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眩光强度对较高亮度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研究利用反应时和正确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眩光强度对较高亮度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眩光强度的增大明显影响被试的视觉作业绩效。当视标亮度为6cd/m2,眩光强度达到16cd/m2时,被试作业绩效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面积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目的是在控制眩光亮度和视标亮度的条件下,用正确率和反应时为指标,研究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的面积效应。反射眩光面积半径有0.5cm、1.5cm、2.5cm3个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当视标亮度为1.5cd/m2,反射眩光强度为30cd/m2时,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具有显著的面积效应,反射眩光面积越大,被试的视觉作业绩效越差。  相似文献   

3.
不同距离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在控制眩光亮度和面积的条件下,使用正确率、反应时作指标,研究了不同距离反射眩光对视觉判断作业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当视标亮度为1.5cd/m2,反射眩光的亮度为2.0cd/m2时,反射眩光对被试的视觉作业绩效有一定影响,而且反射眩光离判读者越近,视觉作业绩效越差,但这种效应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4.
较高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距离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目的是在控制眩光亮度和面积的条件下,用正确率作为指标,研究较高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的距离效应。反射眩光中心与视标中心的距离为5cm、10cm两个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当视标亮度为1.5cd/m2,反射眩光强度为30cd/m2时,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距离效应,反射光离判读者视线越近,被试视觉作业绩效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中文手机文本输入的特点,以拼音输入法为基础,探讨在操作标准手机键盘时,对于两个接连字母的输入,其字母所处按键的相对距离不同,在操作绩效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实验中采用Sony Ericsson W 800C手机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完全被试内设计,从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两方面对文本输入绩效加以研究。结果当两个字母处于同一按键、相邻按键以及远离的按键时,反应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各按键组合类别之间的正确率差异显著。结论(1)对于连接输入的字母,各字母所处的按键的相对距离对输入绩效有较大影响;(2)被试操作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存在男女差异,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Posner的经典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实验范式,以数字加工反应时和数字距离效应为考察对象,探讨了儿童数字加工的绩效。结果表明:(1)两种注意条件下,在数字加工过程中提示效度和被试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2)数字加工绩效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三年级的儿童处于发展中,六年级儿童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种按键特征因素(即按键大小、间距和形状)对触摸屏输入可用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结合人因实验和分析,采用5按键大小×3间距×3形状的组内设计,对触摸屏输入可用性(即输入绩效和使用偏好)进行实验测试,被试为15位在校大学生,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按键大小、间距和形状对输入绩效均有显著影响;按键大小和间距、按键大小和形状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用户偏好可能产生较优绩效的按键设计方式。结论三种按键特征因素的不同设计方式对触摸屏输入的可用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微光环境的情况下,对CRT显示器8种颜色视标呈现时间和视标面积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视标的呈现时间有0.5s、1s、1.5s三个水平。视标面积的直径大小也有1.5mm、8mm、14mm三个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在微光环境下,视标呈现时间和视标面积对被试的绝对正确辨认率有显著影响,且这两个实验变量之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为指标,研究了在不同难度和呈现背景,下划线突显方法对视觉搜索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下划线作为突显方法对被试的视觉搜索绩效有显的促进作用;在高难度水平下的视觉搜索作业中,下划线对被试的视觉搜索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在高难度条件下,与黑背景下被试的绩效相比,白背景下被试的搜索绩效明显较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APP的交互框架能够有效引导用户操作,交互框架的选择需要与产品中最主要的任务模式进行匹配,本研究为探究不同任务模式下三种交互框架的可用性表现差异。方法采用手机APP原型模拟任务的方法,考察了被试在使用标签式、侧边展开式、宫格式这三种典型交互框架来完成切换任务和沉浸任务时的反应时、任务难度评分以及偏好评价,并探究了搜索目标位于不同系列位置时被试完成切换任务的反应时和任务难度评分。结果 (1)对于切换任务模式,被试使用标签式的绩效和主观评价都优于其它交互框架,而使用侧边展开式的任务完成绩效和主观评价最差;(2)当进行切换任务时,搜索目标位于首屏界面下半部分时绩效最佳,其次是位于首屏界面上半部分,而搜索目标位于需要下滑滚动的位置时最差;(3)对于沉浸任务模式,被试使用三种交互框架从绩效和主观评价上都无显著差异。结论交互框架的行为绩效与主观评价会受到任务模式的影响,因此在选择APP最佳的交互框架时应根据APP的主要任务模式来决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手型尺寸分布及其对触屏手机操作绩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手型尺寸分布,研究用户手型尺寸对触屏手机操作的影响。方法首先收集了250名大学生的手部参数,通过聚类分析将手型尺寸分为大、中、小三类,然后采用系列目标按键任务研究用户手型尺寸对触屏手机操作绩效的影响。结果(1)大学生手型尺寸总体符合正态分布;(2)操作中等尺寸触屏手机时,大、中、小三种手型用户在操作速度和准确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大手用户的手部肌肉最为轻松省力,而中手用户的使用评价优于小手用户和大手用户。结论大学生手型尺寸符合正态分布,手型尺寸显著影响用户对触屏手机的使用,大手用户和中手用户的使用效果优于小手用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了解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的表现特点及其与内外控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调查问卷和罗特"I-E"心理控制源量表调查502名大学生。结果网络去个性化存在时间、性别差异;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在攻击行为、情感宣泄、自我控制水平3维度上,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网络去个性化在内外控上呈显著差异。结论时间、性别、内外控等因素是影响网络去个性化的重要变量;男生较女生更易出现网络攻击行为、自控能力低等消极表现。  相似文献   

