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以城市绿地建设实施评估方法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评估方法的局限和不足,结合武汉市绿地系统建设实施评估实践,提出城市绿地建设实施评估建立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可达性综合因子评价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空间分布因子3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并将不同年龄段人群分布、城市绿地的真实服务水平以及绿地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联性等方面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实施评价的重要创新内容.在对该项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绿地规划实施评估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绿地建设已进入量质并重的时期。评估工具是管控绿地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首先梳理英国城市绿地质量评估工具开发的缘起与主要评估工具,其次解析英国国家级评估工具绿色旗帜奖(Green Flag Award,GFA)的开发目标、质量标准、发展演进、配套政策与使用方法,再次以爱丁堡为例,总结GFA的在地化应用与实效,最后总结GFA在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启示与不足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   总被引:105,自引:2,他引:105  
俞孔坚  段铁武 《城市规划》1999,23(8):8-11,43
由于城市绿地指标(包括绿地率和人均绿地指标)受城市边界的主观性和可变性以及城市中绿地的空间分布的影响而有很大差异,这些指标很难或不足以衡量城市绿化和环境质量。为此,笔者提出以景观可达性作为评价城市绿地系统对市民的服务功能的一个指标。以中山为例,这一指标不但可以完善绿地(或其它服务设施)实际效用的评价体系,同时,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想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城市因人口与建筑超量集聚,常导致绿地不足、自然景观稀缺、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选取澳门半岛为研究对象,提出适用于高密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空间绿量评价指标——"绿斑密度"(GPD),探讨它与绿地布局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内容结合2010、2015年所做的澳门半岛城市绿地普查工作,阐述了绿斑密度与城市绿地边界周长、街区人口密度、微绿地空间生态效益等影响城市绿地布局与使用效率关联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SPSS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绿地率相当的情况下,GPD值与绿斑布局的分散程度及居民到达使用的方便程度呈正相关联系;街区人口密度与GPD呈正相关联系,与绿斑平均面积呈反相关联系;随着城市街区人口密度增加,绿地斑块趋向以面积微小、密度较高的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负氧离子效益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绿地植物是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基本功能单位,负氧离子是反映城市绿地功能进而评价城市空气质量的基本参数之一。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自相关及其他分析法探讨城市绿地负氧离子效益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负氧离子的空间关联性在局地内表现显著,但在整个绿地内不显著;负氧离子标准值与植被覆盖郁闭度和叶面积指数相关性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研究为合理的城市绿地营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敏  宋昊洋 《园林》2023,(1):10-15
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城市空间减排增汇,对城市绿地空间类规划提出了复杂挑战。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重视角下,梳理全球11个国家的30项相关规划行动,重点对绿地适应性规划的国际经验进行归纳,包括多效益协同、多层级传导、全周期覆盖等三个方面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将国际经验与国内国土空间规划现况相结合,构建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绿地适应性规划“目标—策略—指标”的总体技术框架,提出面向城市绿地“市域—城区—街区—地块”四级管控层级,差异化制定碳中和目标,明确相适应的多尺度精准增效规划策略和多层级评估管控指标,应用定量化“碳”核算、多情景“碳”模拟和智慧化“碳”监测三大关键技术体系,为城市绿地规划实践的适应性转型探索提供专业支撑。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作为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其量化评估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城市环境和绿地特征,分析国内外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分类,建立了一套新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针对市民需求,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反映了城市绿地服务功能,有助于开展定量化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鹏  冯国芳 《中外建筑》2013,(11):72-74
由于城市绿地指标(绿地率和人均绿地指标等)受城市边界的主观性和可变性以及城市中绿地空间分布的影响而有重大差异,这些指标不足以衡量城市绿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在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划人员往往根据主观意见、服务半径分析等简单方法确定现状城市绿地分布存在的问题,缺乏对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规划研究缺乏数理研究方法的支撑,缺乏理性判断依据。为此,笔者提出利用景观生态学廊道网络指数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在规划前期研究和方案对比工作中特点突出,增强了规划方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许多研究已表明,工作场所的绿色环境对员工身心 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然而当前传统的以绿地率等为核心 指标的静态绿地评估和规划方法,难以有效评估个体移动视角 下的绿化暴露水平。在此背景下,基于使用者在工作场所周边 日常绿地使用行为及其动态绿化暴露的量化分析,探索动态、 实时的绿化暴露计算方法,挖掘静态绿化暴露量指标对不同主 观行为特征的绿地使用者动态绿化暴露量的影响差异。结果显 示,处在高度绿色环境工作场所的人也会保持更高的动态绿色 接触,除此之外其每日总体动态绿化暴露量水平高低不仅受到 静态绿色环境(绿地可达性、可获得性和可视性)的限制,同时 也受到使用者绿地使用行为目的和出行时段偏好的影响。研究 结果探索了基于使用者个体行为视角的绿化暴露量测算方法, 为进行人本尺度下城市绿地的评估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对低碳城市发展的作用;研究利用绿地下的地下空间,让与绿地争地的城市设施与功能向绿地下部空间转移,进行地下空间与城市绿地的复合开发,以实现超绿化效益和超地下空间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城市更新过程中,非正式绿地在为城市提供环境、 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补充作用。然而,非正 式绿地由于数量繁多、面积较小、种类多样、边界模糊等特征 导致其难以高效识别。深度学习在分割图像进行识别及自主学 习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基于深度学习,对多源数据依托 下的非正式绿地识别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基于非正式绿地内 涵归纳其识别特征与识别难点;其次,梳理识别非正式绿地常 用的4种数据类型,即基于深度学习识别的高分辨遥感影像、 街景图片,用于辅助识别的网络媒体数据、PPGIS平台数据; 再次,对现有深度学习进行非正式绿地整体布局识别、耦合多 源数据进行辅助识别的方法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 未来非正式绿地空间识别应用与发展提出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摘要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加剧,城市绿地绩效受到更多关注。由于城市绿地绩效认知和衡量直接受城市发展水平及现实需求影响其内涵认知和评测方法具有较强动态性和现实性。为深入解析我国城市绿地绩效内涵及评测方法的演进过程及趋势,应用 将近 40 年我国相关研究文献分为起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 3 个阶段展开梳理,同时以绩效类型、评测方法以及评测层面三个属性特征为切入点,建立绩效研究的文献属性框架对文献类别细分,通过计量分析从文献发表时间、研究热点和领域分布三个方面揭示各个阶段城市绿地绩效研究总体特征,并对不同时期研究热点、绩效内涵及评测方法的特征及其演进脉络展开讨论,最后对我国城市绿地绩效研究的问题、要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张祥  赵骏  吴雪飞 《风景园林》2022,29(4):83-88
