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行政强制执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杨海坤  刘军 《法学论坛》2000,15(3):13-22
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权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存在着执行主体是一元还是多元、执行外延是广义还是狭义的争论;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特点则基本达成共识,即具有行政性、强制性和执行性三大特征;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归属有三种模式选择,即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申请司法机关强制执行和二者的折衷.我国虽然采取折衷模式,但尚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有必要依法加以明确,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归还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设定一般应经过作出决定、送达决定和实施决定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执行难"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理论界与专家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主要指出三个概念涉及强制和执行因素:即时强制、强制措施、强制执行。国外没有一个国家是单纯法院强制执行或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我国应当在中央和地方行政系统内设立执行机构,执行遇到抵抗的行政决定的同时执行法院的有金钱给付义务的裁判,当行政执行需要限制人身自由时则必须由法院裁决后方可执行。  相似文献   

3.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鹤 《行政与法》2001,(3):27-29
本文对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这两种执法手段及其种类作了论述,阐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适用这两类执法手段的一般性原则,以期为依法适用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强制执行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经过长期实践,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已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本文详细考察了国外两大法系几种不同的强制执行的理论和制度,对国内有关行政强制执行的各家学说作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论述了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和特点,阐明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主要内涵和较之国外有关制度所具有的优点,同时,还研究了行政强制措施和即时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的联系和区别,以进一步划清行政强制执行的范围和界线  相似文献   

5.
环境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环境法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完善的环境行政强制措施制度对于规范环境行政权力、保护行政相对人权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目前的环境行政强制执行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本文在分析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应当赋予环境行政执法主体自行强制执行权,制定严格的环境行政执法制度,同时完善执法责任制,确保强制权不滥用等构想,以期望我国的环境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得到更好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行政强制执行体制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行政强制执行是实现行政处理决定设定的行政义务的一种方式。目前 ,各国尚无将这种权力集中在一个国家机关手中的先例。在现代社会应当赋予行政机关较大的强制执行权 ,但应当限制行政机关直接强制的权力 ,行政机关应当尽量以间接强制的手段实现行政处理决定中的行政义务。我国正在起草行政强制法 ,确定行政强制的体制是其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7.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边界划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正在制定“行政强制法”及这一立法背景所掀起的“行政强制法学”理论研究热潮,注意到行将制定的“行政强制法”将以“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两大类强制行为为规制对象,而准确划清这两大行为之间的界线直接关系到具体法律的适用,通过对中外行政强制的法律制度及理论学说的比较研究,评判了中外各种主要的划分理论,肯定与提出了以“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合说”为基础的“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离并且已经生效”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8.
行政强制执行作为实现行政法律规定义务的一种手段,必然在国家行政活动中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而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定位问题一直是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现行的行政强制执行主体存在诸多弊端,已不能适应行政法治实践的需要。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国外对于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规定作一阐述;然后对比了在我国当前国情下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分别作为行政强制执行主体存在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行政强制执行主体模式,即应建立起"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主,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辅"的强制执行模式,并指出了当前国情下如何有效落实及完善该行政主导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9.
陈礼  王杨  邵春然 《法制与社会》2013,(17):150-151
2012年正式实施的《行政强制法》,从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种类与设定权、程序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行政强制执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范,但仍存在诸多缺陷。本文将从行政执行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外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进行综合分析,剖析出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龙波 《法制与社会》2011,(36):29-30
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行政法律制度,其对于保证行政决定内容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最后在结合行政法原理及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行政执法机关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但对行政执法责任制立法研究到目前仍显缺乏。本文作者,从法理要求、现实需要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地方立法的成效等方面阐述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地方立法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行政执法责任制地方立法的法律形式,主要为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并就法规、规章规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范围、内容表述了作者的思考和观点。  相似文献   

