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黔南地区水体环境单元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体环境单元分类方法。[方法]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黔南地区11个水体单元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将黔南地区11个水体环境单元分为3个水体类型,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结论]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水体单元的聚类情况,可为水体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基于伪F统计量的最佳聚类分析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预先选择类的数目作为先验值.并有效地应用于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应用FCM模糊聚类法(Fuzzy Clustering Method)进行聚类,然后应用PFS(Pseudo F-statistics)统计量作为一个判别函数来确定最佳类数目.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院2002年度各科室医疗质量综合评价,得到了一种合理的综合评价结果.结论该方法基于没有聚类数据的任何先验知识和组成成分信息的前提下,考虑如何确定数据的分类结构.根据应用的情况,发现该方法是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根据宁波市铜盆浦垃圾场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地表水进行了分类,并就垃圾填埋对水体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进的FCM算法对海马组织基因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好地建立符合生物学意义的基因归类,为一些未知的基因的功能提出解释提供参考。方法提出一种新的FCM聚类算法,设计了一个归类阀值,利用模糊聚类Xie-Beni指数得到了最优聚类数并实现了海马组织基因的软聚类,并把每一类对应的基因标号输出到txt文件,最后进行生物学解释。结果得到的海马组织基因最优聚类数为4类,通过分类结果对照发现,各类中的大多数基因生物学意义接近。结论此改进的FCM算法应用于基因聚类是有效的,结果具有一定生物学意义,能对生物学基因聚类及基因功能解释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宜于集中式供水领域特点的风险评价方法。方法选择我国1 302座集中式供水设施,并计算其风险指数。采用两阶段聚类计算最优分类数。采用系统聚类和K-means聚类两种方法,并以最优分类数和标准推荐的三分类分别对研究对象的风险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阶段聚类显示最优分类数为4类;四分类系统聚类结果显示,97.8%的对象为2类;三分类系统聚类结果显示,98.5%的对象为1类;四分类的K-means聚类结果显示,14.0%、16.0%、30.6%和39.5%的对象被分别分为1~4类;三分类聚类结果显示,26.3%、34.2%和39.5%的对象被分别分为1~3类。结论集中式供水风险评价适宜分为分高、较高、较低、低四类;K-means聚类方法更适宜应用于该领域。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Vogel和Wong于1979年提出的PFS判别函数引入Fuzzy聚类法中,旨在模糊动态聚类的同时获得一个最佳分类数,并将此方法用于比较国际人口平均寿命。  相似文献   

7.
大气中苯并[a]芘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苯并[a]芘[Benzo(a)pyren,B(a)P]属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行业(冶金焦化、石油沥青等)作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是一种公认的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的有机物〔1,2〕。为了正确评价其污染情况,国家已制订空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3〕,并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样品预处理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提出一种基因表达的分类方法。方法:首先,应用FCM模糊聚类法(Fuzzy Clustering Method)进行聚类,然后我们应用PFS(Psudo F-satistics)统计量作为一个判别函数来确定最佳类数目。结果:将本方法应用于模拟数据,人类纤维原细胞血清基因表达数据上,其结果表明明显好于K-均值法。结论:本方法基于没有聚类数据的任何先验知识和组成成分信息的前提下,考虑如何确定数据的分类结构,根据实际结果发现,该方法是揭示基因表达变化内在模式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应用百分位数聚类法探讨宝山区学生体格发育水平朱健华,胡中杰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进行分类,直接比较各样本指标之间性质,将性质相近的归为一类。其中百分位数聚类法具有优先定序的功能,与模糊聚类法功能类似,但其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本文应用此法对19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蜱标本中分离到3株Roseomonas(玫瑰单胞菌),了解其与国内及国外的Roseomonas(玫瑰单胞菌)分离株之间的基因型别关系。[方法]鉴于国内外还没有对Roseomonas(玫瑰单胞菌)基因分型的成型方法可以利用,采用了传统的基于16SrDNA的方法进行不同分离株的比较。[结果]3分离株XTD509、XTD510、XTD622在系统进化树中聚在同一簇内,且与美国分离株R.cervicalisATCC49957聚在一个小的分支内,同源性高达99.1%;与我国另2分离株JS018、TH-G33在系统进化树位于大的不同分支。[结论]该3分离株属于同一基因型,且可能与菌株R.cervicalisATCC49957为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