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星琪  常金  张倩  林丽娜  邵平  李清 《药学学报》2022,(10):3173-3185
将板蓝根化学成分与网络药理学研究结合,探讨板蓝根防治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技术鉴定出板蓝根体外化学成分70个,入血成分33个;对其中41种潜在药效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板蓝根可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1 (protein kinase B1, AKT1)、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 ALB)、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酪氨酸蛋白激酶SRC (tyrosine-protein kinase SRC, 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解语丹治疗中风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解语丹的化学成分,并借助UNIFI数据库和文献进行结构鉴定。借助SwissADME网站对成分进行代谢参数筛选后,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预测筛选成分的靶点为解语丹的药物靶点。挖掘GeneCards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的中风相关疾病靶点。Venny网站取得解语丹治疗中风的靶点。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挖掘高置信度作用靶点。R软件对靶点进行GO(基因本体)功能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结果:共检测出解语丹化学成分102种,包括氨基酸、寡糖类、香豆素类、山酮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和生物碱等,筛选分析得到48种活性成分和562个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97个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STRING得65个高置信度靶点,富集分析得到3209个GO功能进程和190条通路,GO进程主要涉及创口与炎症、血管管径变化及血压调节等GO生物过程类、细胞粘着和细胞凝聚等GO细胞组成类、肽类激素内切酶活性及血红蛋白等GO分子功能类。KEGG通路主要有花生四烯酸代谢、补体和凝血级联、血小板激活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脂质代谢、凝血功能、动脉粥样硬化等与中风密切相关的通路。结论:解语丹可能是以调节脂质代谢与凝血功能、改善粥样硬化等途径治疗中风,表明解语丹通过多成分介导多靶点,作用于多进程和多通路协同治疗中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并探讨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策略,根据文献中的高分辨质谱数据收集脑心通胶囊的化学成分并进行ADME(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分析;利用TCMSP、STITCH、BindingDB数据库获取脑心通胶囊候选活性成分的靶点;采用TTD、...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感咳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止咳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鉴定感咳方入血成分。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6只。用烟熏法+冷刺激建立急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按1.86、4.66、9.32 g·kg-1(生药/体质量)的剂量灌胃给予感咳方,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UPLC-Q-TOF/MS分析鉴定得到26个入血成分。对照组、模型组和中、高剂量实验组的IL-1β含量分别为(57.80±7.67)、(186.48±8.50)、(166.05±9.90)和(143.19±6.31)pg·mL-1,TNF-α含量分别为(47.14±8.55)、(316.22±...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MS)技术对西黄丸的入血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对入血成分抗脑胶质瘤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其具体机制。大鼠灌胃给予西黄丸后收集血清,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离子,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数据,鉴定西黄丸含药血清的化学成分;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和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获得脑胶质瘤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关系图;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关系图并对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利用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与相对应的入血成分的结合能力;CCK-8、Western blot验证西黄丸含药血清中代表性成分11-羰基-β-乳香酸(KBA)抗脑胶质瘤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共鉴定出入血成分40个(原型成分28个,代谢产物12个)。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β-榄香酮酸、3-乙酰基-β-乳香酸、KBA、...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甘地胶囊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离与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TOF/MS)联用技术。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100 mm×3 mm,2.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使用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N2流速为10 L/min,载气温度为350℃,毛细管电压为4 000 V,轰击电压为165 V,扫描质量范围(m/z)为1001 100 amu。结果:推断出甘地胶囊内容物中主要成分有18种,分别为8-表马钱子苷酸、莫诺苷、马钱素、当药苷、芦丁、异毛蕊花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山茱萸新苷、黄芩苷、山柰酚-3-O-葡糖苷、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糖苷、汉黄芩苷、黄芪甲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黄芩新素Ⅱ、异黄芪皂苷Ⅰ、乙酰黄芪皂苷Ⅰ。