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泉吉乡 6年内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 87.89‰ ,婴儿死亡率为 82 .0 3‰ ,新生儿死亡率为 56.64‰。文中对死亡年龄构成、死因及死亡儿童保健服务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认为在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大力加强宣传教育 ,以增强医疗保健服务 ,提高新法接生率 ,控制感染性疾病为重点 ,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措施。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泉吉乡 1 995年— 2 0 0 0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累计死亡登记资料 ,监测方案是按照《青海省 5岁以下儿童死亡方案》的要求而制订的《刚察县降低 5岁以…  相似文献   

2.
降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是全面贯彻落实《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和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对长泰县 1997~ 2 0 0 1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进行总结分析 ,提出探讨降低死亡率的措施。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7~ 2 0 0 1年户口在本县区域内的 5岁以下死亡儿童。1 2 方法1 2 1 以村级出生季报表与死亡季报表为原始报表 ,每例填写的儿童死亡报告卡 ,每年进行一次调查、复核、补漏。1 2 2 死因诊断和分类 :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 9)进行。1 2 3 死因诊断的依据为临床和死后推断。2…  相似文献   

3.
百色市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润 《右江医学》2006,34(6):664-666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百色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死亡率变化情况以及死前医疗保健服务状况,本文对2001~2005年百色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必要的干预措施。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全市12个县(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0~4岁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全国儿童生命监测质量调查表、妇幼卫生工作报表。2.方法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  相似文献   

4.
2002年丽江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会莲 《海南医学》2003,14(12):99-100
1 .资料来源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2 0 0 2年丽江地区 4个县 2 3个监测乡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原始资料及统计年报表 ,5岁以下儿童补漏及调查结果。1 .2 方法1 .2 .1 全区四个县共选择 2 3个乡作为监测点 ,所抽乡分山区、半山区、坝区 ,建立村—乡—县—地区四级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网 ,并使县乡村监测人员明确各级职责 ,统一监测标准。1 .2 .2 监测乡每发生一例儿童死亡 ,均由儿童所在地村级保健员及时填写出生死亡卡 ,并报告乡妇幼专干帮助确定死亡儿童的死因 ,各级按要求逐级审核上报资料 ,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 9)进…  相似文献   

5.
刘亦芳  孙勃  王美贞 《安徽医学》2004,25(2):127-128
目的 为了掌握合肥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方法 根据《中国五岁以下儿童监测实施方案》对合肥市 1999~ 2 0 0 0年 44 1例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亡原因前 6位为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溺水、意外窒息。结论 降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在于做好孕期保健及提高产科质量 ,防止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1995年-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死因分析。方法:按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该地区5岁以下儿童进行生命监测。结果:1995年-2004年监测结果表明,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4.94‰、17.64‰、19.27‰,前三位的死因分类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结论:1995年-2004年儿童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不稳定,必须提高围产期保健率,落实各项保健措施,努力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灵武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保健服务利用状况。方法 对 1 995 - 2 0 0 0年灵武市 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 ,1 995年为 37.5‰ ,2 0 0 0年为2 5 .6‰ (χ2 =76 .65 ,P <0 .0 0 1 ) ;死亡地点在医院、途中、家中的比例分别为 75 .6 %、5 .37%、1 9.0 7% ,5年间山区儿童死亡前医院就诊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 提高儿童保健服务的质量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徐瑛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84-2285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明确主要死因及其顺位,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2年-2012年无锡市锡山区死因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监测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1年平均新生儿死亡率为2.42‰;新生儿死亡数、婴儿死亡数、1岁~4岁儿童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构成比分别为42.61%,61.74%,38.26%;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五位为意外死亡、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出生缺陷、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结论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婚前检查比例、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香格里拉县5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分析,了解该县5年来妇幼保健工作取得的成就,明确突出的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云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监测,对县、乡、村三级保健网统一填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及个案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香格里拉县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9.52‰.结论 加强基层儿童系统管理,进行ARI预防及监测,降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及提高产、儿科质量,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仍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对策.方法 对2002~2006年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年来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显著,2002年为18.61‰,2006年为13.44‰(χ2>=101.612,0.005).其中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3.45%,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1.38%,而7d内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78.48%.5年来出生窒息均为新生儿死亡的第1位原因.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7d内新生儿死亡,重点是降低出生窒息的死亡率.加强肺炎的标准病例管理,避免意外死亡的发生,提高对早产低体重儿的防治水平,提高先天性畸形的早期诊治水平均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牡丹江市西安区1991-199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资料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实现2000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1/3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依据。l资料和方法按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我们在做1991年儿童死亡基础调查前,对参与监测的各级人员进行了培训。成立了以办事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的监测网,以街道居委会为单位,登记0-4岁儿童花名册和儿童死亡报告卡。省市妇幼保健院每年进行1次监测质量抽查,核查出生数,死亡数和死因,并到派出所、防疫站、医院等进行补漏调查。2结果2.l一般情况。牡丹江市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新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准确掌握新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为新都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干预措施,为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为改善儿童生存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0年新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新都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组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06年基础上分别下降4.36%、4.61%、7.57%.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隆阳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特点与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云南省的三个省级监测乡镇(潞江镇,辛街乡,金鸡乡)2010-2011年5岁以下死亡儿童按照《云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1年与2010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明显下降,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0年为20.26‰,2011年为15.74‰;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结论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城东区位于西宁市的东部 ,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辖区内共有 7个街道办事处 ,75个居民委员会 ,为实现到 2 0 0 0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 1 /3的目标 ,从 1 991年开始被定为全国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 ,负责对辖区内 7个街道办事处居民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现将我区 1 995年—1 999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监测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本区常住居民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母亲 ,孕满 2 8周分娩的具有 4项生命指征之一的活产儿和 5岁以下儿童死亡者。2 方法  0岁~ 5岁儿童建立监测花名册 ,并每季度对监测儿童点名 ,对每…  相似文献   