13.
高温耐热炸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2,2',4,4',6,6'-六硝基二苯基乙烯(HNS)、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2,6-二氨基-3,5-二硝基-1-氧吡嗪(LLM—105)、皮威克斯(PYX)、塔考特(TACOT)、九硝基联三苯(NONA)等几种高温耐热单质炸药的性能与合成工艺。论述了国内外高温耐热混合炸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比了国内外对高温耐热炸药研究的差距。根据研究差距,建议在高温耐热火炸药的研究方面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高温耐热单质炸药的工程化研究以降低成本、增加产率;二是建立高温耐热混合炸药的试验标准,开展以NONA、TACOT等为基的熔点温度在350℃以上的高温耐热混合炸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字号和词频对汉语阅读眼动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操作文本字号和目标词词频,考察视觉刺激模式和词汇加工难度对中文读者眼动模式的影响。研究采用2(字号:16号,32号)×2(目标词词频:高频词,低频词)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显示:(1)读者阅读较小字号文本的总阅读时间与较大字号文本没有显著差异,但平均眼跳幅度、平均注视时间和跳读词数显著大于较大字号文本,再注视词数显著小于大号字体文本;(2)词频对目标词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次注视时间、跳读率和再注视概率;字号对首次注视时间、跳读率和再注视概率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对目标词的凝视和总注视时间。说明视觉刺激模式和词汇加工难度均影响被试的眼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目前国内外地震学研究工作的水平,还不足以给出包含地震“三要素”的精确预测或预报。建议设立“局域地应力活动指数报告”。它实际上是对大量的、多种类的与地应力有关的观测数据的一种统计和综合。它不是地震预报,却与地震的发生有关,可用于专业研究领域的有关地下应力活动的通报和交流,并对局部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地震提供一定程度的示警。在目前条件下,“局域地应力活动指数”报告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考虑到处理关系到社会安定的问题应该慎之又慎,作为ILSA应用的第一步,可只用于研究领域内的通报与交流,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摸索和总结经验的阶段;在条件成熟之后,公众已经对ILSA的性质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才可如地质灾害等的警示一样,将发布ILSA“常态化”,这是一个未来考虑的“二期工程”。  相似文献   

16.
进度条呈现方式对用户时距知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不同进度条(progress bar)状态对用户时距知觉的影响。方法在实验一中采用2(时间间隔:5 s,10 s)×2(进度条状态:匀速,加速)被试内设计,在实验二中采用单因素(线索提示:静止提示,少文件提示,多文件提示,无规则提示)被试内设计。结果加速进度条(先慢后快)、采用无规则的和多文件的线索提示能有效地使用户低估实际等待时距。结论通过界面提示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知觉到的等待时距。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的目的为分析记忆和计算的双任务环境下情绪唤醒对人记忆的影响作用。被试被要求在微机上尽力完成计算任务的同时,倾听中性版本或情绪版本的录音材料,并要求尽力记住故事内容。实验后实验人员统计计算任务得分,并于5天后采用问卷对被试进行"自由回忆测试"和"识别测试"。男女各20名被试参加了实验。结果表明:(1)情绪唤醒对人的长时记忆表现出"窄化效应;"(2)情绪唤醒水平下的记忆也呈现首因、近因效应;(3)情绪对双任务的绩效都有影响,且影响方式并非是简单的注意力资源分配,而主要取决于任务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煤矿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预防WMSDs的策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干预的538名煤矿工人群体,在时间段2 a内无任何其他同类干预的情况下,分别于2009年10月和2011年7月对该群体横断面整群抽样,并分析干预前后煤矿工人对WMSDs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以及WMSDs患病率的改变。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工人在WMSDs的认知和态度方面皆有改善(P<0.05)。任意部位WMSDs的年患病率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以及干预后21个月分别为78.3%,64.1%和73.7%(P<0.05)。其中,掘进区工人腰部WMSDs的年患病率下降明显,分别为70.8%、35.0%和54.5%(P<0.05)。煤矿工人根据干预措施采纳程度不同分为"全部采纳"组和"几乎无采纳"组,两组在主观回答WMSDs的防治效果上是不同的(P<0.05)。结论干预措施对掘进区工人腰部WMSDs患病率降低效果明显。在煤矿行业实施针对性的职业健康教育,使工人对WMSDs的"知和信"两方面都有改善,并能长期降低工人任意部位WMSDs的年患病率。因此,在我国针对煤矿行业WMSDs采取健康教育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应长期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以造纸企业生产线员工为例,探讨工作压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大五"人格在其间的调节作用。方法对192名私营与合资造纸企业生产线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相关显著,且对工作绩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工作压力与"大五"人格相关显著;"大五"人格与工作绩效的相关不显著;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五"人格在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中产生调节作用。结论对于本研究对象而言,工作压力影响工作绩效,"大五"人格在其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氧化还原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将丙烯酸甲酯单体接枝到氧化炭黑的表面,并进行粒径分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zeta电位对其在IsoparL中分散性表征,结果显示,聚丙烯酸甲酯接枝的炭黑在IsoparL中的分散性有明显的提高。将表面修饰后的纳米炭黑粒子用作电泳显示器件的黑色显色粒子,在0.3V/μm的驱动电场下,具有良好的显示性能,对比度达到5.25,响应时间934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