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今年66岁,患有多年的高血压.为了保持血压的稳定,我一直在服用卡托普利、尼群地平及倍他乐克等降压药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听人讲,长期服用卡托普利会使毒素积蓄在血管中,严重时需要做血液透析.这样的话,既要花很多的钱,还要忍受很多的痛苦.因此,我想停用上述药物,而改用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前不久,我在杂志上看到一则治疗高血压的偏方--醋泡花生米.  相似文献   

2.
黄大信  李金娥 《铁道医学》1997,25(5):272-274
探讨长期服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45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按服药情况分为卡托普利和其它药物组,口服卡托产利或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平均。结果。长期服用卡托普利不仅能使持续稳定在正常水平,而且左室肥厚逆转,心脏舒张功能改善,眼底病变好转,尿蛋白排泄量下降,且无脑座中发生,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较服药前有加重趋势,其加重程度和观察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探讨长期服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病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45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按服药情况分为卡托普利和其它药物组,口服卡托普利或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平均(5.1±0.6)a。结果长期服用卡托普利不仅能使血压持续稳定在正常水平,而且左室肥厚逆转,心脏舒张功能改善,眼底病变好转(P<0.01),尿蛋白排泄量下降(P<0.01),且无脑卒中发生(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较服药前有加重趋势,其加重程度和观察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长期卡托普利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具有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一个月前,我做了冠心病支架手术。术后,医生让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辛伐他汀、倍他乐克、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培哚普利进行治疗。我感觉让我服用的药物过多,担心自己会出现不良反应。请问,我是否需要长期服用这6种药?吉林舒畅舒畅读者:做过冠心病支架手术的患者还必须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其目的主要是:①为避免支架  相似文献   

5.
口服药物的服用时间,须根据用药目的、药物吸收和排泄的时间以及药物对胃肠道有否刺激而决定。凡是要求药物充分、快速吸收而又无刺激性的药物,均应在饭前服用。有刺激性的、助消化的药物,均应在饭后服用。另外,有些药物需要择时服药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最近,我母亲因患慢性心衰住了院。医生在为她使用强心、利尿药的同时,还让她服用卡托普利。我听说,卡托普利是一种降压药。而我母亲没有高血压病。那么,医生为什么要给我母亲用这种药呢?沈阳李艳敏李艳敏读者: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药具有降压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心衰,具有独特的疗效。这是因为:①它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可以减轻心脏向大动脉射血时所承受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②人在心衰时,心脏的排血量降低,会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洛汀新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按WHO关于原发性高血压(EH)的诊断标准,选择住院轻度和中度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洛汀新组与卡托普利组,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洛汀新组疗效优于卡托普利组(P〈0.01)。结论:洛汀新可作为轻、中度高血压(EH)患者长期服用药物,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正卡托普利片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药物,服用本药时要注意以下事项。饭前服用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餐前1小时服用。以下情况慎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严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抑制者;脑动脉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可因血压降低而导致缺血加剧;血钾过高  相似文献   

9.
44.哪些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 答:有的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因为饭后服用,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或者使药物利用率降低。宜空腹服用的抗菌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异烟肼(雷米封)、利福平等。  相似文献   

10.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左心肥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左心肥厚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高血压伴左心肥厚患者长期服用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用药后的疗效.结果 80例患者服药前后心肌肥厚各项指标明显降低.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左心肥厚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广生 《大家健康》2013,(9):73-73
我今年72岁,长期失眠,也在吃催眠药。我想咨询,怎样服用催眠药效果比较好?是否需要每晚服药?南昌刘xx刘读者:任何一种催眠药长期每夜服用(超过4周)均会明显增加药物依赖、产生耐受性的风险,在突然停药时还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失  相似文献   

12.
李燕玲 《当代医学》2011,17(24):31-32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情况及依从性.方法 应用专门制定的调查表对2010年88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应用情况及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886例服用药物治疗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当中,服用率相对比较高的药物主要有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卡托普利以及倍他乐克;其中服用硝苯地平患者276例,约为31.15%;服用复方...  相似文献   

13.
例:患者,女,70岁,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既往服用复方降压片等降血压药物,效果一般,后改用卡托普利口服,效果良好。半月前,感咽痒,刺激性咳嗽,无痰,自行服用克咳敏、环丙沙星等药物,无明显效果。1周前就诊,查咽部黏膜暗红,无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无肿大,否认有慢性咽炎病史。给予西瓜霜含化,复方甘草合剂口服,嘱其3天后就诊。复诊,咳嗽无减轻,咽部黏膜无变化,考虑剧咳为卡托普利不良反应所致,遂停用卡托普利及其他止咳化痰药物,改用硝苯吡啶口服。2天后复诊咳嗽消失,血压控制较为理想。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卡托普利、钾剂、利尿剂伍用对血清钾影响28例观察辽宁辽阳辽化医院(111003)张淑敏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需长期服用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药物的伍用将影响血清钾的浓度。反之,血清钾浓度异常又会加重原发病。为此,采取合理的伍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个体差异不同调整剂量给予口服卡托普利。结果观察治疗组在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后血压下降的同时,心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卡托普利降压平稳,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安全、经济,可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饶继兰 《吉林医学》2011,(29):6137-6138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卡托普利片联合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发性2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社区门诊原发性2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片25 mg/次,2次/d。治疗组服用卡托普利片25 mg/次,2次/d,合用氢氯噻嗪片12.5 mg,1次/d,疗程12周。然后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周末血压控制情况、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控制率62.5%,治疗组总控制率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氢氯噻嗪片卡托普利片联合治疗原发性2级高血压病的疗效较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何飞 《求医问药》2013,(4):21-21
编辑同志:我今年70岁。1年前,我因患急性脑梗死而住院治疗。出院后,医生让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我的记性较差,经常会忘记服药。请问,经常漏服阿司匹林是否对身体有害?在漏服阿司匹林后如何进行补救?河北沈新仁沈新仁读者: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公认的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最佳药物。50岁以上的人以及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都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不过,正因为阿司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3个月前,我因患有严重的冠心病而做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但出院时医生嘱咐我要继续、长期地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但我服用阿司匹林一段时间后,胃部不大舒服。请问,我还可以服用其他药物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卡托普利干预的效果。方法:120例ACS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服用和未服用卡托普利各30例),不稳定心绞痛(UA)60例(服用和未服用卡托普利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比色法测定了120例AC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ET、NO水平,并对各组进行了比较。结果:(1)ACS患者血清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01),尤其是AMI患者更为明显;(2)AMI和UA组常规治疗后ET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回升(P<0.01-0.001),且2组的服用卡托普利组较未服用卡托普利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时ET、NO水平的变化可能在ACS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而该作用通过卡托普利干预可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与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与利尿剂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138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服用卡托普利片及呋塞米,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SBP、DBP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ACEI类药物与利尿剂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而且能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率,治疗意义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