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总结运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治疗隐匿精子症和严重弱精子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283周期隐匿精于症及65周期严重弱精子症患者经药物治疗提高活动精子数量后再进入ICSI治疗周期,观察ICSI操作情况和受精、妊娠等治疗结果,并以52周期供精ICSI作为对照组.结果 隐匿精子症和严重弱精子症两组分别有15周期和3周期因精子不足或卵子数量较多使用部分供精.其余均使用夫精完成ICSI操作治疗.隐匿精子症组的受精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77.4%vs85.1%,P=0.001),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40.7% vs 38.8%,P=0.805);严重弱精子症组的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81.2% vs 85.1%,P=0.131;31.3% vs 38.8%,P=0.404).结论 恰当的ICSI术前准备和熟练的ICSI操作技术能使隐匿精子症和严重弱精子症达到与正常精子相似或稍低的受精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在梗阻性无精子症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结合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对42例无精子症患者采用PESA方法进行检测,24例患者附睾液中检出活动精子,其中10例患者采用附睾精子进行了14个周期PESA-ICSI治疗。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PESA-ICSI组与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或受精障碍者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2.1%vs79.0%、87.4%vs96.9%、58.7%vs39.0%、16.1vs19.2%和28.6%vs33.3%,经统计学分析,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ICSI方法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少弱精子症或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失败后改行供精人工授精(AID)治疗的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或梗阻性无精子症实施ICSI治疗失败而改行AID治疗(93个治疗周期)的46例妇女的周期妊娠率,并与同期直接行AID的患者(AID对照组,n=74)的周期妊娠率比较。同时,选择同期接受ICSI助孕的1 007例患者(1 128个治疗周期),根据不同ICSI精子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和附睾睾丸精子组,再根据参数分为轻度少弱畸精子症组(A组,n=157)、重度少弱畸精子症组(B组,n=305)、附睾或睾丸穿刺偶见活精组(C组,n=110)及其余穿刺组(D组,n=435),比较四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比较B组患者ICSI第1~4周期助孕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结果 46例患者经过多周期的ICSI治疗失败,再改行1~4周期的AID,可以实现52.2%的累积妊娠率和25.8%的周期妊娠率,与AID对照组27.6%的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精子来源及参数的分组中,C组的受精率(75.3%)和妊娠率(28.7%)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优质胚胎率(40.7%)低于其他三组,妊娠率(35.1%)也低于A和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进入第3和第4及以上周期的妊娠率分别为15.4%和0,显著低于第1和第2周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3周期以上ICSI失败,或者重度少弱精子症及梗阻性无精子症穿刺后镜下偶见精子寻找精子困难者第2周期助孕时,可以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AID助孕,实现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塞性无精子症助孕结局及生育力保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附睾鲜精、冻精ICSI助孕的14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鲜胚及冻胚助孕结局。结果附睾精子助孕14周期,鲜胚移植12周期,冻胚移植6个周期,周期总临床妊娠率66.67%(12/18)显著高于本中心同期2009-2010年全部IVF/ICSI周期平均妊娠率38.7%~47.1%。患者可移植胚胎数、冷冻胚数及总累计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同期严重少弱精子症组(t=2.30,P=0.034;t=2.48,P=0.025;χ2=4.49,P=0.034)。附睾鲜精组可移植胚胎数、冷冻胚数高于冻精组(t=3.03,2.56;P=0.01、0.025),但冻精组冻胚妊娠率高于鲜精相应周期。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组冻胚可移植率高于严重少弱精子症组(P=0.09),其冻胚移植妊娠率也高于严重少弱精子症组(P=0.011)及本中心同期全部冻胚移植平均妊娠率40%。结论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附睾冻精、鲜精ICSI助孕结局显著优于重度少弱精子症;冻精、冻胚是阻塞性无精子症有效的生育力保存方法;冻胚移植是鲜胚移植未孕的有效补充手段。精子、胚胎冻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选择优良精子、胚胎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研究精液精子和睾丸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严重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导致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组35例,通过手淫获得精子行ICSI治疗36个周期,无精子症患者组24例采用俸丸细针抽吸术(testicular fine needle aspiration,TFNA)获得精子行ICSI治疗27个周期,统计两组ICSI术后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严重少、弱精子症组36个周期中共获得MⅡ卵子271个,受精226个,受精率83.4%,临床妊娠10例,临床妊娠率27.8%。无精子症患者组27个周期中共获得MⅡ卵子223个,受精174个,受精率78.0%,临床妊娠7例,临床妊娠率26.0%。两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无论精子是来源于精液还是通过TFNA术从睾丸获得行ICSI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观察妊娠率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完全性弱精子症患者使用睾丸精子和射出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完全性弱精子症行ICSI治疗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其中,使用睾丸精子组(A组)58周期,使用新鲜射出精子组(B组)80周期。结果:两组患者不孕年限、男女方年龄、受精率、卵裂率、正常受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射出精子组的优胚率(46.7%)高于睾丸精子组(42.6%),有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射出精子组的临床妊娠率(65.4%)高于睾丸精子组(60.4%),射出精子组流产率(9.8%)低于睾丸精子组(12.5%),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完全性弱精子症患者行ICSI治疗时应先使用射出精子,避免睾丸穿刺取精。当新鲜射出精子无法使用时,为了避免冷冻卵子造成的影响,睾丸精子可作为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严重畸形精子症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87例,分别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n=46)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CSI,n=41)治疗,比较两组间的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IVF组卵母细胞受精率达到68.48%,但显著低于ICSI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获取不同的精子来源和数量与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比较在IC-SI周期使用不同精子来源(射出精子组比附睾和睾丸精子组)和精子数量(严重少精组比极度少精组)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总受精率70.8%,卵裂率95.7%,优质胚胎率47.1%,31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35.6%)。