在城市尺度,由于城市绿地和建筑对城市环境噪声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故鲜有研究单独将城市绿地和城市环境噪声联系起来.试图通过对城市绿地形态相关的指标优化来提高城市绿地对区域环境噪声的净衰减量增量.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以600 m边长的网格为基本单元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通过声学模拟和校正、空间分析与统计等方法计算各单元内的噪...  相似文献   

14.
恢复性环境健康绩效的相关研究 表明,自然环境和城市建成环境在健康影响 方面存在差异。然而,不同环境空间类型的 恢复性效能差异还未能得到充分研究。通过 实景图片环境模拟,本研究对不同类型的恢 复性环境的效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恢复性环 境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山景、农田、水景 空间的恢复性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空间,人群 对水景空间的偏好大于绿色空间,空间开敞 度、复杂度与恢复性有显著相关关系。研究 结论揭示了不同的空间类型及其空间特征,可为健康景观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王磐岩  牛萌 《园林》2021,(1):2-7
基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技术、机制协同难点以及城市绿地作为重要海绵体的价值意义,开展《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技术指南》课题研究。《指南》重点解决了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建设评估全过程各层级的技术路径,以系统思维和工程思维的不同角度确定各层级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指标、目标和技术方法,包括海绵城市绿地规划、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海绵城市绿地工程施工与维护及海绵城市绿地绩效评估等内容。《指南》聚焦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与传统方法、做法的不同之处,通过规划、设计、实施、维护、评估全过程把控城市绿地海绵功能的落实,强调蓝绿灰融合和多专业协同,有效发挥城市海绵体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达性和服务面积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传统的绿地评价指标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能反映实际的空间分布和使用情况.本文通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工具,提出了空间可达性和服务面积的绿地评价指标,并希望能够基于此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公园绿地的布局上兼顾到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以广州市的四个城区为例,对现有的公园绿地进行了空间分布上的评价,以期对今后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vides a methodology for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liveability (REL) as a tool for architects, urban planners, and policy maker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are facing challenges to achieve their liveability due to lack of resources,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s, a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wards th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s and it mainly addresses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esign in urban areas and to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olistic approach based on Scandinavian experience. The Scandinavian role model for housing issues not only comprises of building design, but also provides a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s a whole to improve social well-being. An innovative deductive methodology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developing a system of criteria an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dicators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while ensuring healthy, pleasant, and attractive environments for living. The REL method is discussed from many different aspects, while the indicators refer to various elements of physical urban form i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show that the criteria system to asses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quality, which focuses on liveability, i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8.
Residential green spaces are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urban green space types. Aiming at filling a gap in the existing greening indicators with considerations on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residential green spaces, as well as to inform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 service, three greening indicators, i.e. residential unit’s green coverage rate, green view index, and park ratio within a 500 m service radiu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is study selects 14,196 residential units in built area of Shenzhen City in 2017 to measure the greening rate and the geographic spatial factors of the units upon multi-sourced geographic databases such as land cover maps and street view images.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1) the three indicators can all independently measure the greening rate within or around residential units; 2) the studied residential units are low in residential unit’s green coverage rate and park ratio within a 500 m service radius, but high in green view index;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sparities of the greening rate and the surrounding parks in 500 m service radius among the studied units, and among different housing property rights, showing a disequilibrium in green space service; and 4) the greening rate of residential units is mainly impacted by factors such as development intensity, types of housing property right, altitude, and location. In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urban green space layout should prioritize improv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layout of residential green spaces, especially for the socially vulnerable population. Finally, the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 park ratio within a 500 m service radius can be adopted as a supplement to existing greening indicators for residential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