结论:该方法快速、微量、高效,可为甘地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阐明归脾丸中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探究其抗焦虑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归脾丸中化学成分进行准确定性,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归脾丸抗焦虑的重要成分、关键靶点及通路。结果 鉴定出苯丙素类、黄酮及其苷类、萜类及其苷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寡糖酯类、氨基酸类、其他类等9类共116种化合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深入挖掘得到归脾丸抗焦虑的9个重要成分、10个核心靶点和15条焦虑症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预测归脾丸可能通过调节5-HT、GABA等神经递质的水平,HPA、HPG等内分泌系统以及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焦虑作用,充分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发挥抗焦虑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敏新  汪滢  刘志宏  宋洪涛  林兵 《中国药师》2020,(12):2322-2331
摘要: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分析分离鉴定雷公藤多苷片中主要化学成分,并以此为物质基础构建雷公藤多苷成分-肾毒性靶点网络,探讨其肾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雷公藤多苷片的HPLC-QTOF-MS色谱条件,同时检索文献建立雷公藤化学成分库,并通过比对对成分进行鉴定。检索Gene Cards和Drugbank等数据库查询肾毒性相关靶点,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各成分的靶点,然后取两者交集获得雷公藤多苷片成分及相关肾毒性靶点。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雷公藤多苷成分-肾毒性靶点网络。结果:HPLC-QTOF-MS分析共分离到64个色谱峰,通过比对鉴定了55个峰,其中28个峰存在同分异构体,将所所有成分包括可能的同分异构体共计114个作为雷公藤多苷片的化学成分库。从数据库中筛选肾毒性相关靶点626个,经比对共得到79个成分,涉及89个肾毒性靶点。其中生物碱成分49个,涉及59个肾毒性靶点,三萜类成分19个,涉及60个肾毒性靶点,二萜类成分11个,涉及51个肾毒性靶点。出现频次最高的几个靶标为组织蛋白酶D(50次)、腺苷A1受体(43次)、cyclin-dependent kinase 2(41次)。这些靶点涉及50条通路与肾毒性的产生密切相关,涉及基因数最多的通路有肿瘤信号通路、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钙离子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通过HPLC-QTOF-MS分析和网络药理学关联研究初步确定了雷公藤多苷中的主要成分及致肾脏毒性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清肝利胆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探索其保肝利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法鉴定清肝利胆口服液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利用TCMSP、TTD等数据库获得所得成分和疾病分别相对应的靶点信息;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富集涉及的相关通路及生物过程,并运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构图。结果:鉴定出清肝利胆口服液成分22种,成分作用靶点548个,疾病靶点454个,主要作用通路5条。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中化学成分可以通过UPLC-Q-TOF-MS/MS法进行简便、快速定性分析,而其发挥保肝利胆的作用可能与抗炎、免疫调节、细胞色素P450代谢和血糖调节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传统中药杜仲水提液中主要化学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中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成分,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水提液色谱信息和质谱信息,并结合对照品的质谱碎片裂解规律和文献数据,对杜仲水提液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利用化合物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快速鉴定藤梨根的化学成分,为该药材后续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HPLC-Q-TOF-MS/MS)进行藤梨根的化学成分检测。色谱柱为Waters XSelect HSS T3,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3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扫描范围为m/z 50~1 500,干燥气温度为350℃,雾化气压力为45 psi,毛细管电压为3 500 V,鞘气温度为350℃。根据准分子离子和二级碎片离子信息,结合相关文献以及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裂解规律对检出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共鉴定出58个化学成分,包括16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如羟基积雪草酸、积雪草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12个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槲皮苷、木犀草苷、紫云英苷等)、17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如隐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等)等,有9个化合物(如原花青素B1、B2,木犀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抗奥合剂1号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HPLC-Q-TOF/MS对抗奥合剂1号方入血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抗奥合剂1号方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并探讨作用机制。采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靶点及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鉴定抗奥合剂1号方入血成分31个,靶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筛选关键靶点105个,KEGG富集分析发现抗奥合剂1号方可能通过TNF、IL-17、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ALB、TNF、IL-6与抗奥合剂1号方中活性成分甘草酸、人参皂苷Rb1、阿魏酸结合良好。