12.
强鹰 《中国司法》2007,(2):20-22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浙江省司法厅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从2005年底开始就认真开展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各项基础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本文在对上述工作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司法行政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对下一步做好这项重要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综合行政执法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主要体现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精髓.然而.多年来我国的行政执法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着概念不清、多头执法、政出多门等诸多问题,给社会和谐与人民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本文对行政执法的概念、方式、权限、过程问题进行了分析,厘清了行政执法工作在政策理论和社会实践中的误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执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政从“管理”到“执法”的转变是我国二十多年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 ,是从几千年的人治逐步走向法治的标志。行政的“执法”性质和“依法”特征是由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发展目标所决定的。“行政执法”的实质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要有法律根据 ,受法律规范制约。行政执法改革不仅涉及执法方式、方法 ,而且涉及执法体制、范围、目标及执法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 ,是整个执法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文晓波  胡同泽 《行政与法》2005,25(11):36-38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推进了我国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进程.但是,<行政许可法>实施近一年来暴露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加强法治观念建设、电子政务建设、行业和中介组织建设,完善许可配套制度、许可听政制度、财政管理制度、监督制约机制,改革行政诉讼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等,实现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各种成果的同时,对城市生活的质量要求更高了,期待着政府的服务和管理在硬件及软件上都能“更上一层楼”。即对城市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问题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城市管理中的矛盾日渐突出。甚至暴力冲突也时有发生。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本文着重分析了强制法的出台给城管执法①带来的重要影响。探讨了如何应对实践中城管执法存在的行政强制问题.以期找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17,(3):104-111
近年来国内多起恶性踩踏事故频见报端,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权益,已然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大型人为事故灾害。首先通过国内多起大型踩踏事故为例对事故本身进行防范手段探究,着重强调了事故屡禁不止的问题根源,即政府在事故预防和处理的执法过程中存在行政不作为的违法现象。并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出只有采取法治手段才能从根本上对踩踏事故进行有效防范,同时论证了应急管理法治化也是矫正行政执法不作为现象的必要途径。最后对踩踏事故法治防范体系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分别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一是进行专门立法对踩踏事故进行预防;二是相关部门要将执法性质转变为预防性执法;三是推进公共安全法治教育常态化和法治化;四是完善责任监督机制;五是健全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行政审判指导案例》第14号案例对行政机关将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后能否再对行政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予以明确。根据该案判决理由,法院认定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违法必须同时符合行为要件、时间要件以及处罚种类要件。但是在三要件的构成上,14号案例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三要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明确提出了刑事优先原则,但只是有限刑事优先,而不是绝对刑事优先。该案在案情事实中认定的行政机关的移送方式与已有的规定以及执法实践有着差异,带来了一定困惑,包括:针对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采取何种步骤移送;移送后行政执法应处于何种状态;移送后行政强制措施、强制执行能否实施;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如何折抵。  相似文献   

19.
张红 《行政法学研究》2015,(2):23-33,38
我国没有关于行政执法和解制度的统一规定,目前仅在反垄断、反倾销和海关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建立了行政执法和解制度,证券领域在积极探索试点。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均建立了行政执法和解制度,但实践中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执法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比美国狭窄,这既受本国和地区的法治传统的影响,也与行政执法和解制度本身的设计密切相关。我们应当抛弃形式法治主义的束缚,基于行政效率、行政执法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现实考虑,建立行政执法和解制度。目前阶段建议在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的部分领域展开。行政执法和解应当适用于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涉嫌违法行为已经依职权开展调查,且行政处罚所依据的事实或者法律关系不能确定或非经重大支出不能查明时,为有效达成行政目的,经双方让步可以达成一致的情形。行政执法和解协议属于隶属性行政契约,具有可诉性。行政执法和解制度隐藏着一些风险,应当建立相应的程序制度以实现对公共利益和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依法行政的重心在于行政执法。要完成执法任务,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我国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行政执法缺乏保障而致使行政执法主体的能力欠缺。因而,应加强对行政执法的保障,提高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