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在研究苜蓿青贮和玉米青贮组合效应的瘤胃发酵特征.[方法]苜蓿青贮与玉米青贮分别以0:100(AS0)、20:80(AS20)、40:60(AS40)、60:40 (AS60)、80:20(AS80)、100:0(AS100)六个比例组合,通过体外产气法培养72 h,研究不同组合效应对瘤胃培养液发酵的pH值、氨态氮浓度(NH3-N)、降解率、产气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的影响.[结果]72 h发酵结束时,各试验组体外降解液pH值均在7.17~7.58,AS20显著低于AS0,极显著低于其它试验组(P <0.01);AS80的NH3-H值极显著高于AS0、AS20 (P<0.01),显著高于AS40、AS60和AS100(P <0.05);体外降解率AS80最高,AS20、AS40、AS60、AS10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产气量随苜蓿青贮的比例增加而增加,其中AS100和AS80较高;AS60、AS80的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均极显著高于AS0(P <0.01);乙酸、丙酸和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中,AS20最低(P<0.01),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苜蓿青贮和玉米青贮不同比例组合可提高粗饲料的利用效率,其中AS80组比例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体外产气法探讨青贮玉米与青贮菠萝渣的最佳组合比例,为开发南方地区青贮玉米和菠萝渣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将青贮玉米与青贮菠萝渣以100:0、75:25、50:50、25:75、0:100 (干物质)分为Ⅰ、Ⅱ、Ⅲ、Ⅳ、Ⅴ组,进行体外发酵(3、12、24和48 h),每个时间点设3个重复,2个空白对照。发酵结束时测定各发酵时间点的pH、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及发酵滤渣中的干物质降解率(DMD)、粗蛋白降解率(CP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并计算挥发性脂肪酸、DMD、CPD、NDFD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结果】在整个发酵期内,随发酵时间推移,各试验组的pH显著降低(P<0.05,下同);产气量、DMD、CPD、NDFD、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显著增加;乙酸和丙酸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混合组在发酵初期,产气量偏低,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随青贮菠萝渣比例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发酵后期,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随青贮菠萝渣比例提高呈显著升高。Ⅳ组的CPD与NDFD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为正值,而DMD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为负值(除3 h外),Ⅲ组和Ⅳ组的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除48 h外)浓度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均为正值。发酵初期(3和12 h),Ⅲ组的多项组合效应指数最高,分别为3.83和11.85;发酵后期(24和48 h),Ⅳ组的多项组合效应指数最高,分别为20.01和21.71。【结论】青贮玉米与青贮菠萝渣比例为25: 75时多项组合效应指数最大,有助于瘤胃微生物生长代谢,提高营养物质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玉米秸秆NDF与尿素不同组合体外发酵特性及组合效应。【方法】以玉米秸秆NDF与尿素为发酵底物,按5.2∶1、6.9∶1、8.6∶1、10.3∶1和12.1∶1不同比例进行组合,利用体外产气法记录不同组合在0、2、4、6、8、12、24、36、48、72和96 h时间点的体外产气量,并测定发酵液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NDF)与尿素所有组合时均产生正的组合效应,且组合效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结论】NDF与尿素最大正组合效应均发生在12.1∶1,整个发酵时间内,NDF/尿素分别为6.9∶1、8.6∶1和12.1∶1正组合效应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体外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玉米秸秆(CS)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和100%(AH100)的比例与苜蓿(AH)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24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瓜)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①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可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②反刍动物玉米秸秆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体外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玉米秸秆(CS)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和100%(AH100)的比例与苜蓿(AH)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24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瓜)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①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可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②反刍动物玉米秸秆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头荷斯坦奶牛为动物模型,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比较研究了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羊草和玉米秸秆等四种单一粗饲料体外发酵效果。本试验以GI为指标对粗饲料品质进行测定,GI指数分别为9.05MJ、48.71MJ、9.41MJ和1.81MJ。结果表明:粗饲料品质对培养液pH值有显著影响(P<0.05),平均值分别为(6.436、.476、.506、.4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pH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秸秆组下降幅度最大,24h培养液pH值为6.27,羊草组pH值下降幅度最小;粗饲料品质对培养液NH3-N、产气量、VFAs和BCP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苜蓿最高,秸秆最低,青贮NH3-N和VFA产量高于羊草,羊草产气量和BCP产量高于青贮;各组培养液乙/丙比例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羊草>秸秆>苜蓿>青贮,平均值分别为(2.132、.042、.001、.73)。  相似文献   

7.
