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天幕裂孔下疝(DTH)的CT和MRI文献,探讨了CT和MRI对脑内疾病所致DTH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DTH主要表现为鞍上池变形消失、中脑周围脑池、脑干移位变形、颞叶征象、脑室改变、中线移位等。CT和MRI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于DTH的诊断有可能是今后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干脑炎合并脑动脉炎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MRI证实的脑干病毒性感染20例临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FLAIR)检查,其中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11例。结果脑干病毒感染性病变位于延髓8例,脑桥13例,中脑5例;病灶单发7例,多发13例;病灶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2例椎基底动脉FLAIR显示高信号,增强MRA显示椎基底动脉信号丢失或血管狭窄。结论 FLAIR与增强MRA相结合可以评估椎基底动脉的形态和血液动力学,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的早期诊断脑血管炎及其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I在儿童脱髓鞘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 应用MRI对有脱髓鞘病变的患儿进行颅脑扫描,共41例。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根据脱髓鞘病 MRI表现程度,将其分为三种:(1)轻度:13例,表现为侧脑室前后角或三角区小片状散在分布长T2信号,境界较清;(2)中度;23例,表现为脑室周围对称分布片状长T1长T2信号,境界不清,可伴有钙化,胼胝体受累及脑室扩张;(3)重度;5例,表现为脑白质  相似文献   

4.
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大脑皮质、丘脑和中脑炎症病变为主的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病。临床依据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已无困难。但对脑部病变的程度缺少直观依据。随着CT和MRI的临床应用,尤其是MRI对颅脑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5.
4例中,男3例,女1例。4例均经CT检查,其中2例配合MRI检查。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例1女,60岁,阵发性头痛、呛咳、耳鸣及走路不稳半年。CT检查:左桥脑小脑角见4cm×3-8cm稍高密度区,CT值22-1Hu;强化后见均匀增强(图1),脑干受压,桥池消失。CT诊断:左桥脑小脑角占位性病变。手术所见:桥脑、延髓左侧见灰色肿瘤,质软,起源于舌咽神经,大小为5cm×3cm,与迷走神经、副神经粘连。手术病理诊断:舌咽神经鞘瘤。例2男,29岁。头痛、喝水呛、走路不稳半年。CT检查:右桥脑小脑角及脑干…  相似文献   

6.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脑MRI 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的脑萎缩和MRI信号密度的变化。并研究这些变化和临床的相互关系。方法 复习了2例PSP患者的脑MRI,并和7例帕金森病(PD),6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1加权像矢状位、水平位示2例患者中脑前后径明显变小;T2加权像示中脑被盖,顶盖部弥散性高信号损害,桥脑的被盖部也可见弥散性高信号迫害,但PD和OPCA患者没有此种损害。这种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有阳性MRI表现的30例HFMD患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脑干脑炎9例,其中6例合并颈段脊髓炎;单纯脊髓炎21例。脑干脑炎MRI表现为脑桥延髓交界处偏背侧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2例中脑受累,1例右侧丘脑受累。脊髓炎MRI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脊髓前角区等或长T1长T2信号,病变多集中于C2~C5和/或T11~L1。结论:MR检查能清楚显示HFMD患儿中枢神经受损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脑干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62例患者平均年龄71.7±23.23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56例(90.32%),糖尿病40例(64.52%),冠心病40例(64.52%);常见症状为眩晕36例(58.06%)、肢体无力32例(51.61%)、肢体麻木30例(48.39%);头MRI检查发病部位依次为桥脑38例(61.29%),延髓16例(25.81%),中脑8例(12.9%).梗死灶直径〈0.5cm 36例(58.06%),0.5~1.0cm 16例(25.81%),〉1.0cm 10例(16.13%).结论 脑干梗死常见于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常见临床症状是眩晕、肢体无力,常见发病部位是桥脑,但部分病人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严重时死亡,轻症病人可以无神经定位体征,部分病人临床表现酷似大脑半球病变,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及MRA对小儿脑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1例小儿脑动脉炎MRI及MRA表现。结果:小儿脑动脉炎MRI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脑梗死,脑出血与脑梗死同时并存等。MRA主要表现为脑动脉狭窄、管腔粗细不均,管壁变硬等。依据脑动脉病变部位可将小儿脑动脉炎分作主干型和末梢型。结论:MRI与MRA相结合可对小儿脑动脉炎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MRI对桥小脑角膜瘤的诊断价值: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桥小脑角脑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MRI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搜索禽一组化山主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脑膜瘤15例,全部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T1WI上8例与脑实质相近信号,占总病列53.3%,4例稍低于脑实质信号,占总病例的26.7%,结论MRI在桥小脑角脑膜瘤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