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按1∶20的重量比例,与煅烧异种松质骨(TrueBoneCeramic,TBC)组成活性煅烧骨(BMP/TBC复合物),经动物实验揭示该复合体具有良好的填充修复骨缺损的能力,临床应用53例病人,48例随访8个月~3.5年,平均18.6月,均取得满意疗效。作者认为自制煅烧骨是理想的载体。活性煅烧骨(BMP/TBC复合物)具有高效的诱导成骨能力,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来源丰富,易于大量加工贮存,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多孔β—TCP/BMP复合人工骨的研制和动物体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梁戈  胡蕴玉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2):75-79,I003
多数人工骨缺损修复材料无骨诱导活性,为使人工植骨材料具有骨诱导活性并可在体内降解,本研究采用可降解陶瓷β-磷酸三钙(β-TCP)与骨形成蛋白(BMP)复合形成具有骨诱导能力的人工骨。将β-TCP/BMP、单纯TCP、羟基磷灰石(HA)和TCP/HA分别植入168只小鼠股部肌肉内,在24、72小时,1、2、4、8周取材,作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另将上述材料植入55只兔桡骨1.5cm缺损中,分别在2、4、8、12、16周取材,作大体、X线、组织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将β-TCP/BMP植入小鼠肌袋后1周软骨生成,4周有造血骨髓的板层骨生成。ALP检测1、2周水平最高。植入材料与骨组织之间无纤维组织间隔。在兔桡骨缺损修复的研究中发现,β-TCP/BMP的骨缺损修复作用最强,16周植入材料的降解达53%,成骨量亦最多。研究结果表明:β-TCP/BMP是一种可降解、具有较强骨诱导能力、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人工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β-磷酸三钙(β-TC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MBP)的复合物(β-TCP/BMP)诱导成骨的作用。方法 在理化性质检测和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小鼠体内诱导成骨的实验,评价该材料的骨诱导能力。结果 多孔β-TCP钙磷比为1.5,平均孔径为400μm,平均气孔率为42.3%,抗压强度为0.826MPa(1MPa=7777.8mmHg),在生理盐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溶血、急性毒性和致热检测  相似文献   

4.
天然多孔活性煅烧骨的制备及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天然多孔活性煅烧骨的制备及动物实验研究董玉峰侯希敏*刘永辉崔海岩吕振华自Urist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ien,BMP)诱导成骨的理论问世以来,各国学者在骨移植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由于BM...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载体与人骨形态发生蛋白(hBMP)活性的关系并为今后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本实验用小样本观察了bDDBM.rDDBM、hDDBM、Colla.I、HAP.Ca3(PO4)2六种载体、大样本观察了六种载体中的三种(hDDBM、rDDBM、C(PO4)和第七种BMP载体与hBMP诱导成骨的关系。发现,无BMP活性、脱矿物质的人脱矿骨基质(hDDBM)与hBMP的复合物具有最佳活性。hDDBM在扫描电镜下具有多孔结构,其平均孔径为127±34m。结果显示,无BMP活性、脱矿物质的骨基质(DDBM)的性能不仅与DDBM的孔径大小有关,而且与基质中纤维样物质的含量有关。此外,还发现在对BMP进行活性检验时,如采用将BMP和载体的复合物注入小鼠小腿三头肌内的方法,可使对BMP的活性检验更为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6.
煅烧骨成骨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采用取材丰富的家猪骨,经脱脂、脱蛋白、煅烧等工艺处理制成的煅烧骨(TrueboneCeramicTBC)为植骨实验材料。将TBC植入兔背肌肌囊、胫骨洞型骨膜骨缺损、桡骨骨干的骨膜骨缺损(2.5cm)内。术后2~16周组织学观察表明:TBC不引起组织排斥反应和炎症反应。TBC网状孔隙内成骨活跃。荧光标记发现新生骨出现早、增加快、数量多。16周TBC与桡骨二断端愈合者16/30。  相似文献   