射出精子和附睾、睾丸精子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极度少精组的ICSI操作时间比严重少精组要长(P<0.05),但两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ICSI周期使用不同来源和不同数量的精子不影响其受精和妊娠结局,然而对于极度少精者实施ICSI时可增加配子在外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从精液、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和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3种方法获得的精于行卵胞浆内单精于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助孕结局.方法:42例严重少弱畸形精于症患者从射出精液中获取精于,25例无精于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取得附睾精子,33例无精于症患者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和(或)睾丸活检术获得睾丸精于.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比较3者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精液精子组、附睾精于组和睾丸精子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5.89%vs72.40%vs79.77%;43.6l%vs 52.63%vs49.28%;20.45%vs 21.82%vs21.43%;33.33%vs 36.00%vs 33.33%(P>0.05).结论:精液、附睾、睾丸精子ICSI的助孕结局相近,精于的成熟度可能并不影响ICSI的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精子及其活力与无精子症患者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ICSI助孕的286例无精子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精子来源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附睾精子组(PESA组)或睾丸精子组(TESA组);同时根据精子活力的不同,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活动精子和不活动精子亚组.比较各组患者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利用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PESA组和TESA组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利用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SA组不活动精子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利用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PESA组活动精子、TESA组活动精子和TESA组不活动精子患者(P<0.05);TESA组不活动精子患者的受精率显著低于PESA组活动精子和TESA组活动精子患者(p<0.05).结论 不同来源精子与无精子症患者ICSI的妊娠结局无相关性;附睾精子活力影响ICSI受精结局,睾丸精子活力影响ICSI受精率.  相似文献   

11.
About 10 % - 15%ofcoupleswillexperienceinfertilityatsometimeduringreproductiveyearsandmalefactorsmaybeinvolvedin 30 % - 50 %ofthesecases 1,2  Azoospermiacausedbyprimarytesticularfailure ,i e non obstructiveazoospermia (NOA ) ,isusuallyirreversibleanditwaspreviouslynot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源性精子、不同参数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CSI治疗的433个周期.根据行ICSI的精子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A组)336个周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畸形精子症患者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男性因素行ICSI治疗的445个新鲜取卵周期,根据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精子形态正常组(A组,正常形态率≥4%,n = 296),非极度畸形精子症组(B组,正常形态率≥1%且 0.05)?在3组中,极度畸形精子症组有最高的优质胚胎率(67.6% ,405/599),种植率(32.1%,53/165)和临床妊娠率(46.7%,35/75)?【结论】 ICSI可用于畸形精子症的治疗?按照WHO5标准评估,不同程度的精子畸形率对治疗结局影响较小,极度畸形精子症患者行ICSI后仍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治疗不育症的胚胎结局。方洁 对我中心1999年1月至2001年 3月进行的291个ICSI治疗周期(实验组)和352个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实验 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5.7%和73.2%,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的卵溶解率分别为10.6%和7.9%,实验组稍 高,但差异不显著(P=0.238)。(2)实验组和对照组超过20%碎片的胚胎率分别为41.2%和35.6%,两组的差异不显著 (P=0.137);两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1.3%和55.8%,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3)实验组的临床妊娠率为 34.7%,略低于对照组39.9%的结果,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1.744);实验组的宫内胚胎停育和自然流产率,略低于对照 组,但差异亦不具显著性(8.9% vs13.4%,P=0.079)。结论 实验组可获得较稳定的临床妊娠,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等的一 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精子卵泡浆内显微注射受精助孕(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中,使用新鲜睾丸精子与解冻后睾丸精子两组的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本所接受ICSI助孕的272个周期,其中117个周期使用新鲜睾丸精子,为A组;155个周期使用解冻后睾丸精子,为B组.结果 (1)A、B两组受精率为77.1% vs 78.9%、优质胚胎率:20.7% vs 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妊娠及出生结局分析,A、B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分别为48.7% vs 52.3%、26.9% vs 32.3%、8.8% vs 14.8%.足月活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63.2% vs 55.6%、20.3% vs 29.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采用解冻睾丸精子其助孕结局与新鲜睾丸精子相同,解冻后睾丸精子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反复睾丸活检对睾丸组织的损伤,增加睾丸组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非男性因素的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受精情况及临床结局,探讨这类患者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获卵数≤4个周期共103个,按受精方式分为常规IVF组(46周期)与ICSI组(57周期),分析比较两组间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受精失败发生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IVF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8.7 %、72.6%和95.1 %,ICSI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2.0 %、66.4 %和96.8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VF组受精失败发生率为15.56%,高于ICSI组的1.75%(P<0.05);IVF组获卵周期妊娠率为27.27%,移植周期妊娠率为33.33%,均高于ICSI组的9.09%与11.11%(P<0.05)。 结论:对于无明确男性因素的卵巢低反应IVF周期,行ICSI并不能提高其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 【关键词】IVF-ET;卵巢反应不良;受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