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海某金矿,金以硫化物中包裹金为主,其次为裸露金及半裸露金,金矿物主要与黄铁矿连生。采用单一浮选的原则工艺流程就可以获得合格的金精矿,将原矿磨至-0.074 mm占70%,经两次粗选、一次扫选产出尾矿、两次精选产出金精矿的工艺流程。添加氢氧化钠、硫酸铜、丁基黄药和2#油四种药剂。闭路试验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58.25 g/t、回收率86.43%的较好选矿指标。试验指标良好,为现场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内某金矿载体矿物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选矿条件试验,获得了较优的工艺参数,最终确定了“一粗两精两扫,中矿顺序返还”的工艺流程。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一0.074mm占70%的条件下,可获得产率2.89%、品位85.16g/t、回收率82.17%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3.
新疆某金矿矿石中粒间金、裂隙金、硫化物包裹金合计占金矿物总量的86.87%,对浮选比较有利。浮选条件试验最终得出磨矿细度90%,捕收剂黄药100 g/t,黑药50 g/t,调整剂碳酸钠800 g/t为该矿石浮选的最佳条件。1粗2精3扫的闭路试验最终得到精矿品位45.8%,回收率85.27%的良好指标。该结果可为新疆某公司氰化厂改造成浮选厂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谢建宏  刘思伟  李慧  崔长征 《黄金》2010,31(5):50-52
对加纳共和国某金矿选矿工艺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重选(摇床)—浮选工艺流程,金重选回收率达88.58%,总回收率可达到95.26%。该工艺流程简单易行,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5.
6.
梁泽来 《黄金》2022,(10):78-81
某金矿石中可供回收的有价元素为金,品位为1.78 g/t,现场生产流程为全泥氰化浸出工艺,为解决矿山面临的环保压力,实现清洁生产,探索新的选矿工艺替代现有全泥氰化浸出工艺。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通过单一浮选、重选+浮选选矿工艺流程对比,确定采用重选+浮选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重选+浮选工艺流程获得的重选精矿金品位3 034.60 g/t,浮选精矿金品位16.85 g/t,重选+浮选金总回收率94.80%,金回收指标与现场全泥氰化浸出工艺指标相当。对浮选精矿进行金硫分离探索试验,获得了金品位68.25 g/t、金作业回收率84.95%的金精矿,硫品位42.21%、含金3.25 g/t的硫精矿。研究结果为同类矿山实现清洁生产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甘肃某铅锌矿由于矿石性质发生变化,生产指标也发生较大变化,该矿中Pb品位1.40%,Zn品位4.50%。试验研究表明:磨矿细度-0.074 mm占70%,D221为350 g/t,锌粗选硫酸铜为400 g/t,采用T15处理回水,能有效降低回水中的有害离子对指标的影响。闭路试验最终获得铅精矿中Pb品位61.58%,含Zn 5.59%,Pb回收率87.89%;锌精矿中Zn品位53.75%,含Pb 0.89%,Zn回收率95.11%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8.
新疆那拉提成矿带某金矿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矿石中主要硫化物为黄铁矿,金主要以显微自然金形式存在。针对矿石性质特征,开展了尼尔森重选、全泥浸出和浮选探索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尼尔森重选、全泥浸出工艺,浮选工艺适于处理该矿石,其闭路流程可获得金精矿金品位50.44 g/t、金回收率92.90%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某金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石性质发生变化,为高效开发利用深部矿石,对该矿石进行了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探索了单一浮选、重选及重选—浮选联合工艺。结果表明:该金矿石可选性较好,单一浮选工艺指标较好,磨矿-分级后采用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两次精选流程,获得了金品位62.15 g/t、金回收率95.44%,银品位150.61 g/t、银回收率74.71%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10.