饲料品种降解蛋白质(%)非降解蛋白质(%)马铃薯8515青贮饲料70~8515~30牧草60~8515~40大麦8020花生饼8020油菜籽饼7525禾本科干草7030麦麸60~7030~40豆科干草6040棉籽饼6040大豆饼6040玉米6040啤酒糟(湿)55~6040~45大麦秸5050肉骨粉4060鱼粉3070水解羽毛3070(摘自《奶牛饲养与疾病防治手册》,徐照学主编)不同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徐照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饲喂水平活性干酵母对肉牛饲料瘤胃有效降解率和发酵相关指标的影响,为活性干酵母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秦川肉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分为3期,每期30 d(预试期10 d,试验期20 d),每期对3头牛分别饲喂不同水平(0,30,60 g/(d·头))活性干酵母(混入相同的精料中饲喂),在试验第26~30天,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H及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采用尼龙袋法分别测定4种粗饲料(青贮玉米、苜蓿干草、小麦麦秸、酒糟)和3种蛋白饲料(豆粕、菜粕、棉粕)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有效降解率。【结果】活性干酵母可显著提高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乙酸相对含量(P0.05),显著降低氨态氮含量和丙酸相对含量(P0.05),促进瘤胃乙酸型发酵。饲喂活性干酵母有助于提高苜蓿干草DM、NDF、CP,青贮玉米DM、NDF及菜粕CP的有效降解率,其中以60 g/(d·头)的饲喂量效果较好,但对其他饲料的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影响。【结论】饲喂活性干酵母可显著改善瘤胃发酵相关指标,提高苜蓿干草DM、NDF、CP,青贮玉米DM、NDF及菜粕CP的有效降解率,其中以60 g/(d·头)的饲喂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山东农业科学》2019,(10):143-147
本试验采集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青稞秸秆、油菜秸秆、绿麦干草、苜蓿干草、燕麦干草、青稞和油菜籽共8种常用饲料原料,评定其营养价值,以期为该地区饲料资源在反刍动物上的高效利用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含量小于22%,发酵系数和费氏评分较低。不同饲料原料中粗蛋白、粗脂肪、木质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存在差异。相对饲喂价值顺序为:苜蓿干草>全株玉米青贮>燕麦干草>绿麦干草>青稞秸秆>油菜秸秆。总可消化养分含量顺序为:青稞>全株玉米青贮>燕麦干草>绿麦干草>青稞秸秆>苜蓿干草>油菜秸秆。日喀则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仍需进一步提升,应依据生产需求和原料属性科学评定和合理利用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混合厌氧发酵的产气性能,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1 L厌氧反应器,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设置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比分别为10∶0(对照), 8∶2,6∶4,4∶6,2∶8和0∶10共6个处理,在物料总干物质质量分数8%、发酵温度(35±1)℃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气试验,分析不同产气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在产气方面,牛粪与玉米秸秆按不同比例混合厌氧发酵的4个处理日产气量变化趋势为先快速升高后平稳下降,发酵第2~3天达到产气峰值,较对照提前2~3 d;当牛粪与玉米秸秆的干物质质量比为2∶8时,累积产气量、甲烷总产量及挥发性固体产甲烷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13 061.7 mL、6 911.4 mL和0.170 L/g,较单一牛粪发酵处理(对照)分别提高52.47%,41.48%和34.92%。在发酵系统稳定性方面,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比例混合厌氧发酵的4个处理均在发酵第5天pH值达到最低,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达到最高,较对照提前2 d达到极值;发酵5 d时,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比为2∶8的处理pH值低于其他处理,为5.75,较对照降低了7.70%;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处理,为1 675.6 mg/L,较对照提高了59.04%。【结论】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果优于单一原料发酵,且二者干物质质量比为2∶8时厌氧发酵具有较好的产气特性和发酵潜力。  相似文献   

11.