7.
马贵骧  戴兆琛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5):301-305,T003
新型复合人工骨,HA/TCP/BMP为含孔块料,含孔率40-46%,孔径200-400μm该材料不但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良好的组织相容和隐固性,且具有诱导成骨作用。动物实验,经X-线,Y-照像,骨密度测量及组织学检查后表明:HA/TCP/BMP成骨效应高于HA/TCP,而HA/TCP和HA/TCP/BMP的成骨效应都高于不具生物降解性能的HA。新型复合人工骨是一种有希望过渡于临床应用的人体硬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三种重组合人工骨的成骨能力。方法 在50 只兔的100 个颅骨缺损动物模型中分别植入:①牛脱蛋白骨(b D P B)/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 B M P)/肿瘤坏死因子α( T N Fα);②b D P B/b B M 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 G F);③b D P B/b B M P/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 G F);④b D P B/b B M P。植入后1、2、4、6 及8 周行组织学检查及 X 线摄片; 植入后10 及42 天行 35 S和45 Ca 液闪计数及灰重测定。结果 成骨能力:b D P B/b B M P/ T N Fα> b D P B/b B M P/b F G F( P< 0.01) > b D P B/b B M P/ E G F( P< 0.01);b D P B/b B M P/ E G F 与 b D P B/b B M P 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T N Fα与 B M P及载体复合后,在体内对骨修复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载体/骨诱导因子/生长因子的重组合人工骨模式中, D P B/b B M P/ T N Fα是一种有价值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9.
纤维蛋白用作BMP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陈克明  刘兴炎  葛宝丰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4):234-235,I004
目的:将纤维蛋白用作BMP(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载体材料。方法:用5mg BMP分别与3种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制成复合物,植入小鼠肌囊后不同时间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等。结果:纤维蛋白浓度为120mg/ml的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成骨量是单纯5mg BMP的两倍。结论:纤维蛋白是理想的BMP载体材料,复合物可望应用于临床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牛骨形成蛋白在骨不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牛骨形成蛋白(bovin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简称b-BMP)成功的治愈13例骨不连病人。经过13个月~29个月随访观察,效果较好。本组病人术前平均已做过1.5次手术。13例病人中,有12例被1次治愈。1例病人再次行内固定加用牛骨形成蛋白的植入也被治愈。骨形成蛋白的应用方式,采用同锻石膏复合后植入骨不连处。平均每个病人植入100mgBMP,13例病人平均治愈时间为4.7个月。术后没有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多孔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TCP)与自体红骨髓(bone-marrow,BM)复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应用TCP-BM复合移植,修复骨缺损21例,其中肿瘤性骨缺损17例,陈旧性骨折骨缺损4例。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复查。术后6周,植入人工骨与周围骨组织界面间已有明显新骨形成;术后3个月,植入材料与周围骨组织愈合成一体。随访1~3年,结果显示植入材料的成骨作用明显,效果满意。TCP-BM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双重成骨作用,能促进新骨形成和加快骨缺损修复,是治疗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可降解多孔β—TCP/rhBMP—2人工骨的骨诱导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丹  郑昌琼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1):689-691,I003
目的:检测可降解多孔β-TCP/rhBMP-2人工骨的诱导成骨能力。方法:自制要降解多孔β-TCP与rhBMP-2复合后植入45只小鼠股后肌袋作为实验组,单纯β-TCP植入对侧作对照,术后24,72小时,1,2,4,8周分别取材做组织学检查,2,4周取材的部分标本做扫描电镜观察:1,2,4周取材的部分标本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结果:实验组有大量新生软骨和骨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成量逐渐  相似文献   

13.
异种骨复合异种骨形态发生蛋白在肿瘤性骨缺损修复的应用侯树勋,吴闻文,姚长海,杨连甲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是一种自骨组织中提取的酸性多肽氨基酸复合物,具有诱导未分化问质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和骨细胞的作...  相似文献   