新疆某原生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新疆某原生金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对浮选指标各影响因素的优化,得出了粗选的最优操作条件:磨矿细度-74μm85%;pH值调整剂碳酸钠1500g/t;分散剂水玻璃200g/t;活化剂硫酸铜100g/t;组合捕收剂:戊黄药50g/t+BK901C 10g/t;起泡剂2。油40g/t。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实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金精矿品位为62.41g/t、回收率为96.83%的较好指标,表明该原生金矿可以通过浮选达到预先富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甘肃某金矿中金质量分数为2.93×10-6,矿石中主要可回收有价元素为Au。在分析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用量、开路和闭路试验。结果表明,该金矿石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三次扫选的闭路流程,可获得金质量分数为93.08×10-6、回收率为70.93%的金精矿。试验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合理、结构简单且药剂制度常规,为该金矿的开发利用和生产实践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某金矿石进行的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金黄铁矿中泥质矿物是影响金选矿工艺指标的主要因素,在强化载金黄铁矿浮选的同时,选择合理的调整剂可以显著的提高金的选矿工艺指标。经过试验研究,在原矿含金品位为2.53g/t时,浮选获得了金精矿含金品位为62.50g/t,金回收率为92.60%的工艺指标。新型复合捕收剂sk和调整剂羧甲基纤维素的应用是提高精矿含金品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某含砷锑金矿石选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雪  李玉霜 《有色矿冶》2000,16(1):20-23
某含砷难处理锑金矿矿石采用混汞─浮选 (其中精尾 2不返回系统 )的工艺流程 ,浮选时使用亚硫酸钠作为降砷的抑制剂 ,使金、锑有用矿物得以充分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4.
镇源金矿的炭质板岩型矿石与其它矿石类型比较,具有原矿品位低,且选矿回收率和精矿品位均较低的特点。为了综合利用,特加强对它的试验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几个条件试验,包括:调整剂用量试验(CMC、腐植酸钠、硅氟酸钠)、石灰用量试验、丁基钠黄药用量试验、磨矿细度试验和几个流程试验。最后选定了二粗一扫两精流程,得到37.88g/t的精矿品位和78.89%的回收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七宝山金矿选矿工艺流程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峰  张兰玲 《有色矿冶》2000,16(3):12-14
七宝山金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选矿工艺由单一金浮选、金铜优先浮选一尾矿选矿一硫精矿再磨再选 逐步改造为金铜混合浮选工艺,适应了矿石性质变化的的要求,综合和矿物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提高某金矿浮选金精矿含硫品位的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雪 《有色矿冶》2001,17(4):10-14,18
阐述了通过选矿工艺的改进和新型浮选药剂的应用,在保证某金矿金的浮选和氰化作业总回收率不低于85%的前提下,使浮选金精矿含硫品位由原来的8%-10%提高至15%以上,从而为实现浮选金精矿焙烧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经矿石矿物组成及选矿试验研究,利用矿石中各种矿物的浮选特点,采用反浮选脱泥、中矿脱泥及浮选尾矿再磨后氰化浸出工艺流程,使用对细粒金有良好捕收效果的SK浮选剂,氰化浸出使用氢氧化钠代替石灰。研究表明,采用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适应该矿物特性,选别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17.
辽宁某含金矿石金品位为3.51g/t,是主要的有价元素,金主要赋存于自然金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和钠长石等。为确定该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mm占90%的条件下,以异戊基黄药+BK903G为组合捕收剂,采用分段浮选工艺,获得了两个金精矿产品,总的金精矿品位为66.80g/t,金总回收率为91.73%,选矿指标高于常规浮选工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金矿矿石性质,经试验比较,确定采用依次优先浮选流程,不仅实现了Pb、Zn,Au,S的综合回收.且具有选矿流程结构简单、易操作控制,药剂来源广、用量少、使用方便、不对环境造成污染,选矿回收率较高、选别效果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杨波  童雄  谢贤  王晓 《黄金科学技术》2020,28(2):285-292
甘肃某金矿矿石金质量分数为4.3×10-6,锑、砷和碳依次为0.48%、0.37%和1.84%,属于典型的复杂难处理锑金矿,现场生产采用"重选-浮选-浮尾氰化"工艺回收金和锑。由于矿石中金嵌布粒度粗细不均,锑、砷和碳等杂质含量高,导致金总回收率仅为82%,金损失严重。为提高金回收率,采用电子探针对浮选尾矿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提高金回收率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矿中部分金以晶格金或包裹金形式赋存于毒砂、黄铁矿和辉锑矿等硫化矿物中,氰化浸出过程中难以与浸出液接触,是导致金损失过高的主要原因;氰化浸出前先对浮选尾矿进行分级,分级后对+0.038 mm粗粒级进行再磨和活化浮选,强化对包裹金和晶格金的回收,然后再将粗粒浮选尾矿与-0.038 mm细粒级合并进行氰化浸出,金总回收率可提高约9个百分点,尾渣中金质量分数降低至0.3×10-6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