP、ESR、Hcy等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hs-CRP、ESR、Hcy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头目胀痛、失眠、口苦等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镇肝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改善hs-CRP、ESR、Hcy等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体会。方法:将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保持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予间歇性清洁导尿,膀胱功能训练,计划饮水,配合下腹部中药局部热敷及点穴疗法。比较2组平均排尿频率、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泌尿感染情况、导尿持续时间及临床有效率。结果:2组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平均排尿频数、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月时,2组此3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系感染观察组4例(9.52%),对照组17例(4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0,P=0.001)。观察组导尿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促进不完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芪抑瘤方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同时服用参芪抑瘤方,治疗达到手术指征。观察2组患者肿瘤直径改善状况、肿瘤转移情况、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细胞前后变化、对化疗的耐受情况、副反应、3年生存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治疗后2组均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NK细胞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耐受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情况及白细胞减少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抑瘤方有助于提高新辅助化疗疗效,减少化疗周期,提升患者免疫水平,提高治疗耐受性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