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MaaS(出行即服务)理念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出了由“骨干公交+MaaS公交”组成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新模式。其中,骨干公交承担主体功能,提供大运量、高效率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MaaS公交承担辅助功能,通过灵活线站设置、需求预约及时响应运营模式,为骨干公交提供站点接驳和客流接驳服务。对比常规接驳公交,量化分析MaaS公交在出行时间节约和服务范围拓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以上海为例,对主城提出“轨道交通+MaaS公交”系统模式;对新城提出“骨干公交(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MaaS公交”系统模式,使骨干公交的服务覆盖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薛彦中 《山西建筑》2002,28(2):145-146
提出了一种新型、实用的介于常规公共交通和街道外快速轨道交通之间的大众化公共客运交通方式-地面准快速公共交通系统。阐述了建立地面准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的背景及其规划原则,最后对太原市建立地面准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30日,北京市南中轴路快速公交全线贯通并正式运营,2008年7月30日北京朝阳路、安立路快速公交同时开通,表明快速公交在北京地面公交系统中已成为多元化的一种交通方式,并为城市居民所喜爱。快速公交线路改善了北京地面公共交通环境,实现了公共交通系统质的飞跃,推动了城市交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国玮 《规划师》2006,22(11):83-87
我国城市中的公共交通存在路线过于集中、主次不分、服务质量低下、缺少公交换乘枢纽等问题,应正确认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基本国策,正确理解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发展形态、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及城市道路系统的关系,正确处理公共交通线路和城市道路与城市用地的关系,建设公交换乘枢纽以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和服务性.在一般情况下,库尔蒂巴概念的"BRT"既不适合于我国城市常见的双向、高强度的发展模式,也不是解决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5.
曾亮 《四川建材》2015,(2):137-138
公共交通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的交通方式组合而成的,每一种公共交通方式都有其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只有充分发挥各交通方式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保证交通系统的平衡,保证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快速公交(BRT)与常规公交,作为目前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换乘衔接在公共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就快速公交(BRT)与常规公交规划管理协调方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永 《城市公用事业》2011,25(4):7-12,55
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公共交通方式,充分体现了公交优先、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该文从提高公交整体运营效率和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研究适应大城市自身体制发展的快速公交运营管理和政策扶持,找出适应大城市快速公交发展的正确途径。通过研究...  相似文献   

7.
满足居民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提高绿色低碳出行水平的重要途径,研究公共交通线路可达性可以作为相关决策的前提。本文尝试借助GIS平台将兴趣点作为背景,利用综合到达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对厦门岛内常规公交线路的可达性进行评价,并对公交线路可达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蕾  王炜  戴俊 《规划师》2007,23(11):12-15
BRT系统是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以"公交优先"为核心思想,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可实施性强、运用形式灵活等特点,能够提高现有路网利用率,节约城市建设用地,为轨道交通建设预留用地、集聚人气,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矛盾.根据各个城市的交通需求、土地规划及财政状况,BRT系统在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应把公共交通的建设、管理放在优先位置上,对BRT发展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扶持;重视BRT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普通公共交通的整合与优化工作,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快速公交系统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钺 《四川建筑》2005,25(2):13-13,15
城市快速公交即BRT,是Bus Rapid Transit的缩写,直译为巴士快速公交,是世界银行向全球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方式,它具有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投资省、运营快捷、经济等突出特点。在较好地解决大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方面,其优势是地铁和轻轨等其他公交方式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有着世界级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采取很多有效的政策与措施。论文简要介绍了新加坡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并从公共交通网络、设施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概括了新加坡综合公共交通系统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新加坡公共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紧密结合、持续实施城市的公交政策及发展目标、多模式的公共交通体系,及健全的公交运营监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从剖析浦东新区公交系统现状问题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发展出发,针对两区合并后新浦东地域特点和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修编中对全区范围功能布局的规划安排,提出了构建新区"快速公交—准快速公交—普通公交"的三级公交系统的设想。并对浦东新区建立上述三级公交系统的必要性、具体系统构成方式(制式选择)、相关标准、设想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南汇新城、惠南地区、周康航地区等区域建立准快速公交系统的线网基本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2.
运输系统规划是都市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 ,交通流的调查与分析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前提和条件 ,而运输流的调查与分析是运输组织和运输场站规划的前提和条件 .根据单核都市圈中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特征 ,分析了其客流的生成规律、增长规律和交流规律 ,结合国内外实例 ,对都市圈客流结构、运输方式选择以及中心城市的客流分布特征进行了重点研究 ,总结出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单核都市圈客流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以城市间直达运输与结点运输相结合的公路运输组织方式 ,并对中心城市公路客运场站体系结构和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红茹 《规划师》2011,(1):42-45
明城墙区域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区域,规划以保护历史街区的历史信息和传统风貌为前提,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掘历史街区的魅力,调整现有的交通体系,合理组织机动车、公交(含地铁)、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在保证原有历史街区内部宜人尺度的同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要求,在历史保护街区、商业区、旅游景点周边等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晋中市机动车辆、局部区域交通、公交系统及静态交通现状的调查,总结了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交通的一般原则,提出了晋中市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建议,从而推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小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差,对外交通联系差等特点,公交交通发展面对的问题也较多,在城市规划上为城市后续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为交通规划提供可靠保证具有一定意义。文中对广东清远市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进行远期规划和评价,并提出可供借鉴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外围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围大型居住社区是上海市的快速发展地区,其交通需求产生和分布、交通设慈供给等均对上海交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入户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分析了外围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出行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外围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出行将长期依赖于公共交通;外围大型居住社区居民与中心城居民的出行差异较大,出行更为不便,且柔性出行需求受到抑制;外围大型居住社区的公共交通配套较为落后,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满意度较低,必须优化其公交线网并为其提供更为先进的公交管理技术。研究结果为外围大型居住社区的交通规划,尤其是公共交通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  袁承栋 《规划师》2006,22(4):66-68
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是一种介于地面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交通方式,具有容量大、速度快、造价低和灵活方便的优势.实现由快速交通系统向轨道交通逐步升级的战略需要制定好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体化衔接规划、对当前的快速公交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运行优先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公共交通导向的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模式探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管驰明  崔功豪 《城市规划》2003,27(10):39-43
基于对城市交通应融入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的认识 ,通过借鉴国外大都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经验 ,指出中国大都市面临着小汽车浪潮和快速城市化的冲击 ,城市土地市场正在形成 ,城市交通亟待寻找主流运输方式的背景 ,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 ,认为中国大都市必须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运输体系 ,而实现这种运输体系必须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以CBD为中心、沿着放射状的公共交通线站点为次中心的、疏密相间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加快发展城市快速公交是贯彻公交优先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立足于哈尔滨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晰哈尔滨市城市交通的挑战及出路是尽快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在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一下,从快速公交的功能定位入手,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城市发展战略指导下,明确快速公交在公共交通中的角色和地位,从而确定哈尔滨市近远期快速公交发展规划及典型的车站设计研究,并对预期实施效果加以分析,对于指导哈尔滨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和实施以及改善公共交通状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