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对”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七情和合”理论始于《神农本草经》。经文曰 :药“有单行者 ,有相须者 ,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 ,有相恶者 ,有相反者 ,有相杀者 ,凡此七情 ,和合视之 ,当用相须 ,相使者良 ,勿用相恶 ,相反者 ,若有毒宜制 ,可用相畏、相杀者 ,不尔 ,勿合用也”。前人根据长时期观察积累的实践经验 ,认为除单行外 ,药物的相须、相使、相畏、相杀作用是有利的积极的一面 ,是医生经常配伍使用的 ,而相反、相恶是不利的、会发生毒副作用的一面 ,应当作为配伍禁忌 ,这不仅是临床医生必不可违的 ,也告诫我们药剂人员对处方有相反、相恶者不要轻易配方 ,这一原…  相似文献   

2.
温木生老师从事埋线研究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造诣深厚,其长期致力于埋线疗法的创新与发展,从埋线疗法的治疗机理、选穴配穴、行针手法、治疗技巧,到埋线疗法的综合应用及增效方法等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使埋线疗法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不仅使埋线疗法的临床及理论得到创新和发展,更使其得到普及和提高,为埋线疗法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景仰山先生“花柳病论”探析辽宁中医学院(110032)董克伟沈阳东陵区中医院佟方伟指导孙圣麟沈智群【关键词】景仰山花柳病毒邪五室散景仰山先生(沈阳人,生于1855年,卒年不详)之《景氏医书二种》(关东印书馆排印,1923年)对花柳病之论术可谓精当。从...  相似文献   

4.
“天葵”一辞,首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对天葵的认识,后世医家有的认为是指“月经”,有的认为是指“元阴”或“元气”,有的认为是指“阴精”或“经血”,也有的认为是指促成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众说纷纭。本文仅就天葵有关生殖方面的内容谈谈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 近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对“野葛”一药辨识不清的情况。如妊娠用药禁忌歌中的“野葛水银并巴豆”一句歌诀,因一般书中解释不详,故部分医者虽对歌诀能背诵如流,但却不甚理解其意,甚或望文生义,误认野葛即“葛根之野生者”。因而对妊妇患者临床用药造成不应有的约束。同时,在近年的中药学和药用植物学书刊中也发现有将二者混称的现象。故此,笔者愿将二药作一比较说明,以供同业者参考。野葛、葛根之名称均见于《神农本草  相似文献   

6.
“伏气”学说是祖国医学对于与时令有关的热性病的病因、病机分析的学说,长期以来,它对认识和分析时令热病起到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在临床上仍不失其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伏气”的实质,过去多次有人探讨,曾有一种意见认为,“伏气”即是西医传染病的潜伏期。这种看法,粗粗一看,似有道理;但是,仔细研究起来,则令人疑问丛生。  相似文献   

7.
“七损八益”一词首见于《素问·阴阳应大论》中 ,原文曰 :“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 :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 ,不知用此 ,则早衰之节也。”《内经选读》(全国高等院校教材 )中对“七损八益”有四种解释 :一、张景岳、李念莪认为七为阳数 ,八为阴数 ,损即消 ,益即长 ,反之非死即病 ,故能知七损八益 ,察其消长之机则阳长盛 ,而阴不乘 ,二者可以调合 ;二、与上说相反 ,张志聪认为阳常有余 ,故须损。阴常不足 ,故须益 ;三、王冰、汪机、高士宗认为 :七损者 ,女子月事贵手时下。八益者 ,男子精气贵乎充满 ,反之则病 ;四、丹波元简认为《素问·上…  相似文献   