14.
男性青少年身体成分与骨矿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青少年身体成分中瘦体重和体脂含量究竟那种成分对骨矿含量影响起主要作用,我们对58名男性青少年(年龄17.2±0.7岁,范围:15.5—18.7岁)进行人体测量,计算出瘦体重和体脂含量,用BH-6012型二维扫描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侧桡骨中远1/3处及桡骨超远端骨矿含量(BMC,g)、骨宽(BW,cm)、骨密度(BMD,g/cm2),为消除身高的影响分别计算桡骨中远1/3处和桡骨超远端BMD/身高值(BMD/H,g/cm3)。以桡骨中远1/3处及桡骨超远端的BMC、BMD、BMD/H作因变量,年龄、身高、瘦体重、体脂含量作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瘦体重和体脂含量均与骨矿含量有关(P<0.05),但经骨形态即骨宽较正的骨密度及身高校正的BMD/H仅与瘦体重有关(P<0.05),因此说明男性青少年身体成分中瘦体重对桡骨超远端骨密度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5.
NNB/BMP复合物在胫骨骨折不愈合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验证天然型无机骨(NNB)与骨形态形成蛋白(BMP)复合物取代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胫骨陈旧性骨折及骨折不愈合为研究对象,本次手术到受伤时间平均8.5个月(4 ̄24个月),平均年龄3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50例,依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甲、乙二组,分别在骨折区域植入自体松质骨与NNB/BMP,观察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及连续X线片表现。随访平均19个月(13 ̄36个月)。按Johner  相似文献   

16.
肾功能和原发性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48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进行了肾功能、骨矿物测量及血Ca、P、ALP、Scr、及尿Ccr、Ca、P的检测,同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EH组尿Ca排泄量、血PTH高于正常人(P<0.05);EH组血Ca、P、ALP、Scr、尿Ccr、P排泄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EH组BMC、BMC/BW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并且BMC、BMC/BW值与尿Ca排泄量、血PTH呈负相关(r=-0.213,P<0.05);EH组OP的发生率为20.9%,其中男性20.6%,女性为21.3%,男、女之间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后心肌β受体系统解偶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β受体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CPB前后心肌β受体密度、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异丙肾上腺素介导的腺苷酸环化酶最大活性(ISO-AC)。结果CPB前后β受体密度、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均无明显改变;CPB后ISO-AC(10.29±3.65pmolcAMP/mgpr·min)较CPB前(15.98±4.63pmolcAMP/mgpr·min)明显降低。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CPB后β受体系统解偶联,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这可能是此类患者术后常出现低心排血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患者骨矿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64例肾移植患者移植前后的骨矿含量及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液生化的变化,以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术前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磷(P)、PTH、BGP为高水平,血钙(Ca)低,骨矿含量(0.777±0.015g/cm2)明显低于对照组(0.811±0.035g/cm2)。术后肾功能正常者,SCr、BUN、Ca、P及PTH、BGP均恢复正常,骨矿含量半年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提示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透析期间存在明显钙磷代谢异常,严重骨营养不良;肾移植成功后骨矿含量恢复,纠正了肾性骨病;肾移植后骨矿含量低者,往往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外周骨定量CT(pQCT)诊断骨质疏松症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应用pQCT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可靠性。方法用万能测压机测量41份股骨转子间松质骨弹性模量(E-Module)、用pQCT测量骨密度及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骨组织形态学参数——骨容积密度(BV/TV)和骨小梁结构因子(TBPf),并分析骨密度与E-Module、BV/TV及TBPf间的相关性。结果骨密度值与E-Module值呈二次曲线相关(r=0.75,P<0.0001);与BV/TV呈直线相关(r=0.76,P<0.0001);与TBPf呈直线负相关(r=0.73,P<0.0001)。结论pQCT测得的骨密度能客观反映骨强度和骨结构,pQCT能用于动态监测骨丢失、及时诊断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0.
纯化天然骨唾液蛋白的体内成骨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骨唾液蛋白(bone sialprotein,BSP)在大 本内的成骨活性。方法 应用从牛骨中提取纯化的BSP与经盐酸胍处理诱导活性的不溶性骨基质(insoluble bone mtrix,IBM)或提纯的1型胶原形成共价交联的复合物,将BSP-IBM复合物和BSP-1型胶原复合物分别植入直径8mm的大鼠颅骨骨缺损和胸部皮下组织内。不含BSP的IBM或1型胶原也分别植入上述部位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