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瓷器是中国的一大发明,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英文china(瓷器)即为中国名称.中国号称瓷器之国.在我国的陶瓷艺术珍品中,曜变金天目釉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闻名于世. "天目釉"源于我国历史南宋时期五大名窑之建窑(在中国福建),曜变天目釉更是难得珍贵曜变结晶釉之一,是我国瓷釉艺术发展历史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是世界陶瓷收藏的最高境界.我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陈显术先生对曜变天目釉瓷器有如此描述:"曜乃日、月、星辰之光,变乃色彩变异之意."  相似文献   

2.
惊世神品铁结晶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鸿声 《山东陶瓷》2007,30(5):44-44
陶瓷艺术釉品种之中,铁结晶系列是个大家庭。我国汉代的黑瓷就属于铁系瓷釉。700多年前的宋代有了各种铁系结晶釉珍品传世,其中有天目釉、雨点釉、油滴釉、金星釉、鹧鸪斑、铁锈花、茶叶末釉等。釉不能独立存在,通称天目瓷。天目瓷之名源于宋代,日本僧人从浙江天目山带了多件黑瓷回国而得名。也与日本人以夜空的星星为天目的联想相关。不属于黑釉的棕红釉则被称为赤色天目。最为名贵的是曜变天目,黑瓷斑驳的晶花周围都有一圈耀眼的晕色光环,其厚度约为万分之一毫米。因它极薄,受光产生虹彩干涉色,从不同角度看,可见霓虹般的灿烂。当今存世仅…  相似文献   

3.
建盏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是一种瓷器,多用于茶文化中,后来随着其收藏价值越来越高,使用者也逐渐增多。建盏的艺术理念与艺术价值已自成一脉,是一个单独的收藏品类别。曜变建盏则是中国宋代建盏中的珍品,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就建盏这一类别而言,曜变堪称最为震撼、最为独特、最为迷人的品类,且其也是制作技艺上最难掌握的一种。所谓“曜变”,就是建盏烧造时受到窑内特殊温度和气氛而出现的窑变斑纹现象,它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结果。建盏釉面华贵而有气氛,器型拙朴而不平凡。当代留存下来的古曜变建盏中有三盏收藏于日本,被称之为国宝,另外有半片是从我国杭州发掘出来的,现在也藏在博物馆里。到目前为止,建盏之中最神秘也最罕见的独属于曜变盏。  相似文献   

4.
影响曜变天目釉特征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曜变天目釉是我国宋代窑场烧制的名贵天目釉品种,其外观特征是在乌黑的底釉上布有大大小小的斑点,斑点周围有一圈兰灰色光晕,随观察角度会产生明显折光,是世界技艺宝库的珍品。由于历史的变迁,烧制曜变天目的技术在我国已失传700余年,为了发掘这支宝贵的文化遗产,1983年开始轻工部陶瓷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对该釉的制备工艺和呈色机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明配方组成、烧成制度等对曜变天目特征的影响因素,掌握了该釉的形成规律,研制出一定数量的曜变天目釉产品,见图1(本期封三)。  相似文献   

5.
传统曜变天目属于黑瓷,是建窑建盏中的极品。传统曜变天目具有四大特点:斑纹、隐毫、虹彩、光晕。曜变斑纹像是"空心的油滴",部分光晕会带有兔毫状线条,斑核周围散射出的光晕会随着光照角度的改变,光晕上还会显现七色虹彩神秘玄幻。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的黑釉瓷产生于东汉时期,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至宋代达到鼎盛。建窑更把黑釉瓷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建窑生产的黑釉瓷碗俗称"建盏",釉色品类丰富,尤以兔毫、鹧鸪斑、曜变等名贵瓷品饮誉海内外。建盏的釉,属于我国古代结晶釉范畴。在烧制过程中,由于不同盏所处位置的窑温和气氛不同,釉水会变化出各种自然奇特的花纹。这种由于釉水本身的变化,而不是人工通过色釉控制产  相似文献   

7.
以建阳水吉镇釉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电、柴两用窑进行曜变天目釉的烧制,研究了烧成制度对曜变天目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到达1150℃后将升温速度由4℃/min降至1℃/min,在最高温度1330℃时保温1 h;然后采用急冷阶梯式保温的降温方式,始终保持弱还原气氛能制备出表面效果良好的曜变天目釉。  相似文献   

8.
天目釉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曜变天目釉”近日在广西柳州市美术陶瓷厂研制成功。“曜变天目”茶碗是(南宋时代)在中国浙江省的天山烧制并传到日本的。它的式样美观,釉彩奇特。在墨黑的底色上散布着  相似文献   

9.
正一、概述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美术工艺学部教授森达也在《日本人收藏宋元陶瓷历史》中提及:在日本各大美术馆、博物馆中藏有14件国宝级的陶瓷。其中8件为中国陶瓷,分别是4件为南宋建盏、3件为宋元时期龙泉窑,1件为南宋吉州窑。4件南宋建盏有三件为曜变天目盏。一件藏于日本滕田美术馆,1件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另一件藏于日本大德寺龙光院。  相似文献   

10.
黄文勇 《陶瓷》2022,(1):34-36
具有窑变效果的建盏中,曜变建盏堪称神品,烧制非常不易.本文通过分析曜变的基本特征,采用温控精密的电窑,特殊的坯体制备工艺,精细的烧成曲线,最终烧制出七彩曜变建盏.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陶瓷史上,曜变天目釉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闻名世界。而数百年之后的今天,经过研发和创新后的曜变天目系列新品更是在陶瓷艺术釉领域独秀一枝。本文作者试以自身实践感悟的角度浅析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史艳华,大专学历,河北省一级陶瓷艺术大师,现为唐山玉春天目陶瓷研究所所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曜变天目釉烧制技艺项目传承人之一。1995年6月毕业于唐山职工大学陶瓷分校轻工美术专业。师从资深陶瓷釉料专家,铁红金圈釉第一发明人张玉春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失传700多年宋代矅变天目结晶釉陶瓷艺术的传承研发与创新。其作品汇古融今,高贵典雅,自然天成,在泥釉火的艺术中形成了自己全新  相似文献   