结论:抗奥合剂1号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防治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八宝丹对原发性肝癌(HCC)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 首先利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原发性HCC大模型,观察八宝丹对HCC的影响;然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检测八宝丹中的有效成分,再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等预测八宝丹有效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和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筛选HCC对应靶点,取交集后获得八宝丹与HCC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与蛋白间互作网络,筛选出八宝丹调控HCC的关键分子。利用DAVID数据库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后在TCGA数据库验证关键分子与HCC患者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八宝丹可延缓HCC大鼠肿瘤进展。UPLC-MS检测出八宝丹中化学成分851个,主要活性成分9个,作用靶点285个;筛选出HCC靶点637个,八宝丹调控HCC的靶点16个。GO富集分析显示802个生物过程、11个细胞组成、43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共90条。TCGA相关性分析发现3个关键分子与HCC患者生存期相关。结论 通过HCC大鼠模型发现,八宝丹可显著延长HCC大鼠的生存周期并减少肿瘤负荷,通过UPLC-MS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预测八宝丹调控HCC的作用机制,表明八宝丹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作用原发性HCC的特点,为进一步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沉香化气片改善胃动力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的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信息,结合文献和TCMSP数据库数据,对沉香化气片活性成分进行指认。基于这些成分,结合PharmMapper,Uniport等数据库筛选沉香化气片活性成分改善胃动力障碍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实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3.7.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UPLC-Q-TOF-MS技术共筛选得255个化学成分,TCMSP数据库筛选出101个交集成分,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甘草查尔酮A、葛花苷元、柚皮素、芒柄花黄素、川陈皮素、异鼠李素为沉香化气片改善胃动力障碍的关键成分;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雌激素受体1(ESR1)、一氧化氮合酶2(NO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信号...  相似文献   

15.
16.
摘要: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丹参煎液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黄芪丹参煎液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预测黄芪丹参煎液化学成分与急性肾损伤的靶点和通路,绘制出“中药-核心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预测与药效相关性最大的核心化合物指标;通过分子对接进一步验证所筛选的潜在Q-Marker。结果:从黄芪丹参煎液中共鉴定出20个化学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黄芪丹参煎液中与急性肾损伤相关的129个靶点,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表明其主要从磷脂酰肌醇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等信号通路实现对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提示咖啡酸、黄芪甲苷、丹参醇A、黄芪皂苷Ⅱ和迷迭香酸等5个核心成分为黄芪丹参煎液治疗急性肾损伤的潜在Q-Marker。分子对接结果提示网络药理预测的Q-Marker可靠性较高。结论:通过成分表征和网络药理学关联分析,预测黄芪丹参煎液治疗急性肾损伤的潜在Q-Marker,为其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益智胶囊中的9种成分——原儿茶醛、绿原酸、紫丁香苷、隐绿原酸、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迷迭香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 9种有效成分在检测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97.7%~101.1%,RSD均小于3%。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基于HPLC-Q-TOF-MS/MS和HPLC-DAD鉴定青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其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4.6 mm×250 mm, 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Q-TOF-MS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定量模式下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采用HPLC-Q-TOF-MS法鉴定了青钱柳叶中的18种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9种、有机酸类7种、其他2种。针对异槲皮苷、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阿福豆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5种化学成分建立的HPLC-DAD测定方法,各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回收率在92.93%~103.67%,RSD均小于3.0%(n=6)。29批青钱柳叶样品各成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其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在不同产地间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丝桃苷在野生与栽培品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可用于青钱柳叶的质量评价,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金丝桃苷可作为成分指标进一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鉴定西帕依固龈液的化学成分,探讨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西帕依固龈液的化学成分.利用文献挖掘及查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比较药理学(CTD)数据库,筛选处方有效成分及各药物的作用靶点.通过GEO,DisGeNET,H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