氮素形态和数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钾含量与积累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培条件下,于烤烟打顶后改变营养液中铵硝配比(NH+4 -N/NO- 3-N)和氮素浓度,对烤烟体内干物质积累量及根、茎、叶的钾含量和积累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铵硝配比0∶10 ,氮素浓度14 0mg/L时烤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烤烟叶片和茎中钾含量在铵硝配比为0∶10 ,氮素浓度35mg/L时达到最大,钾积累量在铵硝配比0∶10 ,氮素浓度14 0mg/L时最大。而烤烟根中钾含量和积累量在铵硝配比5∶5 ,氮素浓度70mg/L时最大。不同处理烤烟不同部位钾含量和积累量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叶>茎>根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18%毒·氟防治地下害虫的最佳使用剂量,研究了18%毒·氟CS对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除了18%毒·氟CS药种比1∶50处理抑制玉米生长外,其它药剂处理对玉米生长没有影响。18%毒·氟CS药种比1∶100处理玉米被害率最低,对玉米地下害虫防治效果最好,为94.34%,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产量最高,比空白对照增产15.19%,比对照药剂60%吡虫啉PS处理增产6.05%。因此,18%毒·氟CS防治玉米地下害虫最佳使用量为药种比1∶100。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青贮方式、混合比例及添加剂对花生秸秆和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设计花生秸秆和甜玉米秸秆10∶0、7∶3、5∶5和3∶7等4种混合比例青贮,采用花生秸秆表面分离的乳酸菌和3%蔗糖混合作为添加剂,调制裹包青贮,以3∶7混合比例的地上式窖贮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0、7∶3和5∶5混合比例经添加剂处理后,乳酸含量显著(P0.05)升高,pH值、丁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显著(P0.05)降低;添加剂处理后,10∶0混合比例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提高,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5∶5混合比例的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无添加剂处理时青贮料采用3∶7混合比例发酵品质较好,有添加剂处理时10∶0比例发酵品质较好;裹包青贮方式较优于窖贮。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两年的多点试验表明 ,哈市玉米、水稻、大豆作物的籽实、秸秆、根茬在产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其中平均比例为玉米 1:1.2 4 :0 .2 8,水稻 1:0 .87:0 .38;大豆 1:0 .2 6 :0 .33。养分分配也有差异 ,以玉米为例 ,氮、磷、钾养分在籽实、秸秆、根茬中的含量分别为 1.32 % ,0 .85 % ,0 .71% ;0 .4 0 % ,0 .16 % ,0 .2 4 %和 0 .5 3% ,0 .90 % ,0 .6 0 %。3种养分摄取的总量排序为籽实 >秸杆 >根茬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燕麦草和羊草在短期人工瘤胃中的组合效应,燕麦草与羊草比例分别为:日粮1(1∶0),日粮2(1∶1),日粮3(0∶1)。试验根据燕麦草与羊草不同比例分成三组,并以干物质为基础配制成TMR,利用人工模拟瘤胃装置进行体外培养发酵,分别测定培养1、2、3、4、5、6、7、8、10、12、16、20、24、32、36、48、54、60、66、72h的产气量、产气速率,并采取培养2、6、12、24h的样品,用于测定pH值、NH3-N浓度及VFA浓度,并计算其组合效应。结果显示,日粮2、3在发酵6h产气速率显著高于日粮1(P0.05),日粮2、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其他各时间点各组日粮产气速率差异不显著。日粮2、3组的累计产气量整体高于日粮1组,日粮2组在发酵48~72h产气量高于日粮3组(P0.05)。从组合效应看,培养24h后,日粮2组的组合效应值达到最高。日粮2、3组在发酵24h后,NH3-N浓度显著高于日粮1组,日粮2组较3组高(P0.05)。各组间pH与TVFA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当燕麦草与羊草比例为1∶1时,其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内容物及其组合效应值均较好,可见当TMR日粮中燕麦草与羊草比例为1∶1时有利于瘤胃的发酵。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高(H)、低(L)粗饲料分级指数(G I)混合粗饲料与不同比例精料(9∶1、8∶2、7∶3与9∶1)组成的日粮对绵羊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从饲料转化效率看,自低到高的排序为:H9∶1>H8∶2>L7∶3>L9∶1,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由高G I混合粗饲料组成的日粮不用增加精料即可获得好的增重效益,由低G I混合粗饲料组成的日粮只有增加精料才有可能达到高G I混合粗饲料日粮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感官评价不同比例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混贮效果,测定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研究适宜添加比例。【方法】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为0∶1时作为对照组(DM 51.32),两者混合比例为1∶1、1∶2和2∶1分别作为A组(DM 40.32)、B组(DM37.56)和C组(DM 47.70)。两者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装入800 mL太空杯中,压实后密封确保无空气流通,室温避光保存。每组均设置6个处理组,60 d时取样评价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测定青贮饲料pH、VFA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B组混贮尚好,A组合C组感官评价优。混贮饲料中pH值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B和C组(P<0.01);B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乙酸含量对照组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中均未测出丁酸含量,异丁酸含量对照组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与B组差异极显著(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日粮对荷斯坦公犊牛腹泻情况、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9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代乳粉(MR)、一半代乳粉+蒸汽压片玉米与膨化大豆的混合精料(HMCS)、蒸汽压片玉米与膨化大豆的混合精料(CS),饲养150d,记录犊牛腹泻情况,测定犊牛血液指标。研究发现,MR组的腹泻情况最为严重,腹泻指数为59.74%,其次是HMCS组,为15.13%,CS组最低,为1.03%;犊牛血液抗氧化指标表现为,CS组犊牛的过氧化氢酶、谷光氨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均是最高。MR组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与HMCS组差异不显著(P0.05);MR处理组犊牛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HMCS组的含量处于二者之间;血细胞分析结果为3个处理的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CS组犊牛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数在数值上均是最高;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为,MR处理组犊牛血清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而CS组犊牛血清的尿素氮、总蛋白及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MR组。CS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最高;CS组的IgM浓度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在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CS组的数值均是最高的。研究表明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可以减少犊牛腹泻发生,提高犊牛血液抗氧化和免疫水平,并促进血液总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