13.
1前言结晶釉的种类较多,除硅酸锌、锰、钛等结晶釉外,还有铁结晶釉。氧化铁在釉中着色和结晶,使釉丰富多彩。宋代著名的曜变天目、油滴、兔毫、星盏、茶叶末等名贵釉具有浓厚的东方艺术色彩,历来为世人所珍视。铁红结晶釉属曜变天目釉系列,所以更为现代名家所喜爱。1996年笔者成功地完成了二百多件33厘米铁红结晶釉月光平盘的研制任务,现就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和晶形形成剂的红色结晶釉的制作过程加以叙述,以求得各位行家的指教。2工艺试验2.1坯釉料的选择铁红结晶釉用原料以唐山陶瓷生产用原料,如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基础,其化学成…  相似文献   

14.
林杰 《陶瓷》2022,(3):88-89,110
建窑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民窑之一,因窑出建州、建宁府辖地而得名"建窑",作为闽北最有特色的黑釉瓷,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茶器著称,俗称"建盏".建盏釉色品类丰富,尤以兔毫纹、油滴、鹧鸪斑、曜变等名贵瓷品享誉海内外,在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曾经是黑釉建盏的鼎盛时期,后由于饮茶习惯、审美意识诸多方面的变化影响,逐渐走向衰落,以至停烧...  相似文献   

15.
根据90年代以来仅有的三块出土稀珍油滴残片的科学研究结果,间接论证了国宝油滴天目的特质。这类稀珍油滴建盏釉的化学组成与其他建盏显著不同,其特点为低Fe_2O_3、低Al_2O_3和高SiO_2。油滴斑的形成与建盏釉的沸腾效应密切相关。在仿制时,除了适当的釉配方之外,关键在于适当工艺条件下改善油滴斑发育所形成的显微结构与选择若干加入物以提高其镜而反射率。  相似文献   

16.
传统瓷器作为中国历史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传承,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另一种方式传承中国历史茶文化,建盏已经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瓷器之一。曜变建盏之所以名贵,不只是因为其本身极为稀有和极难复制,还因为其能神秘地转换出釉面光彩。曜变形成是以油滴和兔毫为基础,再加上温度和瓷釉产生的极致变化,体现到了烧造的最高境界,才能有机会形成曜变建盏。中国建盏艺术遗产资源突出,文化基础丰厚,本文在对艺术领域历史发展与创新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文化发展,切实保证艺术产品生产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1981年,孙建兴让失传千年的建盏技艺重现人间,并成功研制出兔毫、油滴、曜变、玳瑁等近30种建盏。在建盏市场日益鼎盛的今天,他又为建盏市场的乱象鸣不平,成为建盏市场的"清道夫"。建盏在宋代是御用茶盏,也是曾风靡全国的第一茶器。其制作工艺繁琐,需历经瓷矿、粉碎、淘洗、拉坯、上釉、焙烧等13道工序。然而因饮茶文化改变等原因,建盏虽在海外被奉为国宝,在  相似文献   

18.
周远进 《陶瓷》2021,(3):105-106
建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釉面往往会形成一种独树一帜的彩光现象,彩光光晕流转十分顺畅、审美效果浑然天成,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瓷器作品当中的上品。这种彩光是奇珍曜变天目的重要特征,在传统生产过程中,古人将这种彩光现象称为窑变现象,十分珍稀且广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而从现代化学及物理学角度来看,彩光现象显然是某种特定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的结果,对建盏釉面彩光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这种优秀文化和独特艺术作品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北宋末大型御用建盏的传世完器至今全球未见,80年代末以来窑址陆续有若干残片出土。本文根据9个标本研究了其器形、供御款和进盏款的刻制或压印的方式,以XRF测定其胎,釉化学组成并与一般建盏比较。以POM和TEM研究其胎、釉的显微结构,指出其CAS_2→晶间液和分离→氧化铁析晶以及釉下分相→釉而上氧化铁析晶的两种兔毫形成机理与一般建盏相同。文中特别阐明了“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的御用黑釉玉毫盏的形成原因是釉面和近釉面CAS_2晶花析晶使入射光发生表面反光散射效应和内散射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20.
建盏是两宋时期重要的斗茶器皿,产地主要是福建省建阳县建窑窑口和吉安吉州窑窑口,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的要属福建省建阳的建窑。建盏釉色乌黑光亮,俗称乌金釉,并且考古出土发现黑釉建盏釉面有着少见的彩光现象,日本现存的三只黑瓷也是有着丰富的采光效果,异常漂亮。建盏黑瓷中的彩光现象是奇珍曜变瓷的重要特征,也称为窑变,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是在窑温及窑位特殊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建盏的彩光现象自然形成、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特点让人着迷。建盏中的油滴彩光效果非常漂亮,油滴分为银滴和金滴,银滴金滴斑点效果在乌黑的釉面上面异常耀眼,油滴效果产生的光泽会随着盏的移动转位产生不同的光泽,油滴效果的疏密程度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油滴斑点的大小、疏密的不同这就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建盏彩光现象的研究对我们研究两宋时期的建盏和当代建盏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