8.
“气化”论是中医核心理论之一。文中就“气化”的概念与表现作了浅述,认为气化的主导作用在脾胃,气化的动力赖元阳激发,源于命门。并就卫外除邪,化气治水,助阳益血等方面,简述了“气化”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阴阳并”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历代注家对此解释不一,给学者造成困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医古文》第四版释为:“阴阳偏胜”;第五版又释为“气血逆乱”;全国医古文函授教材释为“阴阳错乱”;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古文讲义》释为“阴阳混淆”。以上对“阴阳”的解释大致相同,而分岐在于对“并”的认识不同。《医古文》四版教材依张介宾之说把“并”释为“偏聚”。从文法上,前后文意上都有些不妥。从文法上讲:并、併、並、竝是通借字,并同併是同义词,而与竝则不是同义词。在作“依旁”“偏聚”讲时,古文中只写作“竝”“並”,而不写作“并”“併”?  相似文献   

10.
“湿”是六淫之一,它是一种弥漫性的、重浊的水气,这种水气羁留人体,呈现出痛、重等症状,即名“湿病”。所以它既是邪名,又是病名,以邪名病的开始,早见于内经,如六元正纪大论曰:“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说明空气中的湿气增大,人就要病湿,前一个湿字是邪,后一个湿字便是病名。金匮这篇湿病,不仅病名来自内经,即其感受情况、症状、病理以及治疗、护理等,也都从内经发展而  相似文献   

11.
正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使当时处于下层的人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为政以德,认为最高尚的治国之道是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由孔  相似文献   

12.
“十九畏”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十九畏”和“十八反”同属中药配伍禁忌。我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中注明畏、恶者,基本是“十九畏”内容,按照规定,一般情况不宜同用;1977年版·一部沿袭称为不宜同用,与“十八反”同等看待。兹就“十九畏”问题进行考查探讨。一、“十九畏”同“相畏”的关系与“十八反”的情况不同,在我们查考的古代文献中,“十九畏”的内容没有明显出入,歌诀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最早记载“十九畏”歌诀的文献是《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歌辞是:“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蜜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  相似文献   

13.
中医“忌口”浅识安仁县中医院(423600)李蓉主题词忌口,中医护理学所谓“忌口”是指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的饮食禁忌,即临床护理医学中的“饮食”护理。中医的“忌口”理论具有其独特科学性,对提高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1“忌口”的科学性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饮食禁...  相似文献   

14.
气郁伤肺,属喘证实喘中的一个证型。多由情志所伤而致。《素问·经脉别论》说:“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坠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认为惊则神越,心无所倚,神无所归,气乱胸中,故喘出于肺电。《医学入门·喘》说:“惊扰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急促而无痰声者”,当属此类。由于平时忧思气结,情志不遂,气阻胸中或因郁怒伤肝,肝气逆乘于肺,气机不利,升多降少,皆使肺气不得宣肃,上逆而发为喘证。本病常突然发作,呼吸短促,咽中不适,甚则胸痛,且常可伴有失眠,心悸,苔薄,脉弦等证。  相似文献   

15.
“木郁达之”浅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木郁达之"首见于《素问》中对木、火、土、金、水五郁的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医界普遍把“少火”、“壮火”解释为:“少火”、即生理之火,“壮火”即病理之火。许多教材和各类考试答案也是这种观点。其实,这是不符合《内经》原意的。笔者认为有必要搞清“少火”、“壮火”的确切含义。“少火”、“壮火”之说,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云:“阳为气,阴为味。  相似文献   

17.
<正> “约方”一词,出于《内经》,《灵枢·禁服》篇中说:“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弗俱。”这段经文共24字。若从字面理解,“约”乃约束、约定、制约、归纳概括之义;“方”乃方法、方案、方式、方寸、方略、方针之谓。“约方”之意,即是将医学中许多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正> “放胆用之”是张锡纯运用生石膏治疗外感实热的宝贵经验,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有用过,常常放不了胆。 笔者于今年夏天,接诊一中年妇女,因受凉而发热,体温40℃,口渴喜饮,汗出烦躁,袒胸露臂,脉洪大。肌注柴胡注射液,口服安乃近,强的松。半天过去,高烧毫无退意。证属阳明经证,处白虎汤:生石膏240g(先煎),知母15g,粳米10g,炙甘草5g,2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五脏角度认识脑心同治。方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与五脏相关理论来认识与理解。结果:脑心同治与五脏密切相关。结论:中医藏象学说理论中认为脑与心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