1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市从1992年开始对南昌市城区 12个街办、农村 10个乡进行了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 ,本文对本市 1999~ 2 0 0 1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资料来源取自于南昌市 1999~ 2 0 0 1年城区十二个街办 ,农村十个乡的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其中 1999年、2 0 0 0年、2 0 0 1年出生活产数分别为 6 0 79人、6 12 0人、6 5 11人 ,1~ 5岁 (不含 5岁 )儿童数分别为 2 4 6 78人、2…  相似文献   

16.
陈兆玲 《海南医学》2003,14(12):101-10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USMR) ,婴儿死亡率 (LMR)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文化水平和各项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可比性指标 ,为了解姜堰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和主要死亡原因 ,判定合理的干预措施 ,我们对1 998- 2 0 0 2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来自我市 33家乡镇卫生院 1 998— 2 0 0 2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卡片 ,妇幼保健所对填报的卡片再进行核查整理 ,年底再进行一次当年出生及死亡漏报质控调查 ,再对上报的死亡卡进行复审 ,然后将死因进行分类统计。1 .2 方法 指标计算…  相似文献   

17.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U5MR)和婴儿死亡率 (IMR)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反映儿童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为实现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 2 0 0 0年将 1990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 1/3的NPA目标 ,我们对南充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为本市 1995~ 1999年 0~ 4岁死亡儿童。根据“南充市孕产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实施方案” ,使用统一印制的儿童死亡报告卡 ,经三级保健网络逐级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和各县 (市、区 )年报表的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婺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以妇幼三级保健网为依托,对江西省婺源县16个乡镇(其中:国家监测点2个、省监测点5个)2006 -2010年出生的活产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 5年间婴儿死亡率为12.8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7.18‰,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分别50.12%、74.70%,新生儿及婴儿死因顺位均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1-4岁儿童死因顺位为肺炎、意外及溺水、腹泻.结论 江西省婺源县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略有上升,提示我们应重点加强新生儿肺炎的防治,减少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加大宣传家长对儿童的安全监护力度,减少意外及溺水的发生;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妇幼保健质量和产儿科人员技术水平等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承德市地处河北边远地区 ,经济发展长期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防病保健意识薄弱 ,为研究该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 ,以及儿童死亡的时间、地区分布 ,为今后的预防保健工作提出积极建议 ,对承德市 2 0 0 0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时间 :2 0 0 0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地点 :承德市所属八县、三区。内容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报告卡。1.2 方法 参照《中国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实施方案》将 5岁以下儿童死亡按死因分类标准 ,制作死亡报告卡 ,由各乡、镇卫生院及市属医院填写 ,并经补漏调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改善儿童健康和生存、促进均衡的人口动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死因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弃女婴归类为意外死亡。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年间变化趋势: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10年间呈下降趋势;死亡构成:新生儿期死亡占婴儿死亡总数的50%~70%之间,婴儿期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80%~86%之间,10年间这种结构无明显变化。10年间占第一位死亡原因:新生儿死亡为出生窒息,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为肺炎。10年间各年龄段前5位死因由感染、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和意外引起,变动较少。结论死亡率下降缓慢及导致儿童死亡原因持续存在;出生窒息一直是新生儿期第一位死因,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为肺炎;死亡比重渐向小龄化;扭转新生儿死亡是减少儿童死亡的关键,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